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书院

【鳌头精舍,二先生祠,朱祠,朱文公祠,启贤祠。
位于晋江县八都安海兴胜境(今晋江市安海镇成功西路)。】

  南宋初“二朱”过化
    ——绍兴二~四年朱松任首任石井镇监。
    ——绍兴廿三年~廿六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期间数临讲学。
  南宋·乾道间傅伯成就“鳌头精舍”辟建“二朱先生祠”。
  南宋·嘉定四年扩建“二朱先生祠”为“石井书院”

    ——泉州郡守邹应龙等扩建“朱祠”为书院。
    ——初建时规制。
    ——留元刚《石井书院记》。
  南宋·宝庆游九功拨五废寺田以廪士。
  明·成化十二年重建。
  明·弘治十年重修

    ——泉州同知罗憓重修。
    ——傅凯《记》。
  明·嘉靖、万历重修
    ——嘉靖间晋江知县钱楩重修。
    ——万历间泉州知府窦子偁又修。
    ——黄伯善题咏。
  清·康熙卅九年晋江知县陈炎重建改称“朱文公祠”。
  清·乾隆七年泉州知府王廷诤复建“韦斋祠”。
  清·雍正八年重修。
  清·乾隆十四年创台门及两庑

    ——泉州通判马鏴创。
    ——《安平绅士公记》。
  清代题咏诗。
  历代知名山长。
  历史影响。
  近现代

    ——清·光绪卅三年就“朱文公祠”创办新学堂。
    ——2008年7月按原规制修缮。
    ——现规制。

  石井书院,原为“鳌头精舍”,历称“二先生祠”、“祠”、“朱文公祠”、“启贤祠”,位于晋江县八都安海兴胜境(今晋江市安海镇成功西路)。“石井”是泉州安海镇在宋、元及明中叶前的行政地域名,书院在安海,故名“石井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安海港、石井港》、《泉州专祠·朱文公祠·安海朱文公祠》)

  石井书院祠学合一,与“泉山书院”、“小山书院”、“欧阳书院”并称泉州古代“四大书院”。现存建筑物为清代所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石井书院》:“石井书院,在府城西南安平镇西,旧名‘鳌头精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名宦祠·附名宦专祠之祭·朱文公祠》:“一在八都安海城。”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载:“石井书院,在府城西南安平镇,名‘鳌头精舍’。”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石井书院,在府城西南安平镇,旧名‘鳌头精舍’。”

  朱文公祠(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井书院:晋江市安海镇成功西路”,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初“二”过化

  绍兴二~四年朱松任首任石井镇监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安海设置“石井镇”。约绍兴二年(1132年)夏至绍兴四年(1134年)秋,朱熹之父、吏部郎朱松韦斋先生)首任镇监,小名沋郎的幼年朱熹随父及全家人上任,青少年时代即在泉州度过。(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松朱熹》)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宋·绍兴初,吏部朱松尝为镇官,与士人讲学。”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宋·绍兴初,吏部郎朱松尝为镇官,公余进民之秀者,迪以义理之学。”

  朱松并不得志,“抱负经济,耻于自售”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9·名宦》),“试吏驰驱,厌鱼盐之琐碎”,公余“乃择民之秀者,充弟子员,教以义理之学”《四库全书·韦斋集·卷11》)。

  里人黄护仰慕朱松才学,在镇西鳌头境捐建1所镇廨,并于镇廨畔筑“鳌头精舍”,作为朱松讲学馆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护》)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石井书院》:“宋·绍兴初朱松为镇官,讲学于此。”

  绍兴廿三年~廿六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期间数临讲学

  南宋·绍兴廿三年(1153年)秋七月,朱熹到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至绍兴廿六年(1156年)七月秩满。期间,朱熹常往来于相距百余里的泉、同之间,必经安海,与父友、耆士相与讲学。(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朱熹与安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后其(指“朱松”)官同安,至镇访父,时与父客耆士论说经义,镇人益劝于学。”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后二十余年,其(指“朱松”)来官同安,常至镇与父友耆士论经义,镇人益勤于学。”

  《安海志·卷6·学校》载:朱熹“屡过此,见其老幼义理详悉,遂与论说,士因益勤于学。”“民沾其德,咸知向学。”

