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塔与石经幢(下)

  7划:进宝双塔、坑内外石塔(惠安县东园镇长新村坑内外自然村)应台亭球形石塔(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社区应台亭)、陈埭石经幢(晋江市陈埭镇四境前社桥头。沿革。规制。)、 杨林石经幢(晋江市龙湖镇杨林村)、张坑古塔(镇尾塔。南安市霞美乡张坑村。)、佛岩塔(南安丰州九日山西峰无等岩顶大石上)

  8划:金龟塔(安溪县金龟山上)、驷高塔(德化县浔中镇世科村)、诗山石塔(婆罗门石塔。南安市诗山镇街后山二村塔脚街。)

  9划:城心塔(定心塔,泉州市区西街井亭巷北端西侧)星塔(石狮星塔[镇海塔]。安海星塔[晋江市安海镇安东村星塔自然村(坑岬村)。郑芝鹏《重建星塔小引》。郑成功少年读书处。《安海志》辩。规制。]南塔德化龙浔镇宝美村程田寺)、狮霄塔(德化县治东南南关外。沿革。明·蒋德璟《记》。)

  10划:凌霄塔(紫帽山右峰绝顶)晋井双塔(晋江市金井镇石圳村晋井自然村北面墓明山下)、留安塔(仙洞塔,文峰塔。永春县桃城镇留安社区留安山上。留安双塔。两次重建文峰塔。附:文明塔遗址。)、铁峰塔(安溪县官桥镇仁峰村铁峰山顶端)浮山石塔(惠安县张坂镇浮山村荷石自然村。獭窟岛。石塔规制。)、埔塘经幢(惠安县张坂镇埔塘村)、桃源宫陀罗尼经幢(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桃源宫内)

  11划:盘光塔(盘光桥南、丰泽区城东街道金屿社区乌屿岛金屿自然村东畔高处)、蚶江石经幢(石狮市蚶江镇后垵村)

  12划:雁塔(安溪县凤城镇蓝溪溪滨沙滩上。沿革。规制。)、塔兜石塔(德化县南埕乡塔兜村)

  13划:瑞光塔[安平西塔,白塔,文明塔。晋江市安海镇安平桥头超然亭东北侧。沿革(南宋·绍兴始建。代有修葺。现代辟入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项目之一。)。庚寅年点灯之俗。规制。]、瑶台(东塔,惠安县洛阳镇上浦村吉贝自然村)、新店石经幢(晋江市池店镇新店村中)、塘园佛塔(千年佛塔。石狮市灵秀镇塘园村北。)、鹏都塔(鹏都石塔,搏鹏塔。德化县龙浔镇丁溪村。)

  14划:嘉惠塔(潘湖塔、欧塔。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魁星岩塔墓(永春县石鼓镇奎峰山麓魁星岩大殿左后侧50米处)

  15划:潘湖佛教造像塔(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中路南区)

  18划:鳌美塔

七划

进宝双塔

  位于安溪县龙涓乡举溪村水尾,系风水性构筑。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

  石构,平面方形,须弥座,五层出檐。塔身方形石雕佛像,和鼓形石,及八角檐石,分别迭砌,顶端置相轮塔刹。

坑内外石塔

  坑内外石塔,位于惠安县东园镇长新村坑内外自然村路口。2006年6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明代,计两座,规制相当。塔为两层实心楼阁式塔,通高2.86米,蕉叶形塔刹,塔身四面分别镌刻“僧、法、宝”及佛像。

应台亭球形石塔

  应台亭球形石塔,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社区应台亭,始建于宋。(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应台亭》)

陈埭石经幢

  陈埭石经幢,位于晋江市陈埭镇四境前社桥头。

  “陈埭石经幢(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陈埭石经幢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原立于陈埭旧街。

  明·万历三年乙亥(1575年)重修。

  1987年移今址。自八角形短柱以上部分均为近年重修补配。

  规制

  陈埭石经幢石构,7层,平面呈八角形(八棱柱式),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通高9.25米。

  幢基为2层八角须弥座,八角雕力士承托,上置八角形、圆形、方形盖石,分别浮雕海浪、莲瓣、菱角花纹饰。

  幢基之上又有3层基础:第1层为圆鼓状,置于覆钵上,圆鼓表面浮雕双龙及火焰宝珠。第2、3层皆为八角短柱,每面各刻蹲坐的力士1尊。层与层之间自下而上隔雕云气纹覆盆、雕花卉的八角形石盘、雕仰莲圆形石盘。

  石盘之上为八角形幢身,幢身镌刻经文,已严重风化,仅南北两面“宋·天圣三年建”、“明·万历乙亥年埕上氏募缘重修”等刻字尚可辨识。幢身上覆八角形攒尖顶盖,檐口翼角起翘。

