泉州卫

  明朝“卫”的职官编制。
  
泉州卫

    ——明·洪武元年置,清·康熙五年裁。
    ——职官配置。
    ——卫署和机构设置(卫署所在地。机构设置。)

  永宁卫城
(石狮市永宁镇)
    ——永宁卫之设(南宋·乾道置水澳寨。元置巡检司为永宁寨。明·洪武改为永宁卫。)
    ——卫城沿革(明·洪武始建。修葺。形制。清初另建新城。没落)
    ——军备(机构设置。职官。兵员。所领千户所。)
    ——抗倭与战事。
    ——永宁卫石刻(朝阳山崖刻。马鞍石石刻。虎岫寺崖刻。永宁文祠岩刻。西山岩石刻。石碑。)
    ——井。

明朝“卫”的职官编制

  “卫”是明朝的地方军制。隶属“都指挥使司”。泉州地域内设有“泉州卫”、“永宁卫”

  “卫”的长官为指挥使(正三品)1人,副长官为指挥同知(从三品)2人;属员有指挥佥事(正四品)4人,镇抚司镇抚(从五品)2人,以及经历司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仓副使各1人。

泉州卫

  明·洪武元年置,清·康熙五年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是年即泉州置卫指挥使司于府治西,领左、右、中、前、后5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简称“福建都司”)。有见操军、出海军、屯种军和屯旗军,兵额共 6147 名。清·康熙五年(1666年)卫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泉州卫》:“泉州卫,府治西,洪武元年置。”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泉州故卫》:“泉州故卫,在晋江县治西。明·洪武初建。本朝·康熙五年卫裁。”

  职官配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9·秩官·职员·泉州府·国朝·武职·泉州卫指挥使司》“泉州卫指挥使司:本卫及经历司、镇抚、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职员俱与福州左卫同。”

  查同书福州左卫指挥使司职官配置为:

  “指挥使一员,指挥同知二员,指挥佥事四员。以上俱旧制员数,今无定员,后仿此。

   卫有令吏二人,典吏五人。后仿此。经历司,卫之幕官也。经历、知事各一员,以上二职俱用文职充。后仿此。镇抚二员。有司吏一人,后仿此。……

   千户所正千户各一员,副千户各二员,以上俱旧制员数,今无定员,后仿此。所有司吏一人,后仿此。镇抚各一员,百户各十员。今无定员,后仿此。”

  泉州卫署和机构设置

  卫署所在地

  泉州卫署,位于泉州府治西镇雅坊之北,即宋代泉州州治,元代改为泉州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泉州卫署。

  按:“镇雅坊”,在今泉州中山中路玉犀巷口街中,为唐代旧街坊,名“承宣坊”;南宋·淳熙(1174—1189年)初,泉州知州萧国梁易名“镇雅坊”,后毁。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坊·宋坊》:“镇雅坊,旧名‘承宣’,宋•守萧国梁易今名。”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坊市·泉州府·晋江县》:“镇雅坊,旧名‘承宣’。宋 •郡守萧国梁易今名……在谯门南抵德济门直街之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牌坊·府城与晋江县·宋坊》)

  机构设置

  泉州卫设有指挥使司、架阁库、钟楼、经历司、镇抚厅、千户所、收料库、军器局、教场、演武亭、兵营、垾寨、屯田所等官厅衙署及军事设施。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泉州卫指挥使司》[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

  “泉州卫指挥使司,在府治西镇雅坊之北,即宋·州治也。元改为泉州路总管府。国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卫署。三年(1370年),指挥同知李山重建,正堂之东为架阁库,谯楼之东为钟楼。宣德十年(1435年),指挥使王浚修。天顺三年(1459年),指挥使王振、指挥佥事赵立复相继修建。


  经历司,在卫堂之东,架阁库之后。洪武三年
(1370年),指挥同知李山建。成化十五年(1479年),指挥佥事丁远重建;十七年(1481年),指挥使王炫复建经历廨舍于卫仪门外之东。

  镇抚厅,在卫仪门外西南,即宋·通判厅也,洪武六年(1373年)改为镇抚厅,镇抚曹义重修。岁久而圮,成化十八年(1482年),指挥王炫督镇抚徐祝重建,未克就。

  左千户所,在卫仪门外东南,宋佥书判官厅故址也。国朝·洪武九年(1376年),千户周勋创建。东西两廊列十百户所。成化十八年(1482年),副千户何祯购工修葺。

  右千户所,在左千户所之东,亦宋佥书判官厅故址也。景泰二年(1451年),千户方清重修。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仪门。