   《安海志》还载:朱熹“数临安海讲学,启迪文风,诲掖士子,因而人才蔚起。”

  安海人直接受朱熹教化的,如高禾(字永叔,淳熙八年进士)。清·乾隆《晋江县志·卷9》载:高禾“伯父先第,父与叔复联第……来亻卒临漳(漳州)朱文公时绾府第,执第子礼,卑以恭,文公深器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禾》)

南宋·乾道间傅伯成就“鳌头精舍”辟建“二先生祠”

  “鳌头精舍”原是朱松朱熹父子讲学之所,遗址为现安海镇政府机关所在地。

  南宋·乾道(1165—1174年)间,朱熹之徒傅伯成,为感念氏父、子对安海倡教兴学之功,将“鳌头精舍”辟建为“二先生祠”,绘朱松朱熹父子像奉祀,并撰碑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30·文选楼影宋抄奉》和宋《方舆胜览·卷12》有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伯成》)

  但当时朱熹并没为统治者所赏识,南宋王朝怀疑他办学和传播学说是“倡其邪说,广收无赖”,怀疑他结识“逆党”,阴谋“反叛”,列为“伪学之魁”,被罢官并险遭处死。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卒,终年71岁。(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南宋·嘉定四年扩建“二先生祠”为“石井书院”

  泉州郡守邹应龙等扩建“祠”为书院

  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朱熹第3子朱在以荫补官,通判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在》)

  嘉定四年辛未(1211年),逝世11年的朱熹获朝廷“平反”。同年,石井镇官游绛应安海士民之请,报请泉州郡守邹应龙求建“石井书院”邹应龙然其请,派朱在至镇“董其事”《安海志·卷6·学校·石井书院》),并捐公帑40万以倡;漕、舶二使者,郡之二车,乡之秀民,咸以资助。朱在即在原“二先生祠”的基础上,扩建为“石井书院”,嘉定四年(1211年)冬天动工,嘉定五年(1212年)秋天告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邹应龙》)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石井书院》:“嘉定四年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嘉定四年,(石井)镇官游绛白郡守邹应龙,建书院于镇西,如州县学之制,命通判朱在文公子)董其事。建‘大成殿’、‘尊德堂’,‘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斋,绘二先生像于‘尊德堂’,异室而祖焉。留元刚记。”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

  “始于宋·嘉定之邹应龙。”

   “嘉定四年辛未,镇官游绛集众力,相地于镇西为书院,如州郡学之制。命通判朱在董其事,建‘大成殿’、‘尊德堂’;立四斋,曰:‘富文’、‘敏行’、‘移忠’、‘立信’。”

  由于“石井书院”是在原祠”的基础上扩建的,故祠”“石井书院”实际上合二为一了,以后习惯上仍称祠”,至今周围居民区的地名乃曰“朱祠口”

  初建时规制

  据资料可知,“石井书院”初建时如州县学之制,前后分3个层次:前为棂星门,中建牌坊门廊及“大成殿”,后立“尊德堂”。东、西两侧分建“富文”、“敏行”、“移忠”、“立信”4所斋舍,还有门廊、乐轩、左史原舍等建筑。

  “大成殿”悬挂朱文公祠”匾,“尊德堂”同堂异室供祀朱松朱熹父子绘像。且置学田,使生员赡养有田,讲肄有膳,成为当时泉州地区县属建院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高等学府。

  留元刚《石井书院记》

  “石井书院”落成时,留元刚《石井书院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元刚》)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和《安海志·卷6·学校》收录有该《记》。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亦以“《石井书院记》(宋·直学士、权起居舍人留元刚)”为题收录。

  文曰:

  “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民国《南安县志》无“术有序”),国有学,若远而近,所寓皆教。故士君子(民国《南安县志》多“之”字)行,人人有之,世世有之。世(“世”:民国《南安县志》为“时”字)入春秋,鲁泮、郑校,不绝如丝。一经秦暴(“秦暴”:民国《南安县志》为“暴”),扫地亡几。汉室开学,迨今百世,然岂必曰京师、郡邑而已哉?亦惟崇废起坠,犹幸不泯。

