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中卷:东西塔)

  明·蒋德璟《双塔记略》
  东塔(镇国塔)

    ——沿革(唐·咸通始作木塔。南宋·宝庆改造为砖塔。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改造为石塔。明·洪武修。明·万历修。清·乾隆重修金顶。)
    ——形制。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
    ——塔身浮雕。

  西塔(仁寿塔)
    ——沿革(五代·梁·贞明始造木塔。北宋·政和赐名“仁寿”。南宋·淳熙更造砖塔。南宋·绍定至嘉熙易砖为石。明·建文修。明·万历修。)
    ——形制。
    ——浮雕。

  东西塔的建筑技术
    ——塔平面呈八角形,每一角都是支点,比之四角形和六角形支点多,稳定性强。
    ——塔身造型蕴含建筑学上的多项成就。
    ——塔心柱和辐辏梁的设置。
    ——楼板架设方法。塔顶收尖技术。
    ——塔刹。
    ——地基工程。
    ——仿木工艺。
  诗词

明·蒋德璟《双塔记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收录明·蒋德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蒋德璟》)《双塔记略》。文曰(《泉州历史网》站长分段按注):

  “师从紫云寺住持清源西洞天,以予喜石,舍洞石见供,佐以乳泉一缶,曰:‘吾往来清源、紫云间甚适也。’

  紫云有东塔殿,吾师派上人旧址,司寇詹仰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题诗。

  林禅榻处虽数楹,然以附塔阴凉可蹔憩。遂约季弢为盘,与予茗饮其下。而旴江应瑞者,征君潜谷先生曾孙也,远来访予,侨于寺东偏。因徼共坐,啖蔬菓,甚香洁。晚钟鸣,起踏月绕东塔,礼数巡,出大殿。庭月如昼,复绕西塔数巡而归。

  按志:

  紫云寺,唐·垂拱(685—688年)中州民黄守恭故宅地舍为寺。

  东镇国塔,咸通中(860—874年)文偁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文偁》)以木为之,凡九级成之。明年,仓曹徐宗仁以佛舍利镇塔中。(北)宋·天禧(1017—1021年)中,改为十三级。(南宋)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年)了性重建。宝庆丁亥(宝庆三年,1227年)复灾,僧守淳易以砖,凡七级。嘉熙戊戌(嘉熙二年,1238年)本洪始易以石,仅一级而止。法权继之,至第四级。天竺讲主(即天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天锡》)作第五级及合尖,凡十年始成。凡大住四十,大小梁各四十,大斗百九十二,小斗四百四十,枅四千,大拱百十有二,小拱八十,皆巨石为之。

  西仁寿塔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号无量寿塔。(北)宋·政和甲午(政和四年,1114年)十月十日,有青黄光起塔中,高侵云,须臾五色,质明乃灭,因赐名仁寿。(南宋)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间(1174—1189年)了性再造,复灾。僧守淳易以砖。绍定元年(1228年),僧自证始易以石盖,嘉熙元年(1237年)始竣工,实先东塔十年云。

  二塔及蔡忠惠蔡襄忠惠)万安桥(洛阳桥),皆为海内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州桥梁·洛阳桥》)

  丁丑(明·崇祯十年,1637年)仲夏十九日记。”

东塔(镇国塔)

  东塔又名镇国塔,是开元寺东西塔之一,位于寺东侧。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塔》:“东塔,号‘镇国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东塔号‘镇国’。”

  沿革

  唐·咸通始作木塔

  东塔(镇国塔)由僧文偁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初为木塔,高九层;北宋·天禧(1017—1021年)中改作十三层。南宋·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十三年(1186年)僧了性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唐·名僧·文偁》》、《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了性》)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塔》

  “唐·咸通(860—874年)文偁禅师始作木塔,凡九级。作时,置大柜四衢,待施者。至夕钱辄满。师云:‘每工匠日值百钱,可自取也。’有过取者,归辄迷途,后遂无敢多取钱者。咸通六年(865年)木塔成,赐名‘镇国’。七年(866年)仓曹徐宗仁自上都来,以佛舍利镇塔中。

  宋·天禧(1017—1021年)中,改作十三级。

  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年)了性重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

  “唐·咸通六年(865年)文偁以木为之,高九层。

  宋·天禧(1017—1021年)中增十三层。

  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1174—1189年)中僧了性重建。”

  但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又另存一说:“《八闽通志》:五代·梁·贞明(915—921年)中创二木塔。”

  南宋·宝庆改造为砖塔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又灾,僧守淳改造为砖塔,高七层。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塔》“宝庆丁亥(宝庆三年,1227年)复灾,僧守淳改造砖塔,凡七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

  “后又灾,僧守淳改造砖塔,高七层。”

  “《八闽通志》:……宋·宝庆(1226—1227年)、嘉熙(1237—1240年)中俱毁,后易以砖。”

  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改造为石塔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祐十年(1250年),僧本洪、僧法权、僧天锡(开元寺天竺院讲僧)相继改造为石塔,凡13年竣工,保留至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天锡》)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塔》

