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陶瓷(中卷:宋、元)

  发展。
  外销。
  工艺技术

      ——轮制。
      ——伞形支烧窑具。
      ——龙窑。
      ——鸡笼窑。

  南安瓷。
  德化瓷。
  安溪古窑址
      ——概说。
      ——桂瑶窑。
      ——垵园仑窑。

  晋江磁灶古窑址
(晋江市磁灶镇岭畔村、沟边村)
      ——概说。
      ——土尾庵窑址。
      ——蜘蛛山窑址。
      ——童子山窑址。
      ——金交椅山瓷窑址(晋江市磁灶镇前埔沟边村北金交椅山上)

  泉州碗窑古窑址。
  德化古窑址

      ——盖德古窑址(德化县盖德乡)
      ——屈斗宫古窑址(德化县浔中镇宝美村)
      ——碗坪仑(“山”字头)窑址(德化县城关以西约10里处的山丘上)

  南安古窑址
      ——白扩山窑址[南安市罗东镇高塘许村白扩山]
      ——梧毛寨窑址[南安市罗东镇高塘村梧毛寨山]
      ——荆坑窑址[南安市罗东镇荆坑村]
      ——直坑窑址[南安市罗东镇荆坑村直坑自然村]
      ——许田窑址[南安市梅山镇灯埔村许田自然村]
      ——芸头山窑址[南安市梅山镇梅峰村]
      ——顶东窑址[南安市康美镇梅星村顶东自然村]
      ——后垄山窑址[南安市东田乡东田村后垄山]
      ——汤井窑址[南安市东田乡汤井村]
      ——南坑窑址[南安市东田镇南坑村]
      ——高山窑址[南安市东田乡岐山(原名高山)村]
      ——寮仔窑址[南安市东田乡蓝溪村大垄内寮仔山]
      ——白土山窑址[南安市仑苍镇园美村白土山]
      ——家山寨窑址[南安市官桥镇下洋村家山寨]
      ——碗盒山窑址[南安市水头镇石壁水库碗匣山]

  惠安后窑窑址。

  永春古窑址
      ——永春玉美窑址(永春县玉斗镇玉美村八坑窑头山上)
      ——蓬莱窑址(永春县湖洋镇蓬莱村湖丘山)

发展

  宋代特别是南宋,泉州跃居为我国海上交通中心,对外贸易十分繁荣。泉州各色的窑业空前发达,所产的青瓷、白瓷、黑釉瓷成为外销的大宗商品。

  特别是南宋,宋廷偏安江南,福建被视为后方,北方移民大量进入,他们带来陶瓷业的新技术。同时,为了防止钱币外流,嘉定十二年(1219年)规定凡买外货,“止以绢布、锦绮、瓷器之属博易”《宋史·卷175·食货上》)。这一规定无疑加强了陶瓷器物在海外贸易中的作用,必然要刺激陶瓷业的发展。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美籍华裔陶瓷女专家何翠媚亲临闽南各地古陶瓷窑址考古,她在国际学术会上曾以《闽南古陶瓷的地区性及国际性地位》做出结论:泉州“北宋、南宋时期陶瓷产地集中在沿海地区,并且以南安为首形成一庞大窑区”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禅僧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随禅僧道元到中国,学习烧制陶瓷技术。加藤四郎曾在德化学习制瓷技术, 绍定元年(1228年)回日本后,在日本山田郡的濑户村(今爱知县濑户市)试烧成功。此后,加藤四郎开始建窑,大量烧制宋式陶瓷,史称 “濑户烧”至今仍称“德化窑”。这也成为日本制瓷技术的新纪元。

  元代,泉州成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晋江两岸瓷香弥漫。 陶瓷业不论是品种、质量、数量、烧成技术,比之过去又有新的提高。《安平志》载:“白瓷出德化,元时上供。”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奉命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远嫁,由泉州下洋。他在马可·波罗游记》特别赞美德化瓷器:“迪云州(德化)制造的碗及瓷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此城(指泉州)之中瓷市甚多,物搦齐亚钱(威尼斯银币)一枚,不难购取八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元》)

  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业生产,无论在规模上或质量上,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至今在泉州地区发现的宋元古窑址有146处。其中南安市50处,主要分布在东田、罗东、官桥、水头、仑仓等地;德化县42处,半数以上集中在城关周围的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安溪县36处,主要分布在魁斗、龙门、长坑等地;晋江市12处,集中在磁灶附近;永春县6处,在玉斗、湖洋等地。

外销

  宋、元时期泉州陶瓷产品的外销量很大,泉州以及闽南、闽中一带生产的瓷器,大多由泉州港装船出海,一路经明州(今浙江宁波)渡海至朝鲜、日本,另一路经澎湖转往东南亚和印度洋周围地区。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南宋末沉船,出水大量宋代德化窑产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造船业·后渚港南宋末沉船》)。

  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六月,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发给前往日本的泉州商人李充的公凭中,清楚地记录了货物中有“瓷碗贰百床,瓷碟壹百床”(参看李知宴陈鹏:《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输出》,《海交史研究》1984年第六期)。1975年在韩国新安发掘南宋商船,出水1万多件宋代瓷器,其中一部分是德化窑产品。

  澎湖是泉州古代外销瓷的重要中转站,宋、元时期德化县的陶瓷就经过澎湖列岛运销东南亚一带。近年,台湾陈信雄博士经过10多年的考古发掘,在澎湖岛采集发掘的1万多件瓷器标本,除了数十件属于明、清时期外,其余万件都是属于宋、元时期,且主要窑口集中在德化。陈信雄《澎湖宋元陶瓷》一书中详细介绍的陶瓷标本,均能在德化博物馆找到相同的实物。