  嗟夫!吾先圣之道与天地并立,处处(民国《南安县志》无“处处”两字)赫赫巍巍。天下用之,天下之功;一国用之,一国之功;一家用之,一家之功,可祠而敬(“可祠而敬”:民国《南安县志》作“扩而充之”),于地何择?后之所以日不逮古者,教化之略、治效之亏也。
昔龙江有
(此处民国《南安县志》多一“洫”字)书院,寖久弗葺,惟庙像仅存。开禧甲子,予始议复故(民国《南安县志》无“故”字)

  或者难(“难”:问难,质问)之,余喟然曰:‘教化之地,不病(“病”:担忧)其详,而病(“病”:民国《南安县志》作“疾”。意“忧虑”)其略,今之所病乃略之故。聚庐万里,徼福(“徼”通“邀”。“徼福”:祈福,求福)缁黄(“缁黄”:指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重堂突厦,经营后设(“后设”:民国《南安县志》作“恐后”);设一儒馆,遂骇观听,宁有是哉?’

  缮修以来,于兹十年。建安贻书曰:

  ‘石井居郡之南,亦号多士,距郡学二舍,负笈者告病日闻,予渐仿为肄业之所。
太守邵武应龙然其请,捐公帑四十万以倡。漕、舶二使者,郡之二车,乡之秀民,咸以资助。

  爰相兹土,面三峰,会众流,厥基崇(“崇”:民国《南安县志》作“宏崇”),敷(足够)(作)规制:殿于中,堂于后,为斋者四;杏坛筑于西序之前,祭器藏于东序之左;又即堂为别室,以祀(“祀”:民国《南安县志》作“祠”)先生;三门列峙,缭垣环周,檐甍(“檐甍”:民国《南安县志》作“檐楹”)层复,凡三百楹。

  公私经费合四百万。赡养有田,讲肄有膳(“讲肄有膳”:民国《南安县志》作“肄业有舍”)。舍采(“舍采”:民国《南安县志》作“释菜”,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之仪,考士之式,大略可睹矣。

  经始庚午(嘉定三年,1210年)之冬,讫工壬申(嘉定五年,1212年)之秋。慨(民国《南安县志》无“慨”字)若时司存期会,如(民国《南安县志》无“如”字)束湿鲰(“束湿鲰”:收拾湿了的鱼干,指十分急迫)方,郡国不急是图,不惟不敢,亦且不暇,微贤太守孰主张,是淑人之功远矣!愿文以记。’

   余思既事未免违俗,效之犹非,敢自是乎?虽然,(民国《南安县志》无“既事未免违俗,效之犹非,敢自是乎?虽然,”语)是役也,请之者不惮,从之者不疑,卓然有见,实获我心。天下如石井者凡几?使请之若而人(“若而人”:若干人),则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将使是民为三代之民矣!书之何辞?”

南宋·宝庆泉州郡守游九功拨五废寺田以廪士

  南宋·宝庆(1225—1227年)初,泉州郡守游九功拨五废寺田以廪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游九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宝庆初,守游九功拨五废寺田以廪士。”

明·成化十二年泉州知府徐源等重建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泉州知府徐源、推官柯汉重建,塑朱熹像,还在“尊德堂”之东北建“小山丛竹亭”、西北建“杏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徐源》)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载:

  “岁久倾圮。

  明·成化十二年,知府徐源、推官柯汉重建,塑文公像祀之。堂之东北为‘小山丛竹亭’,西北为‘杏坛’。”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复于明·成化之徐源。”

明·弘治十年重修

  泉州同知罗憓重修

  明·弘治十年(1497年)十一月,泉州同知罗憓重修,毕工于翌年正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罗憓》)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修于弘治之罗惠。”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载:“弘治十年,同知罗憓重修。门外立石华表,匾曰‘石井书院’。”

  傅凯《记》

  傅凯为作《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收录其文曰:

  傅凯《记》:

  ‘鳌头「石井学院」,为宋·韦斋 先生朱松文公先生朱熹父子而建也。

  绍兴(1131—1161年)初,韦斋公尝为是镇官,吏事外,进民之秀者,教之义理之学,士向慕之。后文公来簿同安,屡过此,见其父老与其长上论说义理且详,士用益勤。

  至嘉定(1208—1224年)间,镇官因士民之请,白于郡守应龙,相地于镇廨之西为书院,如州县学之制。建「大成殿」、「尊德堂」及「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斋,绘二先生之像而祠焉。仍给五废寺田,以廩士之肄业于斯者。当时家礼乐而人诗书。

