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春

【字景山,原名罗大经
清·贵州施秉县施家冲(现城关镇南门村)人,
后定居浙江衢州西安县城(今衢州市柯城区)】

  身世。
  从戎,累至大同总兵。
  官提督
    ——署福建陆路提督,补福宁镇总兵。
    ——实授福建陆路提督,兼署福建水师提督,兼福建船政轮船统领。
    ——常驻泉州提督署。

  驻防台湾
    ——日本入侵台湾。
    ——从泉州秀涂港出发移驻台湾。
    —— 附:《北京专约》的签订。
    ——“开山抚番”。
    ——请病假内渡。

  卒建宁镇总兵任上。

  罗大春(1833—1890年),字景山,原名罗大经,清·贵州施秉县施家冲(现城关镇南门村)人,后定居浙江衢州西安县城(今衢州市柯城区);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

身世

  罗大春出身普通农户家庭,其父因缠上官司而家道中落,罗大春8岁辍学;11岁母卒,父亲又卖掉家里所有田产以葬。

  罗大春13岁便孤身一人外出闯世界,上贵阳、下四川、闯云南、去缅甸,差点病死外乡。16岁返家时,父亲在外飘荡未归,家里的几间旧房子也已被卖与他人。

从戎,累至大同总兵

  清·道光廿九年(1849年),为生存,17岁的罗大春只好选择了当兵吃粮的道路。

  罗大春当兵也历尽坎坷。先,闻湖南“三合会”起义,官军招兵,他就往湖南跑。等罗大春到湖南时,“三合会”起义已被平定,官军不招兵了。又听闻广西“三合会”起事,广西招兵,又往广西跑。一路上,罗大春既无同伴又无盘缠,还身患重病,凭毅力和坚韧,终于在古州(榕江)遇到了为官军运输弹药粮食的民工队,成了1名临时运输队员。因没有熟人保荐,当不了兵,只能当1个临时工。时因清兵屡战屡败,指挥官没辙,只得下令:“无论长夫余丁,有能奋勇杀贼立功者,赏与兵士同。”这给罗大春的命运带来了转机。

  道光廿九年(1849年)十一月廿九日,罗大春在广西金田村首次参加了对“三合会”起义军的战斗,立下战功,罗大春获40两银子的奖赏、纳为正式士兵。长官认为其名大经谐音“大惊”,不吉,为改大春

  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很快席卷半个中国,坚持到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罗大春参与镇压太平军,转战 黔、湘、桂、鄂、皖、浙、赣、闽等地,屡建奇功,不断升迁。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罗大春所在的部队奉命救援。路过湘潭时,清军纪律松弛,抢劫奸淫无恶不作。罗大春奉命前去维持秩序。他手执“信矢”,严惩清军中为非作歹之徒,还将100多名妇女安置在大营之中,派士兵彻夜巡逻保护。

  在阑干山、吕驿亭之战中,清军被太平军围困20多天,即将弹尽粮绝。危急时刻,统帅秦定三罗大春潜出军营,为部队筹集粮食弹药。由于罗大春的黔军平时纪律严明,听说是罗大春来筹粮,当地百姓纷纷把自己仅有的粮食献了出来,短时间内就筹到粮食110石,还有300多人主动为他运送粮食弹药。

  咸丰四年(1854),陕甘总督被捻军包围在刘湖一带,罗大春所部奉命前往解围。顺利解围后,统帅秦定三 得到消息:盘踞在霍丘、六安一带,拥众三、四十万的捻军陈玉部,似有归顺之意。秦定三决定招降陈玉,将校不敢往,唯年仅22岁的罗大春挺身而出,只身赴敌劝降。当时罗大春虽然官职很低,但他的英勇善战,在捻军中已很有名气。到陈玉营地后,他慷慨陈词,引古据今,舌战群雄。先后说服陈玉的4个高级谋士和4位高级将领, 终使陈玉降归清廷。由于招降了陈玉部,使占据六安的太平军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得不主动放弃六安。