  “嘉熙戊戌(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始易以石,仅一级而止。法权继之,至第四级化去。天竺讲僧(开元寺天竺院讲僧天锡乃作第五级及合尖,凡十年始成。

  其上有铁香炉、铜宝盖,于塔八角以铁索上鈎之。厥顶作沃金胡卢,熀熀若黄金色。每层中为塔心,环转空洞。层各八龛,龛供石菩萨一尊。两壁刻二大神像翼之;外绕廊檐,护以石栏。梯而登,海色峰岚,在襜裾间。塔初层高二十八尺,圆广一百七十二尺;次级高稍杀二尺有五,圆杀八尺;三级高二十三尺五寸,圆杀十有六尺;四级高复减一尺有五,圆减尺者八;末则高一十九尺,圆百四十有六尺,顶竿长六十七尺也。尽本末,凡高一百九十三尺有五寸。凡大石柱四十,大梁如其柱之数,小者亦如之。内外大斗,凡百九十有二,小斗四百四十。枅四十。大拱百有十二,小拱八十焉。下座复镌青石,具诸化境。坚致伟丽,皆鬼工神斧,非人力所能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

  “《八闽通志》:……

  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易砖为石,仅一层止,僧法权继造四层,僧天钖天锡造第五层,至淳祐十年(1250年)凡十三年工乃竣。

  顶有铁香炉、铜宝盖、镀金铜葫芦,塔八角以铁索钩之。每成环转空洞,外为八窗,各有龛安石像一。两壁翼以神像,外绕以檐廊,护以石栏。围一十七丈二尺(《县志》无“二尺”字,非)。高一十九丈三尺五寸(三尺五寸,《县志》作“五尺”,亦非)。”

  明·洪武修

  明·洪武廿七年(1394年)东塔竿偃,卅年(1397年)僧永安重修。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塔》“洪武甲戌(洪武廿七年,1394年),塔竿偃。丁丑(洪武卅年,1397年)永安募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明·洪武甲戌(洪武廿七年,1394年)东塔竿偃,丁丑(洪武卅年,1397年)永安重修。”

  明·万历修

  万历卅二年(1604年)地震,东塔顶盖折,万历卅四年(1606年)詹仰庇等募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塔》“万历甲辰(万历卅二年,1604年)地大震,顶盖榱石从南圮者二、从东南隅圮者八,诸级为所压者皆坏。万历丙午(万历卅四年,1606年),侍郎仰庇为主缘,寺僧通全弘詧暨南京天界僧真晓募缘缮修,弘本董其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地震,东塔顶盖折,邑人詹仰庇为主缘,僧通全宏詧真晓募修。”

  事毕,詹仰庇还题七律一首:“石塔双飞飘渺间,凌虚顶上结金团。晴光闪烁天中落,紫气飘摇云外寒。过雁犹惊明月动,腾龙误作宝珠看。欲擎霄汉惭无力,万古孤高一点丹。”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偈颂》收录此诗,题为“《咏开元双塔金标》,詹仰庇(安溪人,侍郎)”

  清·乾隆重修金顶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飓风,东塔金顶坠地,郡守张嘉炎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东塔”条:“国朝·乾隆辛丑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飓风大作,东塔金顶坠地,守张嘉炎重修。”

  形制

   目前的东塔为南宋·嘉熙(1237—1240年)所建,五层,花岗石仿砖木平面八角攢尖顶楼阁式结构,是全国石构空心最高宝塔。实际底围60米,通高48.24米,其中基层1.38米、一层7.37米、二层7.19米、三层6.73米、四层6.22米、五层8.05米、塔尾11.3米。

   塔顶刹尖高托沃金铜葫芦,8条铁链从塔刹上盘系于8个角脊,角脊下共悬挂8个铜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塔身平面八角,每一层每一面安排二个左右并列的人物浮雕,而这二个人物之间必有性类相近、响应对称的关系。五层共80幅。浮雕根据每个人物的身份、年龄、外表特征和规定情景,在最大2×1.2米至最小1.5×0.6米的每一块花岗岩石板雕成,表情生动,形神具备,和真人一般大小。

   塔座呈须弥形,塔身转角立依柱,柱头出毕拱二跳承撩檐枋,塔檐均呈弯弧状向外舒展,檐角高翘,飘然欲飞,既富闽南特色,又显高雅非凡。塔的每层开四门设四龛,塔身外面均伸出平座勾栏,可供人绕塔凭眺。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

  东塔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是宋代泉州佛教著名石雕。这一列佛传图浮雕原有40方,现仅存38方,皆用泉州的名产棗玉晶瑚青石雕成,石质柔韧,刻工精绝。其艺术水平,远胜于塔身上的菩萨、天王和力士石雕。

  这群佛教神话故事石雕的内容,大都取材印度,如童子求偈”、“太子出游等,但石雕的人物装束及周围环境布置,已经全部中国化了。这群艺术石雕作品,可称古代建筑中之瑰宝。考古学家认为,堪与南京栖霞寺、山西云冈石窟的佛传图雕刻相媲美

