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间舞蹈(2—7划)

【根据蔡湘江《泉州民间舞蹈》(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6)和其他资料整理】

  泉州民间舞蹈源流
  
泉州民间舞种分布

  2划:
  七星灯
孤仔灯,姑仔灯。民间原始形态。 抢“七星灯”民俗。七星灯歌舞。
  
3划:
  大开道、大鼓凉伞
  4划:
  
车鼓舞
(表演形式。车鼓阵。)火鼎公火鼎婆[起源(贫家“妆人”说。城隍“火鼎踩路”说。油炸秦桧说。)扮像。表演程式。]公背婆(哑背疯。表演程式。源流。)五梅花舞
  5划:
  甩灯舞
白菜担
  6划:
  竹马灯
(番仔弄昭君)
  7划:
  弄龙
舞龙)弄狮[舞狮。文狮。刣狮(武狮、舞南狮。渊源。狮子形制。十八般兵器。表演程式—弄狮、武术演练、刣狮。两队对斗。)
  迎阁
[妆阁,装阁,抬阁。概说。铁枝阁。水车阁。蜈蚣阁(阁队,龙阁,凤阁)。]迎蕃货
  宋江阵
(套宋江)驴子探亲(骑驴探亲。竹马灯。源流。)

泉州民间舞蹈源流

  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

  晋、唐以降,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

  宋、元时代,泉州已是东方第一大港,成为市井十洲人富洲”、“乐州”。海内外文化在泉州出现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诗中常见有关歌舞活动的描写。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

  明、清时代,泉州地方戏曲、民间歌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了上元节泉州城内游灯、踩街歌舞活动“一国若狂”的热闹景象。

  解放以来,泉州民间舞蹈一枝独秀,蜚声全省、全国。

泉州民间舞种分布

  泉州城区:

  《拍胸舞》、《彩球舞》、《跳鼓舞》、《幡会舞》、《公背婆》、《骑驴探亲》、《火鼎公火鼎婆》、《掷闹钹》、《打花鼓》、《蚌舞》、《甩灯舞》、《高跷跳台》、《高跷扑蝶》、《纱船舞》、《白菜担》、《水族舞》、《蚌与渔翁》、《车鼓》、《鼓亭公婆》、《妆道儿》(包括扮和尚、师公、尼姑三队)、《洗马舞》、《铁拐弄仙姑》、《洞宾戏牡丹》、《佬子偷捉鸡》、《铁枝阁》、《蜈蚣阁》、《舞狮》、《杀狮》、《舞龙》、《唆啰嗹舞》。

  晋江市:

  《拍胸舞》、《彩球舞》、《跳鼓舞》、《唆啰嗹舞》、《竹马灯舞》、《打花鼓》、《高跷》、《钱鼓舞》、《车鼓灯》、《跳火群》、《散花舞》、《盾牌舞》、《甩钹》、《甩球灯》、《公婆拖》、《矮子摔跤》、《舞龙》、《 舞狮》、《杀狮》、《四季花神》、《海反》、《八仙过海》、《荔路移香》、《妆阁》。

   石狮市:

  《拍胸舞》、《彩球舞》、《跳鼓舞》、《火鼎公婆》、《驴子探亲》、《毽子舞》、《舞狮》、《舞龙》、《高跷》、《妆阁》、《钱鼓钱棍舞》。

  南安市:

  《采茶舞》、《花篮舞》、《熊舞》、《和番舞》、《拍胸舞》、《串灯舞》、《彩球舞》、《鼓亭公婆》、《钱鼓舞弄》、《跳鼓》、《白菜担》、《驴子探亲》、《旋鼓舞》、《打花鼓》、《大头和尚戏狮》、《牌打狮》、《鹤蚌相争》、《高跷》。

  惠安县(含泉港区)

 《七星灯》、《车鼓舞》、《马灯》、《彩球舞》、《哑背疯》、《舞龙》、《舞狮》、《高跷》。

   安溪县:

  《竹马灯舞》、《采茶舞》、《剑舞》、《蚌舞》、《迎亲舞》、《甩灯舞》、《彩球舞》、《高跷》、《舞狮》、《杀狮》、《舞龙》。

  永春县:

  《漆篮舞》、《鼓坠舞》、《碰舞球》、《龙灯舞》、《捉蚌舞》、《藤牌舞》、《蜘蛛舞》、《杀狮》、《拍胸舞》、《高跷》、《俏影》、《跳鼓舞》、《彩阁》。

  德化县:

   《八仙舞》、《贡球舞》、《道士舞》、《鼓亭公婆》、《拍胸舞》、《戏蚌舞》、《车鼓舞》、《伴当公婆舞》、《杀狮》、《舞龙》、《三通鼓队》、《狮灯舞》。

二 划

七星灯

  民间原始形态

  七星灯原名“孤仔灯”、“姑仔灯”,因7盏“鼓仔灯”而得名,是1种吉祥灯。它源于《三国演义》“秋风五丈原”故事。诸葛亮司马懿领军对峙五丈原,诸葛亮突发重病,为延续生命,在七星帐内祭七星灯。民间相信这种灯能够庇佑增添福寿、早生贵子。

  七星灯习俗很早就流传在泉港区山腰、峰尾、前黄一带,是农村七月中元节普渡的产物。相传,清代有位外地“孤人”(孤独无依的人)流落到泉港一带,经他抚摩过的小儿能祛病消灾。后来“孤人”不知去向。多年后,村民怀念他,就在中元节挂“孤仔灯”祭奠,也借此祈求人丁兴旺和科第发达。后来“孤人”还被一些人奉为家神。

  七星灯的形制,是在1根1丈多的竹竿上,顶端 糊有昂首的纸仙鹤,脚下挂有华丽的六角灯罩,每角挂1盏主灯,俗称“魁灯”;6盏“魁灯” 连同1只纸仙鹤,共有灯7盏。灯笼用细竹编成,古典枣形,外糊棉纸。灯的东侧用五彩画上“两童子戏骑麒麟”图,西侧交叉写上“天赐麟儿”红字,灯外表涂上桐油,灯点燃后明亮夺目。

  各村供奉七星灯的礼俗不一:

  在前黄镇如前黄村,是抢夺七星灯,抢到灯就达到了目的;后张村是把七星灯奉在家中,礼拜3天,然后把魁灯送给已婚未育人家,其余焚化;坝头是新添丁人家糊七星灯,供奉15 日,以谢神灵。

  峰尾镇得子者,农历八月十五日把七盏“姑仔灯”即七星灯横列于1根竹杆中,挂在门前朝拜3天,祀拜“孤人”,而后把“灯头”留在主人家床头悬挂,其余的灯送给已婚未孕的人家,祝愿他们早生贵子,剩余的焚化。

  此外,每年正月十五晚,新郎新娘还要结伴到峰尾东门外永全社“穿灯脚”,看到灯上糊贴的各种人物在旋转,如状元等,当看到心中想得到的人物时,用衣兜往那个人物方向兜一下,“包”着回到家里,期望生一个像看到的心中“贵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永全社》)

  抢“七星灯”民俗

  后来,发展到元宵节(上元节)抢“七星灯”民俗,此活动在山腰、前黄一带十分盛行,青年人为求子丁,老年人为添福寿。其中坝头龙凤宫每年正月十五晚的抢“七星灯”最为典型,是泉港区群众闹元宵的重头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龙凤宫》)

  华灯初上,广场上就聚有男女老少民众。礼炮三响后,撑灯者举着七星灯,朝抢灯者舞动,抢灯者全神贯注等七星灯从头上划来,伸手纵跃直上夺取“魁灯”,经常互相撞击,跌伤了也不管,爬起来再度拼命抢夺,观众欢声雷动。有时强悍者数人夺一灯或两人揪一灯,相互抢夺。夺得者笑逐颜开,把灯拿回家供奉。

