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寨隘(6—21划)

  6划:
  任田隘
(附:吴◇隘、上◇隘、白山岭隘)、汤尾关(汤岭隘、汤尾寨)安海西塔寨(晋江市安海镇一带)、后渚寨(丰泽区东海一带)、后湖寨(晋江市东石镇一带)
  7划:

  陈岩寨
(附:道场寨)、陈占仔寨、陈同关(陈潼关,潼关。泉港区涂岭镇古驿道上。)
  吴山寨等15寨(泉州郡城东南)、芦地隘、苏坑隘(附:剧头隘、盖福洋隘、上漈隘)、鸡髻寨、芹案寨、灵水寨(晋江市内坑镇一带)
  8划:
  
金山寨(丰泽区东海后亭村金山上)金城(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与三班镇蔡径村交界处) 金汤隘(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虎贲山与猫鼻山之间的底溪顺流约4里处峡谷中)
  青山寨、青石营寨(晋江市东石镇一带)
  岭隘(附:苦竹隘、泥门隘、东关隘、苏坑隘、英山隘)、岩市关(附:平卢关)、油竹隘(附:蛇岭隘)、朋山岭关隘、沿山寨(晋江市东石镇一带)、驷马山古寨(安溪县官桥镇善坛畲族村驷马山东面)、宝兴寨(许仁寨,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北部山巅)、虎窟寨、昆仑寨(港头寨。永春县东平镇昆仑山。明初始建。据寨抗倭。)
  9划:

  故大寨(附:故县后寨)、南峰寨 (附:碧溪寨、丘店寨、蝴蝶寨、金鸡寨)狮尾寨(晋江市东石镇一带)、浔尾寨洛江区城东镇浔尾村)竿头寨(石狮市区一带)、前埔寨(晋江市安海镇一带)洞后寨(南安市英都镇大新村后英溪南岸英格山上)
  10划:
  
浯屿水寨(今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浯屿南太武山。地理形势。明·洪武廿一年江夏侯·周德兴始置浯屿水寨。明·嘉靖初迁厦门。明·万历卅年再迁晋江石湖。)、浯埭寨(晋江市陈埭镇浯埭村)
  唐寨(大龙山唐寨。德化县城郊大龙山。)高龙寨 (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午马山)桃舟隘、桥尾寨(泉州郡城南门外顺济桥南岸)卿园寨(鳌龙寨。永春县石鼓镇卿园村附近松柏山上)
  11划:
  清洁寨、营盘寨、银瓶寨
黄巢寨风巢寨。南安市东田乡凤巢村大旗尾山
  12划:
  塔口隘、湖安山寨、焦岭隘
  13划:
  新桥寨(泉州郡城南门外浯江渡[顺济桥北岸])、溪边寨(晋江市陈埭镇一带)
  15划:

  潘径寨
[晋江市东石镇潘径村(明、清属晋江县十都)]、樟坑寨
  21
划:
  霸皇寨

六划

任田隘(附:吴◇隘、上◇隘、白山岭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又有任田隘,在县西北岱山下,路出尤溪。

  又西北东山下有吴◇隘,路出德化、尤溪及延平府。

  又白岩山下有上◇隘,亦出德化、尤溪县。

  西百五十里东湖山下曰白山岭隘,路通安溪县。

  自任田以下四隘,皆(明)嘉靖二年(1523年)置,以备汀、漳之寇。”

汤尾关(汤岭隘、汤尾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汤尾关,在县东北百里。其地有汤岭隘,亦曰汤尾寨。”

安海西塔寨

   安海西塔寨,位于晋江八都(今晋江市安海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安海西塔寨》:“安海西塔寨,在八都。周一十九丈,基广三尺四寸,高一丈一尺,门一……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后渚寨

   后渚寨,位于晋江三十六都(今丰泽区东海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后渚寨》:“后渚寨,在三十六都。周二十六丈,基广七尺,高一丈四尺七寸,门一……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后湖寨

   后湖寨,位于晋江十都(今晋江市东石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后湖寨》:“后湖寨,在十都。周一百一十八丈,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七划

陈岩寨(附:道场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县西二十余里曰陈岩寨,因山以名。明·萧安六所建,旁有小路通龙岩、尤溪。又西北为道场寨。”