  咸丰六年(1856年),镇远镇总兵秦定三率领的3000人马被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李昭寿率领的太平军包围。在弹尽粮绝、援军又被打败的情况下,时任记名守备的罗大春主动请缨,率部突围,为大军杀出1条血路。战斗中,罗大春一马当先,部下将士拼死突围。结果不仅突出重围,还以少胜多,击溃了太平军,摧毁了太平军40 多座营垒,陈玉成李昭寿弃马躲进灌木丛中才得以脱身。这一仗,使罗大春在清军中声名鹊起,太平军也将其 当成劲敌,悬赏捉拿:“有能于两军相见生擒某以献者,与黄金一百,黄袍、长短褂各十袭。其兵也,立授总制职;其官耶,于本职上陟三级。”

  咸丰九年(1859年),罗大春27岁,升任参将。

  咸丰十年(1860年),罗大春28岁,擢大同总兵。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数十万太平军围攻杭州,使城内既缺弹药又无粮草。十一月廿七日,罗大春率部在望江门外与太平军鏖战通宵,正在激战时,太平军已从凰山、清波两门攻进城来。罗大春只得率部突围,杭州失守。巡抚王有龄在城破时自杀,清廷震怒。作为守城主要将领之一的记名总兵罗大春因此被革职查办。

  太平军攻克杭州后,左宗棠补授浙江巡抚,督办军务。同治元年(1862年)左宗棠进军浙江,让罗大春随营听候差遣。罗大春即随左宗棠督师驻浙江衢州,遂定居西安县城(今衢州市柯城区)。

  在收复严州、杭州的战斗中,罗大春又立战功,经左宗棠保奏,罗大春官复原职,任漳州总兵。

  同治元年至三年(1862—1864年)间,清军围攻南京(天京)。九洑州是太平军在长江北岸的一个重要堡垒,厄守咽喉要道,对清军江南大营造成很大威胁。清军多次攻打不下,伤亡惨重,清军统帅派罗大春去攻打。罗大春采取突然袭击、贴身近战的办法,对堡垒发动攻击。罗大春身先士卒,第1个从炮洞中钻进去,攻破了太平军的堡垒,从而消除了太平军对清军江南大营的威胁。为表彰罗大春的战功,清廷下旨授“冲勇巴图鲁”称号(按:巴图鲁,满语“勇冠三军之将”之义。清朝268年间,获此称号者仅33人。)

官提督

  署福建陆路提督,补福宁镇总兵

  清·同治二年(1863年)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

  同治五年(1866),罗大春署(代理)福建陆路提督,不久补福宁镇总兵。当年,经罗大春建议,左宗棠奏请朝廷,正式成立“福建船政局”、“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制造厂”(位马江,俗称“马尾造船厂”),“购机器、募洋匠、自制火轮兵船”,开启了闽、浙自造军舰的大幕。

  同年,清廷命沈葆桢总理船政事务,统管造船厂和前后学堂、水师营。几年后,在连续建造“万年清”、“湄云”、“福星”3艘兵舰之后,沈葆桢奏请批准将福建船政的军舰编成舰队,称“福建船政轮船队”,由“轮船统领”统一管理。首任“轮船统领”由原来的福建水师提督李成谋担任。中国近代第1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就此破茧而出。

  同治十一年(1872年),罗大春40岁时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贵州施秉,出资修建施秉文笔塔。之后,又在杭州捐银3000两,购地3亩多,修建“西龙试馆”(“西”即衢属旧名西安,“龙”即龙游),方便衢州学子到省城赴考。为确保“西龙试馆”能正常管理、运营,罗大春还撰《西龙试馆告竣请绅公议善后启》。

  实授福建陆路提督,兼署福建水师提督,兼福建船政轮船统领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罗大春正式授任福建陆路提督,兼署(代理)福建水师提督,相当于福建海、陆两军总司令,任上在宁波等要塞增设炮台多座。同时,罗大春还奉命担任第2任“福建船政轮船统领”,接任时有自制舰8艘,成为当时成军最早、战斗力最强的福建海军的“舰队司令”。而大名鼎鼎的北洋水师,则是到光绪六年(1880年)才建立的。