  由泉州启航、经由澎湖、运转南洋的“澎湖航路”不见载于古籍,也不为学者所知。澎湖宋元陶瓷的发现,证明了一条被遗忘的宋元贸易航路的存在。另一方面,宋元台湾史料极为贫乏,这些古陶瓷的采集发现,为台湾开拓史和中华民族海外发展史提供了突破性的研究资料。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载,泉州瓷器外销的国家或地区有占城(今越南南方)、真腊(今柬埔寨)、凌牙斯加(马来半岛北部)、佛罗安(马来半岛南部)、细兰(今斯里兰卡)、闍婆(今印尼爪哇岛)、南毗(印度南部)、大食(阿拉伯国家总称)、层拔(今伊拉克东南)、三佛齐(今印尼)、单马令(马来半岛南部)、渤泥(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麻逸(今菲律宾群岛之一)、三屿(今菲律宾的三岛)等14处。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中,对泉州外销瓷的器形、釉色,提法繁多。有青瓷器、青器、青碗、青盘……青白瓷器、青白花瓷、青白花碗、青白器、青白碗……乌碗等。器形有碗、罐、瓶、壶、埕(酒瓮)、瓮、垒、坛。产品远销台湾、琉球、印度之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阿拉伯半岛、波斯湾等51个国家和地区。

  荷兰早就与福建进行陶瓷贸易。1932年冯和法《中国瓷业之现状及其状况》一文就提到:“宋末,荷兰人从福建(主要应指泉州)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每与黄金相等,具有供不应求之势。”

  日本各地发现的中国宋、元瓷器中,有不少是泉州一带瓷窑烧制的。坂井隆夫《贸易古陶磁史概要》(京都书院,1989年)在东洋航线上沉船出水及韩国、日本等地出土的宋、元时期泉州窑青瓷器,以日用器为主,而以大海碗特征最为显著,敞口,深腹,实足,平底微凹,釉色青黄或青绿,胎灰质坚或松。

  东南亚是古代泉州商人经常往来的地方,宋、元瓷器在这里无处不见。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着大量的中国宋、元瓷器,专家们一眼就能辨认出其中属于泉州瓷窑的产品。如菲律宾发现的磁灶窑蜘蛛山、土尾庵窑烧制的双龙抱珠、缠枝牡丹的绿釉军持、黑釉军持和龙瓮;雅加达博物馆里也有这类瓷器。在马来西亚和沙捞越的博物馆,新加坡李光前文物馆里,有数量可观的德化窑、安溪窑、南安窑生产的各种军持、瓶、盒、盆、罐等。

  西亚的土耳其、伊朗等地,北非的埃及、摩洛哥,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地,也都发现宋、元时泉州生产的瓷器。1853年(清·咸丰三年)在南非卓湾打捞出水的海底沉船上,也发现元代德化窑白釉瓷,后存大英博物馆。

  元·至正三年(1342年),到过泉州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马金鹏译,载《阿拉伯世界》第九期)中就说过:“中国瓷器在刺桐(泉州)和泰克兰(广州)制造。瓷器价格在中国象我国陶器价格一样,或更低廉。此种瓷器远销印度等国,远至我国摩洛哥,是最好的瓷器。”

工艺技术

  轮制

  北宋时,德化瓷胚成型,已采用轮制工艺,即利用辘轳车转动的惯性,用手把泥块拉捏成型。同时,也采用模印工艺,用吸水陶模装入泥料,用手压印成型,经自然干燥,脱模粘接,然后对粗胚进行整修,粘胚、施釉、剐底等手工操作。轮制和模印成型工艺,一直沿用到民国24年,才开始出现石膏模注浆法。

  伞形支烧窑具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人加藤四郎到福建德化等地学习烧制瓷器技术,并带回日本依法烧窑,日本人称他为陶祖。宋代德化窑盛行的伞形支烧窑具传入日本后,提高了日本陶瓷产品的装烧容量。

  龙窑

  龙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发现的最早龙窑,是浙江上虞的商代窑址。

  德化使用龙窑始于唐代中晚期,北宋时更为合理成熟。北宋时期的龙窑,窑身较窄较短。南宋时期,窑身加宽,窑体变长,窑床铺沙,坡度较小。自宋朝开始,以德化为代表的瓷器烧制,都采用龙窑。宋末,屈斗宫分室龙窑问世。

  龙窑俗称土龙窑,分室龙窑、碗窑、蛇目窑三种。

  龙窑呈长条形,依山坡而建,长依窑体而异,一般20米,坡度在10-28度之间,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尾上头下。自下而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目窑、蜈蚣窑。

  窑头为燃烧室,也称火膛。

  窑室为阶级状,每级称为一目(节),短者十多目,多者二、三十目。每目两侧窑墙处设投柴火孔(火眼),也是观察火色孔,对称排列。数级在阶梯通道两边设一窑门,以供装出瓷件之用。

  窑尾设闸壁(挡火墙),墙底部放通烟孔,墙后设烟火巷,俗称烟囱,一般高3米,宽0.4米,为烟窗。

  龙窑以松木、松枝做燃料,由于利用斜坡地势的高度差,火焰抽力大,升温适度、均匀,充分利用余热,排烟能力强,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和成品率高,,操作容易,故而得到广泛应用。