陈占仔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陈占仔寨,在县东南石谷山。相传昔剧盗陈占仔据此,鳞石岩,恃以为险。”

陈同关

  陈同关 ,又称“陈潼关”,俗称“潼关”,位于泉港区涂岭镇古驿道上,为闽中要隘。

  陈同关始建于元末莆田变乱之时,明·正统(1436—1449年)间重修,至清 ·道光(1821—1850年)时

陈同寨尚存。

   明·嘉靖《惠安县志·卷1·险塞篇》载:“元末变起莆田,始寨白水之南……白水寨在白水铺之南,一名陈同寨。”

  明·万历叶春及《惠安政书·卷63》载:“陈同要冲,尤为咽喉,屡有寇乘垝垣,而缮之亦不可缓矣。”

  清·道光《惠安县续志·卷1·关隘》载:

“陈同关,在县北白水铺之南,距县治四十里,元末乡人筑以御寇。

明 · 正统间 ( 1436—1449年) 知县闭祯重建,以兵守之。地极险厄,两山对峙,中间一路通南北,仅容一肩舆。

此行十里即仙游枫亭;有寨在山,曰陈同寨。”

  据《八闽通志》等载,元·至正廿年(1360年),福建行省兴化路推官林德隆集合豪霸武装,赶走兴化路判官,被提升为兴化路总管。他和本路同知惠安人陈从仁都是一方豪霸,不分上下;而陈从仁的势力,比较雄厚,就把兄弟陈同的队伍秘密调来,杀死林德隆林德隆林珙于次年大集“民兵”,在盘踞泉州等地夷酋苫思丁阿迷里丁的支持下,诱杀陈从仁陈同跑到漳州,向兴化路总管罗良乞援,于元月中航海归来,占领惠安县,广征人丁,在涂岭据险筑寨,称“陈同关”陈同得到姐夫柳伯顺的协助,在枫亭打败了林珙军。此后几年间,双方在兴化惠安等地混战不已。其中在陈同关血战多次。(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亦奚巴思战乱》)

  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潼关”是元末明初陈潼称王时所建的说法。说当时涂岭西青土楼村农民陈潼,在南埔柳厝村落第书生柳榜帮助下,在官路上的山岭隘口筑关设卡,安营扎寨,竖旗称王。他们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沿山修筑寨围(据说寨墙曾经修筑到现在清美村尾厝自然村外的小山包,那里的地名现在还叫“城脚”)。后来义军在官军征剿下失败,但“陈潼关”的名称却保存了下来。

吴山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吴山等十五寨》:“府东南又有吴山等十五寨,俱洪武中置,隶永宁卫。”

芦地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芦地隘,在县西北五十里新犁山下,亦(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

苏坑隘(附:剧头隘、盖福洋隘、上漈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苏坑隘,在县东南。又有剧头、盖福洋、上漈等隘,俱通永春及仙游县。”

鸡髻寨

  位于德化县赤水铭爱。

  旧志载:“峰状如鸡髻,势极险阻,汤泉、东西里交界中立石门隘。”《铭山周氏族谱》载:清·康熙年间,族民周木友“建寨以宁宗族。”进士林模题寨楼楹联:“华构峙双峰望著群雍曾向鸡玄执牛耳,琼溪高千丈气凌霄汉行知马鞍焕龙文。”

芹案寨

  芹案寨遗址位于安溪祥华乡美西村。

  芹案寨系清·道光年间( 1821—1850 年)巨富詹经力(人称詹百万)所筑,平面呈长方形,东向,基石垒砌过门楣,混凝土筑墙,寨墙厚3米,占地约千余平方米。

灵水寨

   灵水寨,位于晋江五都(今晋江市内坑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灵水寨》:“灵水寨,在五都。周一百一十八丈八尺,门二……国朝增造。”

八划

金山寨

  金山寨,位于丰泽区东海后亭村金山上。

  “金山寨遗址”: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处原为南宋·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观察天气的望云楼遗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明代为海防需要,改建为抗倭山寨。寨呈四方形,寨墙周长85米,高4.7米,厚2米,全部用花岗岩块石砌筑,设门1、炮口2。