  1935年,瑞士人戴密微、德国人艾克合著《刺桐双塔》一书,把这雕刻群誉为“神奇的雕刻艺术”。这一雕刻群,既反映宋代泉州佛教的文化艺术,又反映了宋代泉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塔身浮雕

  东塔名“镇国塔”。从塔名看,可推测为尊仰佛祖释迦牟尼佛而建。在佛教界谈得上有镇国威力者非佛祖释迦牟尼佛莫属。而从东塔位置看,在东居大位,能占坐大位之席者,亦非佛祖释迦牟尼佛莫属了。

  东塔象征东方娑婆世界,这从塔身上80尊人物浮雕具象地表现出来。它的五层寓意五乘,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

  第一层是人天乘。上面的浮雕是四大天王、天龙八部、金刚力士等诸天神将。他们的道果还处于人与天之间,位置最低,只负有把守门卫、保护佛法的职责。

  第一层浮雕中的阿修罗,造型强烈夸张,咄咄逼人。他头戴火焰冠,三头六臂,两手抱拳,一手托日,一手托月,一手持剑,一手指地,獠牙突出,怒目如铃,满脸杀气,身穿一件无袖短衣,袒露胸脯,体魄雄健,胸脯和臂膀上肌肉隆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这位战神敢向天帝拼死争斗的凶猛可畏气势。

  第二层是声闻乘。上面的浮雕是曾经亲耳聆听释迦牟尼声教、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生死的阿罗汉。他们负有教化芸芸众生、行仁施善、点化皈依佛门的任务。

  第三层是缘觉乘。上面的浮雕,是在释迦牟尼涅槃后,凭着自己的敏利机根而觉悟得道的尊者罗汉界的尊像,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他们已修炼并掌握了绝技、法术、秘诀,能上能下,能文能武,是可走通人间和佛界的智能贤达者。

  在第二、三层,有佛史记载来中国弘传佛法最早的印度高僧竺法兰摄摩腾,有中国佛教五大宗派创始人法藏(华严宗)玄奘(法相宗)智岂页(“岂页”合一字,天台宗)慧远(净土宗)达摩(禅宗),以及被奉为西方东土应化圣贤的丰干、僧寒山拾得慧思宝誌布袋和尚

  竺法兰摄摩腾并列,同是去西天求法的东晋·法显与唐·玄奘并列,一对交好的著名诗僧寒山拾得并列,梁武帝达摩并列。大肚皮布袋和尚和蔼可亲,寒山拾得诙谐滑稽,各得其趣。

  第二层上的梁武帝剃了光头,表示已舍身同泰寺。梁武帝达摩并列,画意是要表达达摩来中国,梁武帝召问佛法,达摩觉得梁武帝不识佛法真谛,便折苇渡江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第四层是菩萨乘。上面的浮雕,是中国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四大菩萨,以及其他菩萨大士。文殊普贤释迦牟尼智和德的化身,伽叶阿难释迦牟尼的近身胁侍,其他如观音菩萨势至菩萨香积菩萨妙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等,两个一对并列。他们善观世音,知疾苦,行仁施善,广发大慈大悲之恩,普施救苦救难法术。

  第四层也有一个梁武帝,与光明菩萨并列。梁武帝高冠宫服,手执鲜花,脚登祥云,面向光明菩萨。画意是要表达梁武帝皈佛得道,光明菩萨来接引他上升西天级乐净土(史实是,梁武帝是因侯景围困台城饿死的)

  第五层是佛乘。上面的浮雕,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佛,以及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等。他们是佛教界的最高权威者,知过去,识现在;驾驭未来的三世尊佛,统辖三世一切的尊者。

  第五层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并列,其原因是:释迦牟尼出雪山坐菩提树下思维49日,彻悟因果,证得正觉;菩提达摩渡长江在少林寺中面壁9年,参透禅机,了悟真谛。二人所处时代和各自的道果境界虽然不同,但在修道求法方面都属于同一思维性质。何况这尊释迦牟尼浮雕还是未成佛时的出雪山相,更无忌碍。

  这些按塔分层次,由低层到高层,按佛教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有序地分布的尊像,正体现了佛教界的级别尊称由低级到高级:金刚武士——和尚法师——罗汉尊者——菩萨——佛如来。这些全国罕见的珍贵雕像排列法,揭示了佛教组织系统,必是为了尊仰总教主佛祖释迦牟尼佛而建。

西塔(仁寿塔)

  西塔是开元寺东西塔之一,位于开元寺西侧,建于五代,初号无量寿塔,后改名仁寿塔。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西塔》:“西塔,号‘仁寿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西塔”条:“西塔号‘仁寿’。”

  沿革

  五代·梁·贞明始造木塔

  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年),闽王·王审知于福州都督府造七层木塔,塔成而沉,地涌出泉,王审知梦应在泉州,遂以木植浮海至泉州建塔于开元寺,乃为七层,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成,号“无量寿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西塔》:

  “五代·梁·贞明二年戊申(916年)建。

  先是,地涌者数尺。俄有僧浮海来,止于寺。适闽王·审知(福州)大都督府造木塔,夜梦一僧语曰:‘闻王于大都督府造塔,乞移之镇泉。’王怒,命斩之,首坠而身涌高数尺。王觉,骇之,物色于泉,泉人云:‘有疯和尚,今去矣。’王乃以材木浮海,至泉建塔。经始于贞明二年(916年)四月朔,至十二月晦日成,凡七级,号‘无量寿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西塔”条:“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闽王·审知于都督府造木塔七层,塔成而沉,地涌出泉,审知梦应在泉州,遂以木植浮海至泉建塔,号‘无量寿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载:“神僧,不知其名氏。梁·贞明元年(915年)王审知梦坐厅事,有泉人告之曰,‘闻王于大都督府造塔,乞移之镇泉。’怒斩之,首坠而身涌高数尺。及觉,骇之。使求之泉,云:‘果有狂僧者,不见已久。’审知悟其为神僧也。遂以其材木浮江转海至泉,为‘无量寿塔’。”

  北宋·政和赐名“仁寿”

  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赐名“仁寿”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西塔》:“宋·政和甲午(1114年)十月十日,有青黄光起塔中,高侵云。须臾五色质明乃灭。有司具奏,赐名‘仁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西塔”条:“宋·政和(1111—1118年)中,改号‘仁寿’。”

  南宋·淳熙更造砖塔

  南宋·绍兴廿五年(1155年)火灾,淳熙(1174—1189年)间僧了性再造。复灾,僧守淳改造为砖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了性》)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西塔》:“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1174—1189年)间僧了性再造。复灾,僧守淳改造砖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西塔”条:“绍兴(1131—1162年)中火,更造砖塔。”

  南宋·绍定至嘉熙易砖为石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僧自证改砖塔为石塔,嘉熙元年(1237年)竣工,历时10年,先东塔10年而成,保留至今。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西塔》:“绍定元年戊子(1228年),僧自证始易砖为石。顶藏金银诸宝。规制一如东塔,而围广杀五尺,高减一丈五尺五寸;壮丽耸拔则相伯仲也。嘉熙元年(1237年)始竣工,实先东塔十年而成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西塔”条:“绍定元年戊子(1228年)(《府志》作宝庆中,非),僧自证易砖为石,嘉熙元年(1237年)始竣工,先东塔十年而成。围一十六丈七尺,高一十七丈八尺。”

  明·建文修

  明·建文三年(1401年)塔心坏,僧正映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明·正映》)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西塔》:“洪武辛巳(洪武无辛巳年,辛巳为建文三年,1401年)塔心坏,住持僧正映重修。”

  明·万历修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飓风,塔顶葫芦圮,李廷机修。万历卅四年(1606年)异风,塔竿铜盖、铁炉、铁索、葫芦俱坏,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年)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西塔》:

  “万历戊子(1585年)飓风大作,塔竿坏,金顶坠地。里人傅明智重修,下际扶栏有坏者,俱易之。

  丙午年(万历卅四年,1606年)八月,复有异风,塔竿、铜盖、銕炉、銕鎍、沃金胡卢俱坏于簸荡中,壬子(万历四十年,1612年)秋寺僧募众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西塔”条:

  “西塔,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大风,葫芦圮,邑人李廷机(《寺志》作‘傅明智’)修。

  丙午(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复有异风,塔竿铜盖、铁炉、铁索、葫芦俱坏,壬子(万历四十年,1612年)寺僧募众重修。”

  形制

  西塔形制同东塔,通高44.06米,其中基层2.31米、一层6.63米、二层3.79米、三层5.8米、四层5.65米、五层8.59米、塔尾8.29米。

  浮雕

  西塔须弥座束腰部分雕上各种花鸟虫兽和装饰图案。

  西塔名仁寿塔。名体现了西方教主阿弥陀佛行仁施善的教旨,必须行仁施善才能长寿,简称仁寿,这可推测西塔是为了尊仰阿弥陀佛而建。再从仁寿联系阿弥陀佛名来看也是如此。阿弥陀佛是梵文的译音词,意译词是无量寿佛

  塔名仁寿寿无量寿佛寿都应理解为古汉语里,名词活用为动词长寿的意思。再从西塔位居于西,与相对而言是小位来看,也符合阿弥陀佛的排位特点。

  再从阿弥陀佛在佛教里的分工来看也是如此。阿弥陀佛是西方教主,专管超度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是它的活动区域,西塔西方同出一个西字。再从民间俗称东塔神、西塔鬼来看也如此。神佛,能以佛威镇国;指被阿弥陀佛所超度的亡魂,亡魂为了能被阿弥陀佛所超度,必然围绕西塔团团转,故俗语称西塔鬼与此相符。可见西塔是为了尊仰阿弥陀佛而建的!