  自“文革”起,抢七星灯的民俗活动逐渐匿迹。

  七星灯歌舞

  1958年,全国开展大放“文艺卫星”时,山腰民间老艺人黄珍德把抢“七星灯”民俗活动编成民间舞蹈,初始命名为“中元夺灯乐”,后改“采灯舞”,最终定名“七星灯”,用北管小吹曲牌《贵子图》作为伴奏音乐,寓“早生贵子”意于其中。

  1985年,黄天仪等在“七星灯”原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改编,先后赴市、省、全国会演。

  1986年10月,由惠安县高甲剧团排练后晋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创作、演出和组织辅导3个一等奖。舞曲仍用北管小吹名曲《贵子图》,配上唢呐和打击乐;还根据抢七星灯民俗活动独特的情景,编排男丑、女丑、老头、少女和童子等角色,以不同舞姿,展现了活泼不乏幽雅、紧张不失风趣的内涵。

  2006年泉港区基层文化思想建设年活动中,把“七星灯”列为重点项目,支持创办“七星灯”舞蹈队,重新包装排练。

  2007年1月,公布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七星灯还演练成踩街节目,参加一些大型的踩街歌舞活动。演员身穿红艳的传统服装,手举一盏红纱灯,头上戴着金色的圆形道具,道具上妆饰着6盏小纸灯。

三划

大开道

  “大开道”是1种民俗巡游的阵头,流传于泉州鲤城区江南、晋江市、石狮市、泉港区等地,源于民间模仿旧时衙门出巡时的仪仗队。演员身穿古代服饰,装扮为文武将官、衙役,高举各种旗、幡、牌、伞,吹角鸣锣,开道前行,阵容庞大,威武气派。乡间人家凡婚丧喜庆,请其表演。

  “大开道”始于何时,已无法稽考,但至迟在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温陵旧事》详细记述清代泉州的游神活动的盛况时,已有类似记载:“乐之部,有马上吹,有步吹,有音铜鼓……”“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三军五命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执事则戈、铤、矛、戟、箭架、剑盾、龙头、钩镰等,刀无不毕具;而材官、骑士、执盖、碇马、奚奴、军校、苍头、旗手之类复百余人。”队伍估计有300余人。

  现今所见“大开道”,一般20至60人,与当时相比简单多了。

  鲤城区江南村的“大开道”:2人高举“江南大开道”绣金主旗开路,后面的队伍,8人合吹4枝2.4米长的大哨(类似西藏寺庙中的长号),4人吹1.5米长的中哨,一路鸣号;16人一前一后扛8面直径2尺的海锣,震天敲响;2人持三角令旗、2人举三层凉伞踏舞而行;南鼓、锣、钵、小锣等锣鼓队7人掌握节奏;4人至8人垫后,大吹伴奏。整个队伍不紧不慢迈步前行,壮观威严;遇宽阔场地则停下作场地表演。表演一般由主旗指挥,变化各种队形,如交叉、出水、入水、绕阵等,动作较为简单机械。

  泉港区的“大开道”,还加上“肃静”、“回避”牌,真人骑真马化妆武将弹压等。

大鼓凉伞

  大鼓凉伞是一种具有泉州特色的民间舞蹈。

  

  一般舞队人数8至12对,或二三十对。男演员身着武士古装,胸挂大鼓,鼓手双手握鼓槌,步伐整齐地在鼓的两面交互敲打。女演员身着小旦装,头梳双髻,双手执彩伞,表演时伞罩配合步伐的跳跃,上下旋转飘动。舞蹈形式变化多样,有绕鼓、软鼓、咬鼓、蹈鼓、擂鼓、大小门、穿花、自转对跳、翻车轮、观山静止、莲花转、龙吐须、昭君出塞等20多种表演形式。舞队随着鼓乐节奏,三进三退,循环而进,舞姿威武,粗放强劲,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传,大鼓凉伞始于明·嘉靖年间。在此之前,迎神赛会、节日喜庆时,常常打鼓表示欢乐和庆祝。嘉靖年间,福建沿海一带倭寇活动猖獗,抗倭名将戚继光先后两次带着家军入闽抗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下倭巢,歼敌无数,从此福建沿海得以安宁。

  当戚继光带着平倭胜利的队伍归来时,闽南沿海一带老百姓抬着猪羊犒劳戚家军,欢迎的队伍还打着鼓为戚家军庆功鸣谢。戚继光看到民众在炎热的太阳下打鼓,个个满头大汗,心里十分感动,就命战士和侍女撑着伞为打鼓者遮蔽。打鼓人边走边敲,撑伞的战士和侍女们也不约而同地踩着鼓点舞起来,形成了边打鼓边撑伞边舞的场面。以后,为了纪念戚继光的抗倭功绩,这种大鼓凉伞就在民间流传下来,成为具有闽南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

四划

车鼓舞

  车鼓是一种打击合奏。据说车鼓源于汉代的“笳鼓”(谐音“车鼓”)。因游行表演时将鼓置于车上起指挥作用,故名车鼓。又因车鼓随队行走演奏,故又称其车鼓阵。

  车鼓是涂脚戏项目之一。自古以来,泉州城乡每逢节庆活动,都有化装踩街游行的传统,阵容壮观,整齐划一,车鼓阵阵,敲击奏打,音乐雄浑,气氛热烈。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泉城上元节盛况,即有“钟鼓架”、“香架鼓吹”等相似的表演形式。解放前车鼓乐甚为普及,逢年过节最为常见。解放后车鼓乐更胜一筹。

  表演形式

  “车鼓舞”具体活动形式有大车鼓、小车鼓、车鼓唱、十音车鼓、车鼓凉伞和车鼓跳等等之别,动作大多吸收戏曲科步,音乐多采用民间小调,如“车鼓调”、“四季歌”、“更鼓调”等。主要乐器有大嗳以及南音的“下四管”乐器。打击乐除鼓之外,还有钟锣、草锣、碗锣、大小钹等。打击乐敲打手法简明,自始至终保持单一的节奏型:2/4‖:×× ××|×× ×:‖(台台 七台 七台 筐)。

  表演形式各地差异较大。

  (一)一车鼓公和一车鼓婆抬着一个用竹篾做的大鼓,作颠颤进退的对舞表演。

  (二)一老头打大鼓,两小生打小鼓,一车鼓公打铜锣,一车鼓婆打拍板的群舞表演。

  (三)车鼓公打大鼓,车鼓婆敲铜钲的队舞表演。

  (四)将大鼓置于架上,配以钟、锣、钹、大吹,二人扮丑、旦,执扇子的双人舞表演。

  (五)将鼓置轿亭上,二人扮老夫妻面对面抬鼓,一人居中司鼓的三人舞表演(也称“鼓亭公婆)。

  车鼓阵

  近几年,鲤城部分郊区从“车鼓舞”中的“车鼓婆”发展为“车鼓阵”,其舞步独特,乐曲采用南音音调,并加入唢呐等乐器和“小击乐”(响盏、小叫、铜铃、碗锣等),别有韵味,尤以泉州王宫的女子车鼓队远近闻名。

  一般车鼓阵由妇女组成,统一着泉州市郊妇女服饰,结队行进,阵容庞大,八名妇女分列两边开阵前导。队员各拿琵琶、三弦、铜铃、拍板等,沿街演唱闽南小调;随着音乐节拍,每四拍敲响一下铜铃,腰肢也随之轻轻扭动,配合简朴舞步,体态婀娜。

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是涂脚戏项目之一,是泉州民间庆典、迎神赛会“踩街”、“妆人”游行中,1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至迟当不晚于清中后期已在泉州城乡普遍流行,至今有近300年历史。