  顶盖以上为幢顶部分,自下而上依次为每面雕力士的八角形短柱、方形顶盖、每面雕佛首的方形短柱、方形石板盖和圆形相轮刹。

杨林石经幢

  杨林石经幢,位于晋江市龙湖镇杨林村,原是晋江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经幢。

  杨林石经幢建于宋代,实心石构楼阁式,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各层有檐盖挑出,通高3.92米。底层为圆柱形,浮雕双龙戏珠;第2至6层为八角形柱体,分别雕力士像、佛号铭文及佛像。檐盖分别雕出波浪状、仰莲状。刹顶雕圆形宝珠。样式古朴而精美。

  2009年5月3日凌晨被盗。被盗走石经幢顶部八角形幢柱4个、圆形宝珠刹顶1个、刹座1个;4个檐盖遭破坏遗弃,残件目前保存于附近村民家中。整座经幢现仅剩底部3层。

张坑古塔

  张坑古塔,又称“镇尾塔”,位于南安市霞美乡张坑村“三王府爷公庙”之后。

  张坑古塔文献无征。相传,张坑为船形地貌,古塔位置一带原为丘陵,居船尾(地名“凤尾”),无人居住,约清初·康熙卅五年(1696年)左右,为镇风水,建此塔。塔高约3米,六角形,六面皆有佛像,乡人俗称“镇尾塔”

  塔建成后,常有小鸟栖息塔顶,含有榕籽的鸟粪恰好拉入塔顶微小的缝裂之处。经漫长岁月,榕籽在雨露中吸取了充足的水与养分,逐渐生根、发芽,小树长成了大树,而大树又将其须根向塔底大地蔓延。形成 “榕包塔”景观。1958年,村民曾砍树烧炭炼铁,桂花榕被砍得只剩下两个树丫,生长非常缓慢。廿世纪70年代后,村民陆续在此处建造房屋,桂花榕生长的速度也快了起来,直窜周边村民的门前屋后。

  现桂花榕长势旺盛,树体高20多米,直径约2米,树冠占地1200平方米,树包着塔,塔嵌在树里,榕、塔交缠,浑然一体。树冠覆盖塔顶,像1朵大蘑菇。根茎粗大、赭色,榕树根枝向四周延伸,似藤树一样盘缠着3米高的石塔,塔身的条石被榕根缠绕,紧紧裹抱覆盖,而3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塔顶石均裸露在外。

  该榕树是桂花榕,四季常青,每年开3次花,每次约1个星期,花季大约在4月、7月和10月。花开时,外观有点像玉兰花。而且每年换季1次,大约5月份时树叶枯落,树枝全部光秃秃,一周后又长出新叶,半个月不到便又枝叶繁茂。

  树上有2016年5月悬挂的“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牌”,标明桂花榕树龄261岁。

佛岩塔

  佛岩塔,位于南安丰州九日山西峰无等岩顶大石上。(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西峰·无等岩》)

八划

金龟塔

  金龟塔,位于安溪县金龟山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康熙十七年(1678年)被蔡寅部属毁坏。

驷高塔

  驷高塔,位于德化县浔中镇世科村,坐落浐溪北畔。保存完好。

  “驷高石塔,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嘉庆(1796—1820年)间世科郭文南倡建,以所在地取名,寓意“驷马行空高车显贵”

  “驷高塔”素面。民国廿八年《德化县志》载其“高约五丈,围三丈许”。1980年1月22日实测:总高14米,底围10.3米,分六面,每面1.7米。

  塔石砌实心,呈六角形,分5层。每层各有密檐,檐角雕有凤鸟(今凤鸟毀损)。上部为六角攒尖式石顶,顶上以石葫芦作塔刹。

诗山石塔

  诗山石塔,亦称“婆罗门石塔”,位于南安市诗山镇街后山二村塔脚街,为婆罗门式石构塔,造形优美,雕工精致。

  “诗山石塔(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诗山塔(南宋):南安市诗山镇山二村”,2001年1月列为第五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诗山石塔建于南宋·宝佑四年丙辰(1256年),1985年重修,保存较好。

  诗山石塔由高台塔座和塔身两部分构成, 辉绿岩砌筑。

  塔座高台方形,石砌,高2.7米,底边长2.6米,顶端筑有护拦,上阴刻楷书“宝祐四年丙辰春立”8字。

  塔身4层,宝箧印经式,平面方形,高6.5米, 向上逐层分收。

  底层挑出,为方形须弥座,高 0.83米,边长1.4米;束腰四面分别浮雕双狮戏绣球、三狮戏绣球、折枝石榴、荷花。

  第2层四边置石栏杆。

  第3、4层四面各雕一拱形佛龛,内各浮雕一端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手印各异;四边角各浮雕一手持不同法器、姿态各异的金刚力士立像。

