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下卷—崖刻)

  西峰摩崖石刻(题名石刻。登临题诗石刻。游览留名石刻。修建纪事石刻。)
  
东峰摩崖石刻
(题名石刻。登临题诗石刻。游览留名石刻。修建纪事石刻。)
  
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石刻

西峰摩崖石刻

  题名石刻

  西峰有题名石刻9段。

  1、“高士峰”:位于西峰石佛岩下、原秦君亭旧址左前侧方岩上。南向,古篆书,字径 42厘米。“高士峰”三字右上角附刻才翁两小字,系签名式。此为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福建提刑观察使苏舜元莅泉登游九日山时题刻。苏舜元,字才翁苏舜钦子美)之兄。《宋史》称他“为人精悍任气节。为诗歌亦雄健。尤善草书,舜钦不能及。”《宣和书谱》称其“善隶”清·陈棨仁《闽中金石录》说这“高士峰”三字“用笔枯劲,向异古法。”

  2、“高士峰”:位于西峰石佛岩左后侧岩壁上,篆书,字径60厘米,东北向。不明年代及题刻者,应是宋刻。

  3、“一眺石”:位于西峰石佛岩前下方,行书,字径30厘米,西南向。不明年代及题刻者,应是宋刻。

  4、“与木石居”:位于西峰“翻经石”西侧岩上、“一眺石”对面,东南向,行书,字径35厘米。不明年代及题刻者,字体同“一眺石”,应是宋刻。

  5、“菩萨泉”:位于东、西二峡峪泉涧、西峰东麓涧崖壁上,东南向,隶书,字径25厘米。不明年代及题刻者,似宋人笔法。

  6、“泉南佛国”:位于西峰无等岩南壁,南向,行书,字径45厘米。唐·无等禅师居此山时,曾题刻“泉南佛国”四字于岩额,后磨灭,现存“泉南佛国”四字系元·至正十年(1350年)奉政大夫、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补题重刊。(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无等禅师偰玉立》)

  7、“玉立”:位于九日山西北山脊八戒石(玉立石)岩壁上方、八戒石后颈部,东向,正书,字径40厘米。已严重风化。从字体观之,与“泉南佛国”同为元·偰玉立书题笔法,嵌名状物,古来有之。

  8、“如此江山”:位于西峰东南坡半山处岩上,东南向,篆书,字径21厘米。附题残缺不全,只知为·三山(福州)方麟书、谢德顺刻,具体年月不详。《泉州府志·九日山》误记孔希岛墓在方麟石刻“如此江山”之下,与现状不符;又误将方麟记为王麟

  9、“九日山”:位于西峰东坡巨岩峭壁间,东向,字径86厘米,为全山最大的字刻。自丰州沿公路西行不远,“九日山”三字即扑入眼帘。题刻为·乾隆三十三年(1738年) 福建提督马负书所题。石刻上有附记云:“郡乘山川志,朱文公两游于此,有书九日山三字。余游历憩息,考之山僧,谓世远凐没无存,良可慨惜。因重勒三字,以承先哲表彰胜地之至意云。乾隆丁亥二月,提军使者马负书题。”附记5行,行 15字,字径15厘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马负书》)

  登临题诗石刻

  西峰有登临题诗石刻9段13首。 

  1、南宋·赵时焕赵崇皦《题秦君亭》诗刻二首:位于西峰东坡巨岩石刻群中,东向,楷书,字径15厘米,8行,行13字。曰:“题秦君亭:频年因送客,携酒访山灵。归去成何事,重来愧此亭。天宽野水白,松润石崖青。倚杖思今古,寒鸥落远汀。郡人赵时焕题秦君亭。苍松藏野寺,山以隐君灵。俛仰千年事,孤高九日亭。抗尘头渐白,吊古眼犹青。有客耽幽讨,吟情起鹤汀。邑令赵崇皦敬和。淳佑壬子(淳佑十二年,1252年)浴佛日(阴历四月初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赵时焕》)

  2、南宋·陈炎子赵时焕赵崇皦韵题秦君亭诗刻:位于西峰东坡巨岩石刻群中、赵时焕赵崇皦诗刻上方,东向,字径15厘米,6行,行9字。曰:“隐君在何许?把酒唤英灵。已矣成千古,悠然见一亭。雨淋碑自墨,岁老柏长青。大笑下山去,潮平月满汀。 淳祐壬子(淳佑十二年,1252年)仲夏朔(五月初一)三山(福州)陈炎子奉和。 ”

  3、元·偰玉立题九日山诗刻二首:位于西峰东南坡半山处崖下,东南向,行书,字径8厘米,17行,行13字。曰:“至正庚寅(至正十年,1350年)重九来登是山。昔有廓然亭、四贤祠,岁久荒芜,惟高士峰秦君亭独存,而廓然复扁。豁然览眺,徘徊感慨而赋:‘攀云晓上廓然巅,半岭回峦景豁然。花县屯烟山谷里,金钟跃浪海门边。四贤感慨祠空寂,九日登临菊自妍。萍水偶逢须一口关(“口关”合一字,即“笑”),醉忘佳节是何年。'□□□卯九月七日,偕浩然架阁君□□属曹祷雨复登。郡士许允恭有□□纪游,率尔次韵:‘□前紫帽带□回,峰上唐贤有筑台。□□分驰仙□□,西龙飞抱佛城来。海天浩□□□□,野墅黄花酒一杯。□□□□□□在,古今山泽孰怜才!'正议大夫监郡亻契玉立题,至正癸□(癸巳,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县尹常瓒、住持释石塘志□。”