  德化龙窑,明、清时期仍继续使用。解放后,德化窑还是以龙窑为主。20世纪60年代,德化全县有龙窑近百座,大部分依山坡砌筑,长约43米,分32目,窑头6目,高1.2-1.7米,长1.1-1.7米,目宽1.2-1.6米,窑中到窑尾26目,高1.85-2.5米,长1.8-2.2米,宽2.4-2.6米,窑两侧每隔5目各放一窑门,高1.6-1.8米,宽0.4米。窑头设烧火膛,每目窑膛的两边对称各放一个投柴孔,孔大约0.15×0.2米。最后一目置闸壁(挡火墙),壁脚放9个通烟孔,倾斜度约25-27度。

  龙窑属于柴窑,由于以木柴为原料,现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窑、油窑、液化汽窑、天燃气窑。

  鸡笼窑

  宋末元初,出现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开始改变宋初以来使用还原焰烧成的老技术,进入采用氧化烧成的新技术。

南安瓷

  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距城十里”的产瓷地,被日本学术界称为“珠光青瓷”的宋、元古瓷的产地,便是位于南安南坑一带和安溪龙门桂窑的古窑址。宋、元两代是南安瓷的鼎盛时期,南坑窑群是当时的主要产地。(参见下文“南安东田南坑古窑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南著述·马可·波罗游记》)

  位于南安南坑加棠井村的古庙南川宫,祈奉南岳帝君,始建于唐末五代时期,为泉州五岳圣地之一。宋时,湖南烧瓷名匠南迁福建,带来一尊武安尊王进宫供奉,并在此烧瓷开发,从此,武安尊王为窑主,而南岳帝君成为烧瓷匠人的保护神。南川宫就这样成为南坑窑群瓷工和船工朝拜的圣地。南川宫还配祀一尊仁远王,系九日山下昭惠庙海神通远王的佐神,是保佑瓷器安全航运的神祗。

  蓝溪畔上还保留着一个古码头遗址。渡口上有一座进龙宫,已有千年历史。当年,蓝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驿渡,南坑瓷运往码头,在进龙宫上香,拜祀顺正王公,然后沿蓝溪水进入西溪,船到泉州城,同番商进行贸易,许多外国人进了货,与泉州市舶司官员一道,到九日山下延福寺通远王祠行香,举行隆重祈风仪式,礼毕游山泛溪,勒石记事。之后,满载泉州城丝织品、陶瓷返回番邦。当然,也有的直接到窑址买货,从蓝溪码头下水,运到泉州城,再装上货舶启程。

德化瓷

  现已发现德化有宋、元时期古窑址42处。

  宋、元之际, 白瓷已逐渐成为主流。德化瓷的瓷色纯净洁白,自南宋·祖龙宫、屈斗宫等窑场开始烧制,历代沿袭不衰,成为德化代表性瓷种。 宋代,德化县太平宫(丁墘村梅墘山)、佳春岭(三班桥内)等窑场,生产白度高的莲花纹碗、刻花大瓷盘、印花浮雕盒等产品。元朝盛行瓷雕佛像,并成为朝廷的御用品。《安海志》曾载:“白瓷出德化,元时上供。”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也载:“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大量的瓷器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币能买到8个瓷杯。”至今法、意等国仍称德化白瓷为马可·波罗瓷”。同时,装饰上已有白瓷印花工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

  历史上德化陶瓷基本上外销为主。

  埃及是非洲发现中国古陶瓷最多的国家。早在11世纪至12世纪法蒂玛王朝,埃及就从中国输入德化窑白瓷;在开罗南郊的福斯塔特遗址,也出土了不少 德化宋代的白瓷及明清时代的青花瓷。

  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由于中国瓷器大量涌入,当地人因此将其称为“中国拉姆”,意为从拉姆运来的中国瓷器;在该国南部海岸的索巴萨区,也出土了德化的建白瓷、青花瓷等瓷器。

  在坦桑尼亚的噶尼喀亦出土了大量德化窑的青花瓷器,有吉祥纹青花盘、圆圈点纹碗、碟和花篮纹青花盘等。

  另外,在南非发现的中国古瓷,均集中在海底沉船,仅1647~1821年间,在好望角一带就沉没61艘船;1853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

  以上产品,都能在在德化的博物馆找到相关的实物证据。

  东非海岸基尔瓦遗址出土的白釉莲瓣碗,与德化屈斗宫同类产品毫无二致,是德化瓷输入非洲的证据。

  考古发现证实,日本、菲律宾、印尼等国,宋元 德化瓷器出土甚多,海碗、军持、粉盒、瓶、罐等器不胜枚举。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德化的古陶瓷珍品。

   “南海一号”沉船前期打捞出水的部分瓷器,其中有许多是德化三班镇、盖德乡窑址生产的瓷器。典型的如三班镇佳春岭窑生产的小花瓶,盖德乡碗砰仑窑生产的刻花大口碗、粉盒等。

安溪古窑址

  概说

  安溪瓷宋至清古窑址,分布在安溪县境西南、中部和东北部的12个乡镇46个村庄,共155处,以魁斗、龙门、龙涓、长坑、尚卿等乡镇最为密集。

  “安溪瓷窑址(宋至清):安溪县”,1985年10月列为第二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溪瓷155处古窑址中,有宋、元36处(宋代近20处)、明、清119处,可见安溪当时制瓷业相当发达,其窑规模仅次于德化县,居全省第二,为古代泉州重要的外销瓷产地,产品大量行销日本。

  安溪瓷瓷系有青瓷、青白瓷、仿哥窑青瓷、青花瓷为主,兼烧少量白瓷、黑釉瓷、釉上红彩、黄釉瓷等。器物有碗、盘、粉盒、钵、洗、壶、瓶、军持、杯、罐、炉等。

  桂瑶窑

  桂瑶窑年代在北宋至元,位于龙门镇桂瑶村(古称“龟窑乡”)。全村方圆八九公里的山坡、民房、田园、道路、河旁均散布瓷片与窑具,俯拾皆是,窑址局部遭筑水库、开公路和建民房的破坏。暴露堆积层厚3米左右。

