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书院:小山丛竹书院

【泉州北门模范巷】

  北宋·学子聚读处。
  南宋·朱熹讲学所。
  元·至正中僧智润建“小山丛竹亭”于资寿寺。
  明·嘉靖陈尧典重构。
  清·康熙重建书院

    ——朱子过化遗绪。
    ——泉州通判徐之霖重建书院。
    ——规制 。

  清初两次修葺
    ——康熙间泉州知府刘侃修。
    —— 乾隆间朱元荟等重修。

  近代。
  现代。

  小山丛竹书院,原为民间书院,始建于北宋,位于泉州北门模范巷(属鲤城区开元街道梅山社区),与泉山书院、石井书院、欧阳书院并称“四大书院”。东西宽40-80米,南北长约100米,占地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北临执节巷,东抵铜莲寺,南与府城隍庙一墙之隔,西距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都督第百米之遥,有一小巷相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书院·泉山书院、石井书院、欧阳书院》、《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朱熹小山丛竹石坊”: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学子聚读处

  唐代,泉州城北部因被顶埔虎头山一列高岗屏蔽,冬天朔风被阻,遂使萼辉一带低小丘气候特温,故“温陵”一词唐诗中已屡见不鲜,后来连整个泉州城也别称 “温陵”清·乾隆《晋江县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地处高埠,其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 郡城·泉州古城·温陵》)

  五代后期,留从效陈洪进二氏相继据泉,俱安家于后来的府城隍庙一带,因建大第小丘多被夷平。二氏身后,献宅第为资寿寺,仅有寺东北墙外一小丘独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陈洪进》、《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泉州府城隍庙·附资寿寺》)

  其地有“不二祠”,是欧阳氏的祖祠,祀欧阳詹,始建无考。欧阳詹(756—800年),字行周,唐·南安人。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二名(榜眼),时有“龙虎榜”之称;是历史上泉州人第1个登进士第者。贞元十五年(799年),任国子监四门助教,英年早逝。《闽政通考》云:欧阳詹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北宋时,学子醵资在“不二祠”之侧建小斋,聚读其间,蔚为民间小书院,时邀贤达讲学。

南宋·朱熹讲学所

  南宋·绍兴廿三年(1153年)秋七月,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此后常往来泉州,每抵郡城,必登小山。因景仰欧阳詹朱熹常莅“不二祠”,发现其侧有民间小书院,即受邀为学子讲学。(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绍兴廿六年(1156年)七月,朱熹同安秩满,八月起在泉州府候批书,直至年底北归,其间得暇也常至 “不二祠”和资寿寺讲学,并书“小山丛竹”4字遗资寿寺僧。

  明·李光缙《募修欧阳四门祠疏》云:朱文公为同安主簿,每抵郡城,必登小山,称其山川之美,为郡治龙首之脉。徘徊数日而后去,自书曰‘小山丛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缙》)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载:“小山丛竹书院,在府城隍庙旁。其匾为朱子书,镌于石。”

  淳熙十一年(1184年),朱熹重到永春拜访年已古稀的陈知柔,嗣而相携游览南安莲花峰、九日山,寻踪觅迹王延彬手建的“云台别墅”。期间,又以小山小书院作为讲学据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王延彬》)

元·至正中僧智润建“小山丛竹亭”于资寿寺

  元·至正(1341—1368年)中,资寿寺僧建“小山丛竹亭”于寺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泉州府城隍庙·关于资寿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晋江县·小山丛竹亭》:“小山丛竹亭,在(府治北)资寿寺内。宋·绍兴间朱熹为同安簿,尝讲学于此,因书‘小山丛竹’四字遗其僧。元·至正间僧泽润建亭,取以为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小山丛竹亭》:“小山丛竹亭,在晋江县治西北。朱子尝讲学于此,亲书‘小山丛竹’四字留之。元·至正中僧智润建亭,取以为名。”