  至1992年,寨墙已部分倒塌,但整体保存基本完整。

金城寨

  金城寨,位于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与三班镇蔡径村交界处,始建于明代。

  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军徐飞龙占据县城时,曾派兵驻守。是年九月被方声涛军摧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唐寨、牛头寨》)

金汤隘

   金汤隘,位于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虎贲山与猫鼻山之间的底溪(李溪)顺流约4里处的峡谷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虎贲山、猫鼻山》、《泉州水利底溪》)

   金汤隘为石隘,清咸丰三年(1953年)李溪庠生陈赞谋为保护村民免遭匪患所董建。

   隘门筑在悬崖高处,门边青石砌墙数丈,门内可设岗哨守护,居高临下。

   隘内丈许有一巨石,状如纱帽,人称“纱帽石”

   庠生陈充仁诗曰:“一片林边石,鸟帽恰如□;何年朝观者,推落此村墟?”

   现代德化侨联主席罗信尔诗曰:“金汤隘内路弯斜,有石成形帽似纱。民国改元官制度,留下此帽戴谁家?”

青山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青山寨,在县东南四十余里,(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隶崇武千户所。”

青石营寨

   青石营寨,位于晋江九都(今晋江市东石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青石营寨》:“青石营寨,在九都。周九十一丈,基广五尺五寸,高一丈五尺,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岭隘(附:苦竹隘、泥门隘、
东关隘、苏坑隘、英山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县北十余里又有岭隘,东北十余里曰苦竹隘。

  《志》云:县城东南有泥门隘,东十余里有东关隘。关倚山临涧,深林密竹,亦称险隘。关之东数里阻大溪,阔二十五丈,旧有桥曰通仙桥,亦曰东关桥,今圮于水。自南安来者必渡此。

  北二十五里又有苏坑、英山隘,久废。嘉靖初复置。

  县境之隘,凡二十有二。其因嘉靖初寇乱而置者,盖十有九云。”

岩市关(附:平卢关)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岩市关,在县西北百八十里,平卢关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其地又有石门隘。俱宋、元间置,以防山蹊支路盐丁出没沙、尤诸县间也。今仍旧。”

油竹隘(附:蛇岭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油竹隘,在县西北二百六十里之大官岭,路通尤溪。其东北曰蛇岭隘,道出永福(永泰)。”

朋山岭关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万安寨》:“洛阳未桥时,避舟险者,出北门,经朋山岭隔,迤白虹山,左入仙游,而至省城。于朋山岭隔顶,亦立关。盖岭高而南陡绝,人马未易猝下,故颜其前后门石,一曰‘天分南北’,一曰‘地储祯祥’。今大路无从此者,故关废而二石尚在焉。”

沿山寨

   沿山寨,位于晋江九都(今晋江市东石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沿山寨》:“沿山寨,在九都。周九十丈四尺,基广九尺,高一丈五尺,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驷马山古寨

  驷马山古寨,位于安溪县官桥镇的西北部善坛畲族村驷马山东面“金龟背玉印”穴,故善坛又称“寨内”

  古寨已废,从寨址内采集的砖瓦和陶瓷碎片标本可以证实,古寨最迟建于宋代,且寨内有房屋建筑和生活活动。

  现存古寨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约2000平方米,寨内已被开垦为田地,只剩下周围寨墙轮廓。原寨址东、西部设石寨门,后来“农业学大寨”开荒造田,挖去建仓库,现门还保存在古大厝里。南面的城墙保存比较完好,墙厚约3米,高10米,双面由岩石块垒砌而成,中间夯土。

  据说寨内原有天井,建有一排房间,在解放前还有人居住;四个城角各有1个小炮楼,设有瞭望台。

宝兴寨

  宝兴寨,俗称许仁寨,遗址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民国前南安县治所)约7公里的康美镇兰田村北部山巅。

   明末清初,南安霞美杏埔村人许仁聚义宝兴寨。松柏岭时人《墓志铭》民国《南安县志·卷18》曾记述,清·顺治五年(1648年)山寨极盛,有“山气窃沸”之谓;传说宝兴寨下有17个分寨,现其南面兰田村境内有先锋寨遗址,东面福铁村境内有铁砧寨遗址。