  4、明·常性题九日山诗刻:位于“如此江山”上方岩壁间,东南向,行书,字径12厘米,12行,行12字。曰:“洪武戊申(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二日,郡守古任常性 可恒偕□□覃怀郝中 叔道、经历燕山 燕京奴、南安令古汴刘祥、晋江令梁郡 韩居庸,来九日山游秦君亭,因作一律以记岁月云:‘昔人自去栖京口,一带好山千载空。丹灶佇云生□藓,老松和月□青铜。清风声动无名木,□日光□释□宫。□□登□幽兴□,□无菊酒与君同。'”

  5、明·郝中题九日山诗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下部,东南向,正书,字径12厘米,13行,行10字。曰:“予以郊谒宪官,故登九日山,乃唐绪乐道长之所也。历唐、宋来,名人多题记于崖石,可恒太守亦有诗,喜而为赋云。时洪武四年春二月廿有四日也,覃怀沁南郝中跋。磨空楼阁依空山,京口山人去不还。春色满林三岛外,清岚横岱九霄间。钓龙井古苍松老,憩鹤台荒丹灶闲。回首夕阳烟 □外,君亭上任关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郝中》)

  6、明·郭车堂(“车堂”合一字,下同)、黄河清方彦题九日山联诗石刻:位于西峰石佛岩东下、秦君亭旧址西侧小岩上,东向,行书,字径4厘米,22行,行10余字不等。曰:

  “正德戊寅夏六月望前一日,泉别驾车堂驾行于西郊,至南安驻节,省风之余,因拉莲峰黄河清登九日山,河清又拉举人偕行,三人倾盖情志同也。因联近体三首付诸石,所以记斯山斯人斯游之胜也。

  九日山才一日登(车堂),山灵应待我来曾(河清)。入亭野色浮诗案(),落石溪声杂夜铃。古岫何心留靉靆(),南薰有力扫炎蒸。乘高莫道肩舆稳(),我自攀萝我自升()。

  胜游今日不必期,天舆凉飙送酒口()。临水得鱼鲜可爱(车堂),登山待月眠福宜()。僧归丹荔林须绕,人踏青萝洞口碑()。恨忽又惊崖上梦(),便车犹带林风吹()。

  归兴何如逸无浓(车堂),归骖且系绿杨中()。吟才不尽江山料(),游衍南知造化功()。豪饮尚惭钟后饭(车堂),狂吟今满马前筒()。使君莫问更筹速(),明日琴书又向东(车堂)。

  河清书,典史唐必盛镌石。”

  【按:

  ①“郭车堂(“车堂”合一字)”,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举人,泉州通判。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车堂(“车堂”合一字)》。

  ②“正德戊寅”:正德十三年,1518年。

  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④“南安”:时南安县治在丰州,位泉州西郊。

  ⑤“省风”:调研体察社情民意。

  ⑥黄河清”:莲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河清》】

  7、明·丁一中诗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南面上方,东南向,行书,字径17厘米,12行,行字不等。曰:“初春登九日山限韵一首:‘青阳淑气正熙微,九日山巅一振衣。岩谷千年余胜概,冠裳万里共春晖。秦君亭废名犹在,姜相祠荒世已非。欲觅辽东旧时鹤,御风仍向海天飞。'明·隆庆戊辰(隆庆二年,1568年)初春日, 温陵二守(府丞)、前司徒郎、丹阳少鹤山人丁一中书。同游者,邑傅进贤樊恒(南安县学教谕)、合浦士魁(县学训导 )、四会(广东肇庆)李联馨(县学训导),邑太学生黄自勉黄江清傅翰表,庠生傅阳道傅履一傅履礼(万历八年进士)黄中正黄养才黄思诏。”(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8、明·邱凌霄诗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南面上方、丁一中诗刻之下,东南向,行书,字径16厘米,9行,行10字。曰:“春日游九日山和韵:‘九日浮云变翠微,千年古刹几传衣。藤长松老空春雾,古往今来旦夕晖。海上高峰常若此,人间万事转成非。相逢漫忆辈,幽思翻牵野鹤飞。'隆庆四年(1570年)南安县令海康见津 邱凌霄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邱凌霄》)

  9、明·王豫诗刻:位于西峰“九日山”三字题刻南侧悬崖上,东南向,正书,字径11 厘米,4行,行9字。曰:“大海奇观尽,还登九日山。此中无限兴,不在山海间。 万历甲申(1584年)乌程王豫山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 王豫》)

  游览留名石刻

  西峰有游览留名石刻15段。

  1、北宋·蔡襄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下部,东向,正书,字径20厘米,4行,行字因下部磨灭难辨,似为8字。《闽中金石录》收录此段石刻时作左行。自左而右曰:“庆历四年(1044年)二月二月二十四日,沈衡蔡襄、庄复□□宜、邑宰夏化育林□同游延福寺隐君□。”此段石刻为蔡襄(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 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蔡襄》)手笔,笔力雄健,其字体与《万安桥记》同,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作品、文化古迹。 南宋·陈知柔 《墨妙堂记》载:“…… 惟端明蔡君谟蔡襄之刻巍然并存焉。题名及诗文凡六,其三在寺,三在郡治郡庠。若洛阳江之氵矣,摹拓者无虚……”所云“端明蔡君谟蔡襄)之刻巍然并存”者即指此刻。沈衡:浙江萧山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嘉祐(1057—1093年)间通判泉州。夏化育:时任南安县令(《南安县志·职官》)。

  2、北宋·刘袭礼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下部,东南向,正书,字径15厘米,8行,行15字。曰:“光禄卿知军州事圃田刘袭礼 公叙,因祈雨显应、灵乐二庙,率同僚比曹外郎通判军州事壁田程荀 宗儒、虞曹外郎知南安县刘元卿 叔献、签判殿中丞张知古 伯通、著作佐郎知晋江县危雍 景和、节度推官王舜臣 仲元、观察推官李绰 子容,同游隐君亭。熙宁庚戊(熙宁三年,1070年)七月十六日题。”刘袭礼:熙宁三年(1070年)知泉州。刘元卿:治平间(1064—1068年)曾两任南安县令。危雍:邵武人,皇祐(1049—1054年)进士,熙宁(1068—1077年)间晋江县令,曾倡筑烟浦埭以御海潮,又筑清洋陂以灌田园,泉民感之,立祠以祀。

