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代进士名录(元)

  【本版主要依据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科举》(齐鲁书社,2004.9),以及其他历史资料编制。其中乡籍是当时地域。人物情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各人名条。】

  元代泉州进士人数和县域分布。
  名录。
  附:元代泉州存疑进士。

元代泉州进士人数和县域分布

  元代,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0·选举志·进士·元》“阙名”。见于史籍者泉州共有进士3名(不含存疑进士),按县域分布为:南安县1名,惠安县1名,同安县1名。

名录

  至正二年(1342年)壬午科陈祖仁榜,2人:

  【惠安】卢琦(二甲第1名)

   《元史·卷192·列传第79·良吏2·卢琦》:“登至正二年进士第。”

  《元史·选举志》、《泉州府志》、《八闽通志》、《闽书》、《福建通志》等均载。

  按:

  卢琦,字希韩,号圭峰立斋,惠安县八都德音里卢厝人(今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少受学三山(福州)余子贤,后效南宋·先祖卢瞻(宋·元祐进士)结庐惠安科山读书。至正元年(1341年),卢琦随师余子贤赴浙省乡试,半途子贤病卒,卢琦不顾试期已届,护丧归。至正二年(1342年)会试春闱,登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卢瞻》、《泉州山川·科山》)

  初授浙江台州录事,因至正三年(1343年)二月丁父忧,未上任。至正五年(1345年)服除,改授延平知事。至正十二年(1352年)稍迁永春县尹。至正十六年(1356年)调宁德县尹。时泉州处于持续10年之久的“亦思巴奚战乱”前夕,正当“兴、泉方用师”,莅任始逾月,即受帅府命“参军事往来二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

  至正十八至十九年(1358—1359年),卢琦累福建行省照磨、行省都事,寻转福建盐课副提举、都提举,分司海口。至正廿二年(1362年)荐升温州路平阳知州,命下未至而殁,年57岁。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卢琦》)

  【同安】王三锡

  按:王三锡:《福建通志》载,但言科年无考。民国《同安县志》载为至正(1341—1368年)间进士,官按察佥事。

  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年)文允中榜,1人:

  【南安】梁政

  民国《南安县志·卷21·选举志1·元进士》: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梁政。《府志》无。”

  《福建通志·选举志》亦载。

附:元代泉州存疑进士(5人)

  【晋江】柯君泽

  清·乾隆《晋江县志》载,柯君泽,晋江人,柯云从孙,元贞二年(1296年)丙申科进士。

  (一)据《元史·选举志》,元代开进士科考试是从仁宗·延祐元年(1313年)开始的,柯君泽不可能在元贞二年(1296年)举进士。

  (二)《闽书》、《八闽通志》、《泉州府志》都没有柯君泽举进士的记载。

  (三)乾隆《晋江县志》记载十分简略,只有上述寥寥数语,别无其他;且其史料唯一来源是《氏族谱》,可信度不是很大。

  【晋江】蒲寿晟

  《泉州氏族谱》载:寿晟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诏为吉州知州,宋运逆,迄录不赴。元·至元廿三年丙戌(1286年)三月间,世祖遣御史程文海诏求江南人才,公赴试,中一甲第一名,赐状元及第。”

  据《元史·选举志》,元代开进士科考试是从仁宗·延祐元年(1313年)开始的,蒲寿晟不可能在至元廿三年(1286年)举进士,状元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按:蒲寿晟,或作蒲寿宬蒲寿成(“山”字头),字镜泉,号心泉蒲寿庚之兄,居泉州法石。蒲寿晟出身行伍,曾任领卫(低级军官)。咸淳七年(1271年)知广东梅州,咸淳九年(1273年)任满,因平定海寇有功,诏为吉州知州,不赴任而回泉州,始终隐居法石山,自称处士,“专情风月,不问世事”,未再出仕。(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晟》)

  【永春】谢孟

  民国十六年《永春县志·选举志》谢孟,相传系元顺帝·至正(1341—1368年)间廷试状元。”“里居姓氏盖与日月争光矣。”但事迹始末模糊。

  据《魁斗氏族谱》载,谢孟(1292—1337年),字天麒,元·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原称“溪口村”)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谢孟》、《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魁斗氏祠堂(谢孟故居)》)

  关于谢孟中进士状元一事,史无明载。明·嘉靖五年(1526年)、嘉靖卅三年(1554年。已佚)、万历四年(1576年)3修《永春县志》,因“削去胜国科第不录,年份科分无考”,以至于“其事始末莫详”《闽书》、《八闽通志》、《福建通志》、《泉州府志》,以及后来的《永春县志》均无载。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永春直隶州知州郑一崧修《永春州志》,博采幽潜,才将谢孟事迹列入“山川”、“遗举”2志。

  然而民间言之凿凿,称至顺三年(1332年)谢孟偶游大都(北京城),元统(1333—1335年)间参加科举考试,廷试第一,乡人誉为“永春第一状元”。其事最早见于明初谢孟逝世后后人为谢孟所撰《墓志铭》载其登第的时间为元统年间、族人为其所勒墓碑刻“大元廷试状元公墓”,以及谢孟本人所写的诗、《魁斗氏族谱》的记述。

  一直到民国《永春县志》,才据《墓志铭》等增补谢孟进士状元事,然廷试状元时间作至正间

  学者认为,谢孟《墓志铭》所述与史实不符,而墓碑有夸张之嫌。

  ①有元一代,福建仅有1位状元,即至正三年(1343年)的仙游人林亨,这是比较明确的。

  ②《墓志铭》载谢孟登第时间为元统年间,而元代使用元统年号仅3年,即1333—1335年。这期间,2次开进士科考试,即元统元年(1333年)和元统三年(1335年),按《福建通志》等书载,两科举进士的闽人是较清楚的,前者有连江方季茂、建安雷杭、将乐张本3人,后者有宁德黄举善。因而,谢孟在这期间中进士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泉州市方志委编写《名城泉州与泉州状元》时,对谢孟是否元代“状元”不作定论,只收录经确证的泉州籍“状元”10人,其中文状元6人、武状元4人,而将谢孟排除在状元榜之外。

  【永春】郑光时

  郑光时,永春人,大德(1297—1307年)年间进士。这是民国《永春县志》的记载。

  (一)大德年间元朝尚未正式开科取士。

  (二)《闽书》、《八闽通志》等无载,较早的《州志》中也只字未提。

  (三)民国《永春县志》,依据的是《氏族谱》。《族谱》的记载又往往为提高家族的知名度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夸大祖先业绩,包括登科中举的情况,从而可信度较低。

  【永春】陈汝宁

  陈汝宁,永春人,科年无考。这是《福建通志》的记载。清·乾隆《永春州志》作至正(1341—1368年)年间进士。

  陈汝宁举进士的可信度本身有问题;而且,他显然并非如《福建通志》所载的那样是“永春人”,而是“大田人”《永春州志》明载:“大田人,钦赐进士,武平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