  由宋至今,田既迷失莫究,书院为风雨所震坏,地基为豪黠所侵并,而夤缘盖屋、筑坟于基内。郡庠生庄概等白诸巡抚公行核,未复而去。后国子生庄楷奏行郡邑核实,拆屋屏坟复建中殿及门楼,而四斋犹弗克举。

  弘治丁巳(弘治十年,1497年)冬十月,贰守桐庐出按海滨,往拜焉。见斋地鞠为草莽,内仍被侵以盖屋,门楼倾塞而傍出入,中堂黝垩亦几毁漫漶,咨嗟良久,而遂有兴复之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罗憓》)

  归谋诸同寅郡守四明,咸壮之。因立拆其屋,捐俸金十两以倡。致仕江阴邑丞偕诸耆民黄隆海等,各劝捐资助有差。随委君而下九人董其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哲》)

  重建四斋如旧制,改建门楼三门而高大之,修葺中殿而塑文公之像于中。东「小山丛竹亭」,西「杏坛」,外仍树以石华表,而匾之曰「石井书院」。兴工于丁巳(弘治十年,1497年)十一月十一日,毕工于正月二十六日。躬行释菜礼,而告成焉。仍欲建后堂而塑韦斋之像于中。

  君偕诸耆民以侯之功不可泯也,属郡庠生伍超黄缓来请为记。

  呜呼!周室既衰,教化不行,周公之道几晦,孔子出而集群圣之大成,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群圣之道于是乎大明。灰烬于赢秦,驳杂乎汉唐,孔子之道几晦。文公出而集诸儒之大成,研极精微,解释经传,孔子之道于是乎大明。然则孔子有功于群圣,文公又有功于孔子,而渊源所自,则出于韦斋仲素讨论之日,不可掩也。故皆得从祀于孔子之庙,宜矣!

  而此石井乃先生父子过化之地,教泽之及人者深,至今如亲炙之,又安得不轩昂其栋宇,巍峨其貌像,而致崇于无穷哉!’”

明·嘉靖、万历重修

  嘉靖间晋江知县钱楩重修

  明·嘉靖(1522—1566年)间,晋江知县钱楩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钱楩》)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嘉靖间钱楩重修。”

  万历间泉州知府窦子偁又修

  万历(1573—1620年)间,泉州知府窦子偁又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窦子偁》)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万历窦子偁又修。”

  黄伯善题咏

  《安海志·卷36·诗咏》收录明·黄伯善“石井书院”诗曰:
  “吏隐当年聚讲堂,至今草树亦文章。传经己作枌榆社,省觐遂成桑梓乡。
  云彩天光新栋宇,小山丛竹旧宫墙。青衫脱却出门去,莫党鹅湖改紫阳。”

  【按:黄伯善,字达兼,号菊山,明·晋江安平金墩人。领嘉靖十九年(1540年)乡荐,初选昌化(今属浙江省)教谕,嘉靖卅一年(1552年)分校贵阳,官至衢州府同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伯善》)】

清·康熙卅九年晋江知县陈炎重建改称“朱文公祠”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兵入安海,毁镇,“石井书院”被焚废。

  康熙卅九年(1700年),晋江知县陈炎就遗址重建,塑朱熹像以行释菜之礼,而朱松韦斋先生)之祠缺而未举,从此改称朱文公祠”,又称“启贤祠”,成为“石井书院”组成部分。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石井书院》:“明季倾圮。本朝康熙三十九年重造。”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明季倾圮。国朝·康熙三十九年,晋江知县陈炎就遗址而鼎新之,塑像行礼。”

  《安海志·学校·石井书院》:“原为‘石井书院’,今改为‘晦翁?先生祠’。递年春秋二祭,仿府县祀仪。”

清·乾隆七年泉州知府王廷诤复建“韦斋祠”

  清·乾隆七年(1742年),泉州知府王廷诤复建韦斋祠”。乾隆十三年(1748年)复捐赀修饰朱文公祠”,堂宇略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乾隆七年(1742年),知府王廷诤复倡建‘韦斋祠’。”

清·雍正八年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名宦祠·附名宦专祠之祭·朱文公祠》:“国朝·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