  中千户所,在镇抚厅之东。正统十二年(1447年),正千户武成重建正厅。成化十二年(1476年),副千户李景寿重建仪门;十八年(1482年),正千户宋安重修正厅及两廊。

  前千户所,在右千户所之东,宋·市舶司库故址也。景泰元年(1450年),正千户秦杰重建正厅及后堂。成化十二年(1476年),副千户章钦重修两廊;十八年(1482年),正千户秦升重建两翼及仪门。

  后千户所,在前千户所之东,宋·司法参军厅故址也。宣德十年(1435年)副千户赵立、景泰五年(1454年)正千户翟纪相继修葺。成化十九年(1483年),千户江宏同百户汤泉重建东廊,工未克就。

  收料库,在卫西廊。成化十三年(1477年),巡按监察御史戴用命指挥童源创设,以贮出海休息并军器等料银。

  军器局,在卫署之东,宋·南天王堂故址也。元时为军器库,后废。国朝·洪武(1368—1398年)初,即其址建军器局。正统二年(1437年),指挥使王浚修建。

  教场,在府城南门外天妃宫东北,中为演武亭。洪武三年(1370年),指挥同知李山创建。宣德十年(1435年),指挥王璿重修,并建五所官厅于亭之东西。十六年(?此处应有漏文。宣德只至十年,其后正统只至十四年、景泰只至七年、天顺只至八年,及至成化有廿三年。故此处应为“成化十六年”,1480年),指挥同知陶琨重修;十七年(1481年),指挥使王炫复增建后厅并东西南北四隘门。

  营五处,俱洪武(1368—1397年)初创建,后每所各拨六百户半军士屯种,旧营遂多颓圮。

  左千户所营六百三十间,在通淮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一十间。

  右千户所营七百一十间,在东门内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二百二十间。

  中千户所营七百一十二间,在南门及水仙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三十间。

  前千户所营六百九十间,在西门及临漳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一十间。

  后千户所营七百七间(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七百七十间”),在北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一十间。

  寨二处,俱在惠安县北十二都:

  白水寨(寨岭),其地甚峻险。元季扰攘,乡人因垒石为寨以自固。国朝·正统十三年(1448年),邻境盗起,知县闭祯重修,建门楼其上,晨昏启闭,召兵守之,邑人因呼‘寨岭’。

  东坑寨,其地亦险固,元季兵乱,邑人多避难于此,因为寨以自卫。

  屯田新旧共四十二所:

  左所屯新旧九所,共田地二百一顷三十八亩六分,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晋江县三所:一在四十一都,一在四十二都官洋,一在四十五、六都微口(俱县北)。南安县一所,在县西北十七都芦溪。同安县一所,在县西安仁里地倍。德化县三所:一在县西归化里窑头山,一在小尤中团,一在黄认团(俱县西南)。惠安县一所,在县西十五、六、七都大中。

  右所屯新旧七所,俱在德化县,共田地二百一顷三十八亩六分,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一在东山,一在窑头,一在宋祠,一在董坂,一在茭洋(俱坊隅),一在杨梅中团割坑,一在东西团法林寺前(俱县东北)。

  中所屯新旧九所,共田地二百一顷三十五亩六分一厘,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德化县七所:一在泊竹,一在小溪,一在什二岸(俱坊隅),二所在县西新化里上洋,一在杨梅上团,一在清泰里东漈(俱县东北)。漳州府南靖县二所:一在县东南田义里北坑,一在县西北习贤里铜山院。

  前所屯新旧八所,共田地二百一顷七分七厘,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德化县五所:一在大地,一在黄西坑(俱县坊隅),三所在清泰里高际焦溪湖边(万历《泉州府志·版籍下》作“在清泰里高漈蕉溪湖边”)(俱县东北)。漳州府龙溪县二所:一所在马岭,一所在龙山。漳浦县一所,在县南八都南洋。