  后宝兴寨被清兵所毁,现遗址留有断垣残瓦和明·崇祯年间的马槽、兵士练功石、过道的龟形石等,地面土地上仍可找到其粮仓被烧毁后遗留下的无数炭化的黑米、黑谷。据说这些黑米、黑谷可治小儿夜惊,十分灵验。宝兴寨下方不远,有一口“石古井”,大约在4米高的巨石之上,有一“泉眼”,水源长年不涸,干旱时亦是。

   2005年,宝兴寨下乡人捐资于宝兴寨遗址处兴建寨王公宫,建筑面积90平方米,大方端正,供奉寨王·许仁,香火旺盛。闽南古时多山寨,但寨王并不多见,为寨王建造宫庙,亦仅此一家。宫后另有一花岗岩巨石斜立,石上伸长的一端有一黑褐色左脚印。

  宝兴寨周边随处可见松柏,寨下有一虎洞,据传数十年前还虎啸震天、高低起伏,加上山下小河流水不断,青山翠竹茂盛,寨王公宫如雄狮盘踞山寨。寨左与寨后各有护亭,亭中楹联记其盛:“松柏盛,五虎啸,朝仰起雄风;翠竹附,尊狮吼,显威展英魂。”“一湾碧水,鳞波潺谧峰前绕;满目青山,翠竹松声盘中蕴。”

  宝兴寨西南肩侧,有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龙溪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历来香火不绝。香客近者来自附近的三乡五里,远者来自泉州、晋江、洪濑,回乡的港、澳同胞也常来进香。寺庙下方有尼姑塔1座,是龙溪寺创始人翠双姑的长眠之地。

虎窟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虎窟寨,在县西南山谷中。崇山夹峙,狭径仅通。(明)正统(1436—1449年)末,置寨以御沙、汀之寇,遇乱辄为戍守处。”

昆仑寨

  昆仑寨,俗名“港头寨”,位于永春县东平镇昆仑山上,遗址尚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昆仑山》)

  明初始建

  昆仑寨始建于明初。时昆仑山“草昧初开,遍山丛林,为野兽所群聚,时出侵害居民牲畜”。兵家后裔李果垒,为聚居在昆仑山周围乡人生命财产安全起见,独资雇请民工对昆仑山加以开拓,砍伐丛林,栽种桃树、李树、龙眼树,并在巅峰上建1座寨宇,即留传至今的昆仑寨,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平面呈圆形;寨墙石构、依山而筑,设东、西二门。同时,从山麓建造1条小石路拾阶蜿蜒而上。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在昆仑寨内建有昆仑洞道观。嘉靖(1522—1566年)间,德化知县张大纲《昆仑山》诗有云:“重上层阴翠盖高,仙坛残碣隐蓬蒿。薄云阁雨午犹暝,近濑冲风夜更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昆仑洞》)

  据寨抗倭

  明·嘉靖卅四年(1555年),倭寇从仙游窜入永春湖洋,进犯东关、太平、留安等村落烧杀抢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嘉靖卅九年(1560年),倭寇再次侵扰永春地界。乡贤李中和闻讯赶回太平杏园故居,策划抗御倭寇。李中和一面挑选乡中青壮年,亲自日夜训练剑击枪法;一方面规劝乡中老人妇女小孩,集中到昆仑寨内以防不测。他还用家财雇人修葺加固城堡,并在寨旁高处修筑高台,派人日夜轮流登临眺望,以防倭寇突袭。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300多人入侵东关鱼目隘,进犯太平村。寇首见太平守备严密,不敢妄动,仅在东关一带劫掠后便离去。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一股倭寇再次从东关入侵。李中和安排好山寨的防守事宜后,就率领众民兵携刀枪武器和绳索在太平冷水亭险要处设伏。不多久,倭寇进入埋伏圈,李中和一声令下,众乡民一拥而上,将来犯敌寇团团围住。另一股倭寇,乘虚从别处侵入昆仑山谷,小小昆仑山被围得水泄不通。守卫昆仑寨的乡兵壮士,依靠城堡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把事先准备好的巨石木头砸向敌寇,逼使狼狈逃窜。此战俘虏许多倭寇。李中和考虑到如把他们押送县城,恐途中有变,且要供给口粮,就下令当众诛杀倭寇首领,教导规劝其余的倭寇安分守己、自食其力,不要再来侵扰,又拿出钱财施以路费,遣送他们回家。众寇感激,拜谢而去。此后,倭寇未再来侵扰永春太平境。