  西塔也是五层,与东塔对称,但不具五乘的意义。西塔象征西方级乐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顶、塔座合为十方净土。每一方净土从上到下交错安排着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童子,还有对佛教发展大有贡献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话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龙太子等浮雕像,全塔也是80尊。表现了“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的教旨。

  西塔第五层上的浮雕,有一对是梁武帝唐三藏玄奘并列的。二人生活年代相差100多年,之所以并列,原因是般若经。梁武帝耽迷佛教,大力提倡涅槃、般若二经学说,般若学因此成为当时佛教的主要思潮;而唐三藏从西天求法回来后,译经1335卷,其中般若经类经典就有600卷,对后世的佛学影响很大。

  西塔第四层东北壁,有一尊猴行者雕像,称得上是东西塔人物群雕的第一杰作。猴行者猴头人身,尖咀鼓腮,圆眼凹鼻,目光炯炯,项挂大念珠,上身皮毛直缀,衣袖捋在上臂肩,臂上肌肉隆起,左手执一把鬼头大砍刀,刀把上的绦带套在手腕上,右手屈在胸前,拇指和食指捻着一颗念珠,腰围皮裙,腰带上系着一卷《孔雀王咒》和一只宝葫芦。整个造型虎虎有生气,人与猴、形与神,在艺术上得到和谐统一。

  有人认为,这尊猴行者是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但是,哈奴曼既非佛教护法神,也没有和尚服饰。且《罗摩衍那》完稿于公元前三、四世纪,南宋前是否传入中国,并无确凿佐证。

  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认为,这尊猴行者就是成书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行者生在福建”,此说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

  西塔改建为石塔,是在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竣工的。在此之前,就有一本宋时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旧本在日本。又有一小本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内容悉同,卷末一行云‘中瓦子张家印’,张家为宋时临安书肆,世因以为宋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主角就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弥猴王,他辅佐三藏西行,一路降魔伏妖,神通广大,又曾偷王母蟠桃,不脱顽劣猴性。

  古代朝鲜的汉语对照读本《朴通事谚解》也载有取经故事的梗概,其中提到住在花果山的老猴精被唐僧收为徒弟等事。

  据我国文学记载,当时关于取经故事的深化戏剧尚有金·院本《唐三藏》。金亡于1234年,西塔竣工于1237年。

  可见西塔改建之前,猴行者辅佐唐三藏西行取经的故事,早就借助于诗话、戏剧等形式广为传播。泉州在南宋时期交通发达、商贾辐辏,猴行者南行登上西塔,不足为奇。

  西塔第三层的竺法兰,光头圆顶,印堂皱纹深刻,大耳穿环,颊纹如沟,容颜苍老,双目眯视,面浮笑容,全身的重心都倾依在两手紧握的竹节拐杖上。画意表现他在东汉·永平十年(67年)与摄摩腾从大月氏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倡弘佛教的那种疲惫而又喜悦的神态。

  西塔第一层的普化和尚,左手托着一摞铜钱,又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枚铜钱,递给身前的小童。在坚硬的花岗岩石上,把托钱和夹钱如此细致的手势,雕刻的如此逼真,可见出神入化之功。

东西塔的建筑技术

  (本章主要据黄乐德《泉州科技史话·历史建筑物·开元寺及东西塔》,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东西塔相距200米,凌空对峙,形制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平面八角套筒结构仿木五层楼阁式攒顶式建筑。由外向里,分回廊、塔壁、塔室、塔心柱四个部分。从下到上,为须弥座、塔身、塔盖、塔刹等组成。其建筑成就,反映出南宋时期泉州的建筑科技和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一)塔平面呈八角形,每一角都是支点,比之四角形和六角形支点多,稳定性强。

  八角形内角135度,地震时受力面积大,震波分散较均匀,不易受破坏。塔身8个壁面对8个方位,每个正面又包含两个斜侧面,能起削弱来自任何一方风力的作用。因而,塔的刚度、整体性、稳定性都有所增强。

  同时,八角形的边缘线条曲折柔婉,使由笨重呆板的石头做组成的塔身,形体趋向柔和,体现建筑学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塔身造型蕴含建筑学上的多项成就。

  1、须弥座的设计

  须弥座的平面亦是八角形。

  东塔座高1米,每边长7.5米,周长60米。东西南北四边正中位置上各设5级踏道一座,便于人们上下。

  西塔座高1.2米,每边长7.6米,周长60.8米。四边正中位置上亦各设7级踏道一座。

  上枭、下枭雕刻一排平行联贯式的莲花叶瓣,座的垂角和底边刻卷草花叶纹饰,束腰部位嵌以40方青石浮雕佛传图。

  两塔座转角上各有8尊侏儒负塔,座周上围以石栏。

  这样,可使粗壮的塔身稳稳当当地耸立在平面八角形须弥座上,更加坚固牢靠。又使人们进入塔身有个回旋余地,增加塔柱体的艺术感。

  2、砌筑技术

  双塔的五层塔壁,用厚30—40厘米、长1—2米的条石,一层横向,一层纵向,交互相迭地砌筑而成。塔身环体至顶,约用120支条石,筑成平均约2米厚的塔壁。

  这种丁顺砌筑法,比之平顺企缝砌筑法,更具有力学上的优点,它能从上下纵横四个方向上加强塔身的整体性,最大限度地减低砌体的剪应力的破坏。因此,700多年来,虽受台风、地震多次震撼,主体依然屹立如故。