  3、北宋·程长民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秦君亭旧址西侧小岩间,东向,正书,字径11厘米,5行,行5字。曰:程长民陈子俊高彦适李子晋,崇宁五年(1100年)十一月六日同登秦君亭。”四人均不见志书。

  4、北宋·施景明留名石刻:位于西峰秦君亭旧址西侧小岩间程长民等留名石刻上方,东向,正书,字径10厘米,4行,行5字。曰:“建安施景明政和元年(1111年)五月三日因行县至此。”施景明志书无考。

  5、南宋·曾伯瞻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高士峰”三字方岩背后,西北向,正书,字径12厘米,8行,行4字。曰:曾伯瞻黄正臣游希道方元逸元圣庚,甲申上巳同会思古堂,遂至此亭,奇老偕来。”五人不见志书。《闽中金石录》误“奇老”“可老”,并定为隆兴二年所题,尚欠根据。由此刻可证秦君亭原址在此。

  6、南宋·林元美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无等岩西侧、上山石级路左岩上,东南向,正书, 字径16厘米,4行,行18字。曰:“莆阳林元美,郡人聂致远诸葛麟之,福唐朱章之林寛夫,乾道辛卯(乾道七年,1171年)冬晦日同游。吴仁刊。”晦日:阴历每月最后一日。诸葛麟之诸葛廷瑞麟之。除诸葛廷瑞外,余人不见志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诸葛廷瑞》)

  7、南宋·余襄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如此江山”四字下方叠岩上,东北向,篆书, 字径10厘米,8行,行4字。曰:“鄱阳余襄、怀王郑氵有,上饶施△(左“氵”,右上“六”下“允”,音yuan),同游九日山。嘉定庚辰(嘉定十三年,1220年)四月晦。 题。住山仁瑞刻。”余襄:江西鄱阳人,《史书会要》称他工篆,大字尤精。其余两人不详。

  8、南宋·郭德进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中层,东向,正书,字径10厘米,4 行,行7字。曰:“嘉熙戊戍(嘉熙二年,1238年)菊节日,三山(福州)郭德进 晋文,漳溪(广东大埔)戴开 开先,待亲来游。”菊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两人均不见经传。

  9、南宋·林躬行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北墙,东向,正书,字径12厘米,7 行,行10字。曰:“淳祐四年(1244年)五月二十六日,邑宰林躬行偕同僚周一举郑必得黄叔度(州学教授)赵宗遯(宗室)饮怀古堂,访隐君遗迹,陈侗(安溪县尉)以摄丞预。翁元吉自山中约至焉。时宿雨开霄,溪山增明,足以助登览之胜。”

  10、南宋·赵希道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北侧下方,东向,正书,字径14厘米,3行,行8字。曰:“淳祐丁未(淳祐七年,1247年)仲冬二十二日,古右汴赵希道希递(“递”上无两点,古“遂”字)与莆田卓焕来游。”赵希道赵师耕之子(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赵师耕时任泉州太守兼提举市舶司,先一日到延福寺举行祈风祭典。(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赵师耕》)

  11、南宋·徐明叔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下方,东向,正书,字径20厘米,8 行,行10字。曰:“宝祐六年(1258年)三月甲戍,徐明叔 仲晦洪天赐 君畴王广翁 居安方澄孙 蒙仲梁椿选 寿卿同游。登怀古堂,酌菩萨泉瀹茶,观石像,访旧迹,小饮聚秀,摩挲端明蔡襄曾任端明殿学士)翰墨,探韵赋诗,抵莫(暮)乃返。期而不至,吕中 时可。”王广翁:字居安,南安县令。梁椿选:字寿卿,晋江人,淳祐七年(1247年)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徐明叔洪天赐方澄孙吕中梁椿选》)

  12、南宋·曾顺伯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无等岩东壁,东南向,正书,字径15厘米,8行,行13字。曰:“开庆改元(开庆元年,1259年)十一月朔,介庵 曾顺伯竹庄 留溥领客月蓬杨浩、南溪张培 寒碧郭琮 亲仁赵若氵虞 爱洲叶元△(中“羊”,下左“言”右“言”,“善”的古字)竹可杨公节 云△(外“口”内“水”)马元龙 雪舟翁汝弼游九日山,登秦君亭,汲泉瀹茗,访梅赋诗,相羊(徜徉)抵莫(暮),留宿而归。△(上“山”下“白”)住山竹岩本际,僧枯崖圆悟预焉。期而不至梅坡 曾兼仲。”诸人行状不详。

  13、元·偰玉立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无等岩东壁、前诗刻左侧,东南向,正书,字径10 厘米,15行,行10字。曰:“至正己丑(至正九年,1349年)夏,予来守泉。明年春二月望,偕总管古襄孙文英 才卿邵农于郊时,府制忻都 仲实,推官沈公谅   虚中徐△(上“尸”下“立”) 时中,知事郏士凯 友元,照磨汪顺 顺卿,晋江南安令白榆等咸在,同登九日山高士峰。是日也,膏雨溉足,晴曦煦和,远视海屿之晏清,近览溪山之胜丽。遂搜三十六奇,访四贤遗迹,摩挲石刻,逍遥容与,赋咏而归,书以纪岁月云。高昌偰玉立 世玉文题。 ”