  后所屯新旧九所,共田二百一顷二十四亩五厘,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德化县七所:一在石磔,一在程田(俱坊隅),一在县东北清泰里郑地,一在东坑,一在湖岭,一在吉岭,一在石坑(俱县西新化里)。漳州府长泰县二所:一在苏坂,一在杨山(俱县西北仁和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 卷13· 公署志仓厫附·泉州卫指挥使司》“泉州卫指挥使司:在府治西镇雅坊之北,即宋·州治也。元改为泉州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卫署;三年(1370年),指挥同知李山重建,正堂之东为架阁库,谯楼之东为钟楼。宣德十年(1435年),指挥使王浚修。天顺三年(1459年),指挥使王振、指挥佥事赵立,复相继修建。天启六年(1626年),守沈翘楚修谯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古城·威远楼》)

  卫署内有大井。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大井,在卫署内。相传留从效所凿,又名‘公井’。”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大井》:“大井,在泉州卫内。相传留从效凿,又名‘留公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永宁卫城

  永宁卫城,位于泉州府城东南37公里、晋江县永宁里二十都(今石狮市永宁镇)近海处,东滨大海,北界祥芝(相距20里)依五虎山为屏障,南临深沪湾连深沪(相距15里)、福全,西接龙湖。鼎盛时,“永宁卫”“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所。

  永宁卫城有新、旧卫城;旧城因地形走势如鳌,又称“鳌城”。两城均为古代东南沿海海防工程的重要遗迹。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永宁卫城》:“永宁卫城,在晋江县东南二十都,旧永宁里地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永宁卫》:“永宁卫,府东南六十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永宁故卫》:“永宁故卫,在晋江县东南六十里旧永宁里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永宁城》:“永宁城,在三十都。”

  永宁卫之设

  南宋·乾道置水澳寨

  永宁古称“水澳”;唐称“高亭”,宋称“凉恩亭”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间,近千个毗舍耶(今菲律宾群岛)人,从水澳等处登陆,恣行凶暴,残杀乡民。泉州知州汪大猷遣兵围击,俘敌400余人,余者被击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汪大猷》)

  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驻水军60名,以为防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永宁卫》“宋·乾道八年,置水澳寨。”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永宁故卫》:“宋·乾道八年置水澳寨。”

  清·乾隆《泉州府志·志事·纪兵》(同治补刊本):“乾道七年,岛寇毘舍邪掠海滨。八年,复以海舟入寇,置水澳寨控御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永宁城》:“宋为水寨。”

  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泉州知州真德秀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元置巡检司为永宁寨

  元置巡检司于此,称“永宁寨”,取“永保安宁”之意。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永宁卫》:“元为永宁寨。”

  明·洪武改为永宁卫

  元末明初,沿海地区遭受以日本武士、商人、浪人组成的倭寇骚扰。

  至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为肃清元朝反明的残余势力方国珍张士诚等在海上的反抗,采取一系列加强海防的措施。洪武十七年(1384年),筑山东、浙东、浙西59城。洪武廿年(1387年),命江夏侯·周德兴入福建经略海防,视察福州、兴化、漳州、泉州4郡,筑城16座。

  据《泉州府志·卷25·海防志》载,因泉州的晋江、惠安、同安一带倭寇活动极为猖獗,周德兴在洪武廿年(1387年)视察永宁时认为:“此福地也,于是屯扎西隅,军不疾病,民皆殷富……因奏请建城。”同时,周德兴“抽三丁之一为沿海戌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改永宁水寨为“永宁卫”,隶福建都指挥使司(简称“福建都司”);还增设祥芝巡检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永宁卫》:“洪武二十年改卫。”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永宁故卫》:“明·洪武二十年改置永宁卫。”

  明·成化(1465~1487年)间,永宁卫知事陈用之创办卫学,礼聘兴化举人陈愈任教。永宁“文风稍进,学者德之”

  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永宁人陈有纲中武进士,殿试第3人,为石狮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武探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有纲》)

  卫城沿革

  明·洪武始建

  洪武廿七年(1394年),周德兴遣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率兵校相地筑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永宁卫城》:“洪武二十七年,江夏侯周德兴以卫在濒海,宜备倭寇,乃遣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率兵校相地,筑城于此。周围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为窝铺凡三十有一,为门凡五:南曰金鳌,北曰玉泉,东曰海宁、曰东瀛,西曰永清,各建楼其上。城外有濠,广一丈六尺,间碍大石,深浅不同,濠水或时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永宁卫》:(明·洪武)二十七年,以卫濒海,乃筑城以备倭,周不及五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永宁故卫》:(洪武)二十七年筑城,周八百七十五丈,门五,为海滨重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永宁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江夏侯周德兴改为卫。遣指挥童鼎筑城,(永宁卫城东西长二百九十五丈,南北宽二百零七丈)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窝铺三十有二。为门五:南曰金鳌,北曰玉泉,东曰海宁(大东门)、曰东瀛(小东门),西曰永清,各建楼其上。城外濠广一丈六尺,间碍大石,深浅不同。”