  曾任广西左右布政使、太仆寺正卿的乡贤李开芳对这一段抗倭史极为赞颂,在昆仑寨宇大门柱上题联:“至大至刚,塞乎天地。”

  时彦李家驹也作诗赞曰:“崚嶒山势耸昆仑,堡垒森严护合村。方伯弟昆胸有甲,奸徒寇攘觑无门。”

九划

故大寨(附:故县后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县东南数里有故大寨,县北凤山之半有故县后寨,皆唐季遗址,后废。”

南峰寨(附:碧溪寨、丘店寨、蝴蝶寨、金鸡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南峰寨,县西北百五十里。相近有占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陈占仔寨》)、碧溪等寨。

  《志》云:碧溪寨。(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州将陈敏讨捕山寇,以其地控漳、泉、汀、剑之冲,因置寨。复置丘店寨。后皆废。

  又有蝴蝶、金鸡等寨,俱据山为险。”

狮尾寨

   狮尾寨,位于晋江十都(今晋江市东石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狮尾寨》:“狮尾寨,在十都。周六十丈,基广一丈,高一丈五尺,门一……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浔尾寨

   浔尾寨,位于洛江区城东镇浔尾村(古属晋江三十七都),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浔尾寨》:“浔尾寨,在三十七都。周四十九丈七尺,基广一丈,高一丈八尺,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竿头寨

   竿头寨,位于晋江十九都(今石狮市区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竿头寨》:“竿头寨,在十九都。周一百七十丈四尺,基广一丈一尺五寸,高一丈三尺,门三……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前埔寨

   前埔寨,位于晋江七都(今晋江市安海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前埔寨》:“前埔寨,在七都。周九十九丈,基广一丈一尺七寸,高一丈六尺五寸,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洞后寨

   洞后寨南安市英都镇大新村后英溪南岸英格山上。土质断垣周长120米左右,墙高1米至1.5米。墙内地面平坦。

十划

浯屿水寨

  浯屿水寨,位于今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东北10余公里处浯屿南太武山。

  地理形势

  浯屿,是福建东南海中的1个小岛,在小担岛与镇海角之间,面积0.96平方公里。岛上南太武山海拔560米,东北濒临大海,与厦门、金门鼎立相望,是金门北太武山的“姐妹山”

  浯屿地理位置重要。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5·海防》:“浯屿在县(指同安县)极南,孤悬大海中,左达金门,右临岐尾,水道四通,为漳州海澄、泉州同安二邑门户。”

  清·道光四年(1824年)《浯屿新筑营房墩台记》石碑(今尚存浯屿岛上)有曰:

  “浯屿之北有小担,又北有大担,并峙于港口海中,实为厦岛门户……大小担之间门狭而浅,惟浯屿与小担其间洋阔而水深,商船出入恒必由之。浯屿之南汉亦浅,可通小艇,其东有九折礁,舟人所畏也。然真西则有隈澳,可避风。山坡平衍,居民数百家,而大担、小担皆无之,故海人舣舟必于浯屿。”

  “浯屿外临大海,左望金门,右望东椗,隐隐在云雾,而江、浙、台、粤之船,皆可绕屿而入厦港,其守岂不重哉。”

  清·道光《厦门志·卷4·岛屿港澳》:“浯屿,周围六里,左达金门,右临岐尾,极为要害。”

  清·庄光前《同邑海防论》:浯屿“据海疆扼要,北连二浙,南接百粤,东望澎湖、台湾,外通九夷八蛮,风潮之所出入,商舶之所往来,非重兵以镇之不可。”

  但从清代以后,却有不少著名史家将“浯屿”“浯州屿”(今“金门”)、“南太武山”“北太武山”(位今“金门”)相混同,实讹。

  明·洪武廿一年江夏侯·周德兴始置浯屿水寨

  浯屿的历史可以远溯宋、元,时浯屿已成为南中国1个重要的发舶港和收舶港。《厦门志·卷3·兵制考》“《真西山奏议》”有曰,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海寇进犯围头,泉州守真德秀(号西山)移宝林兵戍围头,同时照应浯屿、料罗等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元末明初,海疆不靖,浯屿岛的军事地位渐显重要。但明代以前,浯屿岛向无兵将驻守。

