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寺与通远王祠(昭惠庙)

【南安市丰州镇“九日山”下】

  晋·太康始建称“建造寺”。
  南朝·梁·普通中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挂锡建造寺翻译佛经。
  唐

    ——大历移建今所仍名“建造寺”。
    ——无等禅师。
    ——大中五年重建恢复旧观,赐额“建造寺”。
    ——咸通重建大殿——神运殿。
    ——另建灵乐祠祀李元溥。
    ——张为诗。

  五代
    ——韩偓诗。
    ——后周·广顺造钟楼。
    ——刘乙诗。

  北宋
    ——乾德陈洪进扩建并改今名“延福寺”。
    ——端拱曾会《重修延福寺碑铭》。
    ——元丰合五十余区支院为大禅寺。
    ——乐山王由雨神而海神(累封至“八字王”,赐额“昭惠”。第一座分庙——洛阳昭惠庙。航海祈风祭典场所。通远王信仰广泛流行于泉州城乡。)
    ——诗词。

  南宋
    ——绍兴五年慧邃禅师辟水陆堂、放生池。
    ——绍兴五年李邴《延福寺水陆堂记》。
    ——祈风祭祀。
    ——奉先院、墨妙堂(北宋·开宝陈洪进始建“奉先院”。南宋·乾道六年僧无可改为“墨妙堂”。南宋·乾道六年陈知柔《墨妙堂记》。元·至正十四年毁于火。)
    ——诗词。

  元代
    ——妈祖显,通远王销(抬妈祖以抑通远王的群众信仰基础。基于元朝的政治经济的需要。阴阳五行理论。元朝对神祗的封号带有政治目的。
    ——马祖常诗。

  明
    ——洪武中修建。
    ——明代中期大大中落。
    ——崇祯重修,旋荡坏殆尽。

  清
    ——康熙卅三年重修。
    ——雍正十二年立《重修延福寺清理田地租税寺产碑记》。
    ——道光延福寺重修时规模已缩成一小寺庙。

  近现代。
  寺内其他古迹

    ——御书阁。
    ——自然磉。
    ——藏杉井。
    ——惠泉。

  寺周围古迹
    ——锦桥。
    ——翠光亭。
    ——仰高亭。
    ——檀越林。
    ——出米石刻石。

  现所谓延福寺,实际包括佛教的“延福寺”和民间信仰的“通远王祠”(昭惠庙)两座寺庙区域,位于南安市丰州镇“九日山”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

  “延福寺”,原名“建造寺”,其寺址即今旭山小学校址的前后左右。从晋代到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第三次设置武荣州,州治由丰州城迁址今泉州市区时,丰州是当时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南安县·延福寺》:“延福寺,在九日山下。”

  “通远王祠”曾称“灵乐祠”、“灵岳祠”、“乐山行宫”、“昭惠庙”,位于延福寺东。明·陈道远《重建昭惠庙叙》(《安海志·卷20·庙堂志》):“盖昭惠本在南安九日山延福寺之东。”

晋·太康始建称“建造寺”

  延福寺,初建于西晋·太康九年(288年),原名“建造寺”,是文献记载的泉州最早的佛教寺庙建筑,原址在南安县(县治丰州)西南、距九日山西去2里许(丰州庙下村)。也是福建最早的佛寺之一。

  北宋·端拱曾会延福寺碑铭》建造寺“始晋·太康九年(288年),在县西南。”

  清·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转引《名胜志》云,延福寺“晋·太康年间建,去山(九日山)二里许。”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延福寺》: “延福寺,旧在县西九日山下,距山二里许。晋太康时建。”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山麓有寺曰‘延福’,晋·太康中所创,去山二里许。”

南朝·梁·普通中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挂锡建造寺翻译佛经

  南朝·梁·普通中(520—527年),印度高僧拘那罗陀真谛)泛海来中国,曾挂锡“建造寺”翻译佛经;或说拘那罗陀“建造寺”译经的时间在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可知当时的“建造寺”已四海闻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拘那罗陀》)

  拘那罗陀在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后记”云:“经游闽越,暂憩梁安,太守王方赊乃勤正心法,性爱大乘,仍于建造伽蓝(建造寺)请弘兹典。”

  北宋历真宗仁宗二朝的曾会《修延福寺碑铭》云:“古《金刚经》者,昔天竺三藏拘那罗佗,于梁·普通中泛大海来中国,道经兹寺,因取梵文,译正了义,传授及今,后学赖也。凡得法要分为人师者,由大悲至岩头,由观音至朱溪,由天主至隆寿,由西庵至昭庆,皆是寺所自出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会》)

  《名山记》也载:“梁·普通中(520—527年),僧拘那罗陀尝翻译《金刚经》于此。”

  大历移建今所仍名“建造寺”

  唐·大历三年(768年),移建于“九日山”南麓今所,仍名“建造寺”,名士欧阳詹(756—800年)为题寺额。(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北宋·端拱曾会《重修延福寺碑铭》:“至唐·大历三年移建于斯。”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南安县·延福寺》:“唐·大历三年建。”

  清·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转引《名胜志》云,建造寺“唐·大历三年移建今所,寺额欧阳詹所书。”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延福寺》:“唐·大历三年移建今所,赐名‘建造寺’,寺额欧阳詹书。进士傅笋读书其中。详见《府志》。”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延福寺)唐·大历三年移建今所,寺额欧阳四门所书也。”

  无等禅师

  约元和十年(815年)至宝庆二年(826年)间,出家于会稽(今属浙江绍兴)的高僧无等禅师来泉州,挂锡“建造寺”。后来,无等在寺后九日山西峰一天然洞穴结草为庐,筑一石室,隐居修炼44年。大中十三年(859年)至咸通十一年(870年)间99岁卒后,人们雕无等禅师石像于洞中以祀,岩称无等岩,洞称无等岩洞。无等弟子常笈后入郡城主开元寺旧法华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唐·其他名僧·无等常笈》、《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

  唐·天祐(905—907年)间周朴《题九日山建造寺》:(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周朴》)

  “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天台。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

  大中五年重建恢复旧观,赐额“建造寺”

  唐·“会昌(841—845年)废佛”,一度寺废。

  大中(847—859年)初,沙门宣义劝募,里人洪玉丁潜董建,大中五年(851年)恢复旧观,又赐额“建造寺”

  北宋·端拱曾会《重修延福寺碑铭》:

  “会昌(841—846年)废之,大中(847—859年)复之,五年(851年)赐其额。有沙门宣义者,谕众以输财,邑父老洪玉丁潜同谋而市基。庵岩院落总五十有四,得赐额者二十有一。

   故其托平地,瞰悬崖,加石梯,跨涧水,高与下相叠,背与面相依。草树阴森,藤萝交盘,檐窗隐映以回合,钟馨春容以遐举。楼台轮奂乎半空,门径委曲于绝顶。每海日明,天籁生,虹霓挂峰,苔藓萦壁,逍遥澹泞,若在鹫岭沃洲之上。虽劳尘俗虑,至而颖脱。曾不知心因境静,境逐心闲。优之游之,其趣自得。久所谓东南之美,为幽人之窟宅,造化之功,开后世之基址。故唐之周朴张为,聆风嘉尚,寄诗美之。”

  清·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转引《名胜志》:“大中五年赐名‘建造寺’。”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延福寺)大中五年,赐名‘建造寺’。”

  咸通重建大殿——神运殿

  唐·咸通(860—874年)中,重建大殿,据说乐山(五台山)仙翁·李元溥用神力运杉助力建殿,故名“神运殿”,是九日山36奇景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五台山》、《泉州人名录·李元溥》)

  北宋·端拱曾会《重修延福寺碑铭》:“其大殿者,唐·咸通中,将取山材,先斋祷次。忽遇人指其处,果木便(“木便”合一字)旃梓杞者,是夕又梦许与护送。既而一日,江水瀑涨,其筏自至,了无遗失。大壮既隆,目为神运。”

