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同安县乡镇村居区划

  同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4乡置大同场;大中十一年(857年),在大同场设嘉禾里(今厦门岛)。五代·闽国·天成四年(929年,时闽国仍袭后唐年号),大同场升为同安县,隶泉州,同安县建制自此始。

  民国廿二年(1933年)“闽变”,“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厦门岛建置为特别市。1958年,同安县从晋江专区划出,归厦门市。1970年调整行政区划,同安县又划入晋江地区。1973年,同安县复归厦门市,从此脱离泉州。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泉州邑卫所司城·泉州邑城·同安县城·同安县沿革》)

  现厦门市即古同安县全域,已另立行政区。但因记述泉州历史时,常涉及古同安县的人、地、事,故述之。

  宋设三乡三十三里

  宋代,同安县设3乡,统33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同安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宋分三乡(永丰乡、绥德乡、盛明乡),统三十三里。”

  元改卅十三里为四十四都

  元依宋制,但改里为都,有44都。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同安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元改里为都。”

  明代整合为三乡十一里

  概说

  明代,同安县在县城增置“在坊里”,统2隅3图;在乡为11里,统34都50图。直至清·乾隆四年(1775年)析置马巷厅,同安县的里都基本沿此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同安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国朝分在坊为二隅;在乡为十一里,统都三十有四。凡为图五十有三。”

  在坊里

  在坊2隅,统图3。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同安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

  “国朝分在坊为二隅……

  南北隅,统图一。

  西南隅,统图二。”

  宋·永丰乡地域

  宋代的永丰乡地域,包括今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汀溪镇、新民镇、莲花镇、西柯镇,翔安区新圩镇的后埔、古宅、金柄等村。明代分长兴里、从顺里、感化里、归德里4里,统7图。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同安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

  “从顺里(在县西一十里):一、二都统图二。三都,四、五都,各统图一。

  长兴里(距县一十里):一、二、三都统图一。

  感化里(距县一十里):六、七、八都统图一。

  归德里(距县二十里):九、十都统图一。

   (上三里俱在县北。以上四里宋俱统于永丰乡。)”

  宋·绥德乡地域

  宋代的绥德乡地域,包括今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翔安区内厝镇、马巷镇、新店镇、新圩镇的新圩、诗坂以南各村,厦门岛,大嶝岛、小嶝岛,泉州市金门县(今治权属台湾)。明代分同禾里、民安里、翔风里、嘉禾里4里,统31图。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同安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

   “同禾里(距县一十里):四都、五都、六都、七都,各统图一。

  民安里(距县三十里):八都、九都、十都、十一都,各统图一。

  (上二里俱县南。)

  翔风里(在县东南六十里):十二都统图一。十三都统图二。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各统图一。十七都、十八都各统图三。十九都统图二。二十都统图一。

  嘉禾里(在县西南七十里):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各统图二。
(已上四里,宋俱统于绥德乡。)”

  宋·盛明乡地域

  宋代的明盛乡地域,包括今厦门市集美区、海沧区,漳州市龙海市的角美、白礁等村。明代分仁德里、安仁里、积善里3里,统12图。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同安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

   “仁德里(距县三十里):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各统图一。

  安仁里(距县四十里):十四都、十五都,各统图一。十六都统图二。

   积善里(距县七十里):十七都统图一。十八都统图二。十九都、二十都,各统图一。

  (已上三里俱在县西,宋俱统于盛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