  塔顶方型翘角挑出,四面各浮雕一形象凶猛的狮首纹,四角置蕉叶形插角。

  塔刹刻五重相轮,冠以六角形出檐华盖和葫芦。

九划

城心塔

  城心塔,又名定心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井亭巷北端西侧(旧属万厚铺),始建年代有唐、五代、明·万历元年之前、明·万历间四说。(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城·城心塔》)

星塔

  石狮星塔

  又名镇海塔,位于石狮市鸿山镇伍堡湾,是船舶出入伍堡湾的航标,始建于元代。

  伍堡上襟祥芝,下接永宁,自古以来为泉州外港要口,海交兴盛。

  塔高8、8米,石构三层。下层利用海边天然巨大礁石为基,条石纵横砌为圆形。中层安放宝瓶式塔肚,正面作龛如壶门。上层塔脖,收分实心,并放置塔刹。其规制为元代风格。

  塔内有一块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伍堡王兴元王梅生等13人捐资重修星塔的碑刻。据《五福王氏族谱》载,清代伍堡海商积极从事海交活动。道光年间,随祥芝直航新加坡航线开通,伍堡王淑钳等83人航海前往新加坡,占同时期该族出国华侨总数的84、8%。

  安海星塔

  星塔,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古称安平镇)东北郊安东村星塔自然村(亦称“坑岬村”)现安海成功小学操场边上 。

  “星塔(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星塔(明):晋江市安海镇安东村”,2009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芝鹏《重建星塔小引》

  星塔始建不祥,由来久矣;后圮。明·祟祯十六年(1643年),郑芝鹏与乡人重建。

  郑芝鹏郑芝龙弟、郑成功的族叔。崇祯元年(1628年)九月,郑芝龙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崇祯三年(1630年)季春,郑芝龙在晋江安海镇桥西铺 建置豪华府地,以控制镇西南的水陆要冲;另分郑芝鹏 一支驻军坐镇东北的寨铺,以扼守陆路隘口。因此,郑芝鹏得就近于星塔村建府立圃自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芝龙郑成功》)

  《晋江碑刻选》范清靖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曰:“《重建星塔小引》系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年)郑芝鹏撰书,记重新星塔事。碑在星塔第3层,高30厘米,宽42厘米。碑文楷书,竖排27行。文末有篆章二,文曰‘郑芝鹏印’、‘石井’。”

  该书收录其全文曰:

  “重建星塔小引

  桐郡之南五十里而遥,距安平数百武(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有乡‘星塔’。以其地去水之处有塔曰星塔,而乡因名焉。夫乡以塔而名,则塔与乡所由来旧(久)矣。

  乃年久颓废,未有鼎而新之者,甚非所以壮方隅(四方和四隅)而耸诸乡之形势也。不佞(犹“不才”,自谦词)近者避市之嚣,侨寓于兹,幸而群乡之人习而安之。间者流览其山川风景,慨然有鼎新斯塔之意。

  夫塔以星名者,言其高远接星辰、文明炳星日。其为文笔卓立,则儒学因之标题;其为砥柱水势,则民物因之康阜。昔人取此塔以名乡,不为无意。而气运未至,递兴递废,有能光旧物而开来美,岂非甚盛事哉!

  但事难独造,而功易众建。且一乡之胜,一乡共成之,当不遗力而让财。因会集诸长老,议设一册,随其家丰志趣乐输题助,则力少功多,兹举固易易也。今夫安平文物甲郡邑,而此地盘踞其上未里许(坑岬地近安海),分余绪足陶铸(分安海文明之余以造就人才)。而天地变化,草木自蕃,则诸乡之吉祥善事,固未可量也。诸长老咸以为然,而命不佞为之弁其端。

  皇明·崇祯癸未(崇祯十六年,1643年)秋捌月吉日,石井里人郑芝鹏书。”

  郑成功少年读书处

  明·崇祯三年(1630年)十月,郑芝龙始得迎7岁的郑成功(日名“福松”,改名“郑森”)自日本归安平(安海)。

  郑成功从日本回国后,借坑岬村郑芝鹏处花圃读书(时星塔已圮),在这里度过少年时代,直至崇祯十一年(1638年) 15岁入泉州府南安县学为廪生(补弟子员)。

  祟祯十六年(1643年)郑芝鹏在坑岬重建星塔,后人也就称星塔周边是郑成功少年读书处”了。

  《安海志》辩

  《安海志·卷15·塔坊4·星塔》(1983年)载:

  “星塔在市东北坑岬宫前。

  崇祯二年己已(1629年)间,太师郑香筑圃于其处,衣服每常蛀烂,识者谓其巽方稍旷,因造砖塔五层四角以镇之。今太师圃中榕树山石犹存。坑岬人因以星塔名乡。

  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年),因塔颓废,郑芝鹏鸠资集众重建之。 ”

  此《安海志》所记有误:

  郑香郑芝鹏是同一人,而非两人。郑香郑芝鹏本名,南安石井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同乡同宗族弟,曾受封太师昭明侯。《台湾外纪》中叙述郑芝龙安排“十八芝”兄弟时指明:“季弟为芝虎,四弟为芝豹、从弟芝鹤(后改名芝莞,族弟?芝鹏

  ②郑香郑芝鹏)两次建塔之说前后矛盾。郑芝鹏自撰的《重建星塔小引》碑文(见上文)称:“以其地去水之处有塔曰星塔,而乡因名焉。夫乡以塔而名,则塔与乡所由来旧(久)矣。”可见,星塔并非郑香郑芝鹏)首建,而是乡与塔同时并存“由来旧矣”

  规制

  星塔坐东朝西,是一座方形阁楼式实心五层四角砖塔,边长2.4米、高16.6米,层层收分,置瓦出檐,四面作假门,葫芦形塔刹。

  塔上第三层西面,嵌有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郑芝鹏撰书的《重建星塔小引》碑记1方;第四层嵌有白花岗岩长方形竖行石刻1方书“星塔之塔”4字。

  星塔是闽南唯一方形砖塔。我国唐代以前的佛塔平面以方形为主,但方形塔在唐代以后则很少使用。除了星塔,福建方形佛塔只有福州国宝塔、莆田东甲石塔和石室七层砖塔等少数几座。

南塔

  南塔,在德化龙浔镇宝美村程田寺。废。(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程田寺》)

狮霄塔

  狮霄塔,位于德化县治东南南关外。明·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七月建,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五月竣工。清·顺治四年(1624年)毁于兵。

  沿革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塔·狮霄塔》:“狮霄塔,在南关外,邑治之东南。明·天启间,署知县、泉州通判闻人宗望倡建,知县林大俊经始,桂振宇落成,并建春台于其下,邑人为主三贤祠。顺治四年毁于寇。”

  明·蒋德璟《记》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塔·狮霄塔》收录“明·大学士、晋江蒋德璟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蒋德璟》)曰:

  “朗宁侯莅德之三年,而凤翥东始有卿霄塔云。夫塔,佛之所谓率堵波也。称椰霄者,右儒也。古常有西南两塔,兹称始者湮久复兴,故美而始之也。志称龙角凤光而誉髦绎之曰:‘水流丁,罗簪缨。’以是侯首建塔,次浚溪。特书塔者,塔重也。侯涓俸百四十镪,百为塔,四十为溪。而塔力巨,仍募三百助之,若溪则塔之余力。塔落成,署谕孝廉君帅诸生谒碑之。

  按:

  嘉靖(1522—1566年)中,邑侯建驾霎亭于龙浔峰巅,王道思先生纪之。其胜以地灵,为人材之斡。而家大人令江山时,尝筑九清、鹿溪二梁,及建牙海北,亦有起秀塔之役,其意与侯合。

  然窃以为人材者,士之所自砥,山何权焉?天有所域,人自靡然而受之其间,欲以意与之衡,又不能移山走水,夺智陋而耸以菁华,则其势不得不拱而望之有司。有司之权行,而山川之权遂轻。然而非真循吏,视其子弟若吾阶芝兰,视其山与川若吾几筵间物,而必为桐乡树干百年不朽之举,则亦相与晏然坐以听之而已。

  吾郡文献甲四海,独德化居万山中。自同卿以乘铨显,计部以清新著,他如郡丞诸右姓,人文彬彬鹊起,议者渭于方值巽,宜笔峰,若戴云、五华绣屏之秀,可揽也。

  若夫丁溪者,故脉自在,于宋时一夜雷雨,篆溪为‘丁’,兹复混壅,两者实待侯而办。侯乃身肩之不烦,公私浃岁而告成。

  今试梯凤翥之巅而望,澄蓝如练,一纵一横者溪也;蜿蜒属于塔之麓者,云龙桥也。与浮图岿然相峙,如龙之变头角而出者,驾罢亭也。宝铎鸣凤,水云万顷,若唐人所咏‘雁塔曲江为一品’,白衫题名宴樱之处,而远近之色,交以其秀环而映者,九仙诸名山也。

  於戏!

  其不华与史所称,如辰阳长宋均,蒲亭长仇览,率以兴起黉序为务。而召父在南阳,行视水泉,开通沟洫,起水门堤淤各数十处。侯有汉循吏风也哉!