  《安海志·卷20·庙堂志》引的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年间乡贡进土王国珍《昭惠庙记》载:“唐·咸通中,延福殿基方兴斤斧,公(指乐山仙翁李元溥降神于桃源驿之乐山阴,治材植沿游而下,人不劳倦。故殿宇飞棂,数百年而几近轮奂者,实公之力。”

  清·康熙《南安县志·卷2》载:“九日山在县西三里……山麓有寺曰延福。……一曰神运殿。唐·咸通中,僧初建取材于永春之乐山,遇一叟为之导,是夕又梦许护送。既一日江水暴涨,其筏自至,若神运状,故以名。”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

  “《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神运殿’。

  唐·咸通中,僧初建殿,取材于永春之乐山,遇一叟为之导。是夕,又梦许护送。既一日,江水暴涨,其筏自至,若神运然,故以名。”

  李元溥修行的乐山顶庵、下庵均有发杉池,顶庵发杉池边有一口神井,深不可测,据说可通金溪,九日山建延福寺的木材就是从这口井运出的。现在发杉池和神井的遗址仍在。

   另建灵乐祠祀李元溥

  同在咸通(860—874年)中,为感谢乐山(五台山)老翁李元溥之助,在重建大殿同时,又于“延福寺”中东侧另建一祠祀之,取名“灵乐祠”,意即乐山之神灵,后亦称“灵岳祠”,亦属古九日山36奇之一。

  清·康熙《南安县志·卷2》载:“九日山在县西三里……山麓有寺曰延福。……一曰灵乐祠,谓指运木之叟,盖乐山之神焉,祠以祀之。”

  《安海志·卷20·庙堂志》引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年间乡贡进土王国珍《昭惠庙记》载:“公有庙于寺之东隅,为州民乞灵市福之所。”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 “《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灵乐祠’。谓指木之叟,盖乐山之神,为祠以祀之。”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灵乐祠》:“灵乐祠,在县西九日山中。神永春乐山隐士,居台峰。后仙去,著灵响。人祠之,呼‘翁爹’。”

  张为

  张为,约唐·乾符初(874年)前后在世,《唐才子传·卷10》谓其闽中人,工诗,与周朴齐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周朴》)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唐诗》:

  “《题建造寺(后改名‘延福’)(七律)》(张为):

  叠障横空向郡西,迥然高峭众山低。树梢缺处见城郭,日影落时闻鼓鼙。
  风触薜萝鸿鹄语,谷生烟雾鹧鸪啼。游人步步出林去,碎月玲珑满石梯。

五代

  韩偓

  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春,因泉州刺史王审邽延请,韩偓从桃林场(今永春县)取南下,寓居南安县丰州,至后梁·龙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邽韩偓》)

  韩偓《题建造(后改为“延福寺”)僧》诗曰: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梢惹得云。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相逢莫语金銮事,触拔伤心不愿闻。”

  后周·广顺造钟楼

  五代·后周·广顺(951~953年)间,募众财于大殿东造钟楼。

  刘乙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五代诗》:

   “题建造寺七律(刘乙,凤阁舍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乙》)

  ‘曾见画图劳健羡,如今亲见画犹粗。减除太半石初泐,欠却几株松未枯。
  题像阁人渔浦叟,集生台鸟谢城乌。我来一听支公论,自是吾身幻得吾。’”

北宋

  乾德陈洪进扩建并改今名“延福寺”

  北宋·乾德(963—978年)间,节度使陈洪进对延福寺加以增筑扩建,改今名“延福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延福寺》:“宋·乾德间,陈洪进增建,改今名。”

  民国《南安县志 ·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延福寺)宋·乾德中,陈洪进增建,乃改今名。”

  端拱曾会《重修延福寺碑铭》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6·坛庙寺观·延福寺》收录北宋·端拱(988—989年)间,曾会(952—1033年)《重修延福寺碑铭》,文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会

  “夫山川之秀者,闽中为胜绝;闽中之胜者,情源为灵异。故其著地形,辨土脉,阴协于鬼谋,凭高峰,俯空谷,居于佛刹者,其惟‘建造'乎!

  东去郡城十五里,南去大海三十里,左则南安属邑,市人之所游集;前则晋江通津,海潮之所吐纳。独其西北岗阜连路,若虎而蹲,若龙而奔,黛滴蓝喷,藏烟泄云,自远而来,豁然屏开,双峰对峙,中坦数里,疑其融洁之初,已张本乎造寺也。

  始晋·太康九年(288年)在县西南,至唐·大历三年(768年)移建于斯。会昌(841—846年)废之,大中(847—859年)复之,五年(851年)赐其额。有沙门宣义者,谕众以输财,邑父老洪玉丁潜同谋而市基。庵岩院落总五十有四,得赐额者二十有一。

  故其托平地,瞰悬崖,加石梯,跨涧水,高与下相叠,背与面相依。草树阴森,藤萝交盘,檐窗隐映以回合,钟馨春容以遐举。楼台轮奂乎半空,门径委曲于绝顶。每海日明,天籁生,虹霓挂峰,苔藓萦壁,逍遥澹泞,若在鹫岭沃洲之上。虽劳尘俗虑,至而颖脱。曾不知心因境静,境逐心闲。优之游之,其趣自得。久所谓东南之美,为幽人之窟宅,造化之功,开后世之基址。故唐之周朴张为,聆风嘉尚,寄诗美之。

  其大殿者,唐·咸通(860—874年)中,将取山材,先斋祷次。忽遇人指其处,果木便(“木便”合一字)旃梓杞者,是夕又梦许与护送。既而一日,江水瀑涨,其筏自至,了无遗失。大壮既隆,目为神运。

  (北宋)开宝(968—976年)中,连帅中令陈洪进割棒增饰,兼重建三门焉。其东南隅,别立奉先(奉先院,即后来的墨妙堂),报劬劳于考妣也。

   寺之讲堂者,先是连帅鄂国(鄂国公留从效造经藏于招庆禅刹,功既成而财有余,侯继旧治,补遗事,乾德(963—968年)中兴建立,至端拱(988—989年)中,寺用常住作亭于前,因以集讲学而示宏敞也。

  殿之前,众作石幢石塔以引翼之。

  殿东南钟楼者,(五代)周·广顺(951—953年)中募众财而造之,荐冥佑于含识也。

  殿之西北星宿堂者,济南郡夫人建之,资景福于侯也。

  寺之东南浴室者,劝郡缘而构之,用以涤外尘而植静因也。

  讲堂东影堂者,通判团练使侯终于此也。

  西堂五百罗汉者,邑尹二君劝吏民以植福也。

  东峰亭基,唐相公辅左迁之邦,寻幽致而营栋宇也。

  西峰亭石像者,独标奇形,控压列岫,唐征君秦系昔为隐君,勒篆‘高士峰’。乾德(963—968年)中,侯镌而为像。择僧尸之峰下,构以亭。因石为炉、碾、盆、砚,皆之遗物也。亭之右,古松二株,堰蹇盘屈,异于常者。昔寺未迁,有老僧独坐,志之谓晋时所有。今或天地阴晦,有龙盘攫其上也。

  北峰之南曰‘白云井’者,泉味甘凉,爽人肌骨,唐·进士傅笋寄褐在兹,旭旦汲之,见云覆波涌中,有龙跃者也。

  井之左‘檀越林’者,青葱聚秀。昔殿甫成,夜有神人拥徒历观,俄隐是所,今阴雨中,有灯自明也。

  林下之‘菩萨坑’者,出水盘石,莫测其源,奔湍漱响,有圣僧时见也。

  坑之右石龛者,危岩虚空,人迹罕到,无等禅师昔常宴居。唐·大中(847—859年)中,郡守问道,留偈旌德,今犹存也。

  古金刚经者,昔天竺三藏拘那罗陀,梁·普通(520—527年)中泛大海来中国,涂经兹寺。因取梵文,译正了义,传授至今,后学赖也。凡得法要分为人师者,由大悲至岩头,由观音琴朱溪,由天王至隆寿,由西庵至昭庆,皆是寺服自出者。