  “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火鼎公火鼎婆”这一民间舞蹈形式产生于何年代,虽民间有几种说法,但至今难以确考。

  贫家“妆人”说

  据鲤城区江南乡上村村民间老艺人杨式英介绍,该舞系始于清末。

  相传有一次某地举行规模浩大的迎神赛会游乡活动,家家户户“妆人”参加游行。有一户农家,家境贫寒,老夫妻情急之下,即用家中两根竹竿架起唯一1口大铁锅,放进几块木柴烧起火鼎,两人抬着出门参加游乡。又恐途中柴火燃尽,而叫女儿挑起柴担跟随其后,一路添柴续火。因其表演独特,气氛热烈而风趣,遂广为流传,形成闽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

  城隍“火鼎踩路”说

  据近些年调查,“火鼎公火鼎婆”舞蹈系源于泉州民俗中的城隍、王爷等神出巡时,抬火鼎“踩路”的民间习俗。

  泉州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地方神袛众多,一年四季酬神游佛、迎神赛会不断。单泉州城内就有帝、天后、吴真人以及府、县2个城隍等。城隍系管辖阴阳两界最高神明,其权力之大,据《泉州府志》陈让碑记》载为“监察官民善恶”。凡大小官员到位“必先假庙与神誓其阴阳表衷协于正直”,否则生前死后都将受到城隍责罚。

  泉州城隍凡春秋二祭,府城隍五月十三日为神诞日,凡遇重大节庆,城隍金身及庙中大小诸神必与泉州城中神格较高的众神明一道上路出巡。清·乾隆《泉州府志》记上元夜泉州迎神踩街盛况:“妆为神像”、“假面盛饰”、“鸣锣助喊”、“其疾如风”、“一国若狂”

  各路神明出巡前必先经一番“踩路”,扫除路上妖氛,以保一路清净。至今金门城隍四月十二神诞出巡的前一天晚上,各铺境须抬一“火鼎”,并由道士在前开道,沿着明日城隍爷出巡的路线从头到尾走上一圈,称为“踩路”,极其隆重。只是金门“火鼎”系燃食用油而非燃柴而已。

  金门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其人、神、信仰、习俗大都由泉州传入,可证泉俗迎神赛会抬“火鼎”习俗年代更为久远。

  时至今日,泉州城乡尚有结婚抬嫁妆,必由父母认真烧起一炉旺旺的炭火,请一懂“礼”的长者担着走在队伍最前头;而新娘临入夫家门时,亦必从夫家特意烧起的炭炉上跨过,称之为“跨火炉”。上述“火炉”皆意在趋邪除污,与城隍“火鼎踩路”功能一致,可见“火鼎”在泉州民间习俗中影响之深。

  泉俗城隍“火鼎踩路”今已罕见,却见保存于金门海岛。而泉州城乡由迎神赛会的抬“火鼎踩路”,衍化成为“火鼎公火鼎婆”“火鼎”踩街游行,又由燃油改为燃柴,不但节省开支,而且可平添许多趣味情节,增加舞蹈的热烈气氛,更能为普通百姓喜爱。

  油炸秦桧

  表演油炸秦桧的故事衍化而来。

  扮像

  “火鼎公火鼎婆”表演者,由3人分别饰“火鼎公”、“火鼎婆”“村姑”组成。

  “火鼎公”“破衫丑”打扮,嘴上挂着八字胡须,手拿桔木长烟管,身着反穿的羊羔黑裘,布鞋,下着黑色宽筒裤,裤管下端扎紧,脚穿圆口软底黑布鞋,腰束长绸巾,一手执桔木长旱烟管,一手执芭蕉扇。

  “火鼎婆”“家婆丑”打扮,脸上两颊涂着红色,身穿镶边大襟红衫,下着镶边宽筒大红裤,头顶盘起高高的发髻,脚穿高底绣花大红布鞋(闽南俗称“大鸡角鞋”),一手拿红手帕,一手摇着大圆蒲扇。

  “村姑”以乡村少女充任,属“丫环”打扮,身穿青色镶边大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竹扁担,扁担两头用绳子系一小捆木柴。

  表演程式

  表演时,火鼎公、火鼎婆用长竹竿抬着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铁鼎,鼎的两侧贴上红联纸,写着“扫去千灾,迎来百福”等字,铁鼎中柴火烧得通红。火鼎公、火鼎婆随着民间小调《十串花》(又称《流水板》)等乐曲的节奏,三进三退,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

  3人或快步飞穿,或缓缓踯蹰,舞姿神态随意变化,颠而不狂,醉而不痴,或运用手中的道具表演各种技巧、身段。有时“火鼎婆”故意大煽其火,燎得前头的“火鼎公”火烧屁股,捶胸跳脚、骂骂咧咧;有时火焰将熄,3人反担火鼎鼓足腮帮,拼命吹火,结果被烟灰迷眼,涕泪齐流,狼狈至极,观者笑弯了腰。一路上,火鼎公婆一边用幽默戏谑的话语,一边踏着滑稽的舞步,做出种种逗人动作,同围观群众嬉戏,甚至打情卖俏,即兴表演,风趣而多乐,惹得观众捧腹大笑, 增添欢乐气氛。

  为提升气氛,一般1个队列组合中,都有数对“火鼎公婆”混合穿行表演;另有1队“村姑”,担着柴担,跟随火鼎公、婆之后,亦步亦趋。其舞蹈因其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气氛热烈,自成一格。

公背婆

  《公背婆》舞蹈广泛流传于泉州各地。有的地区如惠安称《哑背疯》。

  表演程式

  《公背婆》舞蹈由一女性演员(也有男性演员)扮演互相背着的“公”“婆”两个角色。

  演员在道具、服装、化妆的帮助下,上半身扮作“婆”,下半身扮作“公”。演员的上半身的“婆”身穿戏剧中彩婆宽大镶边红色大襟装,头扎“鸡角头”大髻;演员的下半身的“公”穿黑色宽脚大折裤。

  同时,演员在腰后一个用竹篾、纸扎做成的“婆”的下半身道具,包括凸起的臀部和高高翘起的一双小脚,与演员的上半身组成被人背着的“婆”;而在腰前另绑一个纸扎“公”的上半身,头戴瓜皮帽或毡帽,身穿对襟布扣传统汉装,肩披红绸彩带,双手绕到“婆”的身后,与演员下半身组合成背着“婆”“公”的形象。

  表演时,演员一人同时表演“公”、“婆”二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和特定的身段动作。泉州地区《公背婆》表演一般过程有上坡、下坡、涉水、过桥、捋花、照镜、打伞等。脚步动作以戏曲“傀儡丑”科步为主,手势、腰身则以“家婆丑”动作为主。

   解放后,有的地方改为哑父背着“脚疯”的女儿进城观街景、看踩街,上身动作也改为以青衣、小旦科步动作为主 。

  《公背婆》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舞姿复杂,身段、动作特殊,演员表演难度大,一般人难以掌握。

  源流

  泉州《公背婆》舞蹈由打城戏、木偶戏《目连救母·会缘桥》一折中的《哑背疯》舞蹈发展而来。《会缘桥》情节说的是傅萝卜目连在俗姓名)父傅斋公,在会缘桥上升布幡赈济残疾贫寒,一哑巴老夫背着“脚疯”的少妻前来乞讨,边舞边唱《劝世歌》的情景。剧目中的,即由一个演员表演《公背婆》舞蹈。

  《泉州传统戏剧丛书·第10卷·傀儡戏·目连·会缘桥》有关“公背婆”表演的情节如下:

  “(公背婆上)唱孝顺歌:‘丈夫哑,妾又疯(指脚疯),无男无女家又空。说起目氵宰滴,思量也苦痛。背出门来乜样惊恐。见说长者,赈济贫困。[合]担的近前哀求,赈济饥寒共饿冻。'

  (见亥)相白,傅斋公说:‘只一位汉子年老,妇人年少年,凭是么亲? '

  婆白:‘丈夫自细生来哑,妾身红颜自小疯。衣服日食难摆布,念词唱歌度贫穷。'

  相白:‘即会念词,念来我听,但要赏赐。'

  接下来婆唱《劝世歌》,劝人父子尽孝,兄弟尽悌,夫妻和睦。

  最后公背婆受傅斋公施舍银两、布匹,下。”

  《目连救母》戏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戏,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目连救母》戏宋代以来在全国各地许多古老剧种中都有传本演出,其舞蹈也因此在全国许多地方广泛传播。

  如安徽休宁县传流的民间舞蹈《矮子驮疯妻》(亦称“哑背疯”),形式上与泉州的《公背婆》大致相同,都由一个演员同时表演“公”、“婆”二角色 。但休宁县《矮子驮疯妻》系由一男演员扮“矮子”,背上背一个完全的纸扎假人“疯妻”,表演风格上与泉州的《公背婆》有本质差别。

  与泉州的《公背婆》舞蹈形式相类似的,还有更早年间的民间百戏《村夫背妇》。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三月三日开琼林苑,宋徽宗与众臣在琼林苑宝津楼进食并观看诸军在楼下呈“百戏”,所演节目包括“扑旗子”、“上竿”、“抱锣”、“舞判”、“打筋斗”、“刀折蛮牌”、“哑杂剧”、“露天弟子杂剧”,其中还有“村夫背夫”“复有一装田舍儿者入场念诵言语讫,有一装妇人者入场,与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击触,如相殴态。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妇出场毕。”

  从《东京梦华录》看出,泉州《公背婆》舞蹈,《目连救母》中《哑背疯》舞蹈,都可能源自北宋或更早民间百戏中的 《村夫背妇》。无论舞蹈形式或内容,后者已为前者提供最为重要的角色形象和艺术构思。

五梅花舞

  五梅花舞”是道教“道情”中的一种宗教舞蹈,据说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一般有9人,先由主行(道教“中尊”)持花(有的执如意、帝钟等)上场唱“三春天地风光好”的曲子,接着8人各按次序手托莲花灯成对上场,唱欣赏春天各种美景的词句,以后依次表演3人舞、5人舞、7人舞、9人舞。至9人舞时,主行唱“海反”词(龙王上天献宝),唱毕,穿梭变化,环绕起舞形成“五梅花”状,队形复杂多变,气氛热烈凝重。

  伴奏由吹奏乐,配以“唠哩嗹”的曲牌。

五划

甩灯舞

  舞者用细绳系一盏球状的灯在手中甩动。早期的球灯有32个角,在节庆游行时,群众成群结队,边甩边舞边行,旁观者则放焰火、燃鞭炮助兴。

  主要动作有“左右旋灯”、“八字绕灯”、“摆灯”、“圆灯”、“举灯”、“伏灯”等。音乐采用南音和通俗的民间小调。

白菜担

  “白菜担”民间舞蹈流行于泉州鲤城、晋江、南安 及周围乡村一带。一般在节庆、婚嫁喜事等踩街活动时表演。

  一般认为,“白菜担”源于泉州城郊菜农肩挑菜担入城贩卖,衍化而成为一独特的舞蹈形式。

  泉州城郊种菜贩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西郊的延陵村一带,历来以种菜为生。而进城贩菜的任务,一般又都由妇女承担。一年四季,延陵女每天顶着星星月亮,相邀结伴,肩挑时新蔬菜,逶迤而行。其沉重的菜担,弯弯的竹扁担,以及一扭一摆的绰约多姿的身段,成为泉州百姓眼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就模仿这一枝担菜的女性队伍,并加以艺术化、舞蹈化。最迟至清末民初,泉州城乡“踩街”队伍中已出现据此改编而成的民间舞蹈形式“白菜担”

  “白菜担”队伍少则10来人,多则几十人,为清一色的年轻女性。

  “白菜担”舞蹈道具为一担竹编浅口箩筐,箩筐上装三棵用纸裱成的绿白相间、肥大的大白菜,扁担由一寸多宽的竹片做成,以增加柔韧性。服饰大多为小旦装扮,也有的穿大裾衫、宽脚裤,头梳发髻 、双鬓插花的“粗脚头”装饰 。

  表演时,一群旦装女性肩挑“白菜担”,首尾相接,款款而行,时而穿插变换队形。动作有“急步”、“慢步”、“换肩”、“跳涧”、“过桥”等。舞队一般边行走边歌边舞。音乐多采用民间小调《灯红歌》等。

  也有人推测,“白菜担”民间舞蹈源于民间婚娶仪式中的“挑盘担”民俗。泉州婚娶仪式中的“送盘”、“挑盘担”,即男家于婚前3~5天,将各色彩礼物件放入“盘”中,装成一“盛”;富裕人家多至几十盛。然后,由亲朋好友挑着盘担,成群结队,招摇过市,一路送去女家。女家则要添入若干嫁妆物件,于婚嫁前一天再将所有“盘担”嫁妆送到男家。泉州 “送盘担”习俗由来已久,家家都曾经历。由此推断“白菜担”民间舞蹈源自“挑盘担”,至少二者应存在相互影响和借鉴关系。

六 划

竹马灯

  又称“番仔弄昭君”,其内容表现王昭君出塞和番时的离愁别恨。据称“竹马灯”系源于唐代的“竹马戏”的舞蹈。

  由一旦二丑组成。旦扮昭君,胸前背后缚着用竹、纸裱糊的竹马。丑一扮“番头”,一扮“番尾”。“番头”手握钱鼓在前,“番尾”手执钱棍在后。

  昭君双手作勒马状,双脚走动,似驭马奔驰状。两番手中钱鼓、钱棍有节奏地扣击腿、臂、掌、肩,三人舞蹈配合默契。

  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的变化发展,分别采用南音和民间小调“十花串”、“十二生肖”、“水车”、“打花鼓”等曲牌。

七划

弄龙

  泉语“弄龙”即舞龙,每春节、元宵或其他盛会庆典活动舞弄。

  舞龙之俗,由来已久。据宋·吴自牧《梦粱录》载:“......草缚成龙,用青带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可知宋代即有舞龙之俗,且弄的是“火龙”

  弄龙不仅用于庆典游行,古代有时还用于祈雨乞水,据传北宋·蔡襄任泉郡知府时,永春久旱无雨,他亲诣永春祈雨,民间同时舞龙以乞甘霖。(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泉州各县,龙的形象各有特色。龙身用竹蔑扎成空心圆筒,中间穿以木柄以便手擎,节数十余节不等,两头为龙首及龙尾,裹以彩绘之布质龙身,称为“布龙”;如每一节内可以点烛者,称为“龙灯”,亦称“火龙”;此外尚有由蝴蝶状组成的“百叶龙”,点燃炷香的“香火龙”,用木板凳组成的“板凳龙”,以及由稻草扎成的“草龙”等。

  现代,弄龙技艺不断发展提高。扎制的“灯龙”,达二十余节,全长五十公尺,龙首高达三公尺,用竹蔑和铅线扎成的龙身骨架,可燃蜡烛一百多支,龙鳞色彩斑烂,龙目装有大号电筒,工艺精致无比。舞动之时,龙身映出五光十色,龙目发射强光,巨龙昂首摇头,龙尾左右翻腾,翻江倒海,神态逼真。