  安溪窑的青瓷以桂瑶窑为代表,釉色属影青和青瓷。产品有碗、盏、壶、杯、炉、灯盏、罐等,以碗、盏为主。烧制方法均为单件匣烧。釉色有灰青、茶黄、豆绿、青白釉等色调。胎骨灰白,细密坚硬,扣之有金属声。瓷盏在窑址中占相当数量。

  宋时在桂瑶烧制的青瓷碗,器内划篦梳纹,卷草纹或压印单、双鱼,器外划莲瓣纹或篦梳纹,风格与同安窑相似,在日本称为“珠光青瓷”

  垵园仑窑

  垵园仑窑位于魁斗镇,烧制年代为南宋。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堆积层1米左右。近年来,由于建房、开路、垦荒而破坏严重。

  垵园仑窑烧制方法有匣烧、覆烧、对口烧、支钉烧、叠烧等。器形有碗、盘、盒、洗、壶、军持、瓶、罐等。釉色以青白瓷为主,安溪窑的青白瓷以魁斗垵园仑窑为代表;兼烧青瓷。纹饰划、印、堆等,偶见酱褐彩。胎骨白或灰白。碗有多种装饰,有器里刻划缠枝花的,有器表印重叠莲瓣纹的,有碗身模印菊瓣纹的。从现场考察,烧制粉盒最多。盒子式样丰富多彩,外部多模印阳纹纹饰,有的印直条纹,有的印缠枝纹和折枝花。印线条纹较粗、清晰、规整、美观。小件盒面纹饰线条较细,有的底部印有花卉纹。

  窑址还发现,青白瓷的釉下有以酱褐色彩绘的;也有军持肩部两侧堆贴乌龟,龟的眼、背及四爪上点施褐彩。这在福建其他窑场中尚未发现过,是独具风格的产品。未见墩子式碗、枢府碗或高足杯。

晋江磁灶古窑址

  磁灶古窑址(南朝至宋、元),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岭畔村、沟边村,包括梅溪两岸的土尾庵山、蜘蛛山、童子山、金交椅山等窑址。

  金交椅山古窑址(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磁灶古窑址(南朝至宋、元):晋江市磁灶”1961年5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交椅山窑遗址(宋):晋江市磁灶镇前埔沟边村”,2005年5月公布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合并入1961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灶窑遗址”项目 。

  “磁灶窑址(宋至元):晋江市 ”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磁灶窑址”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概说

  晋江磁灶在南朝时即建窑制陶,历经唐、五代,至宋、元而盛,是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发现宋、元古窑址12处,分布在梅溪两岸的小山丘上。人们习惯于把磁灶辖区内以及与之相邻的南安官桥、水头一带的古窑址称为磁灶窑系。

  磁灶属于丘陵地带,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周围产瓷土。梅溪源于南安市,宽阔曲折,汇于晋江而后入海,是古代磁灶重要水上交通枢纽。充足的燃料,便利的航运加之丰富的瓷土资源,为磁灶古代瓷器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清·乾隆《晋江县志》“瓷器出晋江瓷(磁)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

  据陈鹏等《福建晋江磁灶窑址》(《考古》1982年第5期)称,在岭畔村的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山坪,磁灶村的许山、宫仔山、顶山尾、大树威,前埔村的曾竹山、金交椅山、溪墘山以及官桥下洋村的斗温山,都发现宋、元窑址,其中土尾庵窑、蜘蛛山窑和童子山一窑、二窑,已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宋、元窑址一般有范围大、堆积层厚的特点,如曾竹山遗址,有8条窑床露于地表,遗存物散布面达1.6万平方米;土尾庵窑的堆积物最厚达4.5米,属多次堆积,并且窑床互相叠压。蜘蛛山、童子山窑经试掘,皆属龙窑,其中童子山 一 号窑床中段宽2米,砖砌,有烧结面。

  磁灶窑的产品,胎骨较为粗糙,呈灰白色,若瓷若陶,釉色种类繁多,有绿、青、黄、黑、酱色等。其中以绿釉瓷和彩绘瓷最具特色。绿釉瓷色泽鲜艳,富有光泽;彩绘瓷分为素胎褐彩和釉下褐彩,特别是其釉下彩绘,实开泉州之先河。器物成型一般用轮制,兼用模制。装烧方法以匣缶本(“缶本”合一字)正置仰烧和托座叠烧为主。(参见叶文程林忠干《福建陶 瓷·第六章·第四节·磁灶窑系的绿釉与彩绘瓷器》)

  磁灶窑发现的陶瓷器物种类繁多,主要是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盆、军持、执壶、瓶、罐、炉、托盏、杯、注子、粉盒等,每一类又有许多不同的造型。饰纹有花、鸟、虫、鱼等,碗有的印有弦纹、蔓草纹、莲蓬纹,多数为素面。装饰技法有印花、彩绘、堆花、贴花、 划花、剔花等。

  在彩绘器物中,有的还题有诗句,如“三月当濂禁火神,满头风碎踏青人。桃花也笑风尘客,不插一枝空过春。”又如“七十有叁春,年来尚当发;山河无寸草,天地是何人。”大概是匠人的随意之作。