  乃铭曰:

  ‘天地成气融结者,著形山泽之秀,东南炳灵。
  通海流涧,排空耸青。中有佛宇,昭然福庭。
  唯禅之门,亦觉之路。本乎虚空,孰为坚固。
  运以慈心,拔其苦趣。瞻此仪形,与之齐度。
  巍峨月殿,重叠云楼。石径几泐,烟岩半浮。
  松寒不夏,桂煖长秋。仿佛鹫岭,依稀沃洲。
  缅邈圣贤,杳然长逝。吩响鬼神,聿来加卫。
  古物斯存,灵踪益炽。发挥宝乘,振灼遐裔。
  真人出兮,书轨大同。诸佛来兮,教法载隆。
  梵刹维新兮,郡邑其东。勒铭丰碑兮,昭融帝功。’”

  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由“大悲阁”至岩头岩,由“观音殿”至朱溪岩,由“天王殿”“隆寿寺”,由西庵至“昭庆院”,都属“延福寺”的范围。它几乎占去九日山前溪边全部平地,以及东、西2峰半山以下,及“白云坞”等山坡山麓所有地方,成为一所规模宏大、设备周全、重殿叠阁、寺岩辉映的大禅林。
仅以“延福寺”而言,其规制为:

  前临金溪,北靠九日山东峰,左依九日山西峰。

  中轴线:山门→放生池(左鼓楼,右钟楼)→神云殿→后殿→讲堂。

  中轴线的左侧:罗汉堂(临金鸡桥和九日山西峰山脚)→星宿堂(依西峰山脚)。

  中轴线的右侧:奉先院→昭惠庙(通远王祠)。

  奉先院的右侧:浴室。

  元丰合五十余区支院为大禅寺

  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延福寺已发展成有54院落(其中得额者21)、50余支院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遂合为一大禅林,规模十分宏大。并与九日山峰峦林壑连成一片,被誉为“东南之美”、“幽人之窟宅”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延福寺》:“支院故有五十余区,元丰间合为大禅寺。”

  乐山王由雨神海神

  “灵乐祠”所祀乐山李元溥在晚唐是山神。“灵乐祠”建成后,竞成为一所有求必应的神祠。

  累封至“八字王”,赐额“昭惠”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起,乐山李元溥屡受敕封,先是“崇应公”,继为“善利王”,寻加“广福显济王”号,最后迭加至“通远善利广福显济王”,俗称“八字王”,其具体敕封时间史载不详,只知都在北宋,事因泉州郡守蔡襄祷雨有应而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淳祐(1241~1252年)间,改“灵乐祠”为庙,赐额“昭惠”,是为“昭惠庙”。雨者水也,乐山神人既然可祷雨有应,且其本来就有水运的神通,成为水上运输之神便自然而然。善利王既变成了通远王“昭惠庙”亦称通远王祠”

  《安海志·卷20·庙堂志》引明·陈道远《重建昭惠庙叙》:“逮宋·嘉佑三年(1060年)春,郡守蔡襄以旱甚,祷于祠应。熙宁八年闻于朝,敕封‘崇应公’。”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6》《闽书抄》所记皆同,唯增加“嘉祐(1056-1063年)泉大旱,蔡忠惠蔡襄祷雨辄应”之句。

  清·康熙《南安县志·卷2》载:“水旱病疫,海舶祈风,辄见应。宋时累封通远王,赐庙额‘昭惠’。其后迭加至‘善利广福显济’。”

  民国《永春县志·卷16·祠祀志》“广福王庙在乐山,盖山神也。宋赐额‘昭惠’。泉守蔡襄祷雨有应,以状闻,封‘善利王’,累加‘广福显济王’号。”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灵乐祠》:(神永春乐山隐士)宋封‘善利王’,寻加‘广福显济’。”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

  “《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

   一曰‘灵乐祠’。谓指木之叟,盖乐山之神,为祠以祀之。水、旱、疫疠、海舶祈风,辄见征应。宋时,累封‘通远王’,赐庙额‘昭惠’。其后迭加至‘善利广福显济’。”

  第一座分庙——洛阳昭惠庙

  洛阳江下游、今洛江区桥南万安街道与惠安县洛阳镇之间海面上,古称“万安渡”,是泉州北上福州交通要冲。

  北宋·庆历(1041—1048年)初,郡人陈宠始湫石作沉桥(或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僧宗已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动工3年而未就。嘉祐元年(1056年)二月,蔡襄首任泉州太守,即接手主持建造,但仅5个月即调任福州;嘉祐三年(1058年)七月,蔡襄再任泉州太守,继之,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万安桥”(后称“洛阳桥”)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洛阳桥(万安桥)》、《泉州人名录·蔡襄》)

  在惠安县洛阳镇万安街洛阳桥北百余米处,唐代原建有“镇海庵”,祀福佑帝君蔡襄修建洛阳桥时,扩镇海庵为会所(造桥指挥部)。因造桥工程浩大,艰难重重,蔡襄从南安丰州迎奉九日山通远王·李元溥(其时李元溥神爵号为“通远王”)至洛阳,祀于“镇海庵”,作为镇海利远的精神支柱。淳祐(1241~1252年)间,九日山祖庙通远王祠”获赐庙额“昭惠”,“镇海庵”亦随之改称“昭惠庙”,成为九日山“昭惠庙”有史料记载的第1座分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昭惠庙·洛阳昭惠庙》)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6》说:“昭惠庙,在万安桥,北宋·郡守蔡襄建……《隆庆府志》载,庙神即永春乐山白衣叟。”

  从此,承认“乐山白衣叟”不但是雨神,也是海神。“乐山白衣叟”的海神地位便正式确立了。

  航海祈风祭典场所

  北宋·元丰(1078—1085年)后,民间俗神通远王的声誉,已远远超过“延福寺”的佛教。

  时“灵乐祠”(通远王通远王陈益黄志两位从神,都是真人而成神封王的。

   民国《永春县志·卷16·祠祀志》“有从祀二神曰陈益黄志,皆膺王封。”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灵乐祠》:“庙之从神,曰陈益,封‘仁远王’;曰黄志,封‘辅国忠惠王’。”

  史载,陈益是熙宁(1068—1077年)年间的巡辖官,“元丰间(1078—1085年)从守祈风延福寺神运殿”,感佛之灵,立志舍身为佐神,忽然间就拄着手杖站在庙里死去。寺僧见如此神异,就将其尸身封泥贴金供奉,配他为“通远王”的从神,是为“肉身佛”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

  “《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

  一曰‘肉身王’。姓,名。熙宁间,有西夏之警,诏求勇敢士,郡守辟为巡辖官。元丰(1078—1085年)间,睹庙之灵,誓舍身为佐,遂植杖立化,僧尼为躯别祠奉之。淳祐(1241—1252年)中累封‘仁福王’。”

  到“通远王祠”举行由地方官员主持的航海祈风典礼,最早的记载见于《泉州府志·灵乐祠》中纪述九日山36奇之一的“肉身佛”,即通远王祠的从神陈益(“肉身佛”今已无存)。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建立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建立后17年,即崇宁三年(1104年),九日山留下了最早1段有关市舶的记事石刻。虽然没有明确载明,但除了祈风,市舶又到此何事?后来相沿成习,到南宋达到鼎盛,由此可见重要性就远非一般神祠可比。