  14、明·卜大同等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东南面上层,东南向,行书,字径10厘米,4行,行字不等。曰:“嘉靖甲寅(嘉靖卅三年,1554年)腊之六日,秀水卜大同、上海吴天寿、贵溪徐光启、金陵尹凤同游。”腊:腊月,农历十二月。卜大同 :浙江嘉兴人,时监郡泉州。余人不见志书。

  15、赵德渊留名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南壁中层,东南向,正书,字径9厘米,2行,行6字。曰:赵德渊戊午冬十月挈家来游。”此段既无年号、不明年代,又不详题刻者,《闽中金石录》当作宋刻。

  修建纪事石刻

  西峰有修建纪事石刻5段。

  1、北宋·陈洪进镌造石佛纪事石刻:位于西峰绝顶石佛亭东侧岩壁,西向,正书,字径 14厘米,6行,行字不等。曰:“太师令公大宋乙丑年(乾德三年,965年)隽造石阿弥陀佛。住持沙门贤播记。寺僧首惟峭。”陈洪进: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洪进》。惟峭:端拱中延福寺都纲僧。

  2、南宋·赵竹屋重修三贤祠、秦君亭纪事石刻:位于西峰“九日山”三字巨岩之东、上山石级路右小岩上,东南向,正书,字径10厘米,5行,行8字。曰:“□□竹屋 公以俸资重修三贤祠、秦君亭,砌石□阶路及怀古前一了。淳祐壬子(淳祐十二年,1252年)端阳,住山慧珪谨识。”赵竹屋不见志书。

  3、南宋·王广翁重修石佛岩纪事石刻:位于西峰东麓石刻群上层,东南向,正书,字径 10厘米,7行,行7字。 曰:“邑令王广翁,癸丑集注前一夕,梦蹑山椒,上卢石佛,暨抵邑,上行访古,恍与梦符,遂令工饰而新之。时宝祐戊午(宝祐六年, 1258 年)夏五谨识。”

  4、明·僧定浩圆清重修金溪桥及秦君亭纪事石刻:位于西峰石佛岩后岩壁,西北向,正书,“碑记”字径20厘米,碑文字径7厘米,14行,行字不等。曰:“碑记:金溪桥,(南)宋 ·嘉定(1208—1224年)间郡守叶廷珪命僧募缘成桥以通行人。至国朝永乐癸未(永乐元年,1408年)回禄。至成化乙未(成化十一年,1475年),郡守 按郡,见桥圮,人病涉,命县令马燧召匠计工再造,委能干耆老黄裳督之,黄葵陈继明募缘助之。桥成,公以忧去,未及庆成。逮己亥(成化十五年,1479年)夏,黄裳黄葵赵柔洪昆请僧纲司前都纲迪菴禧赞桥落成,集诸山僧众智心德严静敏(下“心”字底)等于石佛岩结夏。等与游观岩右,有古迹秦君亭久废,议欲鼎新,辄捐资倡始,而等 募缘共成。今亭成,夏毕,住山慈中圆清来告刻石。予拙陋无文,始直述其事,以纪岁月云耳。成化己亥年(成化十五年,1479年)七月望日,寺主定浩、岩主圆清主石。”回禄:火灾。结夏:自佛教浴佛日(阴历四月初八)起至七月十五,僧尼不再出门,因此时为众生长养季节,恐外出伤害草木生灵,此九十天称结夏。马燧:潮阳人,时知南安县。(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叶廷珪徐源》 )

  5、明·僧慈中石砚盆纪事石刻:位于西峰石佛岩西右后方石盆外壁,西向,正书,字径 8厘米,6行,行5字。曰:“本□□□四□君□砚舍□□□□□寺僧慈中立。大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端午记。”慈中:延福寺僧,见上。这是成化十一年(1475年)金鸡桥落成时,诸上僧众在石佛岩结夏,僧慈中题石砚、石盆的纪事石刻。

东峰摩崖石刻

  题名石刻

  东峰有题名石刻6段。

  1、“姜相峰”:位于东峰峰脊中部岩壁,东向,正书,字径42厘米,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苏绅题刻。

  2、“登斯台”:位于东峰姜相台巨岩峭壁高处,西南向,正书,字径25厘米。不知年代和书题者,从字体观之,应是宋刻。

  3、“悠然”:位于东峰姜相台西附近一悬崖处,东南向,隶书,字径20厘米。无年代及书题者,亦似宋刻。坐此可见南面远处的紫帽山,似取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之意。

  4、“无名木”:位于东峰南麓石刻西侧小岩上,南向,隶书,字径20厘米。不知年代及作者,似宋刻。

  5、“竝两峰”:位于东峰西坡半山处 岩壁上,正书,字径27厘米。1981年发现,无题刻年代及书题者,似宋刻。于此南望可见东西两峰并立于前,其后不远即并连两峰之北峰。

  6、“古名山岩”:位于东峰姜相台东北角,东向,正书,字径13厘米,字体苍劲古质。1982年发现,无题刻年代及书题者,当是宋刻。

  登临题诗石刻

  东峰有登临题诗石刻2段2首。

  1、南宋·黄公度龚茂良诗刻:位于东峰绝顶、“姜相峰”题刻西侧岩壁上。西北向,正书,字径17厘米7行,行5字。曰:“抱琴历高峰,佛石就晚阴。空山对摇落,怀哉千古心。黄公度龚茂良绍兴壬戍(绍兴十二年,1142年)同游。”(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公度龚茂良》)

  2、宋人诗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东第二悬崖间,西南向,行书,字径12厘米,8行,行字不等。曰:“余暨卿驾娴睦,拉□□老□家。游九日山,登秦君亭,谒石佛,把酒挹江山之盛概,集聚秀阁。余官隶不到山中,凡几十年矣,因以赋诗,维□□。‘十年不到东峰□,□捡空庭看朔移。把酒偿春判酩酊,□□怀古叹衰迟。郊原不雨花全□,□□益卉□□□。珍重梅山情意厚,□□□□□□□。' ”此诗刻残缺不全,难明作者、年代,唯从“集聚秀阁”句可知作者为宋人,因宋前无聚秀阁,而元代聚秀阁已圮。