  修葺

  明·永乐十五年(1421年),永宁卫都指挥谷祥增高旧城3尺,五门各增筑月城。正统八年(1443年),都指挥刘亮、指挥同知钱辂,于各门增置敌台。成化六年(1470年),指挥使杨晟重建。清·康熙(1662—1722年)间,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永宁卫城》:

  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巡视,增高旧城三尺,五门各增筑月城,高与城称。

  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卫指挥同知钱辂,于各门复增置敌台。

  成化六年,门楼俱圮,指挥使杨晟重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永宁城》:

  “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增高城垣三尺,门各增筑月城。

  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指挥同知钱辂,于各门增置敌台。

  成化六年,门楼圮,指挥使杨晟重建。

  国朝·康熙间,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修,令移驻提标右营游击于此。”

  明·永乐(1403—1424年)间卫城西还建有迎恩亭,后废。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晋江县·迎恩亭》:“迎恩亭,在永宁卫城西。永乐间指挥沈谨建。”

  形制

  永宁卫城建于地势陡峻的山坡上,居高临下,东滨大海,北依托祥芝五虎山为屏障,俯瞰永宁港海面,地势险峻。当时筑城时,不采五虎山之石,舍近求远而取蚶江、祥芝沿海之石,就是为保留完整的五虎屏障。

  永宁卫城城内有3山。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盖辅山,缭绕永宁卫治之后;仙人山,其山巨石盘绕,上有仙人迹;象山,形如伏象。(俱在府城东南永宁里二十都永宁卫城内)”

  城墙内外皆以花岗岩条石纵横间砌,石块一般长1—2米,宽、高各0、4—0、5米不等。中填以沙土,上铺条石置城垛。城内筑排水渠道水关沟通城外,污水、雨水汇流入海,沟长170丈,宽6尺,深7尺,除入口一段外,上覆盖石板。城外有一条环城濠,因久经泥沙淤积,今已缩为100平方米左右的小湖泊。

  永宁城形同鳌鱼卧滩,故古称“鳌城”。主要街巷“一纵三横”,交错相通,犹如鳌鱼背上的纹路。“一纵”是贯穿东西的大街;“三横”为:南门街、北门街;水关街、场口街;永进巷、打铁巷、英西巷。

  所有街道将永宁城环绕起来,又形如“八卦”,古街道的布局又如一古篆“寿”字。八卦街一开始都很繁荣,民居鳞次栉比,中心点是永宁街上的中开封。相传建城时,在这里放罗盘,到大东门140丈,到北门110丈,到南门140丈。当时没有到西门的路。到西门的路是在清代建的,从中开封通往西门的路135丈,就是现在的永宁旧街,俗称“剖腹街”。城中分铺,东西计三十三,铺中分甲。

  永宁卫城内有大东门的临水宫、小东门的玄坛宫、西门的宴公宫、南门的天妃(妈祖)宫、北门的玄天上帝真武)庙等5大寺庙。城外有石将军、耶苏基督教堂、日本真宗教会及其他普通寺庙二三十处。

  清初另建新城

  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倭寇入侵永宁湾,当地居民奋起抗击,拆旧城西南部分城墙另建一寨,后于康熙年间又经施琅重新修建,亦形成1座小石城,俗称“新城”,但其规模比旧城小,周围仅59.9丈,墙高1丈多,仅设1门,根本起不到什么防卫作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没落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春,清政府采纳黄梧“平海五策”,颁布迁界令,史称“辛丑播迁”,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片板不得下海,违者处死,永宁卫城被拆去筑杆头寨,卫城化为“丘墟荆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没落篇·清·辛丑播迁》)

  康熙五年(1666年),裁撤永宁卫,城废。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永宁故卫》:“本朝·康熙五年衙裁。”

  至光绪(1875—1908年)年间,从北门至大东门、小东门一段城墙尚保存完整,南门、西门仅存墙基。

  1956年后,卫城又几次被拆,城石用去盖基督教堂和建水利工程,吊桥的桥板、桥基大部分成为群众盖房的石料。到廿世纪70年代,连城基也荡然无存,只残留一些土墙依稀可见。

