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系(宋、元)

  宋代,泉州民系的发展相当繁盛
    ——北宋入泉族姓。
    ——南宋中州士民徙泉高潮[宗室徙泉。臣僚南渡入泉。中原人民大批南移流入泉州。]
    ——南宋末战乱幸存兵士留居泉州。
    ——南宋其他入泉族姓。

  宋、元,泉州海贾留居海外
    ——泉人追求财富、勇于冒险的海洋文化特征。
    ——北宋泉人向海外迁徙不断增多。
    ——南宋泉人寓夷也不断增加。
    ——元朝泉州人民移居海外持续增多。
    ——泉人侨居海外的特点。

  海丝之路的包容
    ——蕃商“住唐”
    ——回回蒲姓。
    ——回族黄氏。
  元末——泉州多民族开始形成
    ——回族丁氏。
    ——回族郭氏
    ——回族金氏。
    ——燕支苏氏。
    ——满族粘氏入泉。
  元代入泉族姓

宋代,泉州民系的发展相当繁盛

  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的稳定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泉州的地位迅速提高,由晚开发的边疆地区一举跃进天下的望郡行列。  

  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中央政府颁布天下七府二十一州的望郡:京兆、大名、真定、凤翔、汉中、江宁、江陵七府;兖、郓、青、陈、许、亳、襄、邓、孟、潞、延、秦、陕、潭、杭、越、苏、扬、洪、泉、福二十一州,“知州府,并与三司判官、转运使、副使一等差遣”《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这就是说,这时的泉州、福州,其地位与大名(宋代称为北京)、江宁(今南京)、苏、杭等相等。

  北宋入泉族姓

  林姓:

  北宋,莆田阙下林韬林披长兄)之九世孙、晋安廿四世、兴化进士林伋,字进之,入泉州任晋江县尉,因官家居泉州霞洲(今鲤城区浮桥霞州),为霞洲氏始祖。

  林伋林杞,字卿材,生九子: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大景瑞景元景贞景亨,分别任惠州、泗州、寿州、瓜州、徐州、常州、邳州、宿州、华州知州,蔚为大族。后裔为与莆田“唐九牧区分,世称“宋九牧,亦分别称“前九牧”、“后九牧”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杞(附:林伋》、《泉州祠堂·林氏·马坪闽南比干庙》)

  安姓:

  《安平志·卷7·名宦政绩名臣传》载:安连济,其祖安金藏安连济入宋为御干,北宋·开宝(968—975年)中徙居安海,繁衍后代。

  安金藏《新唐书》有传,但其先世族属史乘失载。1981年4月,在河南洛阳龙门发掘安金藏之父安菩(字)夫妇墓,出土《唐故陆胡州大首领君墓志》等物。从墓志铭得知安菩“其先安国大首领。破匈奴,衙账百姓归中国”;唐·贞观二十年(646年),薛延陀内乱,安菩“时逢北狄南下,奉敕遄征,一以当千,独扫蜂飞之众。领衙账部落,献馘西京”,帮助唐朝平定内乱。安金藏唐·景云中(710—711年)任右武卫中郎将,玄宗即位后授右骁卫将军,爵代国公。“安国,汉时安息国也,王姓昭武氏,与康国同族”(《隋书·西域传》),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之布布哈拉,678年唐高宗置康居都督府,后置安息州。可知安海安姓为安息国人后裔。

  洪性: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洪廷贤授大理寺评事,后调到福建,于咸平元年(998年)来泉州南安丰州,遂家焉。

  王姓:晋江金井镇西坡王氏,始祖王一齐兄弟在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自光州固始南来,暂寓福海庵。(《晋邑金安王氏二房三派西考分族派谱》)  

  陈姓:

  ①北宋·嘉祐七年(1061年),敕令江州义门姓分居,其中陈辛入泉。

  ②今石狮永宁村(鳌城)开基祖陈成庵源出河南光州固始县颍川派下。陈成庵为宋代礼部侍郎,受命镇守永宁卫,遂携眷在此定居,已达二十余世(《鳌城陈氏大宗族谱》)。今晋江金井镇溜江,俗称溜澳,其氏始祖上溯河南光州固始,其名讳莫能稽考。宋初金紫光禄大夫陈仲夏,为政失落,为兴化军(今莆田)州事。元时陈恺自莆田迁晋江,遂有溜江氏(《溜江陈氏族谱》)。今德化县浔中镇氏均来自河南固始,宋代有侍郎陈三郎居家晋江围头陈卿村,其后裔陈朴庵于元代晋江迁居同安,明·正统甲子(1440年)陈朴庵之孙陈质来陈顺德同安衍居德化,自此氏在高阳、乐陶播迁发展(《高阳、乐陶陈氏族谱》)。今晋江东石镇平坑村氏始祖陈九郎,光州固始人,为宋代宣教郎,元·至元年间(1217-1294年)迁居安溜门头门头(文头)氏后分居平坑,遂有平坑氏(《太平康陈氏公谱》)。

  姓:

  唐·贞观十一年(637),唐高宗·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被封为“闽越江王”,分派入闽,龙朔二年(662年)到古尤溪皇历(今永安市槐南乡皇历村)开基,后裔分派宁化、邵武、上杭、清流各县和江苏宜兴。其中有一支于北宋流入泉州。

  至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居同安南山山边的李元祥第廿七世孙李君怀,乡试中举,录为泉州万户府参军,淳熙八年(1181年)擢升濠州节度使,后敕封五州节度使,加封南靖王。

  李君怀生有五子,次子汝谨居同安仙店南山,传三子,长致敏、次致政、三致敦致敏居晋江崇明山,生四子,三子仲昭(进士、资政殿大学士)归隐后居晋江池店(号“凤池”);明·宣德(1426—1435年)年间裔孙李五(字俊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五》)构宅于古榕巷,后裔从池店移泉郡居之。宅名“制锦鸿犹”,大门额“世锦芳留”。

  姓:北宋中叶,邱烋秀由河南光州固始迁居莆田,其子邱成业迁晋江。

  许姓:

  姓始祖由河南光州迁兴化,数传至十一世许璋,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壬午科进士,署太子太师,英宗时历官侍御,知建州,为屯田郎,终朝奉郎。年老隐居泉州下营府第,元祐(1086—1094年)年间择地迁晋江十都蓬山大房乡(又名庵山、丰山),遂家焉。

  十三世孙许辉生六子:

  长子许恭,支分南安梧茂(官桥内厝)、晋江岭张村;

  次子许宽,支分晋江内坑马四荆;

  三子许信,支分晋江龙湖亭、玉斗、普边、埭斗、厝坂及安溪西塘;

  四子许敏,支分泉州城;

  五子许惠,支分广东省;

  六子许奇,支分晋江桂林(井林)潘径桃宅、南安石井桥头村。

  余姓:

  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余叔昉从漳州迁入清溪(今安溪县)龙兴里青阳(今尚卿乡青洋村),青阳(青洋)姓后人尊余叔昉为一世祖。

  余叔昉,又名余昉,号东园,春秋战国由余的六十二世孙。但《族谱》对其先祖则说法不一。

  据《清溪青阳氏宗谱》载:

  南朝时,由余的五十一世孙余雍任鄱阳令,率其子余青(字隆对)自安徽休宁往江西。南朝·梁时(502—557年),余青因任建阳令而入闽(见《建阳县志》),为氏入闽始祖。

  余青裔孙余焕,字有文,于唐·天宝九年(750年)迁古田杉洋,为古田杉洋氏一世祖。余焕之裔余廷岘(古田杉洋氏六世)迁居漳州。

  至十世余安诰,官大理寺司直,有五子,长子余晔迁莆田,次子余炳迁广州,三子余嗥迁仙游,四子余昉迁泉州安溪,五子余曜留居漳州。

  另据安溪《芦田云山氏族谱》载:

  余东园余章之后。余章,为唐·光禄大夫,中和四年(884年)从王潮兄弟入闽。余章精于歧黄之术,为王府太医正,先居三山(福州),后家武荣(今南安诗山)。

  余章三子余溥迁剑水之五十都(今尤溪新桥镇)。余章三世孙余琳生二子,长子余端于北宋·雍熙二年(985年)迁漳平四嘉山;五世余东园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迁泉州安溪。

  (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隋唐五代·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入闽》)

  萧姓:

  北宋初,萧曦的玄孙萧大盛自莆田徙居温陵(泉州),十世孙萧潢又自泉州开基莆田,二十五世孙萧春森自莆田开基晋江东石石岑兜。

  南宋,萧曦的后裔、氏五十三世萧继发(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谪泉州教授,居温陵(泉州郡城)。元·至正(1341—1367年)间,五十六世萧韦松从郡城迁徙晋江东石。

  明·洪武(1638—1398年)初,萧淘由莆田徙温陵萼辉铺(今县后街米仓巷)定居,日后子孙兴旺,相继徙迁郡郊及周边各县。

  萧曦氏三十八世,唐·中和元年(881年)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长乐大鳌坑,为姓入闽始祖。至四十七世萧潢分支莆田。】

  卓姓:

  发源于中原的氏具体何时入泉已不可考,据推测应不迟于北宋。

  一般说法是因两晋永嘉之乱和唐末、五代战乱,由北方迁入闽地。比较明确的有晋·永兴二年(305年)卓宏任晋安(福州)刺史入闽;唐·光启二年(886年),氏裔孙卓禄美等25人随王审知入闽,居福州。后来,氏散居莆田、福州、长乐、泉州、同安、南安、晋江。又以福建为中心,迁居浙江温州、瑞安、奉化,江西丰城,湖南慈利,广东惠来、海丰、陆丰、潮州、揭阳等地。

  至明代,包括分布在同安蔡宅,南安云台、翔云、福田、荖港,晋江紫帽湖盘、池店茂厝、砌田、金井、福全(正统年间迁入),泉城浮桥的泉南氏等族人,就共同在郡城百源川池旁购地修建氏宗祠。以后氏裔孙还播迁于安溪、南靖、台湾及海外。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百源川池氏宗祠、福全卓氏祖厅》)

   龚姓:

   【五代,原居浙江钱塘的龚隐一支,为逃干戈扰攘入闽,子龚忠挈眷徙于莆田城厢。】

   北宋始,莆田氏陆续有移居晋江安海(古称安平)、惠安涂寨上林、东岭龙村、晋江荆山,后又播衍各地。荆山氏传至三世时,龚悌龚治)入赘晋江沙堤氏,后复姓,子孙日后分居西偏、南塘梧园、惠安崇武及安溪诸处。明代始,晋江姓陆续迁入泉州市区。

   康姓:

   康子元,字右昌,号毓琦,祖籍河南光州,唐·开元四年丙辰科(716年)进士,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宗正正卿右丞相。观天下将乱,请求致仕,夫妇奉旨准予入闽观风,携子仲璟(字士焕,号帝川,恩荫国子监博士,曾任山东登州刺史)从山东东昌移居建宁府建阳县,为入闽始祖。

   康仲璟康澄(字莹之)唐·大和五年(831 年)任大理寺少卿,后因避难入莆田,居霞江,为莆田开基祖。】

   氏入泉当在北宋。康仲璟传至十世康士禄,生子三。

   长子天墀的次子存原迁居惠安县后坑村,为惠安氏开基祖。

   三子天德的后裔居清溪(安溪县)感化里湖区宫坂村,后星散各地。明·宣德(1426—1435年)间,康孟聪徙居永春凤山。万历八~十八年(1580—1590 年),永春凤山院内祖二房元辉之孙平溪的第六子康惠晖同二个孩子谋生于南安,至九世康华林又移居南安西林村,以后有一支从南安西林村徙居于泉州西门忠堡村;七世康调济(字民吉,号飞龙)移住泉州城西门。

   唐姓:

   【唐绮,唐·固始邻乡人。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黄巢起义,安徽寿州也崛起一支以王绪为首的起义军,攻陷了河南光州固始,王审知兄弟三人也俱从起义,唐绮参赞戎机。后唐绮王审知入闽,初为王审知幕僚,后被梁太祖·朱温赐封为昭义大元帅,以官为家,居福州鳌峰山。

  唐绮的六世孙、乡进士唐知心,字性天,号儒林,生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任徵辟县令,从福州分居泉州郡城之西,后卜居晋江南门外三都樟林,为泉州氏肇基祖。

   唐知心子七:

   三子唐惟茂居晋江螺山唐厝村,孙唐金榜迁入泉州郡城,居新门街,其后裔日后分居于南安洪濑、上海、新加坡诸地;原系一支徙居郡城上帝村,灯号“见龙”

   四子唐二翁传至九世时徙居安溪县温泉村。清·康熙年间徙居泉州城内箭刀巷(今体育场南侧),至今已传九世,支分五房,灯号为“芳园”

   六子唐逸亩居晋江璧里莲塘(今属磁灶镇),裔孙日后一支徙居台湾。光绪卅一年(1905年),唐木荣带侄子唐德尧唐金水到泉州在市区三朝巷置业居焉,为纪念祖居地,灯号“璧里”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鲤城姓氏·唐姓》)

  翁姓:

  【战国时翁弘,官楚国左丞,居梁之原城(今河南原城),氏子孙始蕃衍昌盛,因而奉翁弘为一世祖。据此,姓发祥于河南原城,著望于盐官、钱塘,绵延于今江苏、浙江。

  唐·建中(780—783年)间,翁弘的卅四世孙翁轩,官朝奉大夫,有大勋,迁官入闽,初居崇安,经建阳而入榕城,为氏入闽始祖。

  翁轩长子翁何,官散骑常侍,择居莆田兴福里竹啸,为莆田氏始祖。

  翁何五世孙翁乾度,官至郎中,生六子:处厚处恭处易处朴处廉处休。六子先后登进士第,同朝为官,时有“六桂联芳”之誉,为避奸佞不测,令六子改为六姓(三子处易仍姓翁),分族繁衍,统一使用“六桂堂”堂号。】

  翁处易四世孙翁点原居莆田,北宋·乾道二年(1166年)登进士,因游泉州慕其风景秀丽,遂迁居晋江,为晋江氏开基祖。后裔分衍安溪湖头水碓巷(今湖头庙巷翁厝)、南安金圭、晋江三十六都后渚铺东海宝山(今天属丰泽区)、泉州郡城。100多年前晋江氏有一支移居菲律宾,后迁到关岛。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祠堂·津头埔六桂堂翁氏家庙》、《鲤城姓氏·翁姓》)