  侯洁修嚼然出尘,家世令诸称廉能,而长公第读书署中,归而发解,得作兴之报良多,余且拭目人士之继起也。

  塔始于癸亥七月,竣于甲子五月,高八十余尺,周倍之。凡五级,翼以扶栏,中层为堂,容数十榻。查盘莆司李祈佳尝登览之,甫告成而元式;君联登两榜,尽为兹塔之征应云。

  侯讳大俊,号惺非,西粤朗宁人。由乡贡来令德邑(据民国版《德化县志·艺文·记》补上)。”

十划

凌霄塔

  凌霄塔,位于紫帽山右峰绝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紫帽山·凌霄塔》)

晋井双塔

  晋井双塔,位于晋江市金井镇石圳村晋井自然村北面墓明山下。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建于明代,分布于山顶香炉石之两翼,相传为古时压胜驱邪之物。

  双塔一东一西对峙,通高5.56米,石头结构,形态相同,分塔基、塔身与塔刹三部分。塔基为双层方形石台,塔身底层为长方体,四面分别刻“僧”、“佛”、“发”、“宝”四字;上层为圆柱体,一侧刻有佛造像。再往上为圆锥形塔刹。

留安塔

  留安塔,原名“仙洞塔”,清·乾隆年间曾更名“文峰塔”,位于永春县城东南隅桃城镇留安社区背面留安山上,是今日永春的标志性建筑。 留安山的山头有二,古称“双鱼山”

  “留安塔(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留安双塔

  留安塔原名“仙洞塔”,始建于明初据说永春地居网穴,先民为保护宝穴而建留安塔以镇锁网穴的龙脉,而防被歹徒作法暗算或超度走散。

  明·弘治元年(1488年),又于留安村后炉龙湖殿前东南方大石壁顶建文明塔,形成留安双塔形势。传说,历史上该处溪阔水深,溪水常淹至大石壁脚下。

  明·万历二年(1574年),永春知县许兼善委派留安刘鱼山拆卸留安塔和文明塔之石,以增高永春城墙。

  两次重建文峰塔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永春知州、安徽人姚任道根据传说和百姓要求,重建久已废圮的“仙洞塔”,后由继任知州周瑛完成,更名“文峰塔”

  1961年,“文峰塔”被强台风摧倒。

  1984年,旅居港澳邑人颜彬声梁披云陈吴爱惜捐资10万元,按原规制重建,名“留安塔”

  重建后的“留安塔”全高25米,素面空心,石构密檐拈尖,全部以花岗岩条石垒砌,夹以钢筋混凝土柱,八角7层7间,每层饰以斗拱,仰托上层,层层出檐;斗拱飞檐,桔红色琉璃瓦屋顶,集亭、台、楼、阁于一体。内有扶梯可攀援,外绕回廊。

  重建时,在加深的原基之下,发现另有基础,出土1批宋、明时期的铜钱、陶瓷器和印章等文物。

  塔门壁上嵌现代书法家梁披云撰并书《留安塔记》碑,记述1984年重建留安塔经过。

  附:文明塔遗址

  清·乾隆卅七年壬辰(1772年),永春知州张所受倡议、留安村刘叔王发动族人捐资,重建文明塔。塔高11丈1尺,第1层宽1丈2尺4寸,逐层缩减。

  后来,不知何时何故,文明塔倒毁。现仅遗留第1层的部分石条,及“文明塔,乾隆壬辰年阳月族建”的石雕牌匾1块。

铁峰塔

  铁峰塔,位于安溪县官桥镇仁峰村铁峰山顶端。里人林怀鸾建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系风水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铁峰山》)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1·舆域·山·铁峰山》:“铁峰山(在依仁里),山顶石起数丈,如铁砧,俗名‘铁砧山’。万历中,里人林怀鸾塔之。下有慈济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慈济岩》)

  塔石构,平面六角形,实心单檐,棱角往上分收,宛如倒悬大喇叭,构造独特。

  现塔顶部遭毁损,残高约10米。

浮山石塔

  浮山石塔,位于惠安县张坂镇浮山村荷石自然村。

  “浮山石塔(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獭窟岛

  浮山村,位于惠安县东南端獭窟岛,西北距县城35里,北濒崇武海面,南峙晋江祥芝水域,西通泉州港口,东则汪洋无际,可通台湾省、日本、东南亚等地。

  獭窟岛纵横不过3里,却有“区区獭窟三丘地”之称。獭窟是惠安著名的渔村和海上交通津头,在历史上有过数回的盛衰演变。清·洪昆《獭江新考》载:獭窟岛“唐、宋、元间,居民稠密,人皆事于通洋,遂为舟车输运津头,称富盛焉。”

  獭窟岛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唐、宋、元、明至清以来的石雕实物,是惠安石雕史上一页宝贵的历史剖面。如唐建的浮山寺(后堂)、宋代的武安王宫(井亭宫)、元代的石塔、明代的獭窟妈祖宫(西宫)、六王府(后宫)、清代的节孝坊。

  石塔规制

  浮山石塔共5座,1985年在三教堂废址沙堆中发现。

  2座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石构圆形,高3米;须弥座呈六角形,边长0.51米。塔身由辉绿岩石雕仰莲托覆莲座分层叠以瓜棱形和鼓形构成,上置单檐八角攒尖顶及相轮塔刹。