  游览留名石刻

  东峰有游览留名石刻14段。

  1、北宋·张汝贤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五块巨大悬崖中的西首第一悬崖间,东南向,正书,字径18厘米,7行,行9字。曰:“卢陵张汝贤 祖禹按察福建,元丰乙丑(元丰八年,1085年)冬至后三日,与河阳陈紘 公度(转运副使)、宜兴蒋续 延祖(转运判官)、福唐王祖道 若愚(泉州太守)、括苍鲍袛 几叟(不详)、三衢吕防 节之(南安县令)、营丘王谷厷(“谷厷”合一字,巾莫[“巾莫”合一字]官) 稚川,会议延福寺。”张汝贤按察福建事,《福建通志》、《泉州府志》均不见载,可补其缺。

  2、北宋·喻陟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第二块悬崖间,东南向,隶书,字径 8厘米,6行,行14字。曰:“提点刑狱桐庐喻陟 明仲、郡太守长乐王祖道 若愚 、监郡(通判)莆田陈阐 伯道、南安县令衢梁吕防 节之游延福寺,自止轩登聚秀阁,望紫帽山,瞻无等禅师瓦棺,至秦君亭,观砚碾,由石佛北台院,缭绕而还。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初沐。”自止轩:九日山无自止轩,应为自此轩。 初沐:第一个休息日。

  3、北宋·翟思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中央悬崖间,西南向,隶书,字径9厘米 ,7行,行15字。曰:“郡守丹阳翟思 子久,监郡龙溪黄彦臣 叔粲,晋江、南安令长乐陈毅 子中、三衢吕防 节之,巾莫(“巾莫”合一字)官建阳丘处均 平叔 ,莆田方次夔 潜礼,同游延福寺,瞻弥陀石像,谒崇应公无等禅师龛,由聚秀、圆通阁登秦君、蔡公亭、白云堂,观菩萨坑、钓龙井以还。元祐丁卯(元祐二年,1087年)孟冬贰十有四日。”黄彦臣:字叔粲,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任泉、广诸郡守,官至朝散大夫,《泉州府志·名宦》有传。崇应公龛:不详。蔡公亭:不详,应为纪念蔡襄而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无等禅师蔡襄

  4、北宋·蒋长生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中央悬崖间,南向,正书,字径10厘米,4行,行13字。曰:“乐安蒋长生 永伯、陈留谢仲规 执方、吴兴沈迈 中行、济阳江与几  伯达、京兆杜至 孟坚、延陵吴厷羽(“厷羽”合一字) 元升,元祐己巳(元祐四年,1089年)仲秋晦日同游延福寺。”蒋长生:字永伯,曾任泉州太守。谢仲规:字执方,晋江人,时任福建准运使。沈迈:字中行,知泉州军州事。江与几:字伯达,南安县令。吴厷羽(“厷羽”合一字):字元升,晋江县令。

  5、北宋·韦子骏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侧第二块悬崖间,东南向,正书,字径12厘米,3行,行11字。曰:子骏行部过此,率泽民同游。元祐六年(1091年)孟冬廿一日,题延福寺檀越林石。男寿成待行。”韦骧:字子骏,钱塘人,以诗赋知名,有文集行世;时任福建路转运判官。

  6、北宋·祖无颇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侧第一块悬崖西壁,西向,正书,字径23厘米,6行,行10字。曰:“提点刑狱祖无颇 夷仲按部温陵,知州陈敦夫 中裕、朝散郎致政谢仲规 执方、通判方榖 正叔同游延福寺,遍览胜景,泛舟而归。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二十五题。”

  7、北宋·苏俊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侧第一悬崖间,东南向,正书,字径 7厘米,5行,行字不等。风化剥落,几不可辨,左行文略曰:“郡从事苏俊程充元,长人倬立后二十七日氵公澣登此南望荫栊。大观戊子(大观二年,1108年)辛未十有四日,蔡大成同行。”因字多残缺,内容不易弄清。

  8、北宋·述中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侧第一块悬崖西壁,西向,草书,字径12厘米,9行,行字不等。这段石刻是削占前人石刻而重凿,周围尚有前人残字可见;因镌刻质量不好,不少字句风化严重。文曰:“政和改元(政和元年,1111年)仲春庚戍,述中□清源和龙,谿邀□□子墨圣行,游白衣广福□□清佛岩,观古石佛迹,暮抵延福寺,饮聚秀阁,秉灼□□曾楚公蔡金恋□题□慨然遐思。辛庆,朝挹大夫应时相就,登思古堂,阅无名木,酌菩萨泉,瞻无等塔,钦其解脱;访隐君亭,览所□通纵,庆其真率。造公□,□其孤忠远斥,徘徊久之,开樽圆通阁,是日待雨新霁,游人□还□小栏,远日□来,烟云浓□□,初□皆有真意,饮酒□磨崖,聊以胜集。”述中:见下文。曾楚公曾会。(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曾会》)

  9、北宋·林述中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侧第二悬崖西壁,西南向,正书,字径12厘米,4行,行9字。曰:“长乐林述中陈大年,莆阳(今莆田)林全一,嘉禾(今厦门)鲁巨山,同登姜相峰,过此徘徊久之。丙午(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十一日。”林述中林遹,字述中,福清人。未弱冠试国子监第一,元符三年(1100年)进士,历知剑、福二州兼福建路安抚使,曾提举常平茶盐等事,著有《妙峰集》等。陈大年:泉州太守。鲁巨山:通判军州事。林全一:提举市舶。