  通远王信仰广泛流行于泉州城乡

  通远王信仰随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广泛流行于泉州城乡。

  民国《永春县志·卷16·祠祀志》载:“昭惠庙在州治西,即乐山行宫。(北)宋·徽宗大观(1107-1110年)间知县留◇,绍定(1228-1233年)间知县任敞相继建。”

  安海港在北宋就成为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政和四年(1114年)八月也开始建造昭惠庙。奉祀此神时,安平桥尚未建造。《安海志·卷20·庙堂志》引录明·陈道远《重建昭惠庙叙》说:“政和四年立庙,赐今额(昭惠)。”

  北宋末年,通远王已施法力于海。《安海志·卷20·庙堂志》徽宗·政和(1111—1118年)年间乡贡进土王国珍《昭惠庙记》谓:“吾泉以是德公为多,凡家无贫富贵贱,争像而祀之,惟恐其后。以至海舟番舶,(对其崇拜)益用严格。公崇往业于烈风怒涛间,穆穆瘁容于云表。舟或有临于艰阻者,公易危而安之,风息涛平,舟人赖之以灵者十常有八九。时丁天旱,大泽焚如,守令忧之,为民勤祷,每用享于公之祠下,未终祀礼而雨泽滂沛。其社士民有祷于公,事无巨细莫是昭格,吾泉以是佥感公之威灵。”

  宣和间(1119—1125年)林献可《昭惠庙献马文》称:“公之肇迹,其原有自。庇庥之力,于泉尤笃,人各各以归仰,方在在以奉祀,而公无不通也,无不在也,未尝有违所愿,此海滨之民,所以获建行宫焉。”

  可见在北宋末叶,奉祀通远王已由山区到海边,神力很大,能保佑“风息涛平”,完全是一尊泉州海外交通发展的海上保护神了。

  后来,通远王“昭惠庙”分灵到各处,除上述惠安洛阳昭惠庙、永春昭惠庙、晋江安平(安海)昭惠庙外,还有今鲤城区、丰泽区所辖的白水营白水营宫、高山雷山景、高山雷峰景、古圳昭惠庙、塔后红帝公宫,晋江青阳石鼓庙、滞潭昭惠庙、下伍堡海潮庵、安平海神庙、路东双忠庙、曾仓崇福庙、旧埔昭惠庙、新埔昭惠庙、萧妃怔宝殿、青阳中堡昭惠庙、内坑湖内,南安英都昭惠庙、东田美洋昭惠庙、前街进龙宫、加棠井南川宫、霞美霞郊桐源宫、丰州桃源宫、丰州金鸡王公宫、后田昭惠庙、洪濑扬美涧溪庙、东林玉斗宫、西林红帝公宫、康美小坂赖头境、池后赖头宫、赤岭宫、官桥下洋昭惠庙、西庄霞光宫、前坑红帝公宫、席里水尾宫、眉山兴明堂,惠安洛阳昭惠庙、新厝头昭惠庙、白崎克浦龙山宫、洛阳下曾昭惠庙、岭头昭惠庙,永春蓬壶丽里高英楼,金门太武山太武寺,厦门仓里昭惠宫,湾澎湖等地也有九日山海神的分庙。

  诗词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九日建造精舍(七绝)》(邑人吕夏卿):

  ‘日暖江空水涨沙,白云平处见人家。独怜此地重阳近,柿叶傲霜菊有花。’”

  【吕夏卿(1015—1068年),字缙叔,北宋·南安水头镇朴兜村人(今朴里村),籍居晋江安海和泉州郡城。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官至颍州知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吕夏卿》】

  “游延福寺五古(赵曾頀,主簿):

  行行出西郊,稍觉嚣尘远。风景既已殊,硗确颇忘倦。
  南安古荣州,今亦壮哉县。九日一景佳,居然在郊甸。
  城高瞰川原,林杪露堂殿。晋朝松百章,存者才一见。
  岁月不我留,寒暑几更变。当年秦隐君,轩冕非所羡。
  间关剡溪来,至此获胜践。结庐巢其巅,穴石为之砚。
  城市不到足,公卿罕窥面。邂逅有至交,相从情缱绻。
  缅怀兴元年,致位在台铉。扶持公道开,不绝几如线。
  一言才见疏,斥逐遽遭谴。天教流落余,乃遂山林愿。
  当年筑室处,遗址了难辨。独有高士峰,千载猿鹤怨。’”

南宋

  至南宋时,九日山海神晋爵为“福佑帝君”,洛阳及所有分庙之九日山海神也随祖庙称为“福佑帝君”

  绍兴五年慧邃禅师辟水陆堂、放生池

  北宋末南宋初,“通远王祠”的杀牲祭祀行为大盛,有违佛门杀生之戒;同时祀事之后,又在此觞豆并进,喧呼狼藉,也不合佛门清规。绍兴元年(1131年),延福寺住持慧邃禅师以佛戒改造世俗化道教的祀神仪式,另建堂室,易牲祀为果品鲜花水陆会,以救生灵之命。绍兴五年(1135年),慧邃“灵乐祠”左兴筑“水陆堂”,供民众祭祀以不打扰佛门清静;又在“延福寺”二、三道山门之间、大殿前开凿“放生池”,水源来自“菩萨泉”,南泄入金溪,以备善信、香客放生。“放生池”上方建有“翠光亭”(见下文)。

  “水陆堂”、“放生池”均为古代九日山36奇之一。“水陆堂”今无存;“放生池”也随后来“延福寺”倒塌而填没,成为天王殿前方广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九日山》:(延福寺)‘放生池’,在寺前,上有‘翠光亭’。”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

   “《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水陆堂。一曰放生池。

  通远王在宋最为灵著,州人祈祷翕赫(“翕赫”:盛大,显赫),酒肉滂沱,及乎散胙(“散胙”:旧时祭祀以后,分发祭肉,称“散胙”)饮福(“饮福”:古时祭祀完毕饮食供神的酒肉,以求神赐福;泛指祭毕宴饮),觞豆(“觞豆”:古代盛酒肴之具,泛指饮食、筵席)杂进,喧呼纷藉。

   山僧慧邃曰:‘五教杀为大戒,神实依佛,其有不从。’卜于神曰:‘其诫易杀为仁,却荤茹,为蔬食,则兆吉。’慧邃曰:‘神许我哉!’于是作‘水陆堂’、‘放生池’,岁救物命不知凡几。

  李邴为之《记》。”

  绍兴五年李邴《延福寺水陆堂记》

  时致仕资政殿学士李邴闲居泉州,为作《延福寺水陆堂记》,对慧邃禅师的行为表示高度赞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邴》)

  该《记》文清·乾隆《泉州府志·卷7·山川·九日山》李邴《延福寺水陆堂记》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延福寺水陆堂记》(宋·李邴)”为题收录。(两者个别文字有异,以前者为准。)

  文曰:

  “泉之南安有精舍曰‘延福’,其刹之胜为闽第一。院有神祠曰‘通远王’,其灵之著为泉第一。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暨番夷者,必祈谢于此;农之水旱、人之疾病亦然。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戕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已而散胙饮福,觞豆杂进,喧呼狼籍。

  有禅师慧邃,以绍兴元年(1131年)(主持)是院。其持身也静而通,其莅众也简而严,逋责(“逋责”:即“逋债”,逃债)之未偿者偿之,规绳之未举者举之。未几,院之徒循循焉异前之为,唯神祠依旧。

  师愀然曰:‘吾教以杀牲为大戒,神依佛而守焉,犹人之于家于乡者,而弗从其教,可乎?此非常之意,特人狃(拘泥)于习俗耳。

  质于神曰:‘其能易杀为仁者,则兆吉。’

  卜者曰:‘然。’

  又曰:‘其能却茹荤为蔬食者,则兆吉。’

  卜者又曰:‘然。’

  师曰:‘神其许我矣。’

  又号于众曰:‘吾教有所谓水陆会者,能化刀锋为净土,化镬汤为为花池,化钅咸喉火喙为天人,化烊铜热铁为香饭,以一色一香为无边,以十方三界为一会,其德莫大焉!神许余以不杀,余将为是会以报神之功,且与人为请福之地,其可乎?’