  弄龙分有男龙队、女龙队、儿童龙队。龙的身长大致为20至60米、20至50节,操演者20至50人。弄龙时,在鼓乐伴奏下,先由一人持彩球引龙作舞,是谓“游龙戏珠”。龙珠掣动全局,举珠者,要有武功,翻、滚、打、斗都运用戏曲武打程式,龙头随珠舞动,龙身节节相随,龙尾摆动殿后。弄龙的全程为:“青龙出海”、“腾云驾雾”、“龙游鲤城”、“跳跃龙门”、“龙盘礁石”、“青龙滚珠”等。

  弄龙时,一般是男队只打击乐,女队加奏管弦。而舞龙队伍,文武结合,有时结合“拍胸舞”、“踢球舞”“丰收舞”等,也有持刀持棍者,在旁打南少林套路武功技法,加强气氛。

弄狮

  泉语“弄狮”,即舞狮,每于节日期间舞弄。

  中国之有舞狮历史久远,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南朝时《狮子舞》已加入到游佛队伍中。唐代有宫廷乐舞《五方狮子舞》。宋代《百子嬉春图》里的《儿童戏狮舞》,表现的是民间舞狮情形。

  舞狮地域分布极广。从地域特色分,有北狮、南狮;从表演形式分,有“文狮”、“武狮”。北派舞北狮则更注重艺术表演性,又称“文狮”。南派舞南狮多与武术套路联系一起,也称“武狮”。泉州地区两种类型的舞狮均有。虽说泉州弄狮与广东舞狮同属南狮,但舞狮的技法却有着天壤之别。

  (一)文狮

  文狮属北狮流派,但南派亦有为之。文狮以舞蹈为主,夹杂杂技表演。

  狮身道具(狮衣)制作一般都较华丽逼真,颜色以黄色居多。用竹皮、铅线、绒线和质地柔软而坚韧的手麻布等物扎成一个大狮头,并接出一个带绒毛的狮身和一个狮尾,混身漆成金黄色。狮头扎满短绒线代表狮的胡须,颌下挂铃铛,狮子口可开合,内有鲜红的狮舌。

  如单狮表演,由一头大狮、一名“引狮人”(武士)组成。大狮由两个人穿上“狮衣”“狮裤”来表演,一人持狮头,一人俯身作狮尾,密切配合,狮头舞动,狮身翻腾,铃铛响起,威风凛凛;“引狮人”持彩球逗引狮子,三人共舞。

  还可组合表演,如双狮、群狮等。群狮表演则由一只或两只、最多到四只大狮,数只小狮组成。小狮由一人操作 。

  文狮套路有:出洞、伸腰、伸脚、咬尾、舐足、挠痒、舔毛、打滚、刷洗、抖毛、喂果、饮水、喘息、单狮戏跃、双狮抢球等,技艺高超者可表演翻、腾、跳、扑、上桌、走高桩等杂技功夫。并配京调鼓介(冲头、四介、四槌半、紧鼓、慢鼓)及泉州独特的十音曲《贵子图》、《牡丹图》、《双贵图》、《跳龙门》等。“双狮抢球”是狮子舞传统的节目,即两只狮子争抢一个彩球,动作激烈惊险,又把狮子耍闹逗趣、天真活泼的憨厚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泉州,北派文狮以石狮市溪前村的舞狮队(又名石狮市东方醒狮队)为代表。这是一支地道的农民舞狮队伍,成立于1980年。

  溪前村舞狮队以艺术表演性较强的北狮为基础,融南北狮艺为一体,结合武术、杂技、戏剧,自创二十二套北狮套路。由“引狮人”持彩球引领3只双人大狮和4只单人小狮上场,展示争球、翻滚、追逐、戏耍,以及理毛咬尾、争斗嘻嬉戏等套路,动作新颖大方、惊险优美,动态逼真威武。而且增加高难度动作,如三张八仙桌叠成品字型双层高台上,做双狮叠罗汉再叠引狮人的高空“金鸡倒立”造型,接引狮人高空直体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转体540度空翻下地,以及众狮子集体高空落地翻滚造型和威震山谷、翻山越岭等高难度动作和套路表演时,配上泉州“什音”和戏曲性的鼓钹节奏,把狮子的稳重、刚勇、多疑、贪食、爱玩等特性表演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成立后,溪前村舞狮队摘取过全运会金牌、全国舞狮锦标赛冠军;在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中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夺得“北狮王”桂冠;两次参加有19个国家、地区参加的“国际龙狮锦标赛”,成为获得冠军的惟一一支中国代表队;2008年的全国农运会上,他们为福建省代表队收获了4枚金牌。溪前村舞狮队获得国家A级舞狮队称号。

  (二)刣狮

  “刣狮”或称“宋江武狮阵”

  “泉州刣狮——石狮刣狮、鲤城刣狮(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刣狮(泉州市)”,2019年2月列为第一至第五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增保护单位。

  在闽南地区,刣狮是一项将泉州南少林武术与狮子舞蹈完美结合的民间游艺节目。“刣狮”又叫“武狮”、“舞南狮”,属古南狮的一种。泉语“刣”“杀”“刣狮”“杀狮子”“刣狮”从道具、狮身制作到舞蹈的内容、过程、历史传承等,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内涵。

   泉州台刂狮的流传地域比舞北狮分布更广,基本上全市各地均有,而以鲤城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为盛;其原来一般在民间迎神赛会“乞火”中表演,现每逢重大节日,台刂狮队总要出场参加游行,待到广场人多之处,便停下表演一番。唯在石狮市为隐讳地名的原故,历来石狮不在市区表演狮”

   “刣狮”在泉州民间时代相传。德化县至今仍流传“祭上狮父、丁乾狮叔、西墩狮兄、科荣狮弟”的传承排辈。就在科荣,狮队始祖曾福庆自明代弘治年起就已远近闻名,族中代代传习,至今已十五世500余年,从未间断。

  1、渊源

  泉州民间将“刣狮武阵”将舞狮与武术融为一体,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原因。其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流传较广、较有代表性且较可信的是:

  明初,泉州海寇、匪盗猖獗,朝廷政局不稳而无力防御或放弃抵御,民间为生存发展只得自发组织防卫,官方也需要它配合抵御。据传,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晋江市安海镇妙峰下山后村开基祖陈大隐崇文尚武,首创武狮阵训练民众。陈大隐前几代先祖大多数是镇守要塞(或海隅)武官,其本身时任晋邑九都掌事,深谙兵法,便将军阵操练、格斗套路溶入武狮阵中,后来逐步演变为“下山后狮阵”法。

  明朝中叶(十五世纪),倭寇屡犯境扰掠,沿海百姓惨遭其害。明廷派戚继光俞大猷俩总兵抗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历史事件·泉州倭患》、《泉州人名录·俞大猷》)。在组织民军防卫和配合官兵作战时,官方倡导推广“下山后狮阵”训练民众的做法,使狮阵自身技艺也在防御、实战中得到完善,并向临近乡村传播、辐射。如与晋江安海临近的南安朴里,同众多闽南乡村一样,自发组织乡团,筹集武器,训练武术,抗击倭寇,守护家园。倭寇荡平后,民间练武习俗沿袭下来。

  明末清初,郑成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拒不降清,泉州成为反清复明主要基地,以狮阵名义为掩护的民众演武迅猛扩散泉州诸邑乡村,成为普遍现象。许多沿海百姓随郑成功反清,他们也因有武功而成为师的主力。清朝政权统一后,为防止沿海人民反清复明,朝廷严禁民间聚众练武。为保存武术技艺,乡人不得不改换面目,以岁时节日娱神娱人为由举行“刣狮武阵”活动,把练武活动隐蔽、延续下来。