  10、南宋·诸葛麟之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中央悬崖间,西向,正书,字径12厘米,5行,行8字。曰:“乾道元年(1165年)□秋后三日,傅□□□、诸葛麟之,林 □□□□中,石似之,□□寿饭蔬延福寺,烹茶于思古堂。”诸葛麟之诸葛廷瑞,字麟之石似之石起宗似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诸葛廷瑞石起宗》)

  11、南宋·冯允蹈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侧第二悬崖西壁,西北向,正书, 字径10厘米,4行,行8字。曰:“锦城冯允蹈,拉钱塘陈平叔、金华胡务得、玉牒和卿,乾道癸己(乾道九年,1173年)仲春二日来游。吴仁刊。”冯允蹈:四川成都人,时知兴化军。玉牒:宗室谱牒,指宗室。

  12、南宋·林奭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悬崖前小岩间,东南向,正书,字径14 厘米,5行,行10字。曰:“三山林奭 君召,与同郡林躬行 得之周秉秀 子立陈亻间 子宽,南岳赵楷 端父,慈谿朱正中 叔大,以淳祐甲辰(淳祐四年,1244年)氵存九前一日来游此山。”氵存九:重九。林奭:字君召,福州人,晋江县令。 林躬行:字得之,南安县令。陈亻间:字子宽,安溪县令。

  13、南宋·叶择父等留名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西第一悬崖,东南向,正书,字径8 厘米,2行,行7字。曰:“辛庆仲秋,叶择父清父来游,禾为(“禾为”合一字)侍。”叶择父不见记载。清父:应是叶清父,是《万论同归录》的作者。真德秀为其作《序》云:“予友清父(《西山先生文忠公文集》),此《序》应是真德秀第二次知泉州时所作。叶择父叶清父或为昆仲,禾为(“禾为”合一字)应为叶择父之子。《闽中金石录》作宋刻。辛庆应是淳祐十一年(辛亥,1251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14、元·施德宽留名石刻:位于东峰“无名木”三字之下,南向,正书,3行,行5字。曰:“富沙施德宽以莫(暮)春游此观寅年和皆。”黄文炤《九日山志》“无名木”云:“宋时木也,莫识其名。元·施德宽镌无名木三字于石。”现代文物学家吴文良已辨其误,认为刻与无名木三字无涉。按“无名木”三字系宋刻隶书,已半风化;刻系后镌楷书,宛然尚新。

  修建纪事石刻

  东峰有修建纪事石刻2段。

  1、南宋·黄汝嘉重修相墓纪事石刻:位于东峰东南坡姜相墓后岩壁上,东南向,隶书, 字径18厘米,7行,行16字。曰:“秘书莆阳林枅治泉之明年秋七月既浹,命有司给公钱三万,指授南安摄史黄汝嘉曰:‘唐直臣相墓岁久荒圮,不足以昭遗烈,子为葺治之,毋侈故度,毋役齐民,环植之所宜以木,俾来者之起敬焉。'汝嘉奉命惟谨,越二十有三日报成。时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年)后七月戊申月出(“月出”合一字)谨识,摄尉钱塘朱孝谨书。”林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枅》。既浹:已结束汗流浃背的夏天。月出(“月出”合一字):阴历初三日。

  2、南宋·陈晋接等重建三贤祠纪事石刻:位于东峰南麓石刻群悬崖前小岩间,西北向,正书,字径13厘米,10行,行12字。曰:“淳祐壬子夏五月,南邑重建三贤祠成,六月上氵幹郡人陈晋接 进叔蔡次传 仲孚徐明叔 仲晦赵时焕 尧章王庚 景长同拜祠下,令君赵崇白敫(“白敫”合一字用晦置酒合乐以落之。酒半,登秦君亭,摩挲石砚碾灶,啜茗石佛岩,复会于怀古堂、聚秀阁,览名山之胜概,挹前哲之高风,从容竞日,徒步至翠光时,乘舟而归。”陈晋接赵时焕徐明叔: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晋接赵时焕徐明叔》。蔡次传:字仲孚,泉州人。淳祐元年(1241年)官太常少卿,知莆田县(《兴化县志》)。王庚:字景长,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上氵幹:上旬。

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石刻

  宋朝,官府为迎送蕃商首领,鼓励来泉贸易,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都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冬谴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盛典,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仪典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举市舶主持,隆重肃穆,礼毕勒石记事。

  现存记述有关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的石刻,有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的13方。其中明确记述祈风经过的有10方,最早的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 虞仲房所刻,最迟为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赵希忄宅石刻。这些祈风石刻,清楚记述祈风时间、地点、参加者姓名,以及“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的盛况。

  这13方有关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的石刻,位于西峰9段,位于东峰4段。据黄柏龄《九日山志》(晋江地区文化局、文管会出版,1983.2)的收载是:

  1、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方正叔等有关海交市舶石刻

  位于九日山东峰“姜相峰”三字东南方岩壁上,北向,正书,字径20厘米,7行,行5字 。文曰:“知州事方谷 正叔、提举市舶章炳文 叔虎、新下邳令林深之 原叔同游。崇宁三年(1104年)八月初氵幹。”

  这是九日山最早出现“提举市舶”官名的石刻。

  方谷:字正叔,时任泉州郡守,但志书不见其名。

  林深之:字原叔,莆田人,时任南剑州观察推官,当时已任命知下邳令而未赴任,故称“ 新下邳令”

  2、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林遹等有关海交市舶石刻

  位于九日山东峰“姜相峰”三字西侧岩上,北向,正书,字径11厘米,7行,行10字。文曰:“靖康改元(靖康元年,1126年)初冬,提举常平等事林遹 述中循按泉南,同提举市舶詹巨山、太守陈元老 大年、通判林孝渊 全一会食延福寺。遍览名胜,登山绝顶,极目遐旷,俛仰陈迹,徘徊久之。”