清·乾隆十四年创台门及两庑

  泉州通判马鏴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泉州通判马鏴创台门及两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乾隆)十四年,通判马鏴复鸠绅士创台门及两庑,聚生徒肄业其中。”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石井书院》:“乾隆十四年重修,增台门及两庑,聚生徒讲学其中。”

  《安平绅士公记》

  安平绅士为作《公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石井书院》收录曰:

  “《安平绅士公记》:

  ‘石井镇尽山滨海,宋号石井津,海舶就榷焉。(南宋)建炎(1127—1130年)间,创镇设官。其名书院者,宋·吏部郎韦斋?朱松官是镇,公余之暇,择民之秀者教之,人始知学。公子考亭朱熹复为同安主簿,时来镇与其执友讲究经义而安之,文风丕振,追胜杏坛,肇芳丛竹云。

  嘉定四年(1211年),镇官、郡守应龙因士民请,于署之东畔建大成殿,绘二先生像祀之。迨国朝鼎革,旧址仅存。

  康熙庚辰岁(康熙卅九年,1700年),邑侯祠就湮,倡率鼎建,塑文公像以行释菜之礼,而韦斋公之祠,缺而未举。夫公不附和议,铭韦自警,用启理学之传,特配启圣祠中。则安为公过化之地,尸祝其容巳哉。

  乾隆壬戌(乾隆七年,1742年)夏,安绅士呈请府主廷诤,倡题重典。阙岁而草创成堂,设主致祭,以报功德。

  越戊辰(乾隆十三年,1748年)秋,复捐赀修饰,甎埴圬墁,槛棂雕琢,而堂宇略备。

  近昌黎(今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来刺斯土,甫下车,慕先生之风,即有义塾之议。因海涨桥倾,捐俸劝修,分委督理。告成之日,进斯董事,谓桥梁利于济人,而学校为造士要津,既得绅士多助,其勿吝鸠庀完成,因祠为学,以擎盛事。于是申请列宪,垂为成典。于是创立台门以及两庑,延师就祠而设绛焉。

  今者两祠岿然,士之望门墙而兴起者,讵非我公之造就哉?夫不为之前,虽美弗彰;不为之后,虽善弗继。公以作人为己任,将化雨春风,育英才于鳌海,培多士于鸿山,是即继韦斋先生朱松化民成俗之至意,而于考亭朱熹之兴学倡教,并流传于不朽也。

  是为《记》。’”

清代题咏诗

  《安海志·卷36·诗咏》收录清代有关“石井书院”的题咏诗:

  清·黄燮
  “谁是当年辟草莱?层轩高栋傍崔嵬。山河文物青云上,南北车书赤日来。
  
伏枕泉声清客梦,偷春花色上阶苔。庭中闲地栽桃李,万里风光向此开。”

  清·黄帝赉
  “紫阳振铎满江墟,肃肃仪型君子居。闾阎四达千间屋,天地中华六卷书。
  何处尘香浮蝶蚁,自家丸子弄鸢鱼。春风拂树绿横牖,灯火依稀似石渠。”

  清·柯敦圃《石井书香》
  “石井讹传近碧溪,宋朝书院在鳖西。渐峰远照门前凤,笼岫近呈墙外鸡。
  
五孔泉中甃影动,四斋堂上学声低。温陵理学开安海,泉郡黉宫铁券题!”

历代知名山长

  历代以来,多有名儒大师出任“石井书院”山长,如南宋·顾长卿余谦一,元·杨相孙陈玄,明代的刘绍祖,清·教育大家陈棨仁等。这些大家名流,为书院的建设和培养大批人才作出贡献。

  顾长卿,字子元,南宋·嘉定四年(1211)进士,学识渊博,人称“书柜”。历署安溪、南平等地县学教谕,入元为福州路教授。

  余谦一,字子同,南宋·莆田人。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授泉州“石井书院”山长。历国子监书库官、太学博士、宗正寺簿、知化州,入元不仕。清·乾隆《莆田县志·卷22》有传。

  杨相孙,字敬在,元·晋江人。为泉州直学,补“石井书院”,公出纳,斥贪鄙,以严正自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杨相孙》)

  陈棨仁,字铁香,清·晋江人(今石狮永宁)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中宪大夫知府衔广东补用。因薄宦情,假归不出。回乡后致力文教,曾乐承“石井书院”山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棨仁》)