  鄞

  北宋末金人入侵,鄞平山自北方南迁至南安县三十二都覆船山八尺岭脚后井定居(解放后为山美村后井自然村,先后为丰州镇和大霞美镇所辖),后井氏奉鄞平山为始祖。鄞平山育四男一女,女俗名阿乙,即仙姑

  在鲤城区花巷(古称梦粿巷)中段,有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泉州太守真德秀所建并亲自书匾的“真济亭”,有真济亭时其邻右就有仙姑亭,真德秀在为“真济亭”书写匾额时,还为仙姑亭撰写楹联:“愈母后痈疽,帝中简命;悯婴儿苦厄,天乙受经。”仙姑亭亦称太乙仙姑宫,简称仙姑宫,祀仙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泉州儒道释寺庙真济亭》)

  《南安县志·卷39·志14·人物》:仙姑,三十二都后井氏之女。幼有神术,年十余岁,坐机织布,伏睡机上,脱魂郡真济铺(现泉州花巷一带),漂纱于河沟。乡人入城者见而异之,归告其父母,父呼其名,拍其肩,仙姑在机脱化。郡人神之,塑其像祀于真济宫。太后患痛疽,仙姑神化药而愈之,敕封太乙仙姑

  后井村西原有一座古墓,墓碑上有横幅“孝思堂”三字,竖写世祖泽长,相传仙姑之父母主神位供奉于内。现后井村存仙姑故居(祖厝),又名氏祖庙,2013年重建。1997年村中还新建仙姑宫,硬山式建筑,配有假山、鱼池。

  至•嘉靖年间,又有鄞远达为避倭乱自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入闽,亦定居南安后井,会稽为郡号。

  后后井分安溪县和台湾等地。现泉州有姓人口1000多人,其中500多人聚居后井。

  《安溪姓氏志》载:

  “姓来源于鄞县的逃难者……

  鄞县屡受倭寇骚扰,金瓯破碎,士民流离失所,外迁逃难。这些逃难者为了相互认识,相互关照,不论宗族,都在姓名前冠上地名鄞字,约定俗成而成独特的一派地缘宗族……因为鄞县古属会稽郡,所以以会稽为郡号。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侵掠,鄞远达为避难自浙江鄞县入闽,定居南安八尺岭脚(今南安市丰州镇山美村后井自然村)。

  南宋中州士民徙泉高潮

  北宋·靖康之难(1126年)后,建炎(1127—1130年)初,宋·高宗赵构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逃至扬州,继而至镇江、杭州、越州、明州、定海,最后乘船逃入大海,差一点被金兵追上。后来回到临安(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形成中州士民徙泉的最后一次高潮。

  宗室徙泉

  因难舍泉州舶税之膏腴,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先将宗室349人迁徙泉州,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南外宗正司”随迁。“建炎置可之初,宗子仅349人,其后日益蕃衍,至庆元(1195~1200年)中则在院1300余人,外居者440余人,至于今日(绍定年间,1228~1233年),则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南外宗正司》)

  臣僚南渡入泉

  高宗南逃的同时,一大批臣僚亦跟着一路南逃入泉。

  姓:李邴,字汉老,号云龛,山东省济州府钜野县人,北宋时累官起居舍人、徽猷阁待制、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等;随高宗南渡,寓居泉州东门第三巷。高宗登位,知其隐居清逸,赐御书“仙景”二字。后裔散居泉州市各县(市、区),均称“仙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邴》)

  诸葛姓:

  诸葛安节,原籍河南邓州南阳,系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十八世孙。南宋·建炎(1127—1130年)初,诸葛安节为福建转运,判晋江。为官廉洁,门无私谒,卒于官。由于家无私蓄,不能归榇,葬于南安(时南安县治在丰州)。子诸葛郇便落籍武荣(今南安丰州)。

  诸葛郇之孙诸葛升,隐居不仕;曾孙诸葛季文以行谊文学闻于时,在泉州城内设馆授徒,为世儒宗。

  南宋末,蒲寿庚举泉州叛宋降元,诸葛寅诸葛直清孙、诸葛璋)全家7人、弟侄 4 人被杀害。幸免于难的诸葛后裔分别潜入南安、安溪乡间。

  入明,诸葛后裔的家声复振,泉州城内的祖祠几经重修,并派一族人居于此,具体负责祭事和联络。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诸葛季文诸葛寅诸葛直清蒲寿庚》、《鲤城姓氏·诸葛》)

  中原人民大批南移流入泉州

  长江以北往往成为战场,而相邻浙江的福建尤为显得重要。自然环境优越的泉州一带,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尤为迅速,加上宋宗室贵族和中原地主官僚,以及不甘受异族压迫的中原人民大批南移流入泉州,使泉州民系的发展相当繁盛。

  姓:南宋时,名相张浚因与岳飞锐意抗金,被贬泉州,其四世孙张济张憬移居德化县半林乡猴墓坑。

  姓:隆兴元年(1163年)吴琚之子吴安仁(字立爱)由光州入闽泉,居武荣(今南安丰州)。数传至吴礼孙(字致政),在延陵肇基,为黄龙氏。

  刘姓:

  抗金名将刘锜,字信叔,号重珍,祖籍建州麻沙里(今建阳市辖),泸川军节度招讨使刘极(字仲武)第九子,绍兴卅二年(1162年)病逝于临安,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吴王,谥武穆,赐祭葬。

  隆兴(1163—1164年)间,刘锜第三子刘明自临安扶榇扬舸南来泉州,得从兄弟、泉州郡守刘珙(隆兴间知泉州)之助,安葬于安溪县参内乡员潭村后山“龙虾出港”穴,俗称“吴王墓”刘明遂家于泉州,氏后裔尊刘锜为一世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珙》、《泉州古墓·刘锜吴王墓

  刘锜之孙刘逊,号寓泉,娶晋江祥芝(芝山)氏女为妻,乔迁晋江芝山,为芝山氏拓基始祖。刘逊一贵一贵文聚(号致政),宋太学生,文聚君宝君锡君权君辅四子,分为东、西二派,传五代至九世,星分为廿四派。

  姓:

  南宋时,氏一支(清·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进士杨滨海的先祖)从浙江余杭迁入古榕里旧馆驿(俗称牛仔驿),为旧馆驿;后析居驿内巷。

  至明代,杨建业自驿内巷迁居南安廿二都金枝(沟边)居住;另一支由旧馆驿徙居南安洪濑、金淘后坑、梅山竞丰。

  蔡姓:

  南宋,蔡景寿从河南入闽,居同安县传衍。

  南宋末战乱幸存兵士留居泉州

  南宋末·恭帝赵□[上“日”下“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陷临安(杭州),俘帝及太后。益王·赵□(上“日”下“正”)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又有一大批宗室臣僚及北方忠义保驾之士(史称军兵70万、民兵30万)涌入福州、泉州一带。其中虽不少死于战事,幸存者则散处于闽、粤的泉州、潮州、惠州一带。