  在任水师提督和轮船统领 期间,除认真训练,提高舰队战斗力外,罗大春积极支持创办我国近代第1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船政学堂”,积极选派一些中下级军官前往英、法、德等国参观学习,培养懂得西洋技术的海军人才;还将自己的指挥舰“扬武”号改成训练船,作为“船政学堂”学员的实习基地。许多后来在中国海军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当时都是罗大春的部下,如:担任北洋海军右翼总兵的刘步蟾,当时是福建轮船“建威”号管带;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邓世昌,当时是福建轮船“琛海”号的大副。

  同治十三年(1874年),“福州船政局”的舰船已初具规模,此时的“轮船统领”罗大春麾下,拥有拥有自制舰“扬武”、“万年清”、“湄云”、“福星”、“伏波”、“安澜”、“镇海”、“飞云”、“超武”、“靖远”等15艘,总吨位达2.2万吨;其中千吨以上的战舰达半数以上。又从国外购得“海东云”、“长胜”、“建威”3舰,共有18艘兵船。三月,罗大春组织了中国近代海军的首次大规模海上演习,亲自指挥我国第1艘巡洋舰“扬武”号旗舰,率领“万年清”、“伏波”等11艘军舰参与。

常驻泉州提督署

  罗大春同治五年(1866)署福建陆路提督,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式授任福建陆路提督兼署福建水师提督,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调防台湾,9年间常驻泉州提督署。

  同治五年(1866年),罗大春和泉州知府沈荣桂还一起处理过泉州南街头新花山教堂事件。

  提督署东有武庙,位今泉州北门中山公园西侧原黎明大学旧址内,原为提督东教场,康熙廿七年(1688年)提帅张云翼始建,祀关帝。民国十八年(1929年) 改为黎明高级中学,遂废。(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武庙·泉州武庙》、《泉州人名录·张云翼》)

  武庙由地方提督倡修早有先例的。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武庙》载:“武庙,在萼辉铺提署之左,前系提督东教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提帅张云翼建,称武庙,朔望行香,春秋致祭,而秩祀之典尚在涂门庙(关帝庙)。至嘉庆(1796—1820年)间,提帅颜守英始移秩祀之祭于此庙。后中殿坏,嘉庆十八年(1813年),伯爵军门许文谟(福建水师提督)捐修,住持僧然中董其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通淮关岳庙》)

  旧泉州武庙门口立有罗大春“纪德碑”,晋江县廪生林霁书写并勒石,后遭破坏,现仅存残碑,上下部分皆有缺失,藏执节巷林霁后裔居处。

  碑的正面有曰:“……气驱使五行……(水)相济海若……极詟四裔保……统领轮船施秉罗大春,龄颂温陵林霁书勒石。”

  碑的背面缺字更多,但还可辨出此碑碑文是由福建巡抚王凯泰亲撰的,主要是歌颂驻节于泉州的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的赫赫功绩,以及筹资修缮泉州武庙的善举。残存文字有曰:“……保忠愍公镇守福宁捐资建此署前闽制……越二百余年黔中罗景山军门奉……于是兵容之整肃系于是,遂不可忽新之维……一千三百两有奇三百两支公家钱也……”可分析出在同治年间(1862—1875年),泉州武庙曾由 罗大春筹款又进行了1次修缮。

  据《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载,王凯泰出任福建巡抚一职是在同治九年(1870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而碑文中提到的罗大春已任“轮船统领”,则是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之后。依此推断,该“德政碑”勒石时间应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之间。

驻防台湾

  日本入侵台湾

  清·同治十年( 1871年)十二月,“八重山”号和“太平山”号两艘琉球贡船在归途中意外遭遇台风,被刮至台湾岛南端。“八重山”号船上45人全部获救。“太平山”号触礁沉没,船上69人溺死3人,66人游上陆地,闯入台湾少数民族住地牡丹社、高士佛社,并与当地原住民发生冲突,船员54人被杀,幸存的12人则在当地汉人帮助下前往台南府城,辗转返乡。

  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一批激进派官员妄图通过武装侵略,向海外扩张势力。

  同治十三年四月(1874年5月),日本以发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的“牡丹社事件”为由,叫嚣“为琉球复仇”,组建征台远征军,在美国帮助下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3000余侵犯台湾。日军从台南射寮琅峤(今恒春)登陆,分3路扫荡牡丹社、高士佛社、女奶社等地原住民,诸社不敌,最终纷纷投降。日军在台湾有恃无恐地建立所谓“台湾都督府”,并着手修筑营房、道路、医院等,盗采当地资源,向民众派发日本国旗,企图久踞。