  众唯然曰:‘诺。’

?    于时辟祠之左为屋若干,楹环其外,中设十六位,堂宇靓严,绘事焕列,不劝而事集,不督而功成。作于四年(绍兴四年,1134年)十二月,成于五年(绍兴五年,1135年)六月。

  涓日(择吉日)之晨,师即其堂设坛场为大施会,受成以五戒,如其法之仪。

   自是,凡祈谢于此者,其牲饔、牢饩、(3“鱼”字重叠为1字)(“其牲饔、牢饩、□藁”祭祀所用的牛、羊、猪、鱼及其做成的食品)之费,易之为水陆会,救物命岁不知几千万。人不作罪业而作福业,神不享福报而享净报,其利益不既大矣乎!

  或曰:‘师以佛戒信于神,其有不信于人乎?神以佛戒惠于物,其有不惠于人乎?是佛与神交致其道,人与物两蒙其利,将见泉之人无□(上“自”下“辛”)疾,无灾殃,年谷顺成,寿考且宁,水陆堂其相也。’

   虽然,吾闻世间法以鬼神知为贵,出世间法以鬼神不知为贵。昔玉泉山神受教于智者大师,嵩岳神受教于元珪禅师,与师故无以异名。障蔽魔王随金刚齐菩萨一十年,觅起处不得;而提婆尊者与自在天师相见,以心不以行;五老师游藏,土地神预报,以为修行无力,为鬼神靓见,与今日是同是别?师学云门禅,得其奥旨者也,必自有关键,其尚有以语予哉!”

  但是南宋泉州地方官员却不遵守此佛戒,他们仍然于每年夏、冬两次祈风于九日山通元王祠,又是“桂酒椒浆,为舟预请”,礼毕,又是“饮福”

  祈风祭祀

  南宋,每年夏、冬,泉州官府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举市舶主持,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出席,到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通远王祠举行“冬谴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祭祀”典礼,成为制度。祭海神通远王以祈求顺风,望海舶能平安到达目的地。仪典隆重肃穆,规模很大,礼毕勒石记事,以致九日山摩崖尽是祀通远王神的祈风石刻。

  每岁春冬,海商也于此祈谢。南宋初·建炎三年至绍兴十六年(1129—1146年)生活于泉州的李邴《水陆堂记》载:“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暨番夷者,必祈谢于此。”

  九日山上现存关于海交和祈风的石刻13方。其中明确记述祈风经过的有10方,最早的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虞仲房所刻,最迟为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赵希忄宅石刻。这些祈风石刻,清楚记述祈风时间、地点、参加者姓名,以及“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的盛况。

  祈风石刻中,诸如“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实腾,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以遣舶祈风于延福寺,通远善利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大守贰卿?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齐曲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等题刻,就是那个时代尊崇通远王的遗留。

  清·康熙《南安县志·卷2》记载其盛况说:通远王在宋时最为灵著,州人祈祷翕赫,酒肉滂沱。及乎散胙饮福,觞豆杂进,喧呼纷藉。”

  《安海志·卷20·庙堂志》引录明·陈道远《重建昭惠庙叙》说:

   “建炎南渡以后,通远王屡立阴德功,勤王助顺,累膺宠赠,至有八字之封……自是之后卫民翊国,昭晰于后,时(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郡守刘克俊?核神前后功德上闻,十一年(1251年)特诏封‘忠济侯’,未几,加‘仁福’焉。

  (北宋)政和(1111—1118年)延福寺庙,泉之村落多立行庙,安平之庙,亦于是始。”

  南宋·嘉定十年——嘉定十二年(1217—1219年)、绍定五年——端平元年(1232—1234年)两知泉州的真德秀《祭大仙祈雨祝文》云,“夫以佛道之尊,仙道之大,固万灵之所命”,把仙、佛放到同等地位一起祷祝,这是宋代泉州儒、道、释合一的事例。

  奉先院、墨妙堂

  奉先院,亦称“奉先寺”,后为“墨妙堂”,在延福寺之东,历史上曾为九日山的重要寺院之一。

  北宋·开宝陈洪进始建“奉先院”

  北宋·开宝(968—976年)年间,节度使陈洪进“报劬劳于考妣”,在延福寺之东建“奉先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北宋·庆历四年蔡襄题诗“奉先寺”内东壁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泉州郡守蔡襄(字君谟,谥忠惠)游览九日山,题诗“奉先寺”内东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泉州府志·卷7》收录宋·蔡襄《游九日山题奉先院壁》诗,曰:

  “莆阳蔡襄庆历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入‘延福寺’,登‘秦君亭’,观‘白云井’,访北台,还书‘奉先寺’壁:

  ‘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杂幽香。登临谁识迟留意,门外尘动去路长。’”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书奉先东壁七绝并序》(郡守蔡襄?君谟,谥忠惠):

   ‘庆历四年二月二十日入‘延福寺’,登‘秦君亭’,观‘白云井’,访北台,还书奉先东壁(后人因称为“墨妙堂”云):

  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杂幽香。登临谁识迟留意,门外尘埃去路长。’”

  民国《南安县志·卷50·杂志4·丛谈》“《清源文献》”载:

  “墨妙堂在奉先院中,林少卿以东壁有蔡忠惠诗,以‘墨妙’名。

  忠惠东壁诗曰:‘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杂幽香。登临谁识迟留意,门外尘埃去路长。’

  末云:‘莆阳蔡襄,庆历四年二月二十日入延福寺,登秦君亭,观白云井,访北台。还书奉先东壁。’

  忠惠字刻在泉郡凡六:三在寺,一在州治,一在郡庠,一在洛阳之涘。在守者此其一也。”

  南宋·乾道六年僧无可改为“墨妙堂”

  延福寺僧无可禅师素好名家章帖字画。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无可“奉先院”,首先保护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蔡襄在奉先院东壁的诗题墨迹,同时还将北宋·苏东坡的《柯氏瑞鹊章》、黄庭坚的《莲花铭》、陈瓘的诗和帖,以及当时的李邴李汉老)、谢任温叔皮等名家的碑铭章帖收存于此,名“墨妙堂”陈知柔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无可》)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南安县·墨妙堂》:“墨妙堂,在一都,旧奉先院也。中有蔡襄及诸名人题咏墨迹,宋·乾道间因改今名。”

  民国《南安县志·卷6·营建志3·亭阁台楼堂室堤·墨妙堂》:

  “墨妙堂,在延福寺之东,即旧‘奉先院’。

  宋·乾道六年,僧无可改为是堂。有蔡忠惠墨迹及前辈诗词。

  乾道辛卯(乾道七年,1171年)林少卿与客同游此寺,见壁间有蔡端明题咏墨迹,因以名堂。

  陈知柔为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墨妙堂’。堂在‘奉先院’中,以东壁有蔡忠惠蔡襄忠惠诗,故名。诗入《艺文》。”

  南宋·乾道六年陈知柔《墨妙堂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

  “《墨妙堂记》(宋·陈知柔,永春进士):

  吾州之西,有九日山焉。俯金溪江,为寺其中,盖闽之一奇也。晋以来,士大夫避世氛,多游息赋咏于此,至唐益盛,宜其笔墨与名山俱传,今访求无几也。

  晋远矣。

  唐自马懿公马总为郡以儒雅称,而相国姜公辅实庐山下。使君席相隐君秦系从之游,诗益多,而字不可复见。其后内相居南安,尤以诗名。其家刻之碑有吾伯祖龙学公简夫之跋可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总姜公辅席相秦系韩偓》)