  刘姓:

  朝散大夫、行军令史刘拓“忠烈公”刘仝祖之后,世居福清东门外东楼乡。南宋末护驾慈元太后和宋幼主南行,后肇基晋江东石镇塔头刘村,为塔江始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塔江氏宗祠》)

  汪姓:

  南宋末,安徽六安汪立信,登淳祐七年(1247年)进士,历任端昭殿学士、沿江制置大使、江淮招讨使。抗元失败,自杀于南京。

  立信的夫人康氏及子应麟应鸿在南京不肯降元,护驾皇太后及幼主出走入闽,先在闽之福安府。景炎(1276—1278年)初,宋舟泊于泉州惠安象浦。皇太后为报答夫人护驾之恩,赠送锦霞玉佩。后舟师继续南下广东,而夫人及两子便住居在象浦。

  氏子孙发达,分居闽南各支派均以“锦霞”为灯号。

  江姓: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江万载,讳亿,字子丸,号古山,自江西饶州奉宋帝赵昺入闽,后隐居于同安汤坂里,后裔分布漳、泉等地。

  杨姓:

  杨亮节原居浙江会稽,南宋末由杭州随宋幼主入闽居漳州,后移居海澄、南安溪美、仙游郊尾。

  卢姓:

  宋末,大理寺评事卢念一郎廿一郎)随驾入闽,后退居石狮祥芝卢厝村。后又分派经仑上,徙居郡城西门。

  侯姓:

  南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陷临安,太常寺正卿侯宗贵率九子与文天祥张世杰等共扶宋幼主赵昰赵昺间关播越至泉州。南宋亡后,侯宗贵令第五—九子5人回原籍河南(实际没有回原籍,而在漳浦,漳州一带定居繁衍),自己则与长、次、三、四子留武荣,卜居南安十八都丰年里后头境(今罗东镇维新村),避元不仕。置田宅,择吉地建宗祠而开基,地以侯姓为名,曰“侯安”。兹此繁衍兴盛,开侯安九甲一族。尔后分为四房,其三房四世敦实从侯安移居泉州旧馆驿传衍。

  南宋其他入泉族姓

  黄姓:

  黄禹,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进士,授永春令,遂家于永春。后娶晋江仁和里邱氏为继室,生黄龙,举进士,授龙溪令,因爱檗谷山水之美,辞官从母归仁和里,隐居檗谷。黄龙后裔黄景昉,明·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建府第于泉州郡城涂门街,并建有欧安馆,遂成望族,人称“欧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景昉》)

  ②【晋代,氏第九十代祖黄彦来徙居福州黄巷,如唐,一○一代祖黄岸黄崖之兄)自侯官移居兴化潏头欢院,仍以黄巷名村(现改称黄霞村,在涵江以北),后移居兴化府跫溪,迁居莆田城西,至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时迁居莆田金墩,金墩氏由此名也。】

  南宋末,氏第一百一十七代祖黄松,字本茂,行千一,自兴化(莆田)金墩迁居泉州。氏第一百一十九代祖云轩迁居安海永安庄,遂有安平金墩之称。明·嘉靖(1522—1566年)间,安平金墩氏第十六世祖君瑞,自安海迁来泉州城内,为泉州灵慈氏。

  宋末元初,祖籍莆田黄石金墩的莆阳处士黄天麟来泉州居文山里仕曹巷(今会通巷)。九世黄凤翔出生于此,开创“泉州文山氏”一派,名“文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洪姓: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共普四十世孙、洪皓之弟洪皎丞福州府,后其长子迁居建宁府,次子洪道于绍兴十年(1140年)移居南安小嶝岛,后裔称“下三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洪迈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偕诸从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洪迈到泉州,后裔分居武荣石竹(今南安丰州)、同安柏埔、金门烈屿等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

  姓:

  南宋·隆兴(1163—1164年)后,施英施茂从福清高楼迁居晋江南浔开基,子孙蕃衍,聚族于深沪湾之北面,通称“浔江派”(亦称“后港派”)氏,蔚为大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衙口施氏大宗祠》)

  施英施茂施炳的次子和三子。施炳,字廷耀,号焕章,南宋·河南光州固始人。绍兴(1131—1162年)间进士,仕至大理寺评事,后裔称其“评事公”。隆兴元年(1163年)入闽,先居建阳麻沙界首,再徙福清高楼,为氏入闽始祖。

  徐姓:

  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徐务九世孙徐绵初(别号二郎)由莆田迁居泉州郡城后城,未几入安溪,初居龙兴里上卿乡小溪头圆潭口下岭溪南(今尚卿乡徐州),后徙蓝田乡玉井(今蓝田乡蓝一村后井)。

  徐务,字恒经,唐·衢州人。天宝八年(749年)安史之乱,江浙骚扰最烈,徐务由衢州避乱入闽,卜居莆田县崇仁里传衍。】

  卢姓:

  南宋时,氏自漳州迁入德化上涌。

  漳州卢氏的先祖卢铁,字如金。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受命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 3600 多人、将校123名入闽,后因作战失利,退守九龙山,奏请朝廷增援,朝廷命陈政之兄陈敏陈敷“五十八姓”军校增援。蛮獠平息后,两批入闽将士及其眷属就地落户。府兵校尉卢铁任岭南行军先锋,子卢伯道任营将。漳州创置后,卢如金兼领本州司户参军,其后裔“承家于龙溪天宝之墨场”。子孙分居于漳浦、长泰、南靖、永定等地。

  郑氏:

  南宋末年,郑隐石从漳州徙居南安杨子山下石井,为南安石井氏肇基始祖。

  郑隐石的先祖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光启年间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居漳的。

  谢姓: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字叠山)率兵抗元,城陷,弃家负母潜身建宁唐石山,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其子谢熙之谢定之派衍绍兴、晋江、永定、上杭等地。谢熙之的后裔数传而入温陵之武荣(今南安)。

  赖姓:

  ①南宋,赖廷贵由宁化田心(赤岭马江)迁入泉州。至南宋末,赖廷贵之孙赖泽翁由泉州徙居晋江八仙山西麓凤山里,其子赖真德居住于晋江赖厝,该地遂称“赖厝”,尊赖泽翁为赖厝肇基始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赖厝赖氏家庙》)

  赖廷贵赖桂的裔孙。赖桂之兄是唐·西征大将军赖标,因立功封锦衣卫副使,升直殿大将军,乾符元年(874年)从浙江入闽,居汀州府右路。不久,赖桂及弟赖枢亦从浙江南迁,赖桂居宁化牛石村,赖枢居清流黄加地。

   ②南宋时,汀州赖光裔孙赖辉由汀州迁居惠安辋川肇基,被尊为惠安辋川氏始祖。宋末元初,惠安氏裔孙赖仲移居晋江罗溪(今属洛江区)。

  董杨姓:

  董世兴,南宋·浙江余杭人,授朝议郎、同安关监税。卒于官,家眷贫不得归,友人晋江杨宣怜而收之,因以姓托居泉州郡城。杨君选,以姓步入仕途,遂为董杨氏,尊董世兴为泉郡董杨之始祖。