  诸人参见前《东峰 摩崖石刻·北宋林述中等留名石刻》。

  3、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程佑之等有关海交市舶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东麓石刻群上层,东南向,正书,字径9厘米,7行,行11字。曰:“河南 程佑之 吉老提举舶事以深最闻,得秘阁移宪广东;金华王氵充 季充、帅永嘉 薛伯室 士昭、天台鹿何 伯可、浚仪赵庠夫 元序、莆阳陈谠 正仲蒋雝 元肃饮饯于延福寺。实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二十九日。”

  程佑之:字吉老,河南人,任泉州提举市舶,有政绩,调任广州。

  王氵充薛伯室:均官于泉州,见于《文忠公(王十朋)文集》。

  鹿何:字伯可,浙江天台人,登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乾道中知南安县事,有政绩,去任之时民遮道至数十里,隔两夜仍归。《泉州府志·明宦》有载。

  陈谠:莆田人,泉州州学教授。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谠》。

  赵庠夫:字元序,今安徽寿县人,宋宗室。

  蒋雝:字元肃,仙游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乾道间教授泉州州学,时郡守王十朋见其文,大为赏识。《泉州府志·名宦》有载。

  4、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虞仲房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石刻群中南面中层,南向,隶书,字径17厘米,6行,行10字,保存完好。这是全山现存最早一段祈风石刻,也是书法艺术资料。文曰:“淳熙元年(1174年)岁在甲午季冬朔,吴人虞仲房帅幕属洪子用朱彦钦赵德季赵致孚祈风于延福寺 通远王祠下,修岁祀也。与者,许称叔吴景温、闻人应之赵子张。”

  虞仲房:名似良,时任泉州提举市舶。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虞 似良》。

  5、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司马伋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石刻群中南面下层,东向,正书,字径15厘米,7行,行字不等,最多的12字。阴刻石刻风化较严重,右边有裂缝,但字迹尚清楚。文曰:“淳熙十年(1183年)岁在昭阳单阏闰月廿有四日,郡守司马伋同典宗赵子涛、提舶林劭、统军韩俊,以遣舶祈风于延福寺通远善利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遍览胜概,少憩于怀古堂,待潮泛舟而归。” 

  昭阳单阏:即“癸卯”,淳熙十年(1183年)。古“癸”“昭阳”“卯”“单阏”。闰月:是年闰十一月。

  司马伋:山西夏县人,司马光后裔,时任泉州太守,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司马伋》。

  赵子涛:宋宗室,燕懿王六世孙,时任南外宗正司知宗。

  林劭:《福建通志》、《泉州府志》 均作林邵,时任提举泉州市舶司。

  韩俊:河南开封人,孝宗亲擢为统制,时任泉州统军。

  6、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林枅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东峰南麓石刻群东中央悬崖,南向,正书,字径13厘米,5行,行15字(首尾两行各为14字)。石刻风化较严重,且石面有裂缝3处。文曰:“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祀事既毕,登山泛溪,因为一日之欵。淳熙戊申(淳熙十五年,1188年)夏四月,会者六人:林枅赵公迥胡长卿韩俊折知刚赵善罙。冬十月,会者五人:赵不逷胡长卿韩俊赵善罙郑颐孙。”  

  林枅:莆田人,淳熙十二年(1185年)任福建转运判官兼知泉州。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枅》。

  赵公迥:字仲和,宋宗室,晋江人,时知南外宗正司事。

  胡长卿:时任泉州提举市舶。

  韩俊:字用章,开封人,时任泉州左翼军统制。

  折知刚:时任泉州通判。

  赵不逷:时任南外宗正司知事。

  赵善罙:名不见志书,应是南外宗室成员。

  郑颐孙:不见志书。

  7、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倪思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东峰南麓石刻群中央悬崖,南向,正书,字径11厘米,6行,行15字(第二行14字,第六行12字)。石刻保存完好。《闽中金石录》收录,但缺漏字甚多。文曰:“嘉泰辛酉(嘉泰元年,1201年)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 正甫、提舶余茂实 腾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公墓,至莲花岩而归。统军韩俊 用章、同僚朱曾 景参戴溪 肖望钱簞 仲渊曾应 定之陈士龙 云卿与焉。”

  倪思:字正甫,湖州归安人,时任泉州太守。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倪思》。

  余茂实:字腾甫,时任泉州提举市舶。

  韩俊:字用章,开封人,时任泉州左翼军统制。

  朱曾:字景参,时任泉州通判。

  戴溪:字肖望,永春人,通判泉州。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戴溪》。

  钱簞:字仲渊,时任节度推官。

  曾应陈士龙:不见志书。

  8、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章梾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石刻群中南面下层,东向,正书,字径9厘米,8行,行22字(第六行21字,末行17字)。石刻风化较严重,有几个字的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文曰:“嘉定癸未(嘉定十六年,1223年)二十日戊戌,东阳章梾 敬则、寿春魏◇ 叔子、山西杨进勋  元功、三山林力行 勉之、郡人留元圭 持中、括苍何法德 常之、合◇陈亿 曼卿、莆阳王彦广 居之、清漳郑名卿 坤辅、句水戚达先 兼权、嘉禾陆相 同甫、莆阳黄筌 德言、即墨于达卿 兼仲、天台应筌 子履、开封赵汝芪 千里、 三山赵与官 清叟、三山南王登(“王登”合一字) 士登,以祈风□□昭惠祠下,因会于延福,登山瞻石佛,访隐君亭,少憩于怀古而归。期而不至,俊仪赵善车并(“车并”合一字) 载卿、莆阳刘煇叔 元览。”