  消息传来,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李鹤年、福建陆路提督兼署福建水师提督罗大春均主战。

  《台湾文献丛刊》收录罗大春同治十三年(1874年)1 份奏报,称:

  “日本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自元·至元年间(指前至元十八年,1281年)范文虎阿塔海十万之兵歼于平壶岛下,于是有轻中国之心。明之永乐(1403—1424年)、嘉靖(1522—1566年)得到刘江俞大猷戚继光辈,先后统兵力剿,寇掠始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我朝二百余年,三岛蛰伏,未尝蠕动,非真能安分守己,殆震詟于征服准部、回疆、西藏、缅甸、金州诸处,历历武功,照人耳目,彼自揣此时毛羽未满,不敢遽飞。然此二百余年中,俯首帖耳之日,亦即养精蓄锐之日……夫彼蓄数百年之心,弗肯休也。

  力不易穷,则自恃其力,不知止也。如徒以口舌谕之,恐今日唯唯于先,明日否否于后,虽至舌敝唇焦,终归无裨。”

  从泉州秀涂港出发移驻台湾

  清·同治十三年( 1874年)五月,同治帝接到奏报,旋即指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巡视台湾” ;经沈葆桢奏调,并派罗大春渡台,驻守台湾北部苏澳地区,从事“开山抚番”工作 。

  五月,沈葆桢“安澜”、“伏波”、“飞云”3艘军舰赴台,带去台湾的海军将领,不仅有中国的,还有福建船政学堂的日意格斯恭塞格2位洋人教师。罗大春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载:“嗣得星使咨抄五月初七日疏草,知于五月初一日由马尾乘‘安澜’轮船,帮办乘‘伏波’轮船,洋将日意格斯恭塞格乘‘飞云’轮船行。星使于初三日抵澎湖,勘炮台、水口形势;初四日,乃抵安平。”

  稍后,“扬威”、“振威”等军舰也相继开往澎湖列岛进行威慑。

  时罗大春不仅已正式担任福建陆路提督和轮船统领,还是福建水师的代理提督,可谓福建的“三军司令”,而当时台湾尚未建省,属福建管辖,此举等于是变相剥夺他的军事指挥权,罗大春对此十分不满。罗大春认为,作为军事主官,他的重点应该是统筹福建沿海和内地的防务,况且苏澳地区不在与日本作战的前线,随便派1个人去就可以了。清廷见罗大春迟迟不动,下旨严责巡抚李鹤年等人。李鹤年等人为开脱责任,编造了罗大春骄傲自满、不服管束等罪名,奏请清廷严办。于是,清廷下旨,予罗大春革职留任。

  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 ,罗大春从泉州秀涂港出发移驻台湾。《台湾文献丛刊》收录罗大春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月十一日递交的奏报称:“窃查五月十六日,准闽浙督臣李鹤年咨,准钦差大臣沈葆桢函商,奏调奴才驻扎台北苏澳……于本年六月二十日,由泉州秀涂口乘坐靖远轮船,随带兵勇一哨,计一百零八员名,放洋东渡。本衙门日行事件,委令提标中军参将周德富代拆代行。”

  附:《北京专约》的签订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五月沈葆桢到达台湾后,提出纵横外交和实力备战相结合的对日方针。沈葆桢首先把历年来洋船漂台事件及日军入侵中国台湾的前后经过,分别摘要照会各国公使,最大限度地在国际上孤立日本;其次是分批次向台湾增兵,从大陆抽调当时最精锐的洋枪队13营到台湾布防,还招募广东兵勇2000多人随时待命。此外,从天津调运的新式洋炮和从福建调拨的数万公斤火药也先后抵台。

  沈葆桢的调兵遣将使得在台的中日双方军力发生了根本变化。日军一方面远途跋涉、补给不足、增援兵力匮乏,另方面士兵水土不服,营内疾疫流行,士气极其低落。中日虽尚未交锋,胜负形势却早已明朗。

  迫于中方强压,日本政府内部也认为军事占领台湾无望,转而采用外交手段来缓解两国对抗。经英国斡旋,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赴天津与李鸿章展开谈判。