  3座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石构方形,残高2.17米。须弥座边长1.42米。塔身作须弥座形,逐层收分,现仅余2层,其中又1座仅剩1层。

  5座塔造型别致,皆雕有佛像、花纹并捐建人及时间,虽已残缺,但价值未失。

埔塘经幢

  埔塘经幢,位于惠安县张坂镇埔塘村博济侯宫前,保存尚好。1992年11月列为惠安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经幢建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原是埔塘白云庵前旧物,后庵废,改建为博济侯宫。1966年“文革”中遭破坏,塔构部件散落四处。1990年旅台乡贤捐资修复,1991年竣工。

  经幢是石构陀罗尼经幢,共2座,通高6.77米,底为边长0.78米的八角形须弥座,雕莲花,灵芝、双龙抢珠等纹饰。幢身分为三段,下二段身为八角形,刻有佛像和佛咒;上一段方形,刻有释迦游四门的故事;其间各层次似宝盖、鼓形和仰莲瓣承托。顶部葫芦刹尾。整座经幢造型庄重雅致,雕饰繁富,雕工精湛,为其他众多佛刹所少见。

桃源宫陀罗尼经幢

  桃源宫陀罗尼经幢,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桃源宫内天井正中,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现存。(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桃源宫·陀罗尼经幢》)

十一划

盘光塔

  盘光塔,位于盘光桥南桥头(桥尾)东侧、丰泽区城东街道金屿社区乌屿岛金屿自然村东畔高处。始建于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盘光桥建成后,为镇桥佛塔,也作航标。现尚完好。(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盘光桥·现状·盘光塔》)

蚶江石经幢

  蚶江石经幢,位于石狮市蚶江镇后垵村(后埯村)。

  “蚶江石经幢(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宋代,石构,5层,通高5.20米,造型古朴,现稍有倾斜。

  蚶江石经幢,2层八角形须弥座,底层转角浮雕力士,上置仰莲座、蟠螭龙圆短柱、八角平盖、八面佛像柱、仰莲座、经文柱、塔盖、圆鼓、相轮刹顶。

  整座风化严重。经文无存。各种雕刻模糊,但尚可辨,有海浪、力士、蟠螭、莲瓣、坐佛等。

十二划

雁塔

  雁塔,位于安溪县城凤城镇东南面蓝溪溪滨沙滩上(今滨北路防洪堤外)。至今尚存。

  “雁塔(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雁塔为风水塔,明·万历廿三年(1595年)始建,万历廿六年(1598年)竣工。

  据《安溪县志》载,明·万历廿三年(1595年),“八月淫雨不止,水从地出,平地数尺,长泰山裂数十丈,安溪县城城垣崩坏,冲塌民舍几百间,民溺死者几百人。”在当时知县的带领下,修筑堤岸,继而又在河滨修建雁塔,乞盼能镇住水怪。

  2003年,安溪县政府对雁塔所处的河滨北路与河滨南路进行建设,拦溪建坝,设立大龙湖游船码头,改造城区防护堤;并拓建雁塔广场,周边围以花岗岩栏杆,镌刻古代诗词形成十里诗廊,建成市民观光休闲娱乐健身场所。雁塔就屹立在下沉式雁塔广场上。

  规制

  雁塔共5层,通高约21米。

  塔身高17米,仿楼阁式,石构实心,以条石砌成,平面六角形,未经雕琢,也无石雕图形。每层翼角出檐,由下而上逐层分收。

  第2层西北面阴镌行书“碧溪耸秀”4个大字。

  第3层西北面阴镌行书“雁塔”2个大字,右边落款“万历丁酉(明·万历廿五年,1597年)春吉”。上2副为心湖进士,刑部员外郎李懋桧)所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懋桧》)

  第4层西北面阴镌行书“干云障澜”4个大字,上款“万历戊戍(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春吉”,下款汉鹏?陆万里题”。时陆万里为安溪知县。

  塔刹高4米,分3节,相轮,顶端缀以石雕葫芦。

塔兜石塔

  塔兜石塔,位于德化县南埕乡塔兜村。

  传为宋代当地姓建为纪念塔。

  塔石砌实心,六角2層,顶有葫芦,全高2.53米。其中底层高0.44米,有一“宝”字,塔檐边长0.33米;二层高1.57米,塔檐边长0.28米;顶葫芦高0.52米。

十三划

瑞光塔

  瑞光塔,是晋江市 现存最早的古塔,鹤立于晋江市安海镇西畔安平桥头超然亭东北侧一片古民居当中,距安平桥几十米;其东连3里长街。古时因塔的四周尚无高楼,不远处就是入海口,因此也作为航海灯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安平西塔》“安平西塔,在八都。”