  邦之文士,如欧阳四门欧阳詹御史兄弟林藻林蕴史黯昭州盛均山人处士辈,往往有墨迹在岩崖间,率磨灭不传,独四门书‘建造寺’额在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盛均李沂周朴》)

  国朝进士题名由大谏钱公[钱熙,北宋·南安人,雍熙二年(985年)进士,官至右司谏]始,曾楚公曾会卒赠楚公龙学公踵之,太师鲁公曾公亮,泉州历史上第1位入阁拜相者,累封鲁国公、丞相苏魏公苏颂魏公诸先贤时尝留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钱熙曾会曾公亮苏颂》)

  今存者,贤良公(指苏绅相峰’三字与舍人吕缙叔所为《少卿墓志铭》而已。中间陈君举陈偁君举再为吾州,其子莹中陈瓘莹中有书房在山巅。邹志完郭功父过之,蒋颖叔蒋颖叔,名之奇,北宋·宜兴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江淮等路发运副使)将漕往来,亦题名其寺。改律为禅,屋老而碑非。维端明蔡君谟蔡襄君谟之刻巍然,并存题名,为诗文凡六,其三在寺,三在州治郡庠,若雒阳江之涘(“涘”:水边)。摹拓者无虚日,愈久而愈完,岂非山灵海若之阿护欤?抑世情好恶心有薄厚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偁陈瓘蔡襄》)

  住山僧无可,一日合诸公碑刻,敞旧‘奉先院’为‘墨妙堂’以栖之。如苏东坡氏瑞鹊堂》诗,黄鲁直黄庭坚鲁直《莲花岩铭》,陈莹中陈瓘莹中诗并帖,与近时李汉老李邴汉老谢任伯郎、儒冠温叔皮温革叔皮诗赞列于壁,属予记其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庭坚陈瓘李邴温革》)

  吾老矣,文不足以垂世,且素不习字,而嗜古之心犹在也。

  呜呼!

  自古文废于隋,学者不见古文制作久矣,能由汉隶以考周、秦籀(“籀”:亦称“大篆”,古字体之一,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义者绝无。盖唐、晋之贴,,多工行书,世人跂慕(仰慕)终身惟恐不到,尚暇及其他乎?君谟人物风流,不居下,其行书亦今日第一,此所以独传。

  然书之工不工,无深泥(“深泥”:过于拘泥)也。学者要当论世尚友,考其行事,以无愧于天地间;而后商略古今,悼石经(“石经”:刻于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之缺,补奇字之亡,犹不失为蔡伯喈扬子云。若夫临池呕心,退笔成山,以谋一时之名利,果何益哉?

  乾道六年冬至后五日也。”

  元·至正十四年毁于火

  元·至正十四年甲午(1354年),“墨妙堂”毁于火,早已无存,墨宝名画也不知下落。

  民国《南安县志·卷6·营建志3·亭阁台楼堂室堤·墨妙堂》:

  “至正甲午火。今堂已废。

  古今题咏俱见《艺文志》。”

  诗词

  南渡词人曹勋(1098—1174年)《题泉州延福寺壁》

  “春深犹未试春衣,漠漠轻寒酒力微。堪笑杨花太轻薄,淡烟细雨不教肥。”

  曹勋(1098—1174年),字公显世绩,号松隐,宋·颍昌阳翟人(今河南禹州市)。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年),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逃归。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四年(1144年)、廿九年(1159年)3次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孝宗朝(1163—1189年)拜太尉。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延福寺送虞佐(五言排律)”(李邴):

  ‘夐绝在南郡,岧峣(“岧峣”:山高峻貌)海上城。乱离伤客寓,祖饯喜山行。
  磴道绿云上,岚光惹屡轻。雨余秋叶坠,日落暮潮平。
  地势金铃出,神光宝殿成。坟余马鬣,钓但龙泓。
  华国标曾史,骚人隙笔耕。乳源清不竭,岩树老无名。
  小憩涛惊枕,高谈月徙楹。棋传幽谷响,琴落乳泉清。
  别屿孤烟起,遥天一雁横。登高兼送远,谁识异乡情。’

  “《游延福寺(古名“建造”)(七律)》(乐清人王十朋,状元,太守):

  ‘十日同游九日山,山中好处略跻攀。桑田改变松犹在,车马往来僧自闲。
  昨日风应吹紫帽,今朝菊已带衰颜。登临稍惬南来意,好逐飞飞倦鸟还。’”

  [按:
  ①王十朋,南宋·绍兴廿七年(1157年)进士第一(状元)。乾道四年(1168年)起知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②该诗或题作《十日同知宗提舶游九日山延福寺》。]

  南宋·王十朋的题诗还有:

  《提举延福祈风道中有作次韵》:

  “雨初欲乞下俄沛,风不待祈来已熏。瑞气遥看腾紫帽(“紫帽”:紫帽山),丰年行见割黄云。
  大商航海蹈万死,远物输官被八垠。赖有舶台贤使者,端能薄敛体吾君。”

  《大年游延福寺》:

  “去岁曾游九日山,匆匆不暇尽跻攀。烦君访我不到处,好把诗篇载取还。”

  《寄公并序》:

  可公禅老住泉之九日山二十年矣,予临罢官,求甚力,复为后政所留,寄诗酬以一绝:
  ‘泉山好处称延福,白发禅僧去复回。且与晋松为隐侣,莫同英石便飞来。’(
自注:以英石见寄,号飞来峰。”)”

   《题善利王庙》:

  “有德于民庙貌崇,我来端为谢年丰。日旸日雨皆神力,不止南风与北风。”

元代

  妈祖显,通远王

  元代,延福寺仅添建明堂于大殿后。而南宋官方大力喧染的海神通远王,因改朝换代,元朝入主中国,元朝便大力抑制海神通远王,另外抬出一尊海神与之抗衡并取代其位——妈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林默娘)》、《泉州儒道释寺庙·天后宫》)

  通远王的功能被妈祖取代,从此寂然无闻。

  抬妈祖以抑通远王的群众信仰基础

  妈祖出生于莆田海边,素已显圣于海上,沿海船民、渔民很多已信奉她,南宋时已封至“圣妃”之尊,地位和通远王相匹敌。元朝完全没有加封通远王什么尊号,却把妈祖“泉州神女”之名义晋封为“天妃”,改称“护国明著”封号,把妈祖的地位“明著”出来,把通远王撇在一边,大加祭祀妈祖,推崇备至。

  基于元朝的政治经济的需要

  元朝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不能放弃泉州海外交通大港的作用,要发展海外交通须有海上保护神。如果宋朝捧起来的通远王依旧占据海神地位,在元朝实行民族岐视政策之下的“汉人、南人”,就会生“故国之思”,于是另抬一神,护元朝之国,为本朝的海外交通贸易服务,更有利于巩固元朝的统治。

  元朝歧视“南人”,重用色目人,元世祖派来封天妃的钦差大臣,竟是色目人信伊斯兰教的背宋降元的重要人物蒲师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师文》)

  阴阳五行理论

  山属阳,男属阳;水属阴,女属阴。通远王是山神出身,又是男性,作为海神,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之时,有点勉强。妈祖出生海滨,又是女性,在选择条件上妈祖的属性大大优越于通远王,因此很容易取得信奉者之信仰。

  正如清·学者赵翼《陔余丛考》的见解:“窃意神之功效如此,岂氏一女子所能?唯水为阴类,其象维女,地媪配天则曰后,水阴次之则曰妃;天妃之句,即谓水神之本号。”所以元朝撤掉“通远王”海神之职,而任命妈祖为海神,有其阴阳五行的理论根据。

  元朝对神祗的封号带有政治目的

  《元史·卷76·祭祀志》说:“凡名山大川忠臣义士在祀典者,所在有司主之。惟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远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号曰‘灵慈’。直(直隶)、沽(塘沽)、平江、周泾、泉(泉州)、福(福州)、兴化(今莆田)等处皆有庙,皇庆以来,岁遣使上香遍祭。”

