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文庙
(庙学合一)

【惠安孔庙,惠安县学。惠安县螺城镇西北街城隍口5号。】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建于县治之左。
  北宋·熙宁九年~南宋·淳熙九年三迁。
  元·元贞元年在县治左原址重建。
  明·洪武~弘治十五年屡有增易。
  明·嘉靖三年惠安知县万夔重建。
  明·嘉靖九年惠安知县莫尚简拓建。
  清·康熙廿三年重加整修。
  清·雍正十一年重修

    ——邑绅陈文辉独资重修。
    ——李光墺“重修文庙记”。

  清·乾隆四十四年~光绪十八年屡修。
  泮额与学田

    ——泮额。
    ——学田。

  民国·第四专署行政督察专员王梦古诗。
  现代。
  规制

    ——古文庙。
    ——现状(棂星门。泮池。两庑。戟门。大成殿。崇圣祠。)
    ——木作工艺特点。
    ——石作工艺特点。

  惠安文庙,即“惠安孔庙”、“惠安县学”,位于科山脚下,在惠安县城中山北路西侧县政府东旁(螺城镇西北街城隍口5号),现为惠安县博物馆。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惠安县学》:“惠安县学,在县治东。”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惠安县•儒学》:“惠安县儒学,在县治左。”

  清·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惠安县•儒学》、明·嘉靖《惠安县志》、清·嘉庆《惠安县志》等均有载,内容基本一致。

  “孔庙(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惠安孔庙(清):惠安县螺城镇西北街城隍口5号”,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建于县治之左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惠安县之初,立庙学于县治(时县治在螺山之阳)之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宋·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

北宋·熙宁九年~南宋·淳熙九年三迁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迁“皇华驿”(按:皇华驿设县治左,今惠安实验小学处,遗址已废)。
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再迁回县治左原址。

  淳熙九年(1182年),因地卑潮湿,邑人方烜请于知县蔡易,迁之于登科山之阳(今螺城中心小学处,遗址已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惠安县·旧儒学》:“旧儒学,在县治西登科山之阳。详见《学校志》。故址犹存。”

元·元贞元年在县治左原址重建

  元·至元八年辛未(1271年),蒙古族入主中原。至元十三年丙子(1276年),“惠安文庙”毁于兵燹。

  元贞元年(1295年),惠安县尹赵仲臣乃于县治左原址重建(即今址),就此定址不再变动。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惠安县学》:“元·元贞元年建。”

  至正元年辛已(1341年)拓大成殿。“元·至正辛已,尹吴杰拓大成殿,易砖以石。”

  至正七年(1347年)徙“棂星门”达于通衢。“又六年,尹陆文类徙‘棂星门’达于通衢,翼以石栏,为间四十又六。”

  至正廿一年辛丑(1361年)秋,因寇患整座“文庙”俱毁。“辛丑秋毁于寇。”

  至正廿四年甲辰(1364年),复作殿庭,辟“棂星门”,未及竣工而元亡。“越三年甲辰,摄学事孔希文王斌复作夫子殿庭,辟‘棂星门’,取道中出,工未及竣而元亡。”

明·洪武~弘治十五年屡有增易

  文庙前10里外有山,山巅原为3块大石对拱,称“香炉山”。相传,明·洪武(1368—1398年)间,惠安知县黎笏认为此山峰顶无首,又正对县堂正中,有碍本县运途,遂集资鸠工于山巅增筑尖顶,有如香炉中插上1炷香,预兆县运兴昌,人才鼎盛。因尖顶形状如塔,高二三丈,远望如“文笔朝天”,后改称“文笔峰”

  永乐四年(1406年),惠安知县陈永年续建“大成殿”“棂星门”,并增建“戟门”、左右“两庑”,开凿“泮池”。其重修“文庙”碑亭至今保存在“文庙”东侧。

  宣德八年(1433年)移“泮池”于门外;宣德十年(1435年)重建“大成殿”“宣德八年,佥事鲁穆移池于门外。十三年(?宣德只有十年),主簿闭祯重建‘大成殿。’”

  成化后的增易: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惠安县•儒学》:

  “先是,‘明伦堂’在殿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县张桓始择高爽地易之。
其后知县虞坤、同知于茂、提学杨子器、知县万夔莫尚简丘民仰皆有增易。”

  《惠安县志》记:“弘治十五年(1502年),同知于茂改凿旧‘泮池’而大之。”即今遗存之“泮池”

明·嘉靖三年惠安知县万夔重建

  明·嘉靖三年(1524年),惠安知县重建。

  《惠安县志》记:

  “嘉靖三年(1524年),知县万夔以兴学为己任……先建大成殿,自两庞、戟门以达棂星门,次作明伦堂……皆撤旧基而新之。

  提学副使邵锐为之《记》,其碑阴刻邑人、右都御史张岳记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嘉靖三年(1524年)的这次重建,改变了座宇,使其前对“文笔峰”,后对“莲花山”。莲花山在文庙后5里许,峰巅有一花岗岩石形似含苞欲放的莲花,而半山腰有块岩石状如蹲伏的3脚蟾蜍。传说蟾蜍长年累月从不间断地取山间清泉浇灌莲花,终使石莲舒展开放,溢出无尽的芬芳。这阵阵香气犹如翰墨飘香,散发到全县各地。从此,地灵人杰,文运兴盛,全县果然出了不少的人才,单就附近几个村落就出有“六部”、“九卿”、“十八堂”等知名人物。

明·嘉靖九年惠安知县莫尚简拓建

  明·嘉靖九年(1530年),惠安知县莫尚简拓建,规制始备。

  《惠安县志》记:

  “嘉靖九年(1530年),知县莫尚简拓东西二序及两廊,石砌候道,长如其步之制,缭以周垣,为门谲设守者一人,于是学校之规制始备。”

  嘉靖九年(1530年)以后,《惠安县志》无重建、增建记载,所列各次兴工并无具体部位和内容,均属局部的修损、修朽、修蠹、修漏之“重修”、“修之”

清·康熙廿三年重加整修

  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重加整修大成殿、两庑、戟门。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惠安县学》:“本朝·康熙年间屡修。”

清·雍正十一年重修

  邑绅陈文辉独资重修

  清·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年)腊月,独资重修,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六月功成。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1》记:“雍正十三年,邑绅士、即用通判陈文辉重修,安溪检讨李光墺为之记。”[李光墺,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墺》]

  按:,字庭若元椿次子,侯卿氏12世。陈文辉外出经商,渐致殷富,遂延师教弟、侄读书练武。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独资二千多金重修惠安文庙;凡义举无不首倡,省会福州之园院,泉州府之考棚,南西二谯楼(泉州威远楼),以及惠安的居仁橋、巨济橋、涂岭古街路、云门寺等,皆先绅士乐捐。当道上其事于朝,给予即用通判职銜、建“乐善好施坊”彰之。卒葬惠安县城北门外。以子兆勋贵,封承德郎内閣中书舍人。子3:长(进士),次(进士),三兆勋(举人)。

  李光墺“重修文庙记”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3》收录乾隆元年(1736年)李光墺“重修文庙记”曰:

  “圣天子登极之元年,余将视学山左,惠安诸君子以重修文庙告成,请记忆。余去岁过惠,见庙焕新,询知邑人陈文辉承父陈元椿公命,独肩厥任,心慕之,敬为之记。

  按惠之有庙,昉于宋,迄明三迁,前诸贤宰绅士会经修茸,其常备载邑乘。历年既久,倾圮犹是。世宗宪皇帝崇圣重道,令天下府州县整修学宫,邑侯、学博阿捷恭承俞旨,将谋新之。

  时封翁(指“陈元椿”)尚在,仍命仲子文辉独任焉,独材鸠工,自正殿、廊庑、‘棂星门’、‘敬一亭’、‘崇圣祠’、‘朱文公祠’、‘明伦堂’、‘名宦’、‘乡贤’、中丞诸公祠,以至学舍、射圃,无不毕修,美轮美奂,鸟革翚飞。经始于雍正癸丑(1733年)(月),至乙卯(1735年)六月工成,糜金二千有奇。