  此外,黑釉器物中,有些在内壁刻有“明”字铭文,肯定是当时摩尼教徒订做之物。19 80 年在晋江罗山草庵寺前龙泉书院遗址发现内壁阴刻楷书“明教会”3字的黑釉碗及残片,都是磁灶窑的产品。这说明在宋元时期,晋江一带摩尼教传播规模和信教群众的人数都相当可观,以至要向窑场订制饮食器具,供宗教活动之用。(参见黄世春《从明教会碗的出土试论福建摩尼教兴盛之年代》,晋江文管会1987年编印《磁灶窑址 》)

  磁灶生产的瓷器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地均有发现:日本的横滨、长野、福冈、京都等地出土有磁灶童子山所产黄釉下铁绘花纹盆,蜘蛛山窑所产绿釉剔花器、龟形砚滴等。菲律宾曾发现磁灶土尾庵所烧制的双龙抢珠缠枝牡丹花纹饰绿釉军持和黑釉军持、印纹碟、黑釉罐、黑釉刻花炉、灯盏等,蜘蛛山窑的印纹碟、军持、绿釉龟形砚滴等。菲律宾各地的古墓中也出土不少磁灶窑烧制的龙瓮。马来西亚沙捞越博物馆收藏有磁灶窑产的绿釉盘、黑釉龙纹的军持。印度尼西亚出土有土尾庵、蜘蛛山窑的军持、执壶,金交椅山、童子山等窑的执壶等。雅加达博物馆收藏有磁灶窑烧制的军持。

  土尾庵窑址

  长约60米,宽约50米,堆积厚3.5米。

  蜘蛛山窑址

  在土尾庵窑址的南边约100米,长约50米、宽40米,堆积厚4.6米。

  童子山窑址

  在土尾庵窑对岸的梅溪北岸,长约260米,宽约140米,堆积厚约1.3米。主要产品有瓷碗、盏、匙、杯、盘、盒、军持、瓮、瓶、花插、碟及建材等。釉色有黄、绿、青、青黄、青绿、青灰、黑和酱色等。装饰技法有划花、印花、堆花和绘花。纹饰有龙纹、缠枝花纹、莲瓣纹、牡丹花纹等。

  金交椅山瓷窑址

  金交椅山窑址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前埔沟边村村北的金交椅山上,南邻沟边村,北邻南安,西为农田,东隔梅溪,与南安珍珠山相望。1982年9月被确认为晋江县文保单位,2005年5月合并于“磁灶窑址”,升格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窑址长约220米,宽205米,堆积厚3.4米。

  金交椅山窑五代创烧,至元末衰废。该窑址在磁灶窑系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

  考古发现4条窑炉,均系斜坡龙窑。第二条龙窑最长,残长60.88米。2003年发现的第4座龙窑位于窑址西北坡,南侧约10米处为一深沟。窑炉遭受严重破坏,不见窑头。窑炉呈长条形,方向284°,残长44.5米,宽1.62.20米,高差11.9米,尾部则架于山脊之上。

  出土器物器形有军持(执壶)、罐、碗、盒、茶盏、灯盏、器盖、小口瓶、注子、碟等,釉色主要为青釉和酱黑釉,器形精巧,胎质薄,大多为外销产品。窑具以垫座为主,还有垫饼、垫柱、垫圈等。

  4座龙窑的共性有:窑墙外都有石头护墙,石头排列有序;烧制器物的窑具都用垫座、垫饼、垫圈、垫柱等,在各窑炉内未见匣钵,仅在废品堆中采集过一两个;各窑炉烧执壶、罐等多种器形,釉色有青釉、酱(黑)釉两种;4座窑都存在叠压打破关系,说明窑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曾有改建过,同时也说明金交椅山烧窑时间较长。

  2003年的挖掘还揭露作坊遗迹1处,有利于全面认识宋元时期晋江烧窑及制瓷工艺。作坊遗迹位于坡地上,东部与南部破坏严重。作坊区发掘面积为150平方米。在发掘范围内发现有贮泥池、沉淀池、磉墩3处遗迹,其中贮泥池中还残存50厘米厚的青灰泥。令人最为惊叹的是:东侧坡下几乎是一线排列着10口大缸,其中3口缸套放在一起,最大的缸腹直径95厘米,最小的底直径15厘米。

  在一个遗址中揭露四座龙窑(若该遗址完整,应不止四座窑),在田野考古中并不多见,且每座窑至少使用过两期,说明宋、元时期晋江制瓷业已相当发达。窑炉及其两侧废品堆中清理出来的瓷器标本,发现少量的五代物品,主流是宋、元时期的器物,可见金交椅山烧窑有可能始于五代时期,兴盛于宋、元时期。

  其产品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我国的南海和海外的沉船等遗存中都有发现。

泉州碗窑古窑址

  在泉州东门外碗窑乡,有南、北窑。

  “东门碗窑(含南窑、北窑)”:1961年6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窑烧影青瓷,南窑烧青瓷。产品有碗、洗、执壶、瓶等。多素面,釉色灰青,烧制用垫圈,露胎处有硃砂红瘢,胎质灰白,且厚重,俗称“土龙泉”。在南洋群岛多有发现。

德化古窑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德化窑址”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盖德古窑址

  北宋初,盖德窑以产青瓷闻名,色呈青灰,釉层透明,胎釉密贴。胎质坚结致密,吸水率低,近于青白瓷。器物以碗、粉盒、军持为主。除影青为主外,也有部分白瓷、黑釉瓷。产品行销东南亚、菲律宾等地。

  青白瓷用石灰釉配制,釉色白中泛青、青中带白,莹润明亮。因釉中含铁量少,经充分还原焰烧成,加之瓷胎纯白,故釉色白胜于青。自北宋至今,青白瓷的延烧历史最长,采用最广泛,尤盛行于德化。