明·嘉靖陈尧典重构

  历南宋至元,朝代交替,兵燹不断,理学受到冷落,资寿寺内的“小山丛竹亭”也毁圮了。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收录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前在世的朱鉴(1390—1477年)1首诗,曰:“岧碧屿杳冥蒙,绿映苍苔匝地封。明月影中金琐碎,乱云堆襄玉玲珑。一峰小小芙蓉淡,万叶葱葱翡翠浓。自是一方仙景好,禅源不与世间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鉴》)

  有明一代,理学重被抬高,朱熹著作被立于学宫。嘉靖(1522—1566年)间,理学被钦定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朱熹更被尊为“先儒朱子,受到顶礼膜拜。因此,泉州通判陈尧典重构“小山丛竹亭”,更名“过化亭”,镂朱熹遗像崇祀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尧典》)

  “过化亭”“不二祠”东北约8丈处5尺高台之上,石构,歇山顶。亭中筑圆座,立黑版岩石碑,刻朱子像及像赞(该碑现存泉州开元寺内),以感朱子过化之功。

  陈尧典重建“过化亭”时,“小山丛竹”石碣已失,陈尧典乃集朱熹壮年手迹而重镌之,又记其事于碑阴,改建为“小山丛竹”石牌坊。陈棨仁《闽中金石略·卷12》载,朱熹题刻“小山丛竹”的原石已凐没,现存石刻“乃明人集遗迹刻之者”

  亭坊两侧遍植虬竹。正径在府城隍庙东侧,向南,长40余丈,石径左有“寒泉”井。

  万历(1573—1620年)间,泉州知府邱浙窦子偁蔡善继等时加修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邱浙窦子偁蔡善继》)

清·康熙重建书院

  朱子过化遗绪

  清初鼎革,至康熙朝,康熙帝御纂《性理精义》、《朱子大全》,重用理学名臣李光地等,对理学的提倡不遗余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时明代陈尧典重建的“过化亭”已为兵燹所毁,但一些官僚和文人对朱熹过化念念不忘,留连小山遗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收录两首清初诗词:

  其一,清·张云翼诗:“婺源道源源且长,南流过岭何汤汤。文澜初洒尤溪侧,学海实汇屏山旁。紫霞洲灌玉仙池,亦舆洙泗同汪洋。派分苎溪会众流,枳棘之中棲凤凰。晋水还沿置讲舍,鳖头、石井相辉光。筍峰罗列碧碐磳,荡漾绿雪韵风篁。此时挥管看云布,遗亭千载有余芳。我来守土刺桐郡,喜闻絃诵声琅琅。高标仰止小山下,梦舆登岱俯八荒。海润还期滋道泽,龙吟时听吐苍莨。”张云翼,康熙廿五年(1686年)任福建陆路提督,驻泉州六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云翼》)

  其二,清·黄朝阳《初夏小山丛竹望郡北诸山》诗:“北城池渐高,兹邱俯郡邑。夙仰昔贤踪,摄衣此拜揖。丛竹有清阴,空庭飞鸟入。徘徊茅檐下,忽见群峰立。天晴岩谷分,岚气如带湿。远树推夕阳,苍茫映原隰。悠悠万古情,纷然此时集。日暮赋归来,清风犹可袭。”

  泉州通判徐之重建书院

  清·康熙 卅 三年 ( 1694年) , 泉州 府 通判 徐之霖 上任 。 康熙 卅四 年 ( 169 5 年) , 徐之霖 重建 “ 过化亭 ” ,复原名 “ 小山丛竹亭 ” , 于五贤祠壁移夫子石刻像补辍亭中 。时 “小山丛竹” 石牌坊 已圮, 徐之霖 循旧址而楹竖之 ; 坊额被散兵游勇盗藏附近民房, 徐之霖 穷诘而还,原匾得以重署。 康熙 卅九 年 ( 1 700 年) , 于 亭左 闲 旷地 (现址)建书院, 康熙四十年 ( 1701年) 竣工 ,始成规模 。(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 · 徐之霖 》)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载:“国朝·康熙四十年,通判徐之霖建。之霖自记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收录徐之霖《重兴夫子小山丛竹亭记》,详细记述兴建经过。文曰:

  “郡治东北有高阜,地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诸此。

  宋·徽国文公 夫子朱熹种竹建亭,讲学其中,自题曰:‘小山丛竹’,固胜迹也。历久倾圮,修复阙人。

  明·嘉靖(1522—1566年)间,通判尧典重构斯亭,更名‘过化’,且镂夫子遗像,以崇祀之。

  后复为兵燹所毁,基址侵作民居,石额没于卒伍,像则碎而为三,委置五贤祠壁隙,亵渎先贤,不亦甚欤?

  岁甲戌(康熙卅三年,1694年),余判是郡,访求夫子遗迹,明经方皋为予历历言之。偕往省视,茂草绵芉,几莫能辨,虽寸椽片砾亦荡然无存矣。窃不自揣,锐矢兴复,谨节一岁所支俸钱,于乙亥(康熙卅四年,1695年)之秋,庀材而经始焉。

  寻复穷诘石额所往,藏者知不能隐,乃得还归故物。为循旧址而楹竖之,躬亲指画,虽寒暑弗避。亭既成,于五贤祠壁移夫子石刻像,召匠补辍,祀于亭中。

  已卯(康熙卅八年,1699年)秋,泉士之登乡荐者数倍往昔。

  又一载(康熙卅九年,1700年),予思非另建讲堂,不足以广夫子启佑之遗爱,乃向提台公于亭左乞闲旷地,开辟营造,阅岁而成。以‘诚正’名堂者,盖扶夫子心学之渊源也。

  亭之后构书屋前后六间,为士子藏修息游之所,额曰‘瞻紫’。右畔筑六角小亭,检化残简,额曰‘敬字’。前后围列森玉,滴翠盈阶。

  祠门之外,仍竖坊表于通衢,俾人知所瞻礼。

  工告竣,计其亭屋丈尺,一一登载于牒,召人守视,庶可垂之永久焉。

  时董其事者,贡生允升云永际培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 35·政绩志·文秩2·国朝·通判·徐之霖》:

  “徐之霖,镶蓝旗官学生,康熙三十三年任泉州府通判。

  郡北旧有‘小山丛竹’亭,明·通判陈尧典重建,镂朱子朱熹像于亭祀之。兵燹之后,寸椽片砾,荡然无存。其地侵作民居,石额为营兵转售诸清溪湖中,像亦碎而为三,委置五贤祠壁隙。

  之霖锐志兴复,清其旧址,捐俸重建。亭既成,则移刻像,命匠补缀,仍祀于亭中。复辗转穷诘石额所□(上“生”下“辶”),藏者知不能匿,乃归还故物,为循旧址而楹竖之。

  是秋己卯,泉士隽于乡者数倍往昔,咸谓其振兴文教之功。

  逾年,复于亭左营造讲堂,标曰 ‘诚正堂’。亭之后构书舍,前后六间,为士子肄业之所,额曰‘瞻紫堂’。右筑六角小亭,检焚残简,额曰‘敬字亭’。前后植竹,滴翠盈阶。祠门之外,仍建坊表于通衢,标曰‘朱子讲院’,俾人知所瞻仰。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告竣,自为文记之。晋邑令陈炎有跋,都人士复请侍讲陈迁鹤为文勒石纪功,今祀于瞻紫堂。”(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陈迁鹤》)

  规制

  徐之霖修、扩建后的书院初具规模,其规制大致为:

  书院坐南朝北。建筑物夹道两旁,遍植高不过墙的筱竹。

  书院正径在府城隍庙东侧,原系向南小巷,长40余丈。巷口临通衢处竖木牌坊,高7.7米,宽3.75米,上书朱文公讲院”。稍进狭巷,西畔即“寒泉井”。往巷北直上,有小木匾“温陵山门”