  全国各地的神祗只交所在有司即当地官员去处理,惟独朝庭亲自主持妈祖的祀典,不但封为“天妃”,且改易宋代庙额“顺济”“灵慈”,又每年派官北至河北、南至莆、泉祭祀妈祖,而不交当地官员主之,可见选择海神列入朝庭的议事日程了。

  从元初来说,沿海船民渔民对妈祖的信仰已很广泛,在各省沿海建造了许多妈祖庙宇。而通远王的庙宇只局限于泉州一隅,未见他州有奉祀者。元朝既有政治目的,庙宇多又说明群众的信仰的多寡程度。通远王在这点上比不了妈祖。宋、元易代,其失去海神位置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通远王在泉州部分群众中千年还是照常信奉的。九日山的庙已被毁。泉州新门“崎头庙”也是昭惠庙,亦废。安海之庙在明·永乐癸卯(1423年)及成化六年(1470年)皆曾重修,今亦已圮。永春之祠庙今亦废矣,惟独惠安洛阳桥北之昭惠庙,至今尚存,香火不衰,近又重新修复。

  马祖常

  民国《南安县志·48·艺文志4·诗歌·》:

  “《题延福寺(五律)》(马祖常):

  ‘托钵千峰里,枳花洞未开。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台。
  潭影留云住,钟声送月回。山中太古雪,谁寄一瓢来。’”

  【按:马祖常(1279~1338年),字伯庸,谥“文贞”,元·色目,光州(今河南潢川)籍,著名诗人。延祐二年(1315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累遭贬黜。后又历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

  洪武中修建

  明·洪武(1368—1398年)中,“延福寺”曾修建一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寺观·泉州府·南安县·延福寺》:“国朝·洪武中重建一新。……存。”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延福寺》:“明·洪武中修建。嗣后屡火屡修。”

  明代中期大大中落

  但至明代中期,“延福寺”已大大中落,仅存大殿1座,嘉靖(1522—1566年)间虽有名僧天辟等挂锡,亦无甚起色。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九日山寺留题(七律)》(安溪人詹仰庇 咫亭,侍郎):[詹仰庇,嘉靖十三年(1534年)生,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联捷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万历卅三年(1605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九日风高向晚天,驰车迢递蹑孤烟。岩幽有客堪乘兴,云宿无僧可问禅。
  一水波光连树杪,千山秋色落樽前。微茫月影迷归路,箫鼓中流入夜船。’”

  明·詹仰庇《题延福寺》:

  “何年延福寺,松竹抱山幽。井说钓龙日,岩传出米秋。
  冷烟销佛骨,暗雨滴僧愁。坐久心生道,人生更觉浮。”

  明·邵维善(嘉靖间南安邑簿)《赠延福寺僧天辟》:

  “居山不如延福清,抅屋不如翠光亭。流水环回此亭下,一派百折丝桐呜。
  禅家老衲僧天辟,黄面传来人不识。九日山下放牛归,摸得寥天白日隙。
  一入深山四十年,高卧禅房听雨眠。常时会客此亭下,班房列坐如神仙。
  近年亭前山水碧,古冶龙泉匣中出。昨者我游九日山,天辟赠我青琅玕。
  惜无琼瑶以足报,且期松柏共岁寒。”

  崇祯重修,旋荡坏殆尽

  崇祯(1628—1644年)中,南安县令韦克济重修。旋以寇氛荡坏殆尽。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延福寺》:

  “原为祝圣习仪之所,崇祯中,邑侯韦克济重修。

  旋以寇氛(寇氛:敌人的气焰)荡坏,倾圮殆尽。”

  康熙卅三年重修

  清·康熙卅三年(1696年),南安县令、满族人李延基(字介持)有过重修。(建下碑文)

  雍正十二年立《重修延福寺清理田地租税寺产碑记》

  清·雍正十年壬子(1732年),南安知县刘素庵发起重修,并逐一究清寺业,潘晋晟为撰《重修延福寺清理田地租税寺产碑记》,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二月立碑。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

  “《重修延福寺清理田地租税寺产碑记》(进士、曲靖府知府潘晋晟,清·邑人):

  九日山为武荣名胜,东西二台胜迹三十六所,中殿‘延福寺’溯为祝圣道场,邑志详载。倾毁日久。康熙甲戌(康熙卅三年,1694年),邑侯李介持捐俸,鸠众乐输,千有余金。拓买田园,清出本寺原业,以备斋粮香灯之需。田亩粮饷,制定印册,交僧收管。其有功于禅林而增耀于山水者,岂偶然哉?

  壬子(雍正十年,1732年)春,余官游归,跻九日,访延福之胜。昔之焜然金碧者,忽而颓毁于瓦砾;昔之巍然轩翼(“轩翼”:应为“轩举”之误,意为“高扬”)者,忽而漂摇于风雨。祗园之功德,曾几何时而遂几于湮没。方为感喟未已,询其故,乃知住持之不得其人,而大姓裩谋变荡所致,不胜慨然。

  夫以千年之胜地,阖邑之福田,若不整顿而维持,亦士大夫之过欤!时方图复其旧,适值素庵借补武荣。甫下车(“下车”:官吏到任),即以振兴百废为己任,如明伦堂、城隍庙、县堂,一一赞襄(“赞襄”:协助)重整。余已知九日山必暂次而理矣。

  未几而邑阴阳学黄天佐以情具请,公可其呈。即吊讯乡保耆民,查照前邑侯邱世所载寺业,逐一究清,义在谨慎。交付僧人指谷住持供课奉佛,而寺宇乃焕然一新。

  噫嘻!凡事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向使九日山中非逢公之画一图建,则寺业荡尽,虽有名僧,亦将望而思去,钟鼓之声何以时闻于林壑。是今日之举,其得力尤大。公善积福缘,安得不勒之石,俾垂不朽?而寺业土名租额米数,安得不附此而贻无弊哉?

  兹腊月既望,黄天佐、僧指谷等以余留心九日山,索余为记。余辞不能得,爰记其略云。

  一、土地:山一片,立石下不等处,自东台山至西台山下截止,立石为界。

  一、园地:寺内东畔三层,各两丘下落,二亩二分三厘。

  一、田:五段十二丘,在西芹洋、虎硿口、金鸡乡、西芹山西畔等处。现纳租谷六亩八分。”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在收录此记文之后,有一大段文字加以注记和说明,曰:

  “其田业租税,有在附近二十一、二都、三十二都者甚多,原碑竖在释仔寺西偏,载有亩数、米声、佃户等,名目皆被匪人琢毁,漫漶(“漫漶”:模糊)不可辨。据此,则东台下至西台下地段田园,皆属寺产。

  现在大殿外深井中,石俱挖去,开作田丘,约十三四篮之额。据父老称,住持僧借姓小债被他占管。惟东畔及殿后园不等丘,现占耕纳税,三大员逐年借完钱粮。粮约二三两。

  东畔释仔寺边及大殿后园内,尚存龙眼树五十余株,系僧恒志照顾。每逢大生成时,年约贌银二三百元。金鸡姓视为奇货,每与僧人向五佛神前便掷环珓(“环珓”:即“卜筊”,一种占卜器具,用玉做成蚌壳状,或以竹木制之,两片可分合,掷地观其俯仰以占吉凶),由多降少,仅以数十元估贌(“贌”:租佃)。寺僧叠遭糟踏,站不住脚,民国五六年付与流民老看管。老兼充城柜粮勇,将龙眼贌与姓一百二十余元,修理大殿。