  清庭为铲除福建沿海的反清力量,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诏焚泉州少林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少林寺》),没有被斩尽杀绝的泉州少林寺武僧被迫四处逃匿晋江、南安、永春、德化等地,伏身于海隅僻壤乡村,隐居在深山老林的寺庙。为了不让少林武技失传,他们或受聘于狮阵,或设立狮馆”、“狮队”,招徒授艺,作为变相的少林武术馆、武术队。

  清中叶晋江蔡永兼《西山杂志·少林寺》抄本记载:“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诏焚泉州少林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少林寺》)……泉之少林派隐伏于南邑一片寺……了凡有徒百人,皆高技绝伦,散居沿海授馆村里,此即达摩拳、杀(刣)狮技击者……南邑朴里、水头技击青狮白眉即一片寺了凡之教,亦属吾祖少林五派也。”这段文字明确了南安朴里狮阵的由来。

  还有南少林和尚一元祖师,也以刣狮馆为名目创建武馆,自创一套泉州最为特色的南少林武术“狮阵”、“刣狮”,其阵容雄伟、技艺高超,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集武术与民间舞蹈为一体。

  这些狮馆”、“狮队”十八般武器件件俱全,农闲时聚众弄狮,舞刀弄枪,将狮子作为假想敌,以此种形式作掩护瞒过清廷耳目,教习少林武功。此时,狮阵的武功技艺得到升华,形成军阵演练、少林武功和农民(生活、生产积累)的防卫技术三方大融合,成为如今狮阵定型的传统表现形式。

  鸦片战争后,清廷走向衰落,匪乱四起。咸丰三年(1853年),朝廷特派御史陈庆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庆镛》)入闽督办剿匪。在组办团练局时,各地狮阵纳入剿匪队伍,加快了剿匪速度,为保一方平安起了很大作用。

  以后各地仿效,均有狮馆之设立。如清末,傅维扁在泉州新门外锦田村(今鲤城区锦田社区)组建了一支狮队。那时泉州一带很不太平,常有土匪出没,且因姓氏与派系的区别,邻村之间互相群殴的事件屡次发生。当时,傅维扁在锦田村颇有威望,为防止土匪打劫以及邻村村民的挑衅,傅维扁聘请师傅给锦田村的村民传授武艺,并为教授狮的师傅提供免费食宿、练功场地及兵器收藏室等。

  石狮市卢厝村武狮队狮”的历史也有一百三四十年。当时卢厝村地处石狮沿海,位置偏僻,常有海盗、强盗出没,村里特聘一位广东姓师傅前来传承少林武术,成立第1支狮队,既为强身健体、自娱自乐,又作为地方护村队。之后附近乡村纷纷加入,并在各村组建狮队。抗战时,卢厝村的第二、第三代武狮队队员为地下党支部做了大量的保护活动。

  民国后,“刣狮武阵”表演是迎神赛会、刈香乞火、重大民俗节日不可或缺的节目,民间以狮阵来驱邪镇煞、祈求平安,形成习俗。其代代相传,保留至今,为武术界增添了狮”这种名为娱乐实是练武的特别节目。

  2、狮子形制

  泉州狮,其狮子的形制、材料及制作工艺与广泛流行的南、北狮不同,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狮子以雄狮造型,身长一般6米、宽2.4米,最长达9米、宽3米,由2~4人表演,全身从狮头、狮身到狮尾、狮眼都可以动狮身由农村自织麻布做成,脊背缝一道精麻绒作狮毛。此麻布做成的狮身,舞蹈时盖在舞者身上,所以也称为“狮被”。狮身颜色与北狮不同,北狮一般为青色,南狮的颜色则根据狮的武艺高低染成“乌狮”、“青狮”“青狮白目眉”3种不同级别。狮头为一平面圆形大筛子,由牛皮绷起,粗线条画出狮头模样,涂以数层桐油,舞者双手举狮头舞弄。狮尾处“狮被”向内卷起,末端连接一根一尺余长的木棍,跨在舞狮尾者两腿间,固定住“狮被”,便于腾出双手,配合舞狮头者做各种技巧动作。

  晋江市灵源街道大浯塘武狮阵所用狮子道具,狮头由丝布和猪血在模具成型后上漆而成,面积66×62厘米;狮身由蚊帐布放入热锅染成青色的做成,长328厘米;狮尾由马尾凉干而成,长约45厘米。

  现代,亦有将北狮用于狮”的。

  3、十八般兵器

  “刣狮武阵”所用的器械统称“家私”十八般兵器,全是真刀真枪,如传统的刀(官刀、踢刀、青龙大刀)、枪、剑、戟、斧、枪(长枪、钩镰枪)、鞭、锏、柳公拐、棍棒(泉州人称为丈二槌、七尺槌、九尺槌等)、牌(盾牌、藤牌,俗称狮笠)等,其品种各地略有不同,甚有用各种农具、家具如锄头、草耙、扁担、雨伞、板凳等混合使用的。

  如晋江市灵源街道大浯塘武狮阵的十八般兵器是:(1)宋江旗:长260厘米,旗面呈三角形,画龙图案。(2)藤牌:直径88厘米。(3)义钯:长160厘米。(4)丈二槌:长400厘米。(5)九尺槌:长300厘米。(6)七尺槌:长220厘米。(7)五尺槌:长170厘米。(8)钩子:长215厘米。(9)蹋刀:长174厘米。(10)锄头:长137厘米。(11)斧头:长135厘米。(12)雨伞:长156厘米。(13)双鞭:长51厘米。(14)双剑:长53厘米。(15)双刀:长50厘米。(16)柳公拐:长52厘米。(17)双锏:长57厘米。(18)官刀:长179厘米。

  4、表演程式

  刣狮注重武术套路,尤其是各种武术器械的打斗,由大鼓和锣、钹等五音铜击乐器指挥,鼓角争鸣,激烈壮观,不亚于一场实战。

  刣狮的阵头武师少则二、三十人,一般四、五十人,多则一百零八人。锦田狮阵出阵时,有七十二人组成狮队,名曰七十二地罡。,武师服饰一律窄袖扎脚,腰束丝带,全付武行打扮;20世纪60年代后也有改为运动服的。

  刣狮表演,大体可分弄狮、武术演练和狮3个程序。

  弄狮

  先由狮子出场,在震天的锣鼓和鞭炮声中跑圈,做腾跳、翻滚、剪扑、舔足、挠耳、咬尾等几个简练的动作;有的狮队经常还有一个小丑般的角色“狮鬼”,手中捏着一条末端带球的绳索,在狮子面前甩来甩去挑逗狮子,引诱狮子追捉那小球而做出各种翻弄跳跃诸番动作。

  完成后,狮子即站定昴首吼狮。

  武术演练

  接着,以龙、虎两面旗带头,狮武师们个个手执兵器,青龙大刀为前导,其次是长短兵器,随后齐眉棒(五尺槌)压阵,列队上场绕阵,围绕狮子跑圈排阵,一路喊威,来回与狮子交换位置,双方各显威风,造声势;尔后表演整套“狮阵”演练程序,展示武功。

  晋江市灵源街道大浯塘武狮阵为例,其武术套路表演分为个人演练、两人对打、连环打、其他等多种形式。个人演练按前述十八般兵器循序演练。两人对打包括踢刀对钯、藤牌对钩子、官刀对双锏、空拳对打等数十个套路。连环对打指甲、乙两人对打结束后,甲退下,乙留在场上与上场的丙对打;乙、丙对练完毕,乙退场,丙留场上与上场的丁对打……以此类推。由于大浯塘是五祖鹤阳拳创始人蔡玉明的故乡,尚武传统代代相传,武术套路表演还加上五祖拳、猴拳、醉拳、长拳、南拳、少林拳等拳术表演,这是大浯塘武狮阵与其他狮队的最大区别。