  军备

  明代,永宁卫属福建都司,永宁卫城地位与泉州府城相等。永宁地形突出海表,成半圆形半岛,在全省5个卫城中,永宁卫城位居首位。(本节内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代兵制·明》)

  机构设置

  永宁卫设有指挥使司、架阁库、军器库、钟鼓楼、经历司、镇抚厅、监房、千户所、公馆、收料库、军器局、教场、演武亭、兵营、垾寨、屯田所、烽燧等官厅衙署及军事设施。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永宁卫指挥使司》[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

  “永宁卫指挥使司,在晋江县东南二十都。宋为水澳寨,元改为永宁寨。国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改创为永宁卫。

  架阁库,在仪门内之东。

  军器库,在仪门内之西。

  鼓楼、钟楼,俱在卫之左。

  经历司,在卫堂之左。

  镇抚厅,在卫北门内之右,监房在西廊之后。

  左千户所,在卫西谯楼之左,东西两廊列十百户所。宣德五年(1430年)火,景泰四年(1453年)正千户张俊重建,工未克就,天顺八年(1464年)复坏于风雨。

  右千户所,在卫西门内之右,景泰(1450—1456年)间圮,惟仪门仅存。

  中千户所,在卫东南小东门内。

  前千户所,在卫南门之右。(上二千户所皆圮。)

  后千户所,在卫西谯门之右,亦景泰(1450—1456年)间圮,惟仪门仅存。

  公馆,在卫城西门内。正统十二年(1447年)指挥同知钱辂创建,以为上司及使客馆寓之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钱辂》)

  收料库,在卫西廊。成化十三年(1477年),巡按监察御史戴用令指挥使杨晟创设。

  军器局,在卫城中城隍庙左,岁久圮坏。成化(1465—1487年)间,指挥使杨晟移于卫之西廊。

  教场,在卫城西门外坡上。旧在大东门之东,永乐四年(1406年),指挥佥事沈瑾移置今所,中为演武亭。成化十七年(1481年),指挥杨晟增建左右翼房,绕以周垣。

  营五处,俱洪武二十年创建,后多颓圮。

  左千户所营八百五十间,在海宁门东街,今仅存四百七十八间。

  右千户所营八百四十间,在永青门(乾隆《泉州府志·军制》作“水陆门”)西直街,今仅存四百三十间。

  中千户所营八百四十九间,在东瀛门东南街,今仅存五百一十三间。

  前千户所营八百四十间,在金鳌门南街,今仅存四百八十九间。

  后千户所营房八百四十九间,在玉泉门北街,今仅存五百二十六间。

  垾寨一十五处,洪武(1368—1398年)间创建本卫,拨军士守了,以备要害。俱在晋江县东南。吴山寨、中寨、坑尾寨、沙堤寨、新寨、尾寨、古云寨、沙浦寨、仓后寨、东店寨(上十寨在二十都)、龙婆寨、湖边寨、东浦寨、深芦寨、龙尾寨(上五寨在二十一都)。

  屯田,新旧共一十四所。

  左所屯二所,在安溪县,共田地三十三顷六十亩,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一在县西光德等里,一在县西南永安等里。

   右所屯四所,共田地六十七顷二十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晋江县一所,在县西南一、二都磁灶。南安县一所,在县西三十都八尺。安溪县二所,一在县西新溪等里,一在县东北来苏等里。

  中所屯二所,共田地三十二顷六十亩,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同安县一所,在县东一、二、三都丰塘等处。安溪县一所,在县西北新溪等里。

  前所屯二所,俱在安溪县东北崇善等里,共田地三十三顷六十亩,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

  后所屯四所,俱在安溪县西北,共田地六十七顷二十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二所在崇信等里,二所在龙涓里三洋南斗。

  烽燧二处,俱在晋江县南二十都龙坡、古云。”

  职官

  永宁卫其职官配置,《八闽通志·永宁卫指挥使司》“俱与福州左卫同”,即:

  “指挥使一员,指挥同知二员,指挥佥事四员。以上俱旧制员数,今无定员,后仿此。

  卫有令吏二人,典吏五人。后仿此。经历司,卫之幕官也。经历、知事各一员,以上二职俱用文职充。后仿此。镇抚二员。有司吏一人,后仿此……

  千户所正千户各一员,副千户各二员,以上俱旧制员数,今无定员,后仿此。所有司吏一人,后仿此。镇抚各一员,百户各十员。今无定员,后仿此。”