  屈斗宫古窑址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宝美村,分布在破寨山西南坡,范围较大,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150米,为我国宋、元时的古外销瓷重要遗址之一。1953年华东文物工作队调查时发现。1976425“福建省德化屈斗宫址考古发掘工作队”开始发掘,历时3个月。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包括浔中、盖德、三班)(宋至明):德化县”,1988年1月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炉属于由龙窑向明、清时期常见的阶级窑过度的一种中间窑型——分室龙窑,俗称鸡笼窑。

  该窑结构保存较为完整,依山坡建造,窑头朝南,北高南低,斜坡成12——22度。窑基遗迹全57.1米,宽1.42.95米,高差14.4米。火膛呈半圆形,约1.65×0.5米,膛前有一长方形灰池,膛后与窑体相连处有5个通火孔,略显喇叭状,每孔宽0.12——0.17米。窑体底部铺沙,共分17间窑室,室与室之间有隔火墙,墙下有5——8个烟孔。窑室两边墙壁下各有一条火道直通窑尾,窑后壁开有烟孔,没有烟囱,大概是由于坡度加大后,无需再立烟囱以加大热量的流通。窑墙由耐火砖砌成,高约1.4米,外加护墙以防止烧窑时突然爆裂。护墙设在两个窑门之间,俗称“窑乳”,多用石头和泥土为材料筑成。窑门设在窑室的前端,东面11个,西面3个,门宽0.4——0.8米。这种窑的优点,是将龙窑分割为单间,更便于掌握火候,以保证烧制质量。

  屈斗宫古窑址出土800多件烧制工具。装烧窑具种类很多,有支圈组合窑具、匣缶本(“缶本”合一字)、垫缶本(“缶本”合一字)、托座、三足或圆形垫饼、垫圈等。装烧方法以支圈组合窑具复烧和匣缶本(“缶本”合一字)正置仰烧并重,托座叠烧的方法已退居其次。

  屈斗宫古窑址出土6793完、残器,都是白釉和青白釉器,胎质洁白、细腻、坚硬。白釉晶莹温润,有的呈乳白色,接近于明代的建白瓷;青白釉呈水清色,釉层厚处略显淡绿,极富光泽,有淡雅清真感觉。

  与碗坪仑(“山”字头)窑相比,产品的数量更多,品种更丰富,有碗、盘、缶本(“缶本”合一字)、碟、炉、盒、洗、执壶、军持、瓶、高足杯、盅等,以墩仔式碗、折腹弦纹碗、铜罗盘、高足杯和直道弦纹洗为主,并且每一类产品都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变化,如莲瓣碗。这些瓷器应用了印花、划花、贴花、浮雕等多种工艺,纹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牡丹、莲花、梅花、菊花等四季花卉以及鱼、雁、人物等,以瘦长莲瓣和缠枝卷草居多。不少器物上带有模印阳文(如“长寿新船”等)或毛笔书写的文字款识,有些匣钵还刻有”、“”、“姓字款,或“丁未年”年款。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器物中,有三件洗底部模印蒙古人特征的头像,戴圆形毡帽,面部无须,身着长袖袍。另有二件三足垫饼,模印三字阳文,其中一为“天”字,另两字分别为梵文和八思巴文,意思与汉字“天”字相当。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命西藏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创作的蒙古新文字,至正六年(1269年)正式颁行。

  这里出土的大量宋、元瓷器中,粉盒、执壶、盖壶、军持、小口瓶、莲瓣碗、墩子式碗、高脚杯、飞风碗、弦纹洗、花瓶等产品,曾分别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发现。

  屈斗宫古窑址对研究宋元时代德化窑瓷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规模、窑炉结构、烧制工艺和瓷器外销,都有重要的价值,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和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分布范围广,现已发现从唐代到民国的窑址达200多处。

  碗坪仑(“山”字头)窑址

  位于城关以西约10里处的山丘上,周边约1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堆积着厚约2米的匣缶本(“缶本”合一字)和瓷器的遗存物。经发掘发现2座龙窑残基和数以千计的标本。据专家研究认定,碗坪仑(“山”字头)窑址系北宋晚期至元初的古窑遗址。

  碗坪仑(“山”字头)窑发现的2座龙窑,都是托座叠烧式瓷窑,现仅存窑基遗迹。

  一座残长3.7米,最宽处1.4米,高约1.5米。有半圆形火膛,约0.8×0.45米,膛前有半圆形灰池,膛后窑床高出0.43米,呈10度斜坡。窑底铺沙,窑后设档火墙,墙下有火道,分前后两排,相距0.2米,每排通火孔9个,窑墙用耐火砖,窑顶用扇形砖拱砌而成。

  另一座仅存窑身中间一段,残长12米,宽2.6—2.8米,亦呈10度斜坡,用砖砌成的窑墙上可见残存的玻璃质烧结面。有窑门5个,宽0.4—0.55米。

  碗坪仑(“山”字头)窑的产品,以纯白釉、青白釉和青灰釉瓷为主,另有少量酱褐色釉瓷。器物均以转轮脱胎而成,胎质细致,薄而硬,呈白色,釉层较薄,纯白釉釉色洁白;青白釉则色调不一,介于淡绿与白色之间。

  所见瓷器按用途分类,属饮食用品类有碗、盘、缶本(“缶本”合一字)、碟、执壶、注子、军持等,陈设器类有瓶、炉、笔洗等。纹饰以花草为主,构图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工艺分刻划和模印两种,有的器物上还有制作者的铭文。