  明·洪武廿年(1387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福州、兴化(今莆田)、泉州、漳州4府沿海地区经略海防。洪武廿一年(1388年)在浯屿建置水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海防》)

  明·郭维贤《改建浯屿水寨碑》云:“以予所闻,浯屿水寨与漳合戍,国初建自江夏侯·公,远在大担南太武山外……”

  明《泉州府志·卷 11·武卫志上》:浯屿水寨原设于大担南太武山外,“扼大、小担二屿之险,绝海门月港接济之奸,与福州烽火小埕、兴化南日、漳州铜山声势联络。”

  清·乾隆《海澄县志·卷7·兵防》:“浯屿亦水寨,皆江夏侯建。”

  《厦门志·卷3·兵制》:“洪武二十一年,江夏侯·周德兴于沿海要害处置巡检司十八个,复于大担南太武山外置浯屿寨,控泉郡南境,拨永宁、福全卫所兵二千二百四十二人,合漳州卫兵共二千八百九十八名戍之,统以指挥一员,谓之把总。”

  浯屿水寨的防区,即今漳州(东山除外)、厦门、泉州一带海岸线及金门列岛(时金门只“置守御千户所”,归永宁卫所辖,无置水寨)。民国《东山县志·卷8·政治志·防卫》:当时铜山水寨“所统自金石以接浯屿,南自梅岭以达广东”《厦门志·卷3·兵制考》:“岱屿以南接于漳洲,浯屿寨辖之。”“大担、浯屿、梅林、圳上、围头、白沙、料罗、金门、乌沙、曾厝埯、南风湾为浯屿寨要害。”

  明初,除浯屿外,福建还另有4个水寨,即《八闽通志·卷43·公署上、卷41·公署》所载的烽火门寨(在今宁德福鼎市东南90里秦屿)、南日山寨(在今莆田市东南部兴化湾南日岛),以及《闽书·捍圉志》所载景泰(1450—1456年)间添设的小埕寨(位今福州连江县)、铜山寨(位今漳州东山岛),合称“福建五水寨”,声势联络。

  明·嘉靖初迁厦门

  明·景泰三年(1452年),始议浯屿水寨迁址事。至迟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前,浯屿水寨已迁往厦门(时称“同安县嘉禾里”)。

  《厦门志·卷3·兵制考》:景泰三年(1452年),福建巡抚焦宏认为浯屿水寨“孤悬海外”,难于驻守、管理,议将其移至厦门。

  ·乾隆《泉州府志·卷25·海防》、嘉庆《同安县志·海防志》均载:景泰三年(1452年),“尚书薛希琏经略海上,以其地孤远,奏移之。嘉靖间移入厦门。”

  成书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龙溪县志·卷1·地理》就已记载:“浯屿……官军备倭者置水寨于此,今迁于嘉禾里,此地遂为倭盗泊舟之所。”

  然而,胡宗宪《筹海图编·卷4·福建事宜》却说:“浯屿水寨原设于海边‘旧浯屿’……不知何年建议迁入厦门地方。”按:胡宗宪(1512—1565年),字汝钦汝贞,号梅林,明·南直隶徽州绩溪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累至嘉靖卅三年(1554年)任浙江巡按御史,嘉靖卅四年(1555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次年升总督,总制南直隶、浙江、福建等处军务,历经数年弭平倭患。嘉靖卅九年(1560年),晋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加少保。后两度因“严嵩案”入狱。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卒于狱中。隆庆六年(1572年)昭雪,并录平倭功勋。万历十七年(1589年)追谥“襄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99》以为是成化(1465—1487年)间迁移。

  《厦门志》对水寨迁厦,只说存二说待考:一是景泰三年(1452年),一是正统(1436—1449年)初年。
迁至中左所(厦门)后的水寨,仍沿用“浯屿水寨”旧称,为作区别,明人即改称浯屿岛为“旧浯屿”

  如明·张燮《东西洋考·卷8·税珰考》云:“‘旧浯屿’元系彼国通商处所。”胡宗宪《筹海图编·卷4·福建事宜》:“‘旧浯屿’弃而不守,遂使番舶南来据为巢穴,是自失一险也。”