  传至明代,董世兴第六世孙、杨道会从弟杨道宾,中万历丙戌(1586)科进士第二名,官至礼部左侍郎。曾题疏请复姓神宗皇帝御批不准,仍以姓传嗣。

  董杨大宗祠位于泉州城里古榕里旧馆驿南端,今存。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杨道会杨道宾》、《泉州祠堂·旧馆驿董杨大宗祠》)

  姓:

  至迟到南宋,彭延年后裔从广东分迁漳州、泉州等地。据《安溪姓氏考》,彭延年的后裔迁居泉州;至元末,彭延年的裔孙彭秉由泉州迁同安彭厝,后入安溪。

  彭延年(1009—1095年),字舜章,号震峰,北宋·江西庐陵(今吉安)人,皇佑元年(1049年)登进士。历任福州推官、大理寺评事、大理寺少卿。熙宁元年(1068年),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贬知广东潮州。后辞官落籍广东揭阳浦口村,为氏入粤开基始祖。】

  回族姓: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郭霖仙游碧溪分支泉州惠安荻州(今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成为郭厝姓回族的始祖。

  氏先祖郭嵩,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咸通(860-872年)间随开闽王·王审知兄弟的从弟王想入闽,居长乐芝山下郭坑。后梁·开平初年(907年),郭嵩郭恂入仙游大蜚山,居郭宅宫。郭恂长子郭斌迁居泉州,另分一脉;郭恂次子郭质开族仙游碧溪里旗峰下郭质数传至郭品孙,生郭霖郭楫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郭霖仙游碧溪分支泉州惠安荻州(今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定居立业。郭霖生四子:长郭与渊、次郭与耕、三郭与道、四郭与立郭与耕迁居泉港山腰龙山,为今龙山的一部分。郭与立衍派福清岭边。

  1986年1月,惠安县政府确认郭厝、龙山氏为回族。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郭厝郭氏宗祠》)

宋、元,泉州海贾留居海外

  泉人追求财富、勇于冒险的海洋文化特征

  泉州人最显著的人文特点是具有比较浓郁的海洋文化色彩,比较注重财富的追求,勇于冒险。

  自唐宋以来,泉州人以其面临大海的自然优势,甘冒风涛之险,向海洋发展,进行国际贸易。泉州以其优良的港湾,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贸易港口,当时的记载称“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舆地记胜·卷一三○·风俗形胜》)。 虽然政府对于沿海居民出海贸易有诸多限制和压迫,“泉人贾海外者……海道回远,窃还家者过半,岁抵罪者众”。(《文献通考·卷六二·职官考十六》)。但仍然阻挡不了泉州人追求财富的决心。  

  宋·莆田人刘克庄在《泉州南郭吟》中,把泉州一带的这种社会现象和民众心理说的最为明白:“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必业儒。惟有桐城(刺桐城,指泉州)南郭外,朝为原宪暮陶朱。海贾归来富不赀,以身殉货绝堪悲。似闻近日鸡林相,不博黄金不博诗”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二·泉州南廓》)  

  北宋泉人向海外迁徙不断增多

  北宋,随着泉州港的逐渐繁荣,有充分证据说明已经有泉州人向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地迁徙。

  在南海航线上,自北宋年中始,刺桐港海商即“时有附带曾经赴试士人及过犯停替胥吏过海入蕃,或名为住冬,留在彼国,数年不回”(《宋会要·刑法·二·五七》)。有的娶妻育子繁殖,称为“土生唐人”(《宋会要·蕃夷·四·八二》)的后代,掀开了华侨胞与驻在地居民共同开发新乡园的历史篇章。其中赴试士人、停替胥吏都拥有一定的文化,在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尤能有所作为。三佛齐使者赍致宋廷的竟是“唐字书”(《宋会要·职官·四四·六》),正是这种社会效果的一例。

  北宋时期,泉州一些手工艺匠也前往印尼定居,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兰里就是漳泉海商船舶修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港口,成为泉州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聚居地。

  北宋·雍熙至淳化年间(984—994年),晋江安海李庄李公蕴随其父李淳安前往交趾(即“越南”,早称“安南”)贸易,并在那里定居,后任黎朝殿前指挥使。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黎朝出现叛乱,李公蕴平定有功,被朝臣拥立为国王,开创了安南李朝。李公蕴为王后,即遣使诣宋廷纳贡,宋·真宗册封其为“交趾郡王”。李朝历九世即为陈朝所代替。

  陈朝开创者陈日◇(上“日巨”下“火”),也是安海陈厝坑华侨。据《西山杂志》载,陈日◇(上“日巨”下“火”)同样是由于进行海外贸易而出国的。

  从李公蕴陈日◇(上“日巨”下“火”)两位安海华侨成为安南国王,可以推测到其时旅居安南华侨之众多。因为要建立一个王朝,没有一大批支持者和拥护者是绝对不行的。既然李公蕴陈日◇(上“日巨”下“火”)都是华侨,当然主要是获得华侨的支持和拥护了。在其时历史条件下,这些华侨起初必定是海外贸易商人。

  南宋泉人寓夷也不断增加

  进人南宋,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更加繁荣,入蕃侨居的泉州人也不断增加。

  洪迈(北宋·宣和五年—南宋·嘉泰二年,1123—1202年)《夷坚志》载,有泉州人泛海遇凤漂至一海岛,与岛上妇人同居生三子;又载,有泉人王元懋,随海舶至占城,留居十年后才回泉。

  宝祐五年(1257年),泰国建立素可泰王朝,泉州舶商前往贸易,间或有人定居其地。

  景定五年(1264年),蒲应蒲甲在文莱为其父立“有宋泉州判院公之墓”碑。

  据晋江《青阳王氏族谱》载,王元“尝航海之五洋”,从事海外贸易。他“生(北宋)哲宗·元符庚辰(1100年)……以(南宋)孝宗·乾道壬辰(1172年)卒。”他曾捐巨款,“立蒸尝田(即用于祠堂祭祖的公田)四百六十亩;创轮心院轮藏;建开元寺佛殿;刻舍利塔八十四分奉诸刹;造苏棣石桥,桥成,仍架亭一座以憩行人,又自桥砌石路至铭心院。”可见他海外贸易获利颇丰。

  晋江安海《嘉坡店古今》载:苏光国……不慕举业,专事航务。(南宋)咸淳十年甲戌(1274年)季春尝随刺桐(泉州)母舅船业主王元胜自温陵(泉州)放洋,经石塘至占城,折三佛齐;越阇婆,趋波斯等诸番国。贾舶输出泉货陶瓷、丝绸、漆器、茶叶、荔枝及各色地道药材,与诸番贸易珠贝、玳瑁、犀角、玛瑙、乳香、檀香、苏木、胡椒、吉贝等数十种,遇顺风往返一百二十余日。每岁放舶三次,可货利千缗,人慕不及也。”

  苏光国无疑为华侨,因该书在苏光国条下特地注有“寓夷”两字。后来,苏光国“率弟光闽光泉偕乡友苏祥发苏祥凌陈金纪许晓枫朱成嘉等人,司其厥事”,反映了华侨出国携亲带友的传统习俗及华侨日渐增多的趋势。