  据《永宁卫志》载,永宁卫当时配以十八衙门,“封家不下三万,官印七十二颗。”

  兵员

  永宁卫以永宁为中心,北连祥芝、崇武、峰尾,南接深沪、围头、高浦(同安)、厦门,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组成100多里的海上长城防御体系。

  永宁卫所是福建兵员配备最多的卫所,原辖兵员6935名,是福州卫所的5倍。后遭倭乱,“逃亡事故渐次裁减”。至明·万历间(1573—1620年),仅存2177名,建有营房561间。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水师金门镇标左营拨出战船1只、士兵35名,以驻守深沪、乌浔、永宁、东店。

  乾隆七年(1742年),福建陆路提督军门分游击1员、把总1员驻永宁,又调兵276名驻永宁,管辖梅林、沙堤、厝上、东店、竿头、邓厝、仑后、青石、灵水、前埔等汛。

  所领千户所

  永宁卫指挥使司管辖地域广阔,统辖20万人,但所领千户所却说法不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千户所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9·秩官·职员·泉州府·国朝·武职·永宁卫指挥使司》“永宁卫指挥使司:本卫及经历司、镇抚、左、右、中、前、后、福全、高浦、嘉禾(今厦门)、崇武、金门十千户所,职员俱与福州左卫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永宁卫》:“领守御千户所五。”这5所守御千户所是:守御福全千户所、守御中左(今厦门)千户所、守御金门千户所、守御高浦(今属同安)千户所、守御崇武千户所。

  《晋江县志·卷17·兵制志》亦载,永宁卫下御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千户所,并设有祥芝、深沪、围头3个巡检司。


  抗倭与战事

  明·嘉靖廿七年(1548年),倭寇一度猖獗,在闽浙一带活动,其中一股在晋江永宁、安海劫掠。永宁卫城指挥使杜钦爵奋勇当先,率领军民严密防守,倭不得入而退。

  明·嘉靖卅七年(1558年)四月,倭寇400余人从长坑头登岸,劫掠龟湖。五月,倭寇复进犯永宁卫城,被击退。此后三四年中,倭寇虽在晋江、英林、双溪口、石菌一带四处劫掠,终不敢冒然犯境永宁。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永宁故卫》:“嘉靖三十七年倭寇至,不得入。”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永宁故卫》:(嘉靖)四十一年为贼所陷。”

  二月,倭寇犯永宁卫城,永宁卫城指挥佥事王国瑞骄兵自恃,溺于酒色,疏予防范,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数日而去。《明通鉴》:嘉靖四十一年(1562)二月,“福建同安倭夜袭破永宁卫城,胁指挥王国瑞钟埙、千户蔡朝阳降之。”

  三月,倭寇复来攻城。城再陷,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军民为其杀伤几尽。为避倭乱,永宁居民纷纷外迁。其中,迁入石狮街的有姓、姓、姓、姓、姓等。

  三月八日,港边人佘见海任千夫长,率兵复城,不克阵亡。倭寇来犯之时,又有梅林人黄澄黄克缵之父)“集里中少年,划港以守。及见贼势猖獗,乃阴令长年三老舣舟以俟。及败,乡人被驱入海,赖以全活者五十余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缵》)

  倭寇陷城后,四处劫掠妇女。永宁人民奋起反抗,南澳总兵欧阳寨之妻郑氏“统婢出救,与其姑及夫弟俱陷贼”郑氏“持刀黥面,骂贼不已,贼怒,焚之火中”氏子妻吴氏“年二十寡,倭乱,城将陷,督家丁拒之,躬为炊。”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倭寇100余人乘船突袭永宁,被家军截杀无遗。

  明·隆庆二年(1568年),永宁卫镇抚王世实随都督俞大猷往广东剿倭,在龙眼沙海战役中,身先士卒,壮烈牺牲,谥“忠勇”,立“昭忠祠”于永宁祀之,墓葬于永宁北门外北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世实俞大猷》)

  清·顺治四年(1647年) 四月,郑成功部将林顺于永宁一带招兵;四月廿三日,清将韩代闻报,突袭永宁,城陷,将士和乡民死难者达2400余人,尚有生逃于水关沟者。恰逢廿三、廿四日接连两天暴雨,将永宁城内血迹洗净,史称“陷城洗街”;又水涨入水关沟,淹死者无数。“自是城郭空虚”