  上坡十数步即抵“小山丛竹”石牌坊。坊为单间抬匾式,全以砻石筑成,面阔3.75米,高3.7米。两花岗岩立柱。辉绿岩(俗称“青草石”)坊额嵌于花岗岩横梁,正面刻朱熹墨迹“小山丛竹”、“晦翁书”,行楷;背面刻徐之霖自为《记》,楷书。

  坊后为“过化亭”,筑于小山之上,丘高仅5尺,亭木质瓦盖,有阶七级,中筑圆座,竖朱熹像,乃线条画刊于黑板岩,像上附赞。

  山右、亭左建宽堂作讲堂,额曰“诚正”;又建六角小亭,以资点缀,额曰“敬字”。山后建书舍,前后6间,额曰“瞻紫”,充学子读书之所。

清初两次修

  康熙间泉州知府刘侃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泉州知府刘侃修葺,并命名为“小山丛竹书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载:(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刘侃修,岁给廪俸为院长膏火。”

  乾隆间朱元荟等重修

  乾隆四十年(1775年),巡道朱元荟莅任泉州,与绅士谋修小山丛竹书院,方经始,以外艰去,但缙绅仍有小修。

  陈棨仁《闽中金石略·卷12》载,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小山丛竹书院修葺时,任官泉州的雁门人任承恩为书院提供其家“累世宝藏”朱熹手迹《豳风·七月》镌石嵌壁。该石刻除刻录《豳风·七月》外,在经文后仍录朱熹“小序”并题署:“《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八章,章十一句。庆元丁已元日,晦翁。”又刻录任承恩“附识”,记述献朱熹手迹勒石的经过。

  乾隆五十年(1785年),朱元荟任汀漳龙观察,又重新倡议大修小山丛竹书院,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竣工,朱元荟为作《重修小山丛竹书院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小山丛竹书院》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巡道朱元荟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小山丛竹书院》收录“巡道朱元荟《记》”,文曰:

  “惟圣法天,维贤宗圣,羽翼大教,昭垂至教,其功良不可少。我先代徽国文公集诸儒之大成,以承之正脉。盖自汉、唐以来,诸儒所支分派别者,至此如百川之归于海也。是以倡道于宋,门人四百有奇。所至皆有过化存神之功。

  温陵夙有海滨邹鲁之称,其城北高阜之地为小山,当文公涖同安时,每至郡必登临其地,后以秩满,读书讲学其中,建亭植竹,自题曰‘小山丛竹’。人思旧迹,共有高山景行之想焉。

  明·通判尧典重构斯亭,更名‘过化’,镌文公遗像以崇祀之。

  越国朝,毁于兵燹,参军之霖从而修之。复立讲堂学舍,其培植斯文,为益匪浅。顾年久风雨侵蚀,不无圮废。

  余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承天子命来守此土,与绅士修之。方经始,以外艰去。迨(乾隆 )五十年(1785年),复膺简命为汀漳龙观察,因与署府暨绅士谋臧其事。倡捐者有若司马曾华文、孝廉徐用邃;劝捐者有若孝廉郭大椿蔡云,举明经林玉麟,诸生何有文汪志清;董事有若国学陈世芬,诸生徐用迪陈守均徐浩然曾毓读

  起乙巳(乾隆五十年,1785年)夏,讫丙午(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冬。既成,众请序于余。

  余思文公以命世之才,任万古斯文之重,微词奥旨,注于六经四子之中。凡累圣道之榛芜者,靡弗爬梳厘剔,震耀而光昌。泉为邹鲁文物之邦,其被文公教泽尤深,都人士见义勇为,因旧迹而增新,俾堂皇气象,炳蔚文章,则斯地之重建,亦大道重兴之一机也。

  是为序。”