  此碑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二月立。

  此碑旧志不载,斗船六月竖于碑下,手摸碑文寻绎其义,重为抄存。

  吴斗船于民国六年(1917年)六月修志将竣,避暑于延福寺,并采访九日山胜迹碑文。其断碑残碣,尚有黄养蒙所作《万石陂水利记》竖于祝圣坛西偏,半没于涂,字亦琢灭良多,无可抄存。尚有李延基《修理延福寺珉石碑记》,断裂不可辨。又有洪承珽所撰《公去思碑》,倒于寺之东偏,字可摸见。

  诸古迹残坏已甚,所有寺产悉为姓有力者负之以走,不胜慨然。

  姑记之,以俟贤有司及邑绅之有志者恢复焉。”

  道光延福寺重修时规模已缩成一小寺庙

  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陈庆镛辞官南归后,曾主持重修延福寺,但时其规模已缩成一小寺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庆镛》)

近现代

  到廿世纪30年代,这所规模宏大的禅林,只剩下1座重檐歇山式的破落中殿和无屋盖的昭惠庙,到处断垣残壁,乱石碎片,荒凉之状目不忍睹。

  1966年“文革”中开始,“延福寺”仅存破落的中殿被毁,除生产队仓库东壁系延福寺后殿墙半垛,及大圆石柱数根外,其余荡然无存。至此,具有1800余年历史的延福禅寺,就从九日山下消失了。

  1988年,印尼华侨黄和合捐资135万元,委托原泉州市长(县级市)王今生主持,于旧址重建“延福寺”,1989年动工,1991年竣工。殿宇重檐歇山式顶,面阔5间,进深4间。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佛像,古刹重光,但规模大不如前。

  石刻楹联有清末·林骚题延福寺:“观人观我观自在,是佛是仙是因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骚》)

  佚名题“延福寺”“小筑依名山,风交九日;长桥横古渡,水锁双溪。”

  2002年重建“昭惠庙”“昭惠庙”旧构已圮,现仅存面阔、进深各1间的殿堂1处,门前有石构雨廊1道,为现代建筑。

寺内其他古迹

  御书阁

  据传,唐、宋年间延福寺获历代皇帝御赐匾额多达21块,寺僧为收藏这些御赐匾额,建造“御书阁”“御书阁”建造年代不可考,估计应在北宋·延福寺全盛时期。该阁后世年久失修而毁。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御书阁,以藏敕书。”

  民国《南安县志·卷6·营建志3·亭阁台楼堂室堤》:“御书阁,在九日山。题咏见《艺文志》。”

  南宋·王十朋《御书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黄龙溪上祥云覆,紫帽山头瑞气蒙。俗眼惊传佛光现,不知宸翰在山中。”

  自然磉

  自然磉,原来在延福寺大殿西侧,有石方整如柱础石,泉语谓之“磉”。石自然天成,基础牢靠,建大殿适有巨柱立此磉上,故称为“自然磉”,殿俗称“自然磉殿”,也是九日山36奇之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九日山》:(延福寺)自然磉石,圆如弹丸,周围丈余,出于天成。”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自然磉殿’。西有石如础,自然天立,当时因以架柱。”

  民国《南安县志·卷47·艺文志3·表疏策启跋考等·金石》:“自然磉,在延福寺殿西,有石如础,屹然天立,当时因以架柱。”

  大殿倒塌后,建小学于此,此石失其所在。

  藏杉井

  在延福寺内,系八角形大古井。相传是初建神运殿时大杉巨木涌出之处。

  惠泉

  九日山36奇之一,在延福寺内东侧、昭惠庙前。

  唐·咸通十年(869年),此地有泉喷溢而出,泉水清冽甘甜,百姓取此泉水和药煎服,据说有除病奇效。延福寺僧人于是凿井储水。宋浚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九日山》:(延福寺)惠泉。宋·郡从事表闻一重浚之,陈知柔为铭。”(参见泉州历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惠泉’。”

  后寺毁,泉亦填没。此井有双眼,里面的古井磐保存完好。井旁尚存“惠泉”2字碑刻。

寺周围古迹

  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九日山》载:“寺有三十六奇,其最者翠光亭、御书阁、聚秀园、墨妙堂、秦君亭、廓然亭、乱峰轩、晋朝松、无名木、相台、仰高亭、钓台、醉石。余见《山川志》。”

  实际上,上述古迹绝大部分都在九日山上。(参见泉州历史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
真正可称之为“延福寺”周边的有:

  锦桥

  锦桥位于延福寺山门前,即今金溪北渠上小石桥处,宋时为进入延福寺主要桥梁,以巨大石板砌成。

  相传宋末幼帝为避元兵幸延福寺,马过锦桥失了前蹄,帝肘部受伤,血流锦桥石板上,后来石板永远留下一个深陷的马蹄印及一抹盈尺长的殷红血迹。

  该桥于1955年建金鸡桥闸时拆毁,后再建。桥头石将军,仍保存。

  1990年,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扩建,宽6米。

  翠光亭

  翠光亭,在金溪北岸、“延福寺”前,背负群峰,面临金溪,系九日山36奇之一。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建。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年)为洪水漂没。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南安县·翠光亭》:“翠光亭,在延福寺前。宋·元丰中建。前临黄龙溪,天光云影,上下辉映,因名。”

  民国《南安县志·卷6·营建志3·亭阁台楼堂室堤·翠光亭》:

“翠光亭,在延福寺前。

  宋·元丰间建。亭制奇古,下瞰放生池,前临金溪,天光云彩,上下辉映,寺中入门佳景也。

  万历甲寅,大水圮。”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翠光亭’。亭在寺前,天光云影,上下辉映。”

  民国《南安县志·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次翠光亭韵(七绝)》(邑人傅定保 古直):(系步蔡襄《题奉先壁》原韵。参见泉州历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定保蔡襄》)

  ‘墨妙销沉万丈光,人间流落句文香。青山不管兴亡事,暖翠浮烟竟日长。’”

  民国《南安县志·48·艺文志4·诗歌·元诗》:

  “《坐翠光亭追次蔡忠惠蔡襄韵(七绝)》(欧阳至):

  ‘山翠浮林咽日光,落花犹杂佛炉香。诗中野兴道不尽,隔水棹歌声短长。’”

  明·黄克晦《题翠光亭》:(参见泉州历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寺外山亭古,今人结不如。檐喧将乳雀,池聚放生鱼。
  积翠含堤柳,凉风泛水渠。百年应有尽,一饮愿无余。”

  仰高亭

  仰高亭,在延福寺之东,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建,明·永乐(1403—1424年)间重建,后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南安县·仰高亭》:“仰高亭,在延福寺之东。宋·元丰间建,国朝·永乐间重建。”

  檀越林

  檀樾林,原为“延福寺”后一片树林,位于九日山西南麓、“无名木”上方山坡间,亦属九日山36奇之一。后陆续枯槁而逝。

  在九日山东峰南麓石刻群西侧第2块悬崖间,有宋·韦子骏等留名石刻,曰:子骏行部过此,率泽民同游。元祐六年(1091年)孟冬廿一日,题延福寺檀越林石。男寿成待行。”可知檀越林就在这几块悬崖之上。

  北宋·端拱曾会延福寺碑铭》载:“井(白云井)之左檀越林者,青葱聚秀。昔殿甫成,夜有神人拥徒历观,俄隐是所,今阴雨中,有灯自明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会》)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日山》:

  “《闽书》:山故有三十六奇……一曰‘檀樾林’

  《闽书》:昔殿宇甫成,夜有神人拥徒历观,俄隐于林间。每遇阴雨,其中有灯自明。

  出米石刻石

  出米石刻石,原在“延福寺”后,现因扩建民房,难觅旧址。

  民国《南安县志·卷47·艺文志3·表疏策启跋考等·金石》:

  “出米石刻石:

  兹寺香斋苾芬公殚罄衣钵资,砌大殿后明堂,僧祖妙随喜乐助。至正辛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秋厥功告成,勒石以记。

  主缘僧道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