南安古窑址

  白扩山窑址

  白扩山宋代窑址,在东溪第二大支流罗溪分派直坑溪北岸、南安市罗东镇高塘许村白扩山。1961年发现。

  “白扩山窑遗址(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8000平方米,堆积层1至2米左右地表散见瓷片、匣钵甚多,以烧青瓷器为主。保存较好。

  梧毛寨窑址

  梧毛寨宋代窑址,在南安市罗东镇高塘村西北面梧毛寨山坡上。窑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堆积层1.5米左右,露出窑基1米左右。1961年发现。

  烧青瓷,碗类为主,敞口沿处卷,斜直腹,圈足,饰直线、草叶、弦、篦纹。保存较好。

  荆坑窑址

   荆坑宋代窑址,在直坑溪中段东岸、南安市罗东镇荆坑村棠子埯、侯破埯、房仔口、瓷窑口等地。1961年发现。

  “棠子垵窑(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荆坑窑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堆积层约3米;散落的瓷器碎片,大的有30厘米长,小的也有10厘米左右。

  以烧青瓷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多样,有碗、罐、炉、壶、豆形器等,饰篦、弦、莲花瓣、直线、棱纹等花样,有的加黄褐色花。

  直坑窑址

  直坑宋代窑址,在南安市罗东镇荆坑村直坑自然村溪的东、西、北的过沟山、碗匣山、乃墩扩山3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层厚1.5米左右。1961年发现。

  以烧青瓷为主,器型碗类为多,有篦、弦、草叶纹,有的加黄褐色花。乃墩扩山窑破坏较严重。

  许田窑址

  许田宋代窑址,在罗溪下游东岸,南安市梅山镇灯埔村许田自然村东北面山坡上,面积约100平方米。1977年发现。

  窑址大部分开成山田,破坏严重,地面散布有青瓷片,器型碗类为多,敞口、圈足,足部露胎。

  芸头山窑址

  芸头山宋代窑址,在罗溪与东溪会合处西南2公里、南安市梅山镇梅峰村羊弯桥边小山坡上。面积约300平方米。1958年发现。

  器型有碗、罐、器盖等,以碗为多。施青釉,饰有斜直线、草叶、草花、弦、篦纹。破坏严重。

  顶东窑址

  顶东宋代窑址,在东溪下游分派康美溪北岸、南安市康美镇梅星(原名五星)村顶东自然村西南约150米处的山坡上,面积约800平方米。1953年发现。

  有暴露龙窑形土堆,地表散布大量青瓷片和匣钵、垫饼,以烧青瓷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以碗为主,敞口和剑口均有,饰弦、篦、斜直线、桃形、草叶、莲花纹。保存较好。

  后垄山窑址

  后垄山宋代窑址,在西溪支流兰溪中游北岸,南安市东田乡东田村后垄山南面山坡。1977年发现。

  “后垅山窑遗址(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共3窑,面积约12000平方米,堆积层1至3.5米左右。以烧青瓷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有碗、炉、洗、碟、器盖、钵等,碗类居多,质坚硬,饰莲瓣、草花、水仙花、卷叶、直线、篦、弦纹。保存较好。

  汤井窑址

  汤井宋代窑址在兰溪中游南支分派上段南岸,南安市东田乡汤井村的碗匣山、宫口埔、碗蒋鹄等四处,面积4000平方米,堆积层0.52米左右。1977年发现

  以烧青瓷为主,也有白瓷,器型有碗、炉、杯、洗、瓶、壶、罐和器盖等。饰莲瓣、草叶、卷草、弦、篦纹和变形莲瓣纹。宫口埔、碗蒋鹄一窑两处破坏较严重,其它两处保存尚好。

  南坑窑址

  南坑窑遗址(宋至明),位于兰溪中游北支分派中段南岸、南安市东田镇南坑村一带,于1977年发现,大多为宋、元窑址,少数延续至明,窑址保存较好

  “南坑窑遗址(宋至明):南安市东田乡南坑村 ”,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安市南坑窑址(宋至明)”,2006年5月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合并归入1991年3月公布的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扩展项目 。

  南坑四周群山起伏,南坑宋元时期的窑址共33处,占南安古窑址一半以上,分布在南坑村仔岭、长埔、大坝、牛路沟、顶南埔、大宫后、仑坪圹、大场仑、土垄后等地山山岭岭之间。在古窑址的山坡上,遗有大量陶瓷片,堆积范围连绵数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堆积层厚达15米,是目前闽南地区发现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窑群。

  南坑窑址依山而建,出产青瓷、白瓷、青白瓷,且以青瓷和青白瓷为最多。器型有有碗、碟、盏、洗、壶、瓶、杯、罐、盆、炉、器盖和动物玩具等。胎骨里呈灰色、白色、灰白色,质地坚硬细腻,釉色晶莹润泽,釉层均匀浑厚。装饰技法有莲瓣、菊瓣、草叶、缠枝、斜直线、篾纹和弦纹等,风格活泼奔放,线条刚劲流畅。釉色繁多是南坑窑的一大特点,除大量烧造篦点划花青瓷(日本称为“珠光瓷”)外,还仿烧龙泉、官窑等多种釉色青瓷。工艺水平已经非常成熟,采用龙窑式窑炉烧造,大量采用匣钵正烧法,另有匣体复叠法,叠烧法支圈复烧等方法。 

  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2003年省考古队发掘整理共发掘了3段,长度约30多米,窑尾虽被破坏,窑头却保存相当完好。该窑址主要烧青白瓷,产品以盒为主,其它也有碗、盘、炉等。该窑址出土的盒类实物尤其精致,据称与“南海一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盒子几乎一模一样。