  自是,每年农历四月廿三和廿四两天,永宁民众定为“陷城”、“洗街”纪念日,成为传统,各家各户必备草纸、香烛,祭奠阵亡的将士和遭难的乡亲;倘若那两天没下雨,也要提水将街道冲洗干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现代,立有“永宁人民蒙难纪念碑”“永宁人民蒙难纪念碑(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卫石刻

  永宁卫石刻,共有5处,分布在朝阳山、城隍庙大门口、虎岫寺、永宁文祠、西山岩等处,比较分散。每处石刻,都与附近的一些古迹相近。

  “永宁卫石刻(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海防石刻(宋、明):石狮市永宁镇永宁社区”,2020年11月列为福建省第十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山崖刻

  朝阳山,位于永宁卫东部,距东瀛门两公里,近旁便是原永宁卫的大东门(古永宁卫五大城门之一)。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石刻。

  【镇海石】

  朝阳山上有巨石,西背山,东面海,扁圆形,高6米,基底每边宽3.3米,底部略呈椭圆状,贴叠在另一块大石上,形如金瓜摆在玉盘上。巨石虽与底石接触面积小,却巍然耸立,风雨不动。在现代城市建筑兴起之前,这里是永宁海岸带的1个制高点,方园数里可见。

  巨石临海一面竖向镌刻“镇海石”3个大字,无署名;楷书,笔力遒劲,气度宏浑。

  “镇海石”相传为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镇守永宁时所写,后人即以此名石。但据清代学问家陈棨仁考证,却认为此3字是宋·泉州太守王十朋所书。然而,“镇海石”3字与泉州清源山练胆石上俞大猷“君恩山重”4字相比较,从字体、书法的运笔等看,为俞大猷所题似乎比较可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陈棨仁王十朋》、《泉州山川·清源山》)

  “镇海石”朝向陆地的一面,分别刻有“骤龙珠”、“水端台”6个大字,或认为是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所书。但是无论比较王十朋在泉州仙公山上留下的“佛国”两字笔迹,还是从永宁卫的开发时间、石头上的字体及风化程度分析,似乎没有那么久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仙公山》)

  【船形石】

  在朝阳山上“镇海石”一侧,有1块船形岩石。其北面一边,刻有“吟风弄月坛”5字,还刻有明·隆庆六年(1572年)丁一中题诗2首,全文曰:

  “春日由湄州扬帆至永宁登观海亭二首

  千里扬帆一瞬过,海天漠漠思如何。频年涉险心无敛,此日乘涛兴益多。岂以疏狂轻浩渺,祗缘忠信失风波。苍山历历舟前渡,独倚高牙击楫歌。

  群峰尽处一亭孤,振袂登临眼界殊。华表风清来鹤驾,沧江波净见骊珠。云中楼阁如图画,烟外帆樯似有无。六载遐方双鬓改,侧身北望独踌躇。

  隆庆六年三月奉议大夫、温陵郡丞、前司徒郎、丹阳少鹤山人·丁一中书。

  张宏谟、千户穆廷仪刻石。”

  丁一中,字少鹤,明·丹阳(今江苏镇江)人,隆庆元年(1567年)起任泉州府同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奉和大宗公少华先生纪观海亭诗】

  在朝阳山上“观海台”石刻侧后一摩崖上,留有1方明代石刻,系嘉靖廿一年壬寅(1542年)冬,王朝佐唱和泉州通判陈尧典(字少华)的1首五律诗。该题刻因年代久远,风化较严重,虽有数字难以辨认,但总体尚属完整。

  全文曰:

  “奉和大宗公少华先生纪观海亭诗

  名公标胜境,水树隐车幢。结构云霄上,临巍沧海东。□驱先□待,□□若有通。因忆禅元化,振衣苍霭中。

  壬寅冬至前二日,门人一江?王朝佐□□书。”