  浯屿水寨迁厦后,浯屿岛顿显空虚,遂为盗倭之渊薮。《明史·佛朗机传》:“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朱纨为巡抚,严禁通番。其人无所获利,则整众犯漳州之月港、浯屿。”(“佛朗机”:指葡萄牙)

  《厦门志·卷四·历代建置》载:鉴于“旧浯屿”险象环生,(嘉靖卅七年,1558年)都御史王询请分福建水军为三路,各领以参将。泉、漳一路驻诏安、南日、浯屿、铜山、悬钟等处,皆听节制。四十一年(1562年),总兵俞大猷请备沿海墩台,以备瞭望。四十三年(1564年),巡抚谭纶请复五寨旧地”

  虽然复水寨于故址之议无果,但“旧浯屿”的防卫则由巡哨水军负责。《厦门志·卷3·兵制考》:“隆庆四年(1570年)增设浯铜游兵,统以名色把总一员,兵五百三十六名,驻中左所。”“万历二十年(1592年)移南路参将驻鹭门,居中调度,辖铜山、浯屿二寨,浯铜、澎湖二游。”

  对于浯屿水寨从浯屿移入中左所(厦门港),以至后来又移向内澳石湖,使泉州海防体系失去了御敌于外洋的支撑点,放弃御敌于外洋的海防部署,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的浯屿转而成为倭寇的聚集点,据之为巢,后人颇有异议。如清·朱奇珍修,叶心朝张金友纂《同安县志·卷2·防卫志》即曰:“浯屿在大担之外,抗扼泉海南境,寔为捍敝烈屿、金门之冲。若以良将重兵固守,贼何徙入比来?将脆卒惰,或泊内港,或寄人家,商民劫掠罔闻知。甚至以贩倭船为奇货,何言倭哉。夫寇飘忽靡常刻舟于旧所。徙入者固为拘挛之见。第将士以船为家,时戒严于波浪要害之冲,则弭盗之上策也。”

  明·万历卅年再迁晋江石湖

  明·万历(1573—1620年)间,位于厦门中左所的“浯屿水寨”兵分四哨,出汛时(《漳州府志》云: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一屯料罗,一屯围头、一屯崇武,一屯永宁。而浯铜游兵分二哨,一屯旧浯屿,一屯担屿,每汛与浯屿水寨兵合哨。

  时泉州守程达认为“浯屿水寨”的防卫线太长,寨址设在中左所偏于南面据险伺敌,北面则相对空虚,非长远良策,特建议徙寨址于晋江石湖,据中驻守。这一合理建议得以采纳,并把徙寨之事交由浯屿水寨钦依把总沈有容办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程达沈有容》)

  “浯屿水寨”移址之役,始于万历卅年(1602年)六月,竣于万历卅一年(1603年)二月。(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泉州寨隘·石湖寨》)

浯埭寨

  浯埭寨,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浯埭村(古属晋江廿都),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浯埭寨》:“浯埭寨,在二十都。崩塌多处……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唐寨

  唐寨,俗称“大龙山唐寨”,位于德化县城郊大龙山,下为世科村。唐时建。

  明·嘉靖卅六年(1557年)德化县城筑城墙以前,大龙山唐寨与龙山二寨俱为附近乡民避兵之所。

  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军徐飞龙扎兵于此,与国民党省军事特派员方声涛指挥的讨伐卢兴邦军对抗。当时寨有木栅二道,栅外有外壕,壕处散发铁蒺藜及竹签,并挖有半掩体交通壕及散兵坑。经持续30天战斗,9月15日唐寨被讨军占领,徐飞龙败退,寨毁。

高龙寨

  高龙寨,位于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午马山。建于清初。

  旧《志》载:

  “清初寇乱,里人陈为高率壮筑之,三日而成,集合近乡为唇齿,寇莫能犯。

  内有虬松,大数抱,今犹苍翠。”

桃舟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桃舟隘,在县西北百里,西通长泰,北接永春,盗贼往来之冲也。”

桥尾寨

   桥尾寨,位于泉州郡城南门外顺济桥南岸(俗称桥尾外洲,古属晋江三十四都),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桥尾寨》:“桥尾寨,在三十四都。周三十九丈五尺,基广一丈,高一丈五尺,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卿园寨 ( 鳌龙寨 )