近代

  清末废科举,书院亦废,瓦桷被盗。光绪(1875—1908年)、宣统(1909—1911年)间,庑舍虽倾,基础犹存。民国初年,清代增建者尽成废墟,只朱文公坊、亭尚存。

  1925年,泉州佛教会就小山丛竹书院遗址辟为“老龄僧人安养院”。 1934年,泉州佛教居士叶青眼就此创办“温陵养老院”,曾修缮 “ 过化亭 ”

  1935年2月,弘一法师自开元寺移住温陵养老院。弘一法师在此补题朱文公“过化亭”匾额。该匾额右半部横书小篆“过化亭”3个大字,左半部竖排行书小字记曰:“泉郡素称海滨邹鲁,朱文公曾于东北高阜建亭种竹讲学其中……余昔在俗,潜心理学,独尊,今来温陵,补题‘过化’,何莫非胜缘耶?”又为叶青眼居士题写联文:“持戒到彼岸,说法度众生。”弘一法师该题跋石刻今存泉州开元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1938年初冬,弘一法师第2次到“温陵养老院”,开示净土法门。

  “温陵养老院”“过化亭”西侧建有一屋,硬山顶,坐北向南,面宽 3间11米,深1间7米。屋前有长廊宽11米,深3米;屋前有1眼古井。弘一法师曾多次住此,因弘一法师独爱夕阳,常对夕阳冥思,自号“晚晴老人”,因而3间老屋被称为“晚晴室”。1942年3月,弘一法师第3次移居温陵养老院,书《寒山寺》诗赠郭沫若。九月初一日书“悲欣交集”4字交与侍者妙莲,是为绝笔;3日后(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晚晴室”

  1943年,在小山丛竹建造第1座弘一法师之塔。大师之塔位于“过化亭”东南,“小山丛竹”石牌坊东面约20米处。塔外形为经幢式,由13级石构件叠起,在平台之上垒起三级覆盆承托一莲花盆,其上六边形石盖,盖之南边缘面右起横排阴刻弘一法师塔”5个楷字。塔中部主要部分为白色花岗岩六面柱体,两端略雕饰花纹 ;塔刹为圆柱体,刹体雕五级圆盘,刹顶端雕成葫芦形。

  民国至解放后,“不二祠”尚存。“不二祠”为土木结构,中堂供奉欧阳詹塑像,高丈余,衣冠庄严。 厅堂龛额上方有“不二”木匾,长4尺多,高1尺多,白底黑字,为后人搜集欧阳詹墨宝之“不”“二”2 字镌刻制成。堂前悬有木刊联二:一为朱熹“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一为 明 · 何乔远 “不二题堂,银钩铁画,论当年合班颜柳欧虞之列;无淫箴室,神窥天鉴,待后学直开关闽濂洛之先 。 ”

现代

  “文革”期间,“过化亭”毁,像碎,小山及丛竹俱被铲平,改建为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病院)。“不二祠”拆建为门诊楼,“不二”巨匾与一方形供桌,收藏于泉州府文庙。

  原“不二 祠”旁清·康熙建“小山丛竹”石牌坊仍存,背面所刻徐之霖自为记字迹已漫漶不清。

  “温陵养老院”所建“晚晴室”尚存。

  2015年,泉州市第三医院迁异地另建。

  2017年,泉州市出台《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实施方案》,在古城范围全面启动12项修复计划和“七个一”工程。“七个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园、一区、一河、一街、一路、一厝、一站等项目,其中“一园”即将第三医院旧址辟建为“小山丛竹文化公园”,同时整合崇福寺、城隍庙等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定规模的多元宗教文化休闲区,计划2019年底竣工。

  “小山丛竹文化公园”,将按照史记建造,尽量还原“小山丛竹书院”原貌,此外还将重建“不二 祠”、过化亭、强身庭、敬字亭,修缮“晚晴室”等,致力于重现当年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