  邑侯、广文茂勋详请大中圣恩隆重,抑亦翁乔梓修明,人记之,有以乘之也。”

清·乾隆四十四年~光绪十八年屡修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再次重修“大成殿”,至今庙内还存有该时重修碑记2方,保存比较完整。

  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重修。

  总之,自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经34次扩建、重修。

泮额与学田

  泮额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惠安县学》:“入学额数二十名。”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惠安县•儒学》:“泮额取进名数视晋江县。”

  学田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惠安县•儒学》:

  “学田原额四十亩。

  国朝•顺治(1644—1661年)间奉迁,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开垦田三十三亩,实征租银五两五钱一分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二十一年(1682年)总督姚启圣捐置田一十四亩七分零。”

民国·第四专署行政督察专员王梦古

  1939年4月~1940年10月,王梦古任第四专署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期间,曾从永春来惠安巡视。(王梦古行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专祠·蔡忠惠公祠·题诗和诗碑·民国王梦古诗碑》)

  在惠安县政府见巍巍鼓楼完整,过学口埔见文庙雄伟,庙外丹池四周的石栏杆及庙内建筑无一损坏,王梦古有感而对随行人员说:“惠安人好学重文成为社会风气,普遍尊重文人,十分爱惜文物,必有前因后果。惠安以前参加考秀才的童生人数都比邻县多。不论县城、农村,许多民众夜晚点油灯促儿孙课读,故惠安历代均出文贤,如张岳李恺康朗庄应祯黄吾野骆台晋刘望海出科联等等,都是国内知名之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李恺康朗庄应祯黄吾野骆台晋刘望海出科联》)

  并乘兴作诗1绝:“惠安文庙甚堂皇,中殿宽宏侧护廊。习尚重文灯课读,俊贤代有广名扬。”

现代

  1969年,牌门、照屏、“棂星门”毁,“泮池”被毁填为广场。“棂星门”内改建为县革委会食堂,后为县干部招待所接用,“棂星门”前为县消防队占用并改建。

  1987年,惠安县博物馆成立,设于文庙内。

  1988年,重修前殿“戟门”、“棂星门”

  1990年,县干部招待、县消防队撤出,归还县博物馆。

  2005年,“惠安文庙”又着手进行了1次大规模重修,依据“修旧如旧”原则,落架重修“大成殿”、两庑等主体建筑,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2007年春节前竣工,总耗资580多万元,其中410多万元来自惠安各界的捐献。

  现惠安县博物馆“棂星门”前设有惠安石雕陈列,西厢设有惠东妇女服饰民俗陈列,东厢为临时展厅。

规制

  古文庙

  古代“惠安文庙”建筑群规模甚为宏大,左学(明伦堂)右庙(大成殿),还包括一系列附属建筑。如“大成殿”前有“戟门”、拜台、两庑、“泮池”、“棂星门”、照墙、牌门;“大成殿”后有“崇圣祠”“崇圣祠”左旁列有“名宦”、“乡贤”两祠。“明伦堂”前有“杏坛”,旁列“居仁”、“由义”2斋,北侧有“尊经阁”(后改为馔堂);以及教谕廨舍、“观德亭”、号房等。庙学之右“朝天门”外有“射圃”。此外,还有朱子祠”、“文昌祠”等。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惠安县•儒学》:“左学右庙,前有‘杏坛’,旁列二斋。‘泮池’在‘戟门’外。堂北即‘尊经阁’,后改为馔堂。‘名宦’、‘乡贤’两祠在‘崇圣祠’左;右射圃,在‘朝天门’外。”

  现状

  现存“惠安文庙”建筑群,仅留“庙”的部分,“学”的部分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惠安文庙”基本保留明·嘉靖三年(1524年)和嘉靖九年(1530年)先后重建和增建的规制,也体现了清代3次重修后的情况。其坐北朝南偏西15度,东西宽27米,南北深105米,占地2895平方米。以中轴线自南而北,有牌门、照墙、“棂星门”、“泮池”、“戟门”、两庑、拜台、“大成殿”、“崇圣祠”(旁列“名宦”、“乡贤”2祠)。“大成殿”、两庑、“戟门”保存比较完整。