  卿园寨,古称鳌龙寨,位于永春县石鼓镇卿园村附近松柏山上,已毁,但今还可见完整格局。

  沿革

  明·万历间,卿园屡受倭寇侵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如智房族谱记载7世祖曾被倭寇捉去。故卿园氏集全族之力建造卿园寨。《卿园氏族谱·补记建寨考附次祖祠宇》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海倭为乱,族中公议于本山松柏崙上建堡避寇,名里仁堡鳌龙寨……”“十月起工,三十八年(1610年)完寨”“水房怀素公、仁房心翼公”督造。

  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年),寨内还建有氏祠堂1座,并作“公所”使用。《卿园氏族谱》载称,“然崇祀祖先尚未有其地也,顺治四年丁亥,族议于寨内建次祠宇一座,以安先灵,外姓不与焉。而通寨有事,则许会议于此,故俗呼曰公所。”今已圮毁。

  遗迹

  从松柏山半山腰开始,两旁有大石垒起的青石墙,沿山路蜿蜒而上。卿园寨在山顶。

  卿园寨原有东、西、南、北四大寨门, 已毁,现尚存北门“承薰门”、西门“耀德门”的石匾额。

  从遗迹看,山寨城墙高大坚固,墙体最宽处有4~5米,其上可骑马奔走。

十一划

清洁寨

  位于德化县大铭乡琼溪村,为明·崇祯进士赖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赖垓》)在明亡后,退隐归乡年筑。上凿井建楼,勒石自题:皎月高悬萝薜夜,苍天长放蕨薇春。相传清庭曾派兵围剿该寨,久攻不下。

  解放后,在该寨发现土炮两门,一雄一雌,传为赖垓抗清遗物。 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雌炮遭毁。雄炮被赖垓后裔扛下山,秘藏家中。近年重新现世。该炮底座已毁,炮身仍完好,重达54公斤。

营盘寨

  位于安溪县长坑乡玉湖村一突兀山丘上,今安(安溪)祥(祥华)公路边。今已夷为平地种茶,但遗址轮廓可辨。

  清·顺治二年(1645年)姓族众集资建寨避贼。占地约六亩,东西宽,南北窄。

  寨中心遗存一座以三合土灰圆封顶的竖井墓葬。此为顺治十年(1653年)十一月间海寇黄冲(黄昌)等率兵入山追粮,群众被围困14天,寨中临时凿井无水,寨墙被爆破一角,乃放火自焚,閤寨赴难,三百二十多具煨骸埋入枯井中。今姓族裔年逢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即到此祭祀。

银瓶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县西二十里石壁山西有银瓶寨,险峻,壁中有清泉。元末所建。”

黄巢寨

  黄巢寨,又名风巢寨,在南安市东田乡凤巢村大旗尾山,相传为唐末农民起义军北征途上驻扎之所,因以其首领黄巢而得名。寨多废,仅存残垣数段,长约60米,高0.5米至1.5米。

十二划

塔口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塔口隘,在县(县治在丰州)西北,接永春县界。”

湖安山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县东十里又有湖安山寨,山上有屯田百亩,即占仔寨门户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陈占仔寨》)。相传贼将昔屯此。”

焦岭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焦岭隘,在县西北百八十里,路亦出尤溪。其地即小尤中团也。(明)嘉靖三年(1524年),官军歼汀、漳贼于此。”

十三划

新桥寨

   新桥寨,位于泉州郡城南门外浯江渡(顺济桥北岸),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新桥寨》:“新桥寨,在南门外浯渡。周二十二丈,基广五尺,高一丈三尺,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溪边寨

   溪边寨,位于晋江廿九都(今晋江市陈埭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溪边寨》:“溪边寨,在二十九都。周四十丈五尺,基广八尺四寸,高一丈三尺,门一……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十五划

潘径寨

  潘径寨,位于晋江市东石镇潘径村,在古泉州郡城南60里,明、清属晋江县十都;滨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潘径寨》:“府南六十里有潘径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所置也。”

樟坑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樟坑隘,县西北百六十里三台山下,路通漳平县。”

廿一划

霸皇寨

  位于德化县桂阳乡梓溪村。旧志载:“山不高而势险,人多避兵于此。相传清代当地人郑宽永曾在此造反,自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