  瑞光塔与龙兴塔(安平东塔,位于东桥畔)西、东相对,俗称“安平西塔”;通体灰白色(外涂白灰土),俗称“白塔”;又文明所系,称“文明塔”。瑞光塔是安海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与龙兴塔一起组成安海古镇“八景”之一的“双塔凌霄”。按:龙兴塔亦建于南宋,遗址在今东桥头,清·康熙卅四年(1695年)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安平桥 》、 《泉州古塔·龙兴塔 》)

  “瑞光塔”,作为安平桥的组成部分,1961年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宋·绍兴始建

  瑞光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廿二年壬申(1152年)安平桥建成之年。清·佚名纂《安海志》(或说黄庭焕纂)记,绍兴廿一年(1151年),历时14年的安平桥建成,“里人以造桥之余资,造此塔。”

  这个“里人”,就是“安海人曾生李五娘。据《西塔记》载,南宋·绍兴廿二年(1152年)九月十一日,安海人曾生李五娘在白塔的葫芦刹内,装置铜观音、长剑、花簪、银钩耳等7件,以祈求子孙安宁;尔后,人们又在葫芦刹增置玉观音、金达摩、琥珀戒指、镀金瑞象等14件,用来镇塔。

  红砖虽是瑞光塔主要构件之一,但瑞光塔整体呈灰白色,据推测,其原因可能有二:一则为尊仰金刚界五智如来;二则为借五智如来的高超法术,来镇压五里长桥下的水魔鬼怪,即镇桥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安平西塔》“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曾生李廿五娘造砖塔于西桥头,名曰‘瑞光塔'。五层六角,旁各有门。高八丈,周围四丈八尺,径阔三丈余。”

  代有修葺

  瑞光塔代有修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安平西塔》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太傅黄汝良重修,易名为‘文明塔'。(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汝良》)

  【《安海志》:“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月二十日大雨,至五月初六辰时塔尽坏。”】

  国朝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 1719年) 重修。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年)黄元礼施继辉等重修。”

  关于明·万历卅四年(1606年) 黄汝良倡修事,2000年版《安平志》有载。黄汝良,出生于安海金厝鸿志崎古巷。明·万历卅四年(1606年)秋,黄汝良年过半百,刚擢礼部右侍郎,适胞弟黄汝为从老家安海进京赶考。交谈中,黄汝良听说白塔年久失修,当即写下倡修书,连同一笔小额捐款,让黄汝为带回家乡,书中有曰:“宝刹凌霄,硕递经乎岁时,渐剥蚀于风雨……”乡人一呼百应,很快募齐款项 ,将瑞光塔重修一新。黄汝良还易塔名为“文明塔”,并立下乡规:但凡农历庚寅年,在科场中金榜题名的读书人都要登上砖塔结塔点灯。从此,白塔的佛教功能渐次减弱,最后被视为当地文运的象征。

  现代辟入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项目之一

  廿世纪70年代,塔身向南倾斜;80年代末大修。

  2013年2月,开工兴建晋江安海镇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将白塔包括其中,以初建时的“瑞光塔”之名 出现在文化公园入口服务区。

  2014年6月,一场强台风侵袭安海,“瑞光塔”第4层的塔檐坍塌,将底下3层的塔檐砸落。镇人张世源捐献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修葺 “瑞光塔”。修缮工程修旧如旧,于2016年3月动工,7月5日竣工,历时4个多月,不但修复了损坏的塔檐,还更换了部分腐蚀的塔心木、重砌塔刹和覆钵。

  庚寅年点灯之俗

  “瑞光塔”庚寅年点灯之俗是否源自黄汝良虽不可考,但无论如何,该俗始自明代应无可疑,也肯定与古人对风水和科举的重视有关。

  明代,安海登进士者21人,登乡榜者71人。《安海志》载,自明·嘉靖九年庚寅(1530年)至清·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间,就有14名科举及第者登上了“瑞光塔”,点亮四周的大红灯笼。故民间 曾广泛流传“白塔点灯,金榜题名”的民谚。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安平西塔》

  “按《安平纪略》载:

  明·嘉靖九年(1530年)岁次庚寅,里人就塔上燃灯,辛卯(嘉靖十年,1531年)黄国宠柯实卿林大任中。壬辰(嘉靖十一年,1532年)实卿联捷进士。

  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年)燃灯,辛卯(万历十九年,1591年)黄志清登解,陈廷一同榜。

  国朝·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年)燃灯,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年)柯国乔蔡增勤中。

  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黄元礼柯琮璜复燃灯。

  又自明迄今,每次重修,是科皆有登榜者。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是年李拯中。国朝·康熙己亥(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庚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黄元锺登武解。嘉庆丁卯(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戊辰(嘉庆十三年, 1808年)施继源中。

  斯塔也,不诚瑞光文明也哉!”