  三山:今福州。 嘉禾:今厦门。莆阳:莆田。

  章梾:字敬则,浙江东阳人,时任知泉州军州事。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章梾》。

  林力行:字勉之,福州人,时任通判军州事。

  留元圭:字持中,永春人,时为南外睦宗院主管官。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留元圭》。

  王彦广:字居之,莆田人。登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嘉定间任南安县令。

  郑名卿:字坤辅,与王彦广同年进士。

  赵与官:字清叟,燕王·德昭裔。嘉定十年(1217年)以宗子正奏。嘉定十六年任惠安县令。

  赵善车并(“车并”合一字):字载卿,时司南外宗正事。

  刘煇叔:字元览,莆田人。时任安溪县丞。

  9、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颜颐仲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石刻群中南面下层,东向,正书,字径15厘米,8行,行13字(末行10字)。石刻风化较严重,裂缝很多,但字迹清楚。文曰:“太守贰卿 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彝典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重司存也。礼成饮福,尚羊岚壑,真胜践也。别驾卢同父,左翼权军陈世才、舶巾莫(“巾莫”合一字)赵幕 崇占(下“口”改“皿”)、邑令君薛季良从与祠事也。宗正徽猷赵师恕适拜开国令,弗果至也。时淳祐癸卯(淳祐三年,1243 年)孟夏乙丑也。书者同父也。”

  尚羊:即“徜徉”。孟夏:四月。

  颜颐仲:龙溪人,颜师鲁孙。淳祐二年(1242年)知泉州。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颜颐仲》。

  刘克逊:莆田人,时任福建提举市舶(驻地泉州)。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刘克逊》。

  赵崇占(下“口”改“皿”):宋宗子,简王裔。

  卢同父:嘉熙间任泉州添差通判军州事。时任泉州别驾。

  薛季良:字传叟,兴化人。时任南安知县。著有诗文集《千林漫稿》。

  赵师恕:宋宗子,燕王裔。时任南外宗正司知事。

  10、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赵师耕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石刻群中南面下层,东向,正书,字径15厘米,3行,行8字。文曰:“淳祐丁未(淳祐七年,1247年)仲冬(十一月)二十有一日,古汴赵师耕以郡兼舶,祈 风遂游。”

  原石刻“祐”误作“衤古”“祐”、“祈”字均作“衤”字旁,不知何故?

  赵师耕:时任泉州太守兼提举市舶。

  11、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谢埴(“土”在“直”下)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石刻群中南面上层,东向,正书,字径10厘米,9行,行14字。石刻有3、 4处裂缝,其余保存完好。文曰:“宝祐丁巳(宝祐五年,1257年)仲冬下澣,郡守天台谢埴(“土”在“直”下) 允道因祈风昭惠庙,邀宗正天水赵师氵育 东之及总管寿阳纪智和 子常、别驾姑苏赵梦龙 骧父、莆阳方澄孙 蒙仲、晋江宰三山彭樵 道夫、南安宰三山王广翁 居安、权舶干三山卢文郁 从周、监舶豫章李宏模 希膂,涉西峰,探石穴,寻佛岩之遗迹,访君谟之旧游,觞咏梅竹泉石间,竟日而归。”

  仲冬:十一月。下澣:唐制十日一休沐,亦谓之休澣。宋时百官旬假循唐制,故有上澣、中澣、下澣之谓,下澣即下旬。君谟蔡襄君谟,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

  谢埴(“土”在“直”下):字允道,浙江天台人。宝祐四年(1256年)任泉州知州。

  方澄孙:字蒙仲。时任泉州通判。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方澄孙》。

  12、南宋· 宝祐六年(1258年)方澄孙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石刻群最北端,东向,正书,字径15厘米,8行,行12字(第二行2字)。 石刻裂缝很多,风化较严重。文曰:“宝祐戊午(宝祐六年,1258年)四月辛卯,莆阳方澄孙被旨摄郡兼舶,越十有八日戊申祈风延福(延福寺),寿阳纪智和,开封赵梦龙,三山彭樵王广翁赵时繙,豫章李宏模同会,遵故事也。时农望方切,并以雨祷,瓣芗谗(即“才”)兴,豚(“雨”字头)霖随至。乃书于石以纪之云。”

  开封赵梦龙:宝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下旬谢埴祈风石刻作“姑苏赵梦龙

  13、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赵希忄宅等祈风石刻

  位于九日山西峰东坡“九日山”三字巨岩南壁不易看到的高处摩崖,行书,字径17厘米,9行,行15字(末行10字)。文曰:“咸淳丙寅(咸淳二年,1266年),南至后十日,祷风此山。知宗兼郡事古汴赵希忄宅 安宅、提举纟集事眉山王木肃(“木肃”合一字)茂悦(四川眉山人)领郡优三嵎虞会 和叔,三山郑君为 瑞国,寮居番禺史霆声 宏甫,天台卢应 伯和,东嘉赵东崇 日易(“日易”合一字), 三山林起东 景仁黄以谦 谦之潘昌廷 孔时,邑令三山陈梦发 以道陈山公 仰卿。是日也,霜日熙明,溪山献状,登怀古,景先哲,宛然有得。彝典云何哉!”

  此是南宋濒灭亡前十余年的祈风石刻,也是现存最晚的一段祈风石刻。

  提举纟集事:纟集,《康熙字典》“蛮夷名也。”提举纟集事 ,即管理外国进口货物之意。三山:福州。邑令:指南安县令。

  赵希忄宅:字安宅,咸淳二年(1266年)任南外宗正司知宗正司事件兼泉州太守。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赵希忄宅》。

  王木肃(“木肃”合一字):字茂悦,四川眉山人,时任泉州市舶使。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木肃(“木肃”合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