  刣狮

  武师队最后要与狮对舞,表演用各种古代兵器打斗擒杀狮子的情景。这是南少林武术与狮子舞蹈的完美结合,显出威猛雄浑、争拼格斗的凌厉气势,是整场武狮表演的高潮。

  刣狮是所有手持兵器齐上,从“三战”套路开始,轮番上阵,真刀真枪,围着狮子快速进退,闪展腾挪,“大打出手”,每个动作都包含着技击法则。由于每种兵器有多种套路,不同的出击对象,有不同的套路表演方式有24十几人几十人等套路

  永春和晋江安海下山后刣狮常用单行、龙虎对练、阵排官刀对练、打鸽仔、官刀杀狮、大刀打狮、双剑与单枪对打、双剑与踢刀对打等武术套路与狮子打斗、对练,封狮头,抹狮面,刺狮身,洗(斩)狮脚,剁狮尾。

  晋江灵源街道大浯塘武狮阵刣狮则有空拳打狮、短槌打狮、斧头打狮、双剑打狮、藤牌打狮、官刀打狮等10余个套路。

  其间亦排出阵法变换队形。

  最常见的是宋江阵表演阵法。《宋江武狮阵演排法》分为5个阵型,即“田螺阵”、“八卦阵”、“一字长蛇阵”、“蜈蚣阵”“蝴蝶阵”宋江阵最早出现在于明末清初,俗称“套宋江”,即在刣狮的同时,“交阵”“内外环”、“面线拗”(迭圈)、“双打”、“群打”、“穿针”、“环螺圈”、“长蛇”等武术套路对练。此外还有“绕龙门阵”、“八卦阵”、“关刀阵”等阵势。

  南安市水头镇朴里乡刣狮还有个“青龙化蝴蝶”阵。队伍时而化整为零,时而融为一体,有攻有守,变幻无穷,需长时间训练和磨合才能练成。

  晋江市灵源街道大浯塘武狮阵有“黄蜂蝴蝶阵”。此阵从黄蜂出洞起,煞蝴蝶阵止。

  掌握狮头狮尾的人灵活机动,配合默契。狮子时而摇头摆尾、温柔和顺,时而腾空而起、勇猛出击,时而在刀光剑影中左逃右闪、左冲右突,腾、翻、剪、扑、踢、撕、咬,回避兵器的攻击。一时吼声阵阵,尘土飞扬,惊心动魄,直至“打死狮子”

  南安市水头镇朴里乡刣狮的最后,则是一名武师手执杆刀,与狮子周旋,挑逗狮子作出翻转、腾跃、前扑等动作,待狮子筋疲力尽之时,手起刀落,把狮子斩于刀下。

  5、两队对斗

  过去常有两个狮队对斗,那就是狮与狮斗,人与人打,人打狮,狮伤人,混合作战,打死打伤,既不退却,也不后悔,这和不同派系的武术馆的“拼馆”同出一辙,借狮这种形式作掩护而已。

  泉州狮根据武艺的高下不同,分为“乌狮”、“青狮”“青狮白目眉”几个等级,以青色狮兼画白眉毛的队武艺为最高强。

  泉州城及周围各县、区都流传一句俗话:“青狮白目眉,有本事任你来”,意即谁敢以“青狮白目眉”出阵,就不怕各路武林高手的挑战,并且能战而胜之,否则,舞弄“青狮白目眉”狮就不是一般的比套路,而演变为真刀真枪的大比拼,甚至有生命危险。正因此,民间即使武艺高超者也不敢轻易舞弄“青狮白目眉”。据传清末时,永春潘洞光祖父、祖叔曾表演过“青狮白目眉”,时于云龙桥上过刀山、火城、上十三叠八仙桌抢“彩篮红包”,使两岸观者高呼叫绝。南安市水头镇朴里乡也擅长操演“青狮白眉”刣狮阵。

  另据《德化县志》载:德化梨坑狮队拥有头套圈、二套圈和铁耙、双刀、铁尺、丈二槌等表演技艺。民国初还应邀到永泰表演“抱烧红铁球”、“饮三桶清水”、“吃净10平方尺油麻”等绝技。至今德化“乌狮”队表演狮,仍可从高高的桥栏上轻松走过,可见其传统工夫之深。

迎阁

  迎阁,亦称“妆阁”、“装阁”、“抬阁”,旧时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今文艺踩街形式之一。

  “泉州妆阁(泉州市)”,2019年2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概说

  泉州的迎阁,至迟在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中已有明确记载。

  阁者,指用木版组成一个小舞台,由4个成年壮汉抬着(旁立数人备为轮流替肩者)。上面坐着童年伶人,装扮《状元游街》、《陈三五娘》、《桃花搭渡》、《士久弄》、《番婆弄》、《骑骡探亲》、《三藏取经》、《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关公保二嫂》等戏出。通常是有说有唱,音乐一般根据所扮演故事配以南音或民间小调。

  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1925.12写于英国牛津大学印度学院):

  “宋朝的讶鼓,现在还存在于福建漳、泉间的‘迎阁’,但事实上恐是讶鼓的转音……这颇类于宋人的肉傀儡。”

  “印度有一种节日举行化装游行的风俗,梵语叫做‘讶咀罗’,音近于讶鼓与迎阁。”

  莆田、泉州、漳州在宋代都有讶鼓的艺术形式,南宋·诗人刘克庄(莆田人)有诗:“讶鼓流传自柳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克庄》)

  泉州的傀儡调中有“大迓鼓”,泉州弦管中也有“大迓鼓”曲牌。南宋·朱熹曾把讶鼓界定为“舞队”朱子语类》载:“如舞讶鼓,其间男子、妇人、僧道、杂色,无所不有。”看来是一支化装游行队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泉州的迎阁,不全是装扮戏出,也有一部分是“招财进宝”的阁,即展示“物华天宝”(本地土特产)的阁,以及展示进口商品的“迎番货”,反映了泉州社会生活中的重商主义倾向。

  铁枝阁

  单个的彩阁,表演者由预先装置好的铁枝架高高架起,甚至可连垒数人,称之为“铁枝阁”

  水车阁

  安溪县湖头镇美溪村独特的文艺踩街形式。

  过去,美溪村沿溪傍岸布满着靠溪水冲力旋转带动石臼碾谷磨粉的水车磨。有一年正月十六,村里游乡,有人倡议根据莲花阁的形式,仿照水车磨造型,别出心裁地设计出这种流传至今的民间踩街队。

  水车阁整个外形骨架与生活中的水车轮相似。车轮腰部是一对轿杠,出迎行进时由4个壮汉抬着行走(现在改为装置于车上)。轿杠中点是一对轴心,轴心中套着一个直径达2米许可以旋转的圆轮,似圆形水车;轮圈再用4根竹杠分成8等分,间隔处用铁链悬挂着4个秋千状的木箱或小椅。圆轮外围再用木条及竹条搭一个床框状帐篷,既可遮日避雨,又可在框上张灯结彩,整个阁棚就象一辆琳琅满目的彩车。

  踩街时,龙旗、彩旗前导,大锣大鼓开路,“四管”、“八管”伴阵,队伍浩荡,声势颇大。水车阁4个木箱或小椅中,分别坐一稚童男女,扮成《陈三五娘》、《西游记》等故事人物,圆轮缓慢地沿着轴心转动,边转稚童边演唱。阁棚下的鼓乐队边奏边和,上下呼应。