  从明代开始,“瑞光塔”在农历庚寅年(每60年1次)都会点灯;至近、现代,一些重大节庆,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也会点灯。廿世纪50年代前,“瑞光塔”点灯点的是油灯或灯笼。当风吹或油尽而 灯灭时,厝边会自发登塔添油续灯。廿世纪60年代,白塔点灯习俗一度中断。廿世纪70年代换成了电灯,偶尔也用灯笼。1984年元宵节,安海民间人士再次结塔点灯。2010年元宵节,白塔重现点灯景象 。

  规制

  “瑞光塔”外涂白灰土,高20.55米,连底座通高22米,砖石结构;塔身6角5层,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每层均有6个塔檐。内空心,有旋梯可上。

  第5层筑有6个拱门;其余4层只在对着安平桥的西面筑一拱门,余下5面只筑拱形龛。

  底座为石构,六角形基座拐角处均有1尊石浮雕力士承托,每个力士造型各异,赤足袒胸,反剪着双手跪着,头部顶住半圆柱,动作夸张,表情生动。传说,在建造安平桥时,得到了天上1个白发白眉白长须的大仙的帮助。他喝退东海龙王,使桥墩施工者如履平地。桥建成后,东海龙王却派来6个矮龙子,在桥下兴风作浪,使舟楫倾复,石桥摇摇欲坠。白大仙见状,放下捆妖绳,捆住这伙矮龙精。从此,风平浪静,舟船通行无阻。人们为颂扬白大仙功德,故盖此白塔,并把6个矮龙精反剪双手,压在塔底层,使它们永世不得翻身。

  塔顶有一巨形葫芦,直指天空。

  塔下有石栏杆围护。

瑶台

  瑶台,俗称东塔,位于惠安县洛阳镇上浦村吉贝自然村一座小山坡上,应为宋时物。(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灵应寺·白沙灵应寺·南宋遗存·瑶台》)

新店石经幢

  新店石经幢,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新店村中。

  “新店石经幢(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宋。1965年拆除。近年华侨捐资重修,除底座、1件雕佛像八角形石、2件圆盘莲瓣石和塔刹为新置外,其余均为原构件。

  石构,7层8角,八棱柱式,通高6.2米。须弥底座浮雕仰莲,上置浮雕蟠螭纹饰圆石。幢身为六角柱,刻有文字但已折为3段,幢身经文已严重风化。各层八个角均雕坐佛。相轮刹顶。

  幢顶构件叠放颠倒,尤其是圆形覆盘置于六角幢身之上,及以上为一覆一仰两重圆盘,最上方的短柱承托八角形顶盖。这种错误的叠法是重建时,新旧构件重新组合出错造成的。

塘园佛塔

  塘园佛塔,俗称“千年佛塔”,位于石狮市灵秀镇塘园村北。始建于北宋,为“玄坛宫”的驱邪镇煞之塔。为宝箧印经式花岗岩石塔,实为“经幢”。(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玄坛宫·塘园玄坛宫·塘园佛塔》)

鹏都塔

  鹏都塔,又称“鹏都石塔”、“搏鹏塔”,位于德化县龙浔镇丁溪村(现龙鹏街鹏都西路)。

  “鹏都塔(搏鹏塔)”,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浔鹏都氏族谱》有载。

  鹏都塔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八月初六动工,由陈世舟倡建,陈元涉陈芳容陈芳琛筹建。塔高3丈5尺,宽1丈2尺,石砌,实心,呈六角形。

  1966年拆毁。

  1984年,马来西亚华侨陈朝远等40人捐资,在原址依旧制重建。

  现该地域已辟为鹏都公园,占地12亩,以保护崇道宫、鹏都塔历史文化为主题。

十四划

嘉惠塔

  嘉惠塔,俗呼“潘湖塔”、“欧塔”,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资福院东北角。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资福院·嘉惠塔》。

魁星岩塔墓

  魁星岩塔墓,位于永春县石鼓镇奎峰山麓魁星岩大殿左后侧50米处,为石构的和尚塔墓。(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魁星岩·规制》)

潘湖佛教造像塔

  潘湖佛教造像塔,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中路南区12号旁。建于清代,为晋江保存比较完好的佛教石塔,对研究清代佛教造像石塔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系四角形佛教造像石塔,分塔基、塔身与塔刹三部分。塔基由长条石砌成,分九层,逐层内收。塔身分五层,下部刻有文字,上部四面各有佛教浮雕像。塔刹为圆柱形。

十八划

鳌美塔

  原在安海大街来龙分水之中,高10多米,上刻泗洲佛。相传,鳌美塔所在的人字街,两旁有横路,形似“火”字,故安海以前常火灾。明·天启四年,识者建一小塔无尖,以亭盖之,义取水以制火,从此安海少火灾。现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