  3、高度与周长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家从实践中掌握了圆柱形的物体,当它的高度与周长相等时,最为和谐美观。

  东塔总高48.27米,第一层外围周长46.40米;西塔总高45.06米,第一层外围周长44.48米。两塔高度民主几乎都等于其第一层周长。

  4、层数的依据

  从佛教规定而论,有什么样的功果地位,佛、菩萨、高僧、大德就建造多少级宝塔。不过这种规定,后来没有什么约束力。但东西塔之所以会隔成五层,仍然有它的佛教方面意义。

  以东塔而论,它象征东方娑婆世界,五层寓意“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五乘,按佛教等级由低级到高级,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参见上文“东塔·塔身浮雕”)

  另从建筑艺术考虑,如分为7级、9级或更多,则每层层高就相应减小,从远处观望,塔身就会显得扁矮,气势不足。分为5层才有舒展飘逸之感。

  5、塔身收分

  东塔除须弥座外,以第一层边长5.8米、周长46.4米、对角线长16米作基数,自二至四层,每层对角线长递减1米收分,第五层收分1.4米。

  西塔第一层边长5.56米、周长44.48米、对角线长15米作基数,自二至四层,每层对角线长也递减1米收分,第五层收分1.6米。

  这种比例收分,造成一种协和匀称的塔型,也大大增强塔身重心的稳定性。

  6、门龛错位排列

  塔身匀称每一层八角八面,相间开设四门四龛,但上一层与下一层的门和龛顺垂直线交换排列。

  我国许多楼阁式古塔,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其目的,一是避免塔门或塔龛如从上到下排列在一条垂直线上,容易产生的纵向开裂危险;二是防止塔身至上而下每一边的垂直面压重不平衡,以便使塔身压重向八边垂直面平均分散,从而提高抗震能力。

  而且,每遇大风,不论来自何方,塔身各层各面都有门道相通,引风穿过塔室,减少塔体两侧的压力差。

  (三)塔心柱和辐辏梁的设置。

  东西塔是单孑立的高层建筑物,底面小,为稳定重心,除前述种种措施外,还在塔室中心,用花岗岩条石,砌筑起一个平面八角形的塔心柱。塔心柱横截面平均对角线长4.5米,从第一层直通塔顶,成为塔身的“脊梁骨”

  每一层,在塔心柱和塔室内壁之间,架起大石梁,每条长2.5米,宽0.3米,厚0.4米。这些石梁距层面4—5米,一头插入塔心柱的转角部位,一头插入塔室内壁的凹角部位。在大石梁两端紧靠塔心柱和塔室内壁的下面,又有出二跳的斗拱承托,以缩短大石梁的跨度,提高抗剪力。

  从平面看,塔心柱如车轮轴心,塔壁如轮辋,八条大石梁就象八根车辐条,连接车辐毂和轮辋,组成一个辐辏状的套筒式的绞结体,使外围的塔壁和室内的塔心柱紧紧牵拉,相互攀抵,保证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从整体上起了加固作用。

  (四)楼板架设方法。

  每塔各有四层楼板,用10厘米厚的长条石铺成。但石板脆薄易断,铺架时采用梁涩并用方法。

  先在高出大石梁6皮的地方,在8个转角位置上架上8根递角梁,再在其中腰部位横架8条肋梁,头尾衔接,联成一圈8角圈形梁。在与圈形梁同一平面上,塔壁与塔心柱都作双混或单混出涩。条石楼板作扇形铺在肋梁上,两端架在塔壁和塔涩的涩头上。

  这样,每一层楼板有3个支架点,大大保证楼板的载荷能力。

  (五)塔顶收尖技术。

  依靠塔心柱直通到顶的条件,把塔盖的尖顶定位在塔心柱的顶端。

  第五层的塔室里,在联结塔心柱和塔壁的8条大石梁中腰位置上,各设1根1米高的蜀柱(侏儒柱);又各有1根短梁,一端插入塔心柱,一头架在蜀柱的方斗上。

  而后又各有8条长条石,分别从8个角上作25度倾斜,上一端楔在塔心柱的顶端,中腰部架在蜀柱承托的牵梁上,下一头插进比塔心柱顶端低1米的塔壁上。这8条向下倾斜的条石,构成塔顶收尖的斜梁。