  王朝佐,字帮翰,号一江,晋江人,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观海台】

  从船形石“吟风弄月坛”石刻往西数十步,几块岩石堆叠处,有一“观海台”石刻,篆体,未署名和时间。

  这里是朝阳山的最高点,东北可看到姑嫂塔,东边、南边可看到永宁澳大海。古时的观海亭或许就建在此高台,因上面的岩石明显有柱洞及一些疑似文字的石刻。

  【其他】

  朝阳山上“观海台”往西的一岩壁下,又有“趺跏岩”3字摩崖石刻,不知何人刻于何年。

  在船形石“吟风弄月坛”北侧,有“渐入佳境”岩刻1幅,向东。

  朝阳山上还有“穿云迳”、“池月浸”等摩崖石刻。

  马鞍石石刻

  在永宁卫城隍庙大门口右侧马鞍石上,有崖刻“靖国保民”4个大字。旁有附题:“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靖国军司令官黄华秋率兵莅此,弥斗兴学,各界欢呼,爰是勒石纪念。绅商学界敬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永宁城隍庙》)

  靖国军是孙中山军队主力,成立于广东,曾于民国五年(1916年)驻扎泉州安海。

  虎岫寺崖刻

  虎岫寺崖刻,位于永宁镇塔石村虎岫寺。原有题刻46方,多为历代名人题咏,后因采石被毁,仅存“大总统褒赠崖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虎岫寺》)

  该崖刻系民国十三年(1924年),大总统为褒奖晋江人杨元勋修洛阳桥及捐资办学等善举而颁发的赠词石刻和行书“好行其德”、“里党观型”等题刻。

  永宁文祠岩刻

  永宁文祠东侧石岩上,镌刻着“尽瘁捐躯”4个大字,楷书。底下款识为:“钦差大臣沈葆桢为奏请赐恤世袭云骑尉陈祖礼立,光绪三年。民国十二年男克庚勒石。”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夏,日本借口台湾牡丹社蕃(土著)杀害日本人,出兵前来讨伐,企图入侵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奉命入台督办军务。永宁人陈维礼陈渊安)时任千总随军入台。一次,陈维礼奉命督运粮饷,途中遇袭。陈维礼挺身迎战,掩护运粮队安全突围,最后血战阵亡。

  沈葆桢接报,光绪三年(1877年)奏请朝廷,钦赐陈维礼世袭云骑尉,并亲自题写“尽瘁捐躯”匾额1方送至永宁,悬挂在永宁西门外氏祖厝中。

  民国十二年(1923年),陈维礼之孙、武秀才陈克庚将匾额上“尽瘁捐躯”4字临摹镌刻于文祠石岩上。

  西山岩石刻

  永宁西青山上,有1块上百吨重的巨石,登之可俯观平畴,远眺沧海。岩上刻有篆书大字“海天一色”,字幅高2.2米、宽1米,笔法圆润,颇有古意。上款“云山许允宗立”,下款“灵武王用文

  王用文,名用文其字,仕名那木罕,晚号友石山人,元·安徽庐州人。至正廿二年(1362年)入闽,历平章从事、行省郎中、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3州。后寓居晋江沙堤,移居永福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翰》)

  西山岩石刻是永宁卫石刻群中最为重要的石刻之一,现已修缮成为郭坑村休闲农庄内的景点。

  石碑

  君德政碑】

  朝阳山上“镇海石”旁,立着2块明代石碑。两石碑原立于永宁西门外,“文革”时被砸为数段,现移置于此。碑文虽已湮没无法辨认,标题却还清晰可辨,为“永宁卫万户侯君督屯德政之碑”、“卫侯俨峰?君德政碑记”

  明·万历《泉州府志》载,氏入永宁城第1代,名干八秃帖木儿,蒙古族,祖籍通州,因军功被授世袭永宁卫指挥使。

  至明·万历(1592—1560年)间,干以临将军承袭指挥使,因掌管永宁卫军储、屯田,调度有方,为官清廉,时人便为之立了这两方碑记。

  【壬癸水连天碑】

  在永宁卫中亭附近的1条小巷边,立有1块石碑。上刻北方“坎卦”图样,下刻“壬癸水连天”5大字。现“壬”字已被破坏,“连天”两字也被埋在土里。

  相传该碑为永宁早先“霞源”商号家在其东北方向所立,为的是以镇火灾之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

  “卫井,在永宁卫仪门内之左。其泉清冽,酿酒、煮茗尤佳。

  龙坡井,在永宁卫育贤坊,其泉甘冽,冬夏汲之不涸。”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

  “龙坡井,在永宁卫育英坊内,其泉甘冽,冬夏汲之不竭。

   卫井,在永宁卫,其泉甘冽,酿酒煮茗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