  南坑坪圹古窑址,2003年省考古队发掘整理窑炉遗迹保存较好,下层烧青白瓷,上层烧青瓷(又称珠光青瓷)。印证了青白瓷比珠光青瓷出现得更早,解决了考古界长期争议的“哪一个出现得更早”的问题。

  近年,在澎湖出土大量陶瓷,有许多篾点划花青瓷,与南安南坑窑出产的产品有关。在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常有出土或出水泉州宋、元陶瓷产品,而其中多数是南坑划纹青瓷和瓜形盖罐等。 

  正当南安南坑窑群进入鼎盛时期,元末一场战争阻碍了陶瓷生产力的发展,加上特大的地震,黑蜂成灾,把这一带的古窑址推向灭绝,明、清时,这里只剩下3个窑址。

  高山窑址

   高山窑址,位于南安市东田乡岐山(原名高山)村,距南安市东田乡南坑村南坑窑北约3公里处。有苦长埯、宫埯埔、西崎、碗蒋坑、东洋、鞍埠等6处,为宋~清代窑址。1977年发现。

  “西崎、鞍埠、东洋窑址(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1.5万平方米,堆积层厚0.5至3米左右。

  其中宋、元窑址以烧碗、洗为主,施青釉、白釉,开片及未开片均有,饰弦、篦、直线、草叶纹。质坚硬细腻。明清窑址有烧青花、牙黄开片黄褐色花,以碗为主,饰山水、花卉两种,构图严谨,线条流畅,间距相称。保存基本完整。

  寮仔窑址

  寮仔宋代窑址,在兰溪中游北支分派与干流交汇处西南、南安市东田乡蓝溪村大垄内寮仔山北面山坡。面积约600平方米,堆积层厚0.5至1.5米。遗址保存较好。1977年发现,2003年省考古队发掘整理

  “寮仔窑遗址(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寮仔窑遗址(宋):南安市东田镇蓝溪村”, 2005年5月公布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合并入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坑窑遗址”

  该窑址属长条形斜坡式龙窑,前半部分(约10多米)因建有一个砖瓦场而被切断,后半部发掘出了 43.3米,窑底及遗迹保存较好,除窑尾部分利用山体基岩,其余用红砖砌成残存窑壁高约0.3—0.75米,内宽1.8—2.5米。

  产品青瓷为主,部分为青白瓷。器型有碗、盘、杯、炉、盒、盏、罐、壶、瓶、水注、灯盏、器盖等,胎质坚硬细腻,釉色莹润。多数产品有刻划纹,饰莲瓣、草叶、折枝、直线、弦、篦和变形桃纹,器型、花纹规则,连窑具都很规则。尤其是水注制作工艺比较高,出土有一种很精美的水注——凤首水注。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为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地。

  白土山窑址

  白土山宋代窑址,在西溪中游英溪会合处北岸,南安市仑苍镇园美村白土山北坡。1977年发现时已严重破坏。

  “白土山窑遗址(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2000平方米。烧青瓷、白瓷、青白瓷,器型有碗、罐、炉、盒、洗、碗类居多,碗口多葵瓣形,洗类施白或青白釉,晶莹透明,有缠枝、草叶、篦、弦等纹饰。窑具有匣钵、圈垫、垫饼、垫托等。

  家山寨窑址

  家山寨宋代窑址,在南安市区东南12公里左右和铺溪中段北岸,官桥镇下洋村家山寨北麓,陶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层3米左右。1977年发现.

  器型以小口瓶和壶为多,口沿部分施黄褐色釉,因火候高,胎呈灰色。窑具有圈垫、垫托、垫饼。窑址破坏严重。

   碗盒山窑址

  碗盒山宋代窑址,在南安市区南22公里左右大盈溪中段石壁水库(水头镇)碗匣山南坡,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层4米左右。1957年发现。

  青瓷片、匣钵甚多。器型有碗、瓶、炉、杯、玩具、壶、器盖等,以碗居多,施青釉,足部大多露胎。饰有莲瓣、草叶、斜直线、弦、篦纹。窑址局部受破坏。

惠安后窑窑址

  后窑窑址,位于惠安县螺阳乡霞光后窑村西约200米处坡地,窑址年代为北宋。1976年调查发现。窑址破坏严重。

  “后窑古窑址(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6条残窑基,堆积层厚0.2~0.5米。采集到的标本以壶为主,次为罐、钵、盏、瓮、洗、器盖、窑具等。器形较粗大厚重,轮、模并用。多施青釉。纹饰简单,大都为素面。

永春古窑址

  玉美窑址

  玉美窑址,年代宋,位于永春县玉斗镇玉美村西北向1500米八坑窑头山上。1982年发现。

  “玉美窑址(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窑址面积约3500平方米,遗物分布在八坑窑头山上。堆积层厚0.5—1.2米。采集标本以碗为主,还有瓶、杯。碗敞口深腹,高圈足,胎厚重,釉影青、青黄,器多划篦梳纹,均为匣钵垫饼烧。

  蓬莱窑址

  蓬莱窑址,年代宋,位于永春县湖洋镇蓬莱村湖丘山。1982年发现。

  “蓬莱古瓷窑址(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堆积层厚0.4—1米。遗物以碗为主,粉盒次之,还有杯、洗、碗、瓶等。

  碗有高圈足、敞口深腹。也有芒口浅腹。模印花草,釉色皆青白,支圈履烧。

  粉盒以八角、十二角形居多,盒面有模印折枝花及卷草、莲花等花卉图案;还有褐彩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