  接着,在8条斜梁上,在架8条肋梁,作为塔顶的瓦橼。

  最后,在8条肋梁上铺上檐枋。

  塔顶就这样攒顶收尖,结构简单朴实,合理科学。

  (六)塔刹。

  东西塔的塔刹用铸铁制成。

  东塔刹高11.10米,西塔刹高10.65米,均占塔身实际高度约1/3。东塔刹柱上端直径0.32米,下端直径0.67米;西塔刹柱上端直径0.44米,下端直径0.66米。全座塔刹由刹座、覆钵、宝珠、仰莲、七重相轮、水烟、受花(托花)、鎏金葫芦等,从下而上串接而成。

  塔刹底部中心有一圆孔,塔盖尖顶中心和塔盖下的塔心柱也有一圆孔,用一根10几米长的杉原木,上段插入塔刹圆孔,下段插入塔顶和塔心柱的圆孔,接合处以桐油灰封涂,使高大粗重的铸铁塔刹,固定在塔盖尖顶上。有杉木贯通,就不容易被大风吹断。

  而且用长各17米的大铁链8条,一端系在塔刹顶部,一端系在塔盖的8个檐角上,从8个方向增强相互对等的拉力,大大保证塔刹的稳固性。由于8条铁链的牵拉,也改变了塔刹孤孑瘦细之相,使塔顶收尖有柔缓之势。

  (七)地基工程。

  1977年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地质队用回转式钻机(SH—30型;套管φ144mm)钻探,1986年3月国家地质局地质研究所用雷达探测器对东西两塔的地层进行扫描。两次勘察的结论基本一致,均认为两塔外围地质浅层结构可分为人工填土、粘土、亚粘土、风化壳等四层。离地表20米以下为花岗岩基层。东西塔的地基为粘土层,基础埋深2.3—2.5米。这样地基为持力层硬塑老粘土,塑性指数为1P>17,工程性质良好,强度高,压缩性低,允载承压力可达50吨/平方米以上。

  王寒枫对东西塔所用石材种类、性质、数量作粗略计算,东塔自重约10370吨,西塔自重约9140吨。东塔须弥座以边长7.5米计,底面积约272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约38吨;西塔须弥座以边长7.6米计,底面积约279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约36吨。这两个数值都远小于允载承压力50吨/平方米。

  东西塔的基础建立在这样的地质结构上,塔体载荷的稳定性是极为可靠的。可惜历史资料未加详细记载,当时的工程设计者是如何选择塔址,其地基工程结构又如何处理,有待后人继续探索。

  (八)仿木工艺。

  东西塔是中国民族风格十足的仿木楼阁式的石塔。建造者既掌握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又从建筑石塔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民间建筑手法,按照木作匠艺要求,把刚硬的花岗岩石块,雕凿成大立柱、栌头、跳头、楣枋、阑额、飞昂、飞檐、雀替等构件。据统计,各种构件总数达1984件。

  特别是,东西塔的大立柱,柱径和柱高的比例只在1∶7—1∶5上下,比唐、宋时建筑一般规定的1∶8—1∶9为低。大概是服从塔身分层的实际高度而随宜加减的,但依然保存唐、宋时的肥壮风格。

  从第二层至第四层的大立柱,采用三段短石柱(下一段较长,上二段较短)叠接而成,古建筑术语称为“墩接柱”。用“墩接柱”接缝的间隙能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避免整根石柱断折,减轻地震破坏作用。东西塔建成后,经历多次台风、地震的冲击,包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十月初八泉州湾的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近10度,“泉州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房舍倒塌,城垣雉堞倾圮殆尽,而东塔仅塔刹坠下,塔身巍然不动;西塔完好无损。说明仿木石构的“墩接柱”技术具有抗震作用,是一项了不起的科技成就。

诗词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偈颂》收录:

  (一)

  “春日同云台寅丈太常明洲观察肖源,开元寺角巾登塔,用扇头韵,续成五七言各一律[程朝京(休宁人,本府知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程朝京》)

  ‘昼刻黄堂静,招寻古寺幽。紫云留佛偈,双塔剩荒丘。勘破西来意,希踪方外俦。抠衣沧海近,幸拓荫城头。’

  ‘凌风绝顶逐天游,郭外青青农事幽。欲逐枕书开北牖,喜看携榼向东丘。偷闲喜订空门约,胜果还输济世俦。自愧未能成底事,凭栏长忆白云头。’”

  (二)

  “和前韵[姚纯臣(吴县人,本府知府)]:

  ‘石塔千年古,禅关一径幽。凌虚追列子,观化达齐。杯酒情无尽,阳春和寡俦。壮游谐夙愿,绝胜凤池头。’

  ‘双塔高标日影悠,振衣览胜复探幽。刹那今古田三变,无尽兴衰土一丘。槛外落花空色相,树头啼鸟亦朋俦。凭栏欲说无生话,却恐庭前石点头。’”

  (三)

  “和前韵(有序),袁崇友(东筦人,南安知县):