历史影响

  “石井书院”建的早,影响也大。

  泉州文庙明伦堂旧有一联云:“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联中“石井”是泉州安海镇在宋、元及明中叶前的行政地名。联语追怀“二朱过化”的历史作用,称赞泉州的文风之盛。由于安海与朱松朱熹朱在3代的关系,还被称为“开理学之先河”、“闽学开宗”之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府文庙(府学)·明伦堂》)

  由于二在安海讲学, “启迪文风,诲掖士子,因而人才蔚起。”

  据《安海志·选举》统计,建炎以前,从雍熙二年(985年)至重和元年(1118年)133年间,安海已出了20名进士。但朱熹而后约近500年,安海及其所在的晋江县乃至整个泉州地区的文化发展,学术风气更是出现空前的盛况。这当与“二朱过化”以及历代统治阶级对朱子学的倡导密切相关。

  查阅《安海志·卷23·选举》,以朱熹同安任满的绍兴廿六年(1156年,即朱松监镇二十余年后)为界,统计对比绍兴廿六年前100年(1056—1156年)和绍兴廿六年后100年(1156—1256年)的科第人文,前百年进士17名,后百年进士32名。可见朱松朱熹而后,科第远盛于前。

  学术则以研习儒家经典最为可观。《易》为《五经》之首,且最难。泉州人研究《易》学的风气,在朱熹而后,史称“天下言《易》,皆推晋江”。据《福建通志·艺文志·卷1、卷2·易类》统计,泉州历代有《易》学著作89人,明代居多,有69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南著述·概述》)

  安海儒生多学《易》,如万历间进士黄志清著《易说》。据《安海志·选举》统计,从明·景泰元年(1450年)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276年间,安海共有119个举人(不包括武举),其中注明学《易》者61人,占半数以上(余者多治《诗》、《书》、《礼》或《春秋》)。明代与唐顺之齐名的文学家王慎中,同时也是《易》学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近现代

  清·光绪卅三年就“朱文公祠”创办新学堂

  清·光绪(1875—1908年)间,朱文公祠”重修。

  光绪廿年(1894年)甲午战争后,西学东渐;光绪卅一年(1905年),罢废科举,新学骤兴。

  光绪卅三年(1907年),安海籍旅日华侨陈清机(1905年在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和安海地方士绅、华侨、商人蔡德远高标勋周起特龚宗猷等64人共同发起,得地方官李丹臣支持,就朱文公祠”创办本省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安海公立养正两等(高等与初等)小学堂”(即今“养正小学”前身),呈请泉州府及晋江县准予设立,出示保护。

  2008年7月按原规制修缮

  解放后,朱文公祠”一度成为安海乡、镇政府所在地。“文革”后迁出。

  2008年7月,晋江市、安海镇两级政府出资400多万元,对清代遗存的朱文公祠”(“石井书院”)进行修缮,恢复到原来3进院落。

  现规制

  现存朱文公祠”遗址占地面积?932平方米,坐北向南,3门列峙;由仪门、庑廊、拜亭、“大成殿”等组成。现存建筑物为清代所留“大成殿”及西廊庑舍。

  大门古色古香。门额朱文公祠”4个墨书大字。

  庭院宽广。天井两侧分立4方碑刻:宋代“杏坛”碑1通、明·弘治《重建鳌头石井书院记》、明·黄凤翔黄汝良撰文的《安海新设驻镇馆记》2通(从原安海驻镇馆移来)、清·乾隆(1736—1795年)间《重修启贤祠》残碑1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黄汝良》)

  “杏坛”碑高1米余,上刻“杏坛”2个大字,每字约50厘米见方;左下方署蔡光甲3个小字。蔡光甲系明·万历七年乙卯(1579年)贡元。该碑“文革”中被毁为两折,抛弃于围墙外杂草丛中,修缮时重新移回院内,加固树立,并重新描红。

  “大成殿”建于石台之上,面阔5间,进深6柱,穿斗式梁架,重檐歇山顶。配以两侧东、西厢房走廊。

  东侧回廊有《朱子家训》宣传展廊。展览节选《朱子家训》的部分精华,摘录原文及译文,结合安海文物古迹、传统习俗等图片进行展示。

  墙上有朱熹题写的对联:“善为传家宝,忍是积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