  宋末,泉州战乱,民众纷纷逃难出洋。或仕占城,或婿交趾,或别流远国到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爪哇等地。

  元朝泉州人民移居海外持续增多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兵2万征爪哇,就是从泉州后渚港出发,兵士多从泉州沿海一带招募。《新元史·世祖本记》:“至元廿九年(1292年),大军会泉州,自后渚起行。”后因作战失利,匆忙收兵,军中病者数百人流落爪哇勾栏岛山中,成为华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 com《泉州古港·刺桐港》)

  在东南亚从商的泉州人,有的也在“蕃国”成家立业,开店贸易。元·周致中的《异域志》记载泉州与爪哇的杜板(厨闽)之间,每月有定期船舶往返,流寓于其地之粤人及漳泉人,为众极繁。

  近年,德国汉学家傅吾康(Woifang Franke)利用所搜集的东南亚古代汉文碑刻资料论述泉州海外交流的盛况。据他所述的资料,元时东南亚早有中国人的墓碑、庙碑、亭碑等碑刻,充分证明当时在东南亚留居的泉州人已经不少。[傅吾康(Woifang Franke):中文碑铭所反映的1254——1800年中国与东南亚的海外交往.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泉州籍的“土生唐人”后代也进一步繁衍。汪大渊于至正九年(1349)整理航海日记,成《岛夷志略》一书。其“龙牙门”条载,龙牙门(今新加坡)“男女兼中国人居之”“勾栏山”条载,勾栏山(在今加里曼丹岛附近)“今唐人与番人丛杂而居之”

  元代周致中《异域志·爪哇》载:“留寓于其地之粤人及漳、泉人,为众极夥。”

  泉人侨居海外的特点

  在明朝以前泉州海外贸易的黄金时期,泉州人侨居海外有其时代的特点:  

  首先,这个时期侨居海外的泉州人,大多是临时性的,而且除了特别的原因(如元兵因失败、重病而无法回来)以外,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发展。

  其次,当时的朝廷并不禁止海外移民,也允许商人自由活动,所以他们从海外重返故里的可能性较大。

海丝之路的包容

  蕃商“住唐”

  蕃商“住唐”泉州城,为时甚早。中唐诗人包何《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诗:“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全唐诗·卷208》)泛言其多,但必然包含已有一批第一代外侨长住泉州的历史真实性。   

  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病逝葬于东郊灵山(参见《泉州古墓·圣墓》)。当时泉州应该侨居着不少的伊斯兰教徒,这些就是泉州回族的起源。  

  宋代以降,刺桐港“航海皆异国之商”郑侠《西塘集·卷6·上泉守大夫》),海外贸易趋发达,蕃商来华势必日众,“夷夏杂处”郑侠《西塘集·卷8·代谢仆射相公》)“民夷杂居”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62·吴洁知泉州》)“蕃商杂处民间”楼钥《攻媿集·卷88·公(大猷)行状》),不可避免。    

  历史事实表明,至晚自两宋之交时起,泉州城镇南门左近即逐渐形成蕃商聚居街区,迨南宋季年,“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藩人巷”祝穆《方舆胜览·卷12·泉州事要》)。显而易见,“蕃人巷”习惯语或专有名词的广为流传,自是经过年深月久时间的沉淀而成。这片聚居街区随着蕃商“住唐”人数的递增,溢出镇南门,向东迤逦于近郊的法石港。沿江上下,十里繁华。    

  北宋·徽宗大观、政和(1107-1117)年中,“土生蕃客”渐多,宋廷允许设立“番学”蔡*《铁围山丛谈》),以便其入学就读。

  在“蕃人巷”内外,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基督教、佛教等到庙宇林立,蕃商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一旦病殁,则又可以其本国习尚举行葬礼,建筑坟墓。高宗绍兴末年,蕃商又捐资在城外东郊兴建公墓。    

  当然,“蕃人巷”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中即已拥有五十万人口的泉州城内,只是一个小聚居区。从宏观鸟瞰,依然是“夷夏杂处”,整个泉州城“廛肆杂四方之俗”,岁月流逝,互相融合的趋势日益显著。

  回回蒲姓

  泉州姓肇基始祖是蒲开宗

  先世系阿拉伯(色目)穆斯林商人,因进行海上贸易,曾寓居占城(今越面中南部),家中富有,人称占城贵人。宋代来华,移居广州,任职蕃长,“总诸蕃互市”,“富甲一时”

  南宋中、后期,泉州港日益繁盛,逐渐超逾广州港。氏因“家资益落”蒲开宗即举家自广州徙居泉州,定居涂门街一带和涂门外临近泉州后渚港的法石乡云麓村,继续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嘉泰四年(1204年),蒲开宗任安溪县主簿;绍定六年(1233年),为鼓励氏的中外贸易活动,南宋政府赐蒲开宗承节郎官衔。

  蒲开宗有二子,长蒲寿晟,次蒲寿庚

  咸淳(1265—1274年)末,蒲寿庚与兄蒲寿晟平海寇有功,累官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建炎元年(1276年)授福建东建招抚使,总海舶,任泉州市舶司提举。南宋末,蒲寿庚叛宋降元,屠杀泉州南外宗正司氏皇族和数千淮兵,元代曾任福建行省左丞,建府第于南校场(旧运输总站附近)。宋末元初蒲寿庚“擅蕃舶之利三十年”,对发展泉州海交外贸起过重大作用。蒲寿晟入元后则隐居法石云麓山,其后裔以种花为业。

  元末,氏后裔参与“亦思巴奚兵乱”,荼毒泉州人民,激起民族仇恨,祸及后代子孙。因此,明初朱元璋大赦天下时诏令“独氏余孽悉配戎伍”,以后又严禁姓子孙参加科举仕宦,故氏子孙相继四处逃匿,散布晋江、石狮、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厦门、金门及省外各地,甚或改姓为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开宗蒲寿庚蒲寿晟》、《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鲤城姓氏·

  回族

  现散居于泉州市区涂门街清净寺及其附近的回族氏,人数较少,但仍保留着较多的回族风俗习惯,其先祖何人已无族谱可寻查。

  但据在泉州津头浦发现的一方刻有汉文和阿拉伯文的墓碑,碑的正面上方刻有两行汉字,右公墓”、左“百氏坟”。从碑背面刻着的六行阿拉伯文考证得知,这是一方信奉伊斯兰教的夫妻合葬的墓碑,时间在元·延祐二年(1315年),据碑中阿拉伯文分析,死者公”是汉化的“土生蕃客”(即阿拉伯人),南宋来到泉州,可能是现在泉州回族氏的先祖。

元末——泉州多民族开始形成

  元代中国一个新的民族成份——回族,以部分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或部落的蕃商为主体,基本上了有雏型。

  宋、元时,回族先民一部分由“海上丝绸之路”,从阿拉伯、波斯等地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到泉州;别一部分由金吉带领西域军队,经邵武入福州、泉州等地。