  开元禅寺,其来旧矣。钟声一片,佛火犹红。塔影双标,法云长紫。时维春日,雅属胜游。郡侯程朝京,停旄至止;二郡姚纯臣,解带斯同。七级既登,四赋爰著。于是肖源先生黄肖源从而和之。玉尘齐挥,金音并唱。玄言如屑,夸白云以犹孤;揽衣遥临,蹑青云而更上。可谓神襟迈古,胜致无今者矣。友鄙人也,孟夏之日,羽苍君,与寓目焉。肖源公复执主礼,乃出琬琰以为观,叩宫商而竝隽。形神可释,鱼兔皆忘。命步和以菲才,媿追迹而莫及。虽文谢作者,而意悟昔人。用申两章,以酬一诺。固貂续为惭,亦龙雕已尽云耳。具书于左:

  ‘塔出日不瞑,云藏殿故幽,缘心消圣偈,佛意解蓬丘。拟作出尘侣,权参济世俦。请君临眺处,高咏一回头。’

  ‘车骑追随觅胜游,题诗转觉紫云幽。欲从白社誊千颂,未种红莲媿一丘。塔影自悬空不染,钟声长寂意难俦。神宫且莫论兴废,悟得余生到上头。’”

  (四)

  “和前韵[池浴德(同安人,太常寺卿)]:

  ‘古塔依禅刹,逶迤径渐幽。振衣登绝顶,豪气压高丘。北斗谁能酌,孤云我作俦。一尘飞不到,恍惚驾槎头。’

  ‘来兴登高塔,春深景象幽。云低横近郭,潮落见平丘。长啸开天籁,芳心结酒俦,坐谈忘夜久,星汉转檐头。’

  ‘苍茫风色浮莲宇,此日登临曲迳幽。异代河山经百战,双标石塔等三丘。乾坤眼底看犹小,意气樽前喜得俦。自是使君忧海国,应挥云雨覆苍头。’

  ‘双塔嵯峨连碧霭,危梯斜倚路通幽。但闻笳皷空中响,浑似逍遥海上丘。前代桑沧惊几变,郡僧飘落叹空俦。悬知世事须臾异,莫遣交情厌白头。’”

  (五)

  “和前韵[黄文炳(檀越裔孙,云南副使)]:

  ‘祖道遗千载,幸存象教幽。风流推刺史,照耀比蓬丘。政简长无事,诗新自寡俦。口碑谁并永,双塔片云头。’

  ‘高标梵宇开金地,双塔峥嵘景象幽。好雨三时催令节,乘春五马入丹丘。老僧趺坐心长寂,词客当樽意寡俦。喜得追随人境外,兴豪挥洒碧云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收录:

  (一)

  黄克晦《寺塔对雨》诗:‘塔间鸣雨静犹哗,冷洒高标触怒芽。银界虚空森乱竹,金轮迥转散诸花。色因秋近条条白,风自西来故故斜。从此与僧堪共约,天阴先赴法王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注】闲:安静。高标:冷:点明初秋时令。高枝。怒芽:盛发之幼芽。银界:银地,指佛寺。虚空:高空。森乱竹:竹叶茂密而杂乱。金轮:佛家相信轮回,且认为转轮王有金、银、铜、铁四种,以金轮为最盛;此王在世,四方顺化,天下太平。散诸花:天女为供佛而散花。故故:频频,常常。法王:佛。

  (二)

  黄凤翔《塔灯》诗:‘飞刹风铃寂,青灯月色连。摩尼珠吐艳,舍利火藤烟。影外千星落,空中万象悬。绕轮纷呗颂,面壁是真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注】刹:佛塔顶部的装饰,也指佛塔、佛寺。青灯:原指油灯,其光青莹,故名;此指塔灯。舍利:梵语音译,意译“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灰骨烬;相传释迦牟尼死后,遗体火化,有骨结成珠状,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此后供奉舍利之风遂盛。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现象。呗:梵文音译“呗匿”的略称,也叫“梵呗”,意译为“赞叹”、“赞颂”,即举行宗教仪式时,依曲调引声歌咏偈颂以赞叹诸佛菩萨,如佛教寺院中所唱的赞偈。面壁:面对墙壁默坐静修;《五灯会元》载,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修道面壁而坐九年。

  (三)

  黄景昉《寺中避暑》诗:‘自缘性僻动幽襟,不为炎蒸逼入林。画壁龙蛇多异相,禅房瓶钵有哀音。倦余褦襶差人热,饥去伊蒲损佛金。遂使群真妨结夏,问师何法最安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景昉》)

  注:褦襶:暑天所戴凉笠,以青缯缀其檐而蔽日。伊蒲:即伊蒲馔,佛寺素席。损佛金:损耗供佛的钱。群真:真人谓修真得道之人,群真指众僧尼。结夏:四月八日,天下僧尼就禅刹挂搭谓之;七月十五日解,谓解夏,系众僧长养之节。

  (四)

  周廷鑨《同人集塔》诗:‘禅室惬幽栖,香林结队齐。饥驱令去,酒倩公携。送雨钟声暮,扳烟塔影低。大常斋更醉,不饮亦如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周廷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