  棂星门

  “棂星门”牌楼式,位“文庙”中轴线上,其前中部有1条按原规格仿制的廊沿石,长5.20米,宽0.85,厚0.20米,重2387公斤,毛重超3200公斤。

  泮池

  “泮池”“棂星门”“戟门”之间广场中,半月形,石构栏,池上假设有拱桥。

  两庑

  两庑,面阔5间,进深1间,面积各180平方米。

  戟门

  “戟门”,在“大成殿”前,面阔5间,进深2间,面积206平方米,歇山屋顶,抬梁穿斗式混合结构,2斗3升斗拱重叠出挑,檐柱正中有明代蟠龙白石柱1对。

  “戟门”前东、西内侧墙下白石垛上,有1对风凰麒麟浮雕。

  大成殿

  “大成殿”“文庙”的核心建筑,面阔5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37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石结构,均作如意斗拱。左、右有明廊,前有月台。

  殿前中部1条明代遗物廊沿石,长6.35米,宽0.77米,厚0.17米,重2244公斤,毛重超3000公斤。

  殿前耸立1对花岗岩石雕蟠龙柱,造型简洁,云彩稀疏,龙体突出,盘态有力,是明代石雕珍品。

  殿中4根圆形石柱,亦为明代遗物,直径0.47米,高4.8米,重2258公斤,加工前毛重近3000公斤。

  大殿奉祀孔子像,墙上绘有孔子圣迹图。

  殿中有石刻柱联2:

  六卷经书既定中华道统千秋俎豆重开吾邑斯文。”

  万世师表顶天立地,千秋伟人振古扬今。”

  崇圣祠

  “崇圣祠”“大成殿”之后,面积400多平方米,分两个院落。

  木作工艺特点

  现存“崇圣祠”、“大成殿”、两庑、“戟门”的木构架构造简单、粗犷,菜叶状垂花筒和穿梁竖筒形状与雕凿工艺,与惠安县北门现存的明·刘会(望海)府第基本相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望海故居》)

  穿梁竖筒两侧下端形似月爪,线条简单,相距甚大,与宋、元工匠技艺相近。

  一般斗拱,木雕花卉,动物造型,简朴明快,与精雕细刻的清代“安溪县文庙”相异较大,证明了两县文庙不是同时代建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安溪文庙》)

  石作工艺特点

  “大成殿”前和“戟门”前的蟠龙白石柱,“戟门”前麒麟、凤凰浮雕,“大成殿”内外圆形石柱及其青石柱础,“戟门”后和“棂星门”前后的方形白石柱及其柱础,这些石构件的选材和雕凿技艺,与毁于“文革”期间的惠安县北门的明·李恺“天官大夫”石牌坊基本一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

  “惠安文庙”中所用料石质地很好,无疵病,无风化,色差甚微。石材表面加工技术很高,尺寸严格,表面无凹凸,平直度好,棱角完整,接缝紧密,凿孔准确,为惠安县古建筑中所用石材之冠。

  “文庙”所使用各种建材中以石材最多,使用范围很广,各种方圆石柱及其柱础,木柱石柱基,木柱下部夹石,各部位廊沿石及其石台阶,殿前石拜坛,墙头石座,各种墙下垛石,乱石墙体,内外大面积地铺石,各种石面浮雕和小件石雕,泮池中挡土石墙、石桥、石栏,早被毁没的两翼石栏,重修石亭、石碑等等,所用石材种类、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当年惠安县其他任何建筑物。

  “文庙”各种墙脚的特殊处理匠心独具,砖墙下必有料石底座,混水墙下必有清水石墙面,以免水湿后损坏上部墙体。凡木柱下必有石柱础,以免蚁害和霉腐上部木柱。各种规格石柱及其青白石柱础,上下比例恰当:多数是上柱白石,柱础青石,色调对比强烈。青石柱础中的四周花鸟浮雕,神态逼真,质朴中带有清雅,粗犷中露出秀丽,是我国古代石雕工匠的佳作。

  “文庙”各种石构件,包括各种墙下垛石的用材,尺度很大。这些大尺寸、大重量的石材,选材、开采、运输、加工、安装等各道工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都是非常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