  回族丁氏

  晋江陈埭氏回族始祖赛典赤·赡思丁(参见《泉州人名录·赛典赤·赡思丁》),又名埃米尔·昔格山赛典赤·赡思丁原是阿拉伯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朝居官。元末战乱,赛典赤·瞻思丁由苏州来泉经商,初定居泉州文山里,易朝时留一丁字为姓,汉名丁节斋。至三世丁硕德,徙居晋江市陈埭。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黄凤翔撰《重建陈埭丁氏宗祠碑记》云:氏之先,自洛入闽,曰节斋公者,居郡城文山里。三传至硕德公,徙居陈江……”(参见《泉州祠堂·陈埭丁氏宗祠》)。岸兜是丁氏迁居陈埭的肇基之地,目前丁氏回族集中分布于晋江陈埭镇的江头、岸兜、溪边、四境、花厅口、坪头、西坂7个行政村,有回民17000人,至今仍保留回族习俗。其他分支除散布南安官桥、惠安城关、崇武、晋江东石、安海外,还遍布海内外。

  回族郭氏

  泉州回族氏的始祖是郭章及其两子郭德广郭德昭兄弟。

  郭章,名。其先世乃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至元代,因罹于“反色目”的排外风波,遂附胄于汾阳氏望族,改姓,以求生存的空间及仕途上的发展。到郭章之父郭文宪时,家于杭州府富阳县家村。

  郭章元时授宣慰使之职。《百崎郭氏族谱序》载:郭章“元季武宗·至大年间,13081331年)宣差微禄,奉命督糈来泉供应,于是时干戈扰攘,弗克还朝,即纳室于泉,卜居行春门外,后(明·洪武初)改迁法石(今丰泽区石头街),依例占籍。”以疾终于传舍。

  郭章生二子:长郭德广,次郭德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德广

  郭德广子洪子洪生三子《华山四房郭氏家谱》载:郭德广“生子洪公。子洪公生三子:长和卿公,分支江西;次仲远公,开基白奇;三季渊公,居于法石。”三子郭季渊居法石传衍。次子郭仲远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惠安择于惠邑海滨百崎山下筑室居焉《百崎郭氏族谱序》),成为百崎郭氏开基祖。600多年来,百崎郭氏现有13000多人,遍布于白奇、里春、田吟、斗门头、后塘、后海、加坑、山兜、埭上、大山、岙厝、下埭、克圃等十三自然村,素称九乡。尚有2万多百崎回民裔胄,遍布海内外。惠安郭姓回民还分布在黄塘、涂寨下郭、东园长申厝、山腰龙山、后龙郭厝及其他散居户,有16000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仲远》、《泉州祠堂·氏·百崎回族氏家庙》)

  郭德昭则分派于府城东街新府口、公界巷、菜巷、忠义巷、西街头附近,以及城东杏宅、大坪等处,现有3500人。明代迁往南安蓬岛、山城的,也繁衍至8000多人。明·万历及以后由蓬岛外迁浙江、海外等地的,也发展至数万人。

  回族

  氏回族入泉肇基始祖金吉,号一庵,上都人。元文宗(1328—1330年在位)时讨平王禅至顺(1330—1333年)间以武略将军、左副翼万户府上千产镇守泉州路,寓居泉州郡城西街双门前。

  【金氏回族祖先原为匈奴,汉武帝时,其太子日磾归汉,封之西北陲,国曰“休屠”,卒为柱石之臣。休屠遭南北单于之争,避地西域,遂世为西域人。金吉之祖系入元的西域亲军,居上都。】

  元末·至正十七至廿六年(1357—1366年),泉州发生持续十年之久的亦思巴奚战乱。至正廿六年1366年)金吉被派镇守西门,感晋江宿儒、浔美场司丞陈马玄(“马玄”合一字)之说反正,开门纳兵那兀纳,促成亦思巴奚战乱平息,兴、泉二郡底定。《金氏族谱》载其死后埋葬悉依夷风

  金吉长子金阿里“敦尚回教”,慈仁广爱。回入泉中,旧有清净寺,圮废岁久,金阿里捐巨资重修。

  明·嘉靖(15221566年)间,金吉的后裔耳鼎耳赓移居泉州涂门外三十六都石头街美山。

  现金吉后裔只有数十人,散居鲤城大寺后、五堡、第三巷、忠义巷、小菜巷及惠安东园古埭头等地。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金吉金阿里》、《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泉州宗教·伊斯兰教·清净寺》、《鲤城姓氏·金姓》)

  燕支苏氏

  泉州燕支氏始祖是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苏唐舍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由同安迁居泉南燕支里,自后累世至明、清都与阿拉伯人通婚。    

  由于通婚的结果,在宗教信仰方面自然也受到影响。十二世苏缵辙在修订族谱时注明,苏唐舍“自银同迁居燕支里,学西域净教,爰名阿合抹。康熙丁未年,余于涂门真教寺询南京教师姓者,云,是名即世所称长老也。”其子苏布伯,亦系伊斯兰教主管。燕支苏氏宗祠的祭祀仪式和墓葬形式也是一种混合型的,有着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祖闾苏古民居》)

  满族粘氏入泉

  粘氏源自吉林会宁的女真族完颜部。元末,粘氏八世、知河中府的完颜·粘博温察尔为避北方农民起义锋芒,举家南迁,流寓泉州,居今石狮市永宁镇杨丹,后迁居今晋江市衙口蕃衍,为入闽开基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衙口粘氏大宗祠》)

  粘博温察尔生子三人:寿。时泉州反元烽火正炽,完颜·粘博温察尔的后裔为避忌讳,不姓完颜而姓,一直沿袭至今,姓遂为泉州满族大姓。今晋江市衙口、粘厝埔等为九世子寿的后裔;泉州城区及南安市梧坑、晋江市金井和深沪、石狮市永宁镇沙美村和梅林村等是九世子的派流。

  现在, 满族氏主要居住在鲤城区、晋江市龙湖镇和石狮市永宁镇。

元代入泉族姓

  燕山

  答喇真,名,字,燕人,故姓,系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庚辰科进士,累官南安达鲁花赤,升福、广、浙司令,钦命总宪兵使,升忠勇。历仕六朝,尊儒礼法,德惠于民,士民依依然不忍舍公,因而以官为家,占籍南安,复故姓,以“燕山”志其源,为闽南氏燕山派始祖。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丰州燕山氏祖祠》)

  周姓:

  元初,周日昌自南京凤阳府太和县迁入泉州,居安溪县城下西街传衍。

  陈姓:

  元朝中叶,河南滕县氏奉旨移民,携眷入闽到处流浪,先居永春小岵,又居南山。至明末,陈碧宇自永春南山移居斗南,为斗南氏始祖。

  朱姓:

元·元统二年甲戌(1334年),朱器高(字大用,举明经博士)任泉州泉山书院山长,由兴化(莆田)徙居泉州,住泉州城内(亦即晋江县治)海清亭,占籍晋江,为入泉始祖,堂号“晋江”。元末战乱又避往于新门外三十二都店头村传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器高》)

  姓入闽始祖朱玑,字促斋,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子,登咸通(860—874年)进士,任古田令入闽。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寇福州,群方鼎沸,朱玑归省先茔逗留固始,遇疾而终,子孙避难至莆田黄石遂家,以“莆田”为堂号。传至朱器高始入泉。

  林、李:

  李贽族兄林奇材所撰《明故处士章田公暨配丁氏、媵张氏合葬墓志铭》载:“始祖君龢公元季入闽,居郡城,以著姓。生二子:长景文公,次景顺公,于明·永乐廿年(1422年)籍南邑,著姓曰。”

  李弘弼的廿世孙君龢著姓,其长子李驽(字景文),专门从事航海贸易,成为较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泉州巨商;次子李景顺,明·永乐廿年(1422年)携其次子李庆斋、侄子李允诚由泉州迁居南安卅都榕桥,称为“榕桥

  《清源林李宗谱》记载,李贽先代不但有改姓之举,而且还有复姓之规,并有隔世往来于泉州、南安之间,即姓的住泉州,姓的住南安。李贽的祖父林竹轩住郡城,其父白斋,本应住南安,但因他是“郡诸生”,不会种田,在郡城设馆授徒,故仍住泉州。

  李贽原名林载贽,因避明朝庙讳,去“载”字,为何改姓,具体原因不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

  伍姓:

  元代,伍源海居晋江安海,结庐于海仔下。生子五,分居肇山、中厝、朝真、明义、后宅等处。日后后裔播迁不一,有经商于广东并驻居开族,有迁石头街(今属丰泽区)从事海运,有分居于惠安后又辗转居郡城桂坛巷、许厝埕,有分居于永春及海外。

  伍源海伍仕之后。伍仕,字子敏,北宋末河南光州固始人,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官左拾遗。宣和七年(1125年)谪兴化县(今莆田)主簿,占籍不返,定居莆阳(莆田),为开闽始祖。

  潘氏: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潘世贵致政银胡公)由漳州迁入泉州浮桥,又避乱从浮桥迁入永春达埔卓埠(今达埔),定居溪源村肇基开拓,为桃源氏;后裔派衍南安炉内、惠安辋川、泉州荀江、安溪县城等。

  氏入闽始祖潘源(或称潘源节潘节,字执中),唐·河南光州固始人,总章二年(669年)应召为府兵校尉,随陈政南下入闽,协助陈政陈元光父子镇守漳州,多次受勋奖,为忠勇校尉、忠义将,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赠封竭忠辅国昭德将军。唐末五代,潘源后裔散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有五世潘纲迁福州长乐三溪,潘维一支后裔卜居泉郡泗行下径(潘径),传至九世潘贻徽迁徙往漳州开基肇业,是为漳、泉氏一世。潘世贵潘贻徽后裔四世禄房潘彦斌之第四子(五世。或称氏开漳八世四房)。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桃源氏家庙、炉内潘氏家庙、辋川潘氏家庙》)

  余姓:

  元末,余祖章从仙游分支永春县五里街镇高垅村,最后择居桃城镇洋上村,为永春洋上“高阳氏”一脉,后裔有福房、永房、珊房、仕房等支派。现代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即出自洋上这一支。

  唐·天宝(742—755年)年间,居浙江瑞安端介之孙余大成任建州建阳令,从浙江移居福建建阳,为入闽始祖。余大成有子八,播迁不一。长子余焕及次子居古田,三、四子居建阳,五子余魁居莆田黄石。莆田氏传至五世余镐,为唐·咸通四年(876年)进士,中和元年辛丑(881年)避乱,弃官不仕,隐耕壶山。八世余积到仙游度尾开基。十一世余殊的长子余祖章迁居仙游,分支永春县洋上。

  史姓:

  史祃,号昌安道人,元末·浙江四明(今宁波)人,西汉·史崇的裔孙。元末社会动荡,四处战乱,至正廿八年(1368年),史祃携妻和三个儿子由四明入闽避难,居住在泉州郡城临漳门内(今新门城内),后裔尊为泉州溧阳氏始祖。

  史祃的先祖史恭,原籍山东,是西汉·宣帝的舅父,封为杜陵侯。史恭有三个儿子,三子史玄封平台侯。史玄的曾孙史崇,东汉初年平定赤眉刘盆子有功,官青州、冀州刺史,加骠骑将军,汉平帝·永平三年(60年)封溧阳侯,食邑万户,举家迁居溧阳(今江苏溧阳市),史崇的后裔便以“溧阳”为郡望,此后这支姓向各地迁居繁衍,也以“溧阳”为堂号。史崇30世孙史惟则于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从溧阳埭头徙居浙江四明(今宁波)。

  史祃史昌安)有三个儿子,为入泉一世祖,分为三房:长房史温泉,字元吉,住泉州临漳门内,后裔迁居浮桥;二房史寒泉,字元和,迁居泉州城内平易里(西街头);三房史冷泉,字元升,先移居南安水头乌厝寮,不久又移居晋江安海。

  后裔散居泉州各邑及漳州、仙游、广东潮州、香港、台湾、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

  江姓:

  元末,江万里后裔一支由福清移居南安二都坑柄乡(今江南镇金柄村),日后子孙又分居南安玉田下埕村、东清村、静明院村、丰州埔头村、泉州城内及北门外花园头。

  北宋末,金兵攻占汴京,中原人数次大规模南迁,氏有一支由江塙率领迁至江西都昌,其后裔江万里抗元殉国。江万里之弟及子侄由江西奉袍笏潜入闽,居宁化石壁村,又一支分居福清。

  王姓:

  王翰,字用文,号时斋,安徽庐州(今合肥市)人。十六岁袭父职,有能名,累迁江西福建行省郎中,以功升同知,又升理问,综治福建永福(今永泰)、罗源二县。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授潮州路总管(职三品),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调任福建行省参知政事(职二品)。有三子。

  元亡,王翰欲浮海往交趾,未果,寓居晋江沙堤(沙塘)。后,王翰留次子王仲开基晋江沙堤,留长子王伯开基泉州郡城排铺街,自己偕妻与第三子居永福观猎山(今永泰县塘前乡官烈村),黄冠野服,号友石山人。后皆蔚为名族。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翰》、《鲤城区姓氏·王姓·排铺街王》)

  郑氏:

  元末,郑露裔孙贞元从莆田移居永春小岵,其子玄微少微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迁居南安崎沟(今崎峰)凤美,其后裔又徙居仑苍南园霞美、蔡西庄园。

  亦是元末,郑庄裔孙从莆田移居南安石井,元顺帝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北元第一位皇帝)年间后裔再迁水头攀鳞(今邦吟)。

  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是郑昭(字元质,晋·永嘉之乱随父南渡入闽,居福建侯官,为氏入闽始祖)十六世孙,于唐初结伴过莆江(莆田),迁祖坟于莆之南山,下南湖世居;氏三兄弟构湖山书堂,倡学教化,时称“南湖三先生”。后郑露郑庄后裔居莆田,郑淑后裔居仙游。

  倪姓:

  【南宋末,浙江金华龙门氏七世倪崇义退隐业儒,移居福州凤池,是为福建氏先祖。】

  元代,倪崇义长孙倪先生应邀从福州到泉州讲学,博得学子拥戴,被授予大宾顶带,留居泉州南关外陈江(今晋江陈埭),繁衍生息。

  陈江氏二世祖成夫子三,分为三房:长房以仁居陈埭西边,二房以惠开基安海,三房以立开基河市(今属洛江区)。后陈埭和河市氏后裔又散布泉州郡城,灯号均为“陈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鲤城姓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