  安溪蓬莱岭美也有水车阁,大致相同。

  蜈蚣阁

  蜈蚣阁,又叫“阁队”、“龙阁”、“凤阁”,广泛流传于泉州各县区及厦门、漳州等闽南一带及台湾、金门地区。

  “蜈蚣阁”表演与一般“彩阁”不同,通常由十几块至几十块木板连接组合而成。每块木板长1.5米至2米,宽40至50厘米,称为“阁棚”;每块“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又可灵活转动。又于卸接榫眼处横穿一根木棍,长度超过“阁棚”宽,用作肩扛用。

  “阁棚”装饰得五彩缤纷,上面装置一高凳,每只高凳上坐一少年孩童,妆扮成某一故事中的人物,最常见的有《昭君出塞》、《水浒》、《陈三五娘》等。表演时由两拨人轮流抬行,坐在高凳上的童角则手持各种乐器、道具,做出各种身段,一路放炮,一路表演。因其节节相接,弯弯曲曲,委蛇而行,形似蜈蚣,故称“蜈蚣阁”

  泉俗踩街所用“阁队”也有在首尾处分别装上龙头、龙尾或凤头,凤尾的,则“阁队”又称之为“龙阁”“凤阁”

迎蕃货

  泉州民间百戏之一,是泉州民间艺术受到外蕃文化影响的表现。

  艺人们扮演蕃商胡贾,手持珠宝犀象之属,在栈道上舞弄。

宋江阵

  《宋江阵》亦称《套宋江》,是在春节、元宵、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里表演的一种群众性武术操,流传于泉州各县、市、区。

  明末清初,泉州不少义士支持郑成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反清复明,受到清政府打压。这些义士遂转入以迎神赛会化妆表演形式,保持练武习俗和武术套路,于是,在节庆中便出现了一种以装扮水浒英雄好汉108将参与踩街表演的队伍,即《宋江阵》或《套宋江》。

  由于《宋江阵》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气氛热烈,不断丰富发展。一路便走上舞台,成为宋江戏”,即“戈甲戏”、“高甲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戏剧· 高甲戏》)的主要源头;另一路历代沿袭,仍延武术方面发展,并经100多年前的泉州少林五祖拳师蔡玉明最终成型为如今模样。

  《宋江阵》以武术表演为主,人数可多可少,一般有36人、72人、108人三种。主要扮演 宋江卢俊义公孙胜李逵孙二娘武松阮小二等。

  宋江阵以锣鼓点场,以正副龙虎纛旗为前导,首先按36天罡、72地煞的座位顺序亮相行进 表演。手中器械,即刀、枪、剑、镰、钩、盾牌等 18般兵器。

  开场的是宋江舞大旗”,锣鼓响处,大旗卷地而起,浑天挥舞,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旗展处,是李逵使双斧”,接着徐宁使开钩镰枪,刘唐抡着扑刀,“解珍”、“解宝”飞舞托天叉……梁山泊众好汉纷纷上阵,18般兵器各显神通,场面威武壮观!

  行进到宽阔场地,成集体表演;有时还用布条拉起一座“城门”,以示攻城略地。锣鼓声中,先操练各种阵法,如“黄蜂阵”、“美蝶阵”、“ 八卦阵 ”等。

  “连环八卦阵”宋江阵的高潮,由32人演练。表演者四人一甲,一个挟刀持盾,三个手握棍棒,刀盾对棍棒,先三打一对练,然后刀盾对棍和棍对棍,再跳过门进行队列变换,最后集体循环对练。动作迅猛多变而齐齐整整,一招一式,无不踏着鼓点。

  阵法后的武术表演先单人,后多人,最后集体大绕阵。最后收场的一般是关胜舞大刀”, 青龙偃月刀大开大合,豪放潇洒,划破青天。

  由于农村经费限制,无法添置太多角色服装和器械,现已难见到水浒英雄形象,而代之以身着运动服,器械也部分代之以农家劳动工具,如锄头、扁担、铁耙、木棍、竹竿等。

驴子探亲

  驴子探亲

  《驴子探亲》又称《骑驴探亲》,最迟在清末民初的民间社火“妆人”表演中已见出现,是泉州城乡重大节庆踩街游行不可或缺的民间舞蹈之一,广泛流行于泉州各县市区以及厦门、漳州及台湾等地区 。

  《驴子探亲》演员4人:一对丑角打扮的老公婆,一对年轻貌美的女儿和憨女婿(或憨阿舅)。老婆子腰上绑着竹扎并用纸裱制的“驴子”,做骑驴状;老夫牵驴;驴后面跟着拉拉扯扯、 争争吵吵的女儿和憨女婿。

  情节大致表现老公婆因女儿家事与亲家引起争吵,带着女儿、女婿(或“憨阿舅”),骑着驴要到男家找亲家评理。舞蹈表演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泼、热烈而又诙谐、滑稽。

  骑在驴上的老婆子一手摇着棕桐叶大蒲扇,随着情绪做各种奔跑、逗趣动作。遇场上有人放鞭炮催场,“驴子”会忽然受惊,猛地立起,前后左右奔跑腾跳,甚至直冲牵驴的老公,从老公身上一跃而过;老公则双手紧握缰绳,配合老婆子前后左右奔跑,缰绳或收或放,或拉或拽,一边大呼小叫,做 出各种表情动作,技艺高超的则可做各种翻、扑、剪、跃以及大小矮步等技巧动作;女儿及女婿则跌跌撞撞地跟在驴子身边,配合驴子的奔跑、冲撞做各种表情动作 ,活跃舞蹈气氛。女儿有叠步、小跑步、云手、顿蹄等动作,女婿有双跳步以及挠腮缩鼻等夸张的表情。表演中四个演员配合默契,妙趣横生,很受群众喜爱。

  旧时表演《驴子探亲》时,观众围成一条长长的人巷,表演者则一边左右跑跳冲撞,一边与两旁观众插科打浑,引起哄堂大笑,此情景现已难再见到了。

  现在泉州的《驴子探亲》舞一般不再出现“女儿”“憨女婿”这两个角色,而是突出了“骑驴”的二人表演。

  竹马灯

  《骑驴探亲》在安溪县以及漳州的漳浦、华安、平和等地叫《竹马灯》,由一旦二丑三人 表演。旦扮王昭君,丑扮番头、番仔。舞蹈表现王昭君出塞和番,一路翻山越岭、踏雪迎风、 思国思亲的复杂心情;番头、番仔则一路跟随,出乖露丑,且歌且舞,欲博王昭君欢心。整个舞蹈庄重与诙谐互相对比、融合,很受观众喜爱。

  源流

  据《漳州文化志》载,《竹马灯》系源自漳州地区的《竹马戏》,至今有900多年历史。《平和县志》载:“岁时,元日……诸少年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 南靖庄复斋《秋水堂诗集》也记载竹马戏扮演《王昭君》的盛况:“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

  《竹马灯》或叫《竹马儿》、《跑竹马》、《跑驴》等,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久远。表演形式同样是在舞者腰间系上马形的道具,分马头和马尾两截,舞者像似骑在马上,边歌边舞。 宋 代民间舞队中已有《跑竹马》的表演。清代《北京走会》之《旱船走会》画面上,有一腰部系马头马尾的女子,左手执马鞭,歪头向着右边一执鞭的丑角,分明就是两个等候上场的《跑竹马》的演员。清人潘荣阶《帝京岁时纪胜》,记录了清代北京元宵民间娱乐活动:“岁时杂戏、元宵杂戏、剪彩为灯……博戏则骑竹马。”至今安徽宁国、朗溪等地也都流传《竹马灯》的舞蹈。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泉州沿海地区的《骑驴探亲》和安溪县的《竹马灯》,应当都源自我国北方的《跑竹马》、《竹马儿》。《骑驴探亲》是在《竹马儿》基础上,更新角色、清节,融人泉州地方戏曲表演特色,而成为泉州地区最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