  1874年10月31日,军事上占尽优势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 》(又名《中日北京专条》、《台湾事件专约》、《台事北京专约》、《台事专条》)。清朝承认台湾“生番”曾对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清政府付给日本抚恤银10万两和日军在台“修道建房等费用”40万两,共计50万两白银;日军撤出台湾,将其在台湾建造的道路、房舍等归还给清政府。

  罗大春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载:

  “十月初九日,郡中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来书,称倭事已定;立约之事,彼此画押互易。其使大久保利通,旦日赴台湾会其中将西乡从道撤兵还;其所建修道路、房舍,均归于我,云云。

  次日,倭领事福岛九成谒我星使,称大久保利通已至琅峤,并呈现行事宜五:一则约星使面交割;一则请注销前此文移为罢论;一则请彼国人民死葬于番者,以后许其祭扫;一则于交代讫,速以其情上总理衙门;一则请以后中外交涉之事,以时照会于彼驻厦新设领事。 ”

  “开山抚番”

  罗大春抵台湾北部苏澳地区驻防后,时日本入侵台湾南部,与日本人没有正面接触,因此,罗大春重用陈辉煌等熟悉当地情况的当地人,开展“开山抚番”工作。“开山”,即开辟台北后山的道路;“抚番”,即招抚当时还未归顺清廷的台北地区生番(少数民族)。尽管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初九日已得邸报知倭事已定,但“开山抚番”工作并没停止。

  罗大春改革修路记酬办法,将原来的按天记酬改为按所修路段的难易程度和工程量记酬;在修路的同时,“步步为营”,修筑兵站炮台,增加护卫的兵勇和修路的民工,最多时,兵勇达到15营,以兵护路,加强和巩固台湾海防。仅4个多月,就修通了苏澳至花莲的200里道路(“苏花公路”的前身)。对沿路生番,剿抚兼施 ,以抚为主,道路修到哪里,抚番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罗大春大力招商垦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富绅开垦荒地,推动清廷取消大陆人赴台和台湾人进入生番地区的禁令、对垦荒者给予资金支持等。仅同治十三年(1874年),宜兰地区就垦荒800甲,可开垦的荒地几乎开垦殆尽。

  罗大春捐资在台北苏澳地区兴办义学,开台北兴学教化先河。为“淡、兰文风为全台之冠沈葆桢 语),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台湾苏澳国小的校史上,首创人就是罗大春

  同治十四年(1875年)七月,经罗大春1年来的招抚垦荒,加上道路通畅,台湾北部的开发初具规模。又经沈葆桢罗大春等推动,清廷决定在台湾北部设“一府三县”,将府治设在艋舺,改名“台北”,下辖“淡水”、“新竹”、“宜兰”3县。至此,台湾北部从苏澳到岐莱(花莲),全面纳入了清廷的有效管理之中。

  至今,台湾苏澳地区还留有罗大春开路纪念碑”、“罗大春开辟道路里程碑”、“提督兴学碑”,其中罗大春开辟道路里程碑”被认为是台北南澳地区最有价值的古文物之一。

  在台期间,罗大春亲撰有《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现录入《台湾文献丛书》),记述所见所闻。后刊有线装本。

  连横《台湾通史》曾高度评价罗大春的功绩“开山之役,为台大事。而能聿观厥成者,则沈葆桢创立之功,而闻柝大春光亮疏附之力也。”

  罗大春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披露光绪元年(1875年)有清朝官员曾上疏称:“台地自去年倭人启衅,外假复仇、内图占地,狡谋已露,逆焰方张;不得已,而有‘抚番开路’之举。当时固谓海防未固,则外侮难消;山险未通,则海防先无从下手。盖台湾四面环海,前山各口消息尚能探悉,岛岸尚可周知;后山则途径不通,人迹罕到。但谋前山拒虎,一任后山狼进;虽日事筹防,而防务究无把握。人第知今日开山之为抚番,固不知今日抚番之实以防海也;人第知预筹防海之关系台湾安危,而不知预筹防海之关系南、北洋全局也。”揭示“开山抚番”工作的真实意图,是为了打通台湾岛南北沟通的渠道,为台湾海防奠定基础。

  光绪元年(1875年)下半年,由于罗大春“开山抚番”成效卓著,沈葆桢奏请清廷取消他的处分,官复原职。

  请病假内渡

  光绪元年(1875年),罗大春复职不久,即因病辞职内渡。

  据《台湾文献丛刊·福建台湾奏折·提督罗大春请开缺片》(光绪元年七月廿一日):

  “再,准陆路提臣罗大春文称:‘本年正月间,在新城染患疟痢,转成胁痛、呕血等证;经臣等奏明,蒙恩赏假两个月安心调理。该提督祗聆之下,钦感莫名。遂于淡、兰等处广觅医药,加意调治。方期迅即痊愈,勉效驰驱;讵时阅三个月,不但前病莫减、血证转深,且心神恍惚,夜寐不成。前在军营所受劳伤乘虚俱发,内则遇事怔忡,外则筋骨酸楚。医云:系血气虚损,心脾交困;非静养日久,难以复元。伏念一介武夫,忝膺专阃;苟力能报效,敢惜微躯?惟假期已满,病势日增,前调福宁镇总兵宋桂芳业已东渡接办台北抚番开路事宜,责成有寄;而提督本缺以卧病海隅,致旷职守,心实不安。惟有恳恩将福建陆路提督开缺,另行简放,俾得交卸回籍,从容调理;倘病躯稍愈,仍当重效驱策,仰答生成等因。迭次咨函,请为代奏前来。’

  臣等查该提督自粤西从军,转战苏、皖、闽、浙,可谓老于戎行;自渡台以来,剿抚兼施,条理缜密,臣等正资其臂助。第人才难得,该提督积劳之后,又值台北苦疫之时。倘回籍可以速痊,尚冀将来为朝廷收得人之效。后山诸务,业有总兵宋桂芳接办;其陆路提督可否开缺,另行简放,俾得回籍调理之处?

  出自天恩。谨合词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不久父殁,罗大春回衢州治丧。相传,时罗大春刚从台湾内渡,回衢时曾带回红漆棺材3口,或以为罗大春在台湾发了洋财,可是棺材里居然全是樟木板。罗大春就是利用这些樟木板,请人刻了许多书。据民国《衢县志》载,罗大春组织刊刻有《恪靖伯、侯奏稿》(按:左宗棠 曾封爵一等恪靖伯,后又晋二等恪靖侯)、《吾学录》、《史纬》、《批点四书》、《活人方》等。以刊补《史纬》为例,俞樾罗景山军门<思痛录>序》中曰: “君虽绛灌之伦而雅好文墨,尝得晋江陈亹斋大令所辑《史纬》一书,谓其简不失要,约不伤严,心好之。为补刊其原版之残缺者,使成完书,分贻同好,因以全帙见赠。”众多雕版原藏于衢州西安故宅,“文革”毁。

卒建宁镇总兵任上

  清·光绪四年(1878年),罗大春46岁,出任湖南提督。上任不久,罗大春上疏请求募勇练兵。不知何故, 却被革职回家。赋闲衢州期间,民国《衢县志》罗大春“虽出身行伍,而好矜恤寒士,曾于岁末访查贫士,赠给度岁之资。”

  光绪十年(1883年),罗大春奉命入闽查办匪乱。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开战,左宗棠疏请起用罗大春。但廷旨只让“前湖南提督罗大春左宗棠军营“听候差遣委用”,并没恢复他的职务。是年,左宗棠病逝于福州,罗大春随后也请病假回衢州去了。

  光绪十六年(1890年),罗大春再次起用为福建建宁镇总兵,上任不久,是年即病故于任上,终年58岁。

  罗大春一生戎马,三落三起。晚年,以一生亲身经历撰写《思痛录》,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真实记录了清军将领的贪生怕死、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是1部极具历史价值的自传。晚清著名学者俞樾为作《序》,有曰:“势之盛衰及同时其传之人贤否、功罪,无不具于此篇。岂独见君之将才哉?仰亦可以观史才矣!”现仅存1卷。

  与罗大春素未谋面的李鸿章罗大春“勇敢善战且得民心”

  晚清国学大师俞樾誉其为清末“中兴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