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万安桥)

  跨洛阳江。
   洛阳江与万安渡
     ——唐代万安监。
     ——万安渡(洛阳渡)。

  造桥
     ——北宋·庆历初李宠始甃石作沉桥。
     ——北宋·皇祐至嘉祐泉州太守蔡襄造石桥。
     ——蔡襄《万安桥记》。
     ——为何说蔡襄造洛阳桥。
     ——洛阳桥的影响。

  灾害的考验
  历代修葺

     ——南宋·绍兴至明·永乐间的修葺。
     ——明·宣德增高三尺。
     ——明·景泰重修。
     ——明·嘉靖修。
     ——明·隆庆重修。
     ——明·万历修。
     ——清·康熙重修。
     ——清·雍正至乾隆修。
     ——民国。
     ——解放后。

  技术特点
     ——首创“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
      ——双尖船形桥墩。
     ——“浮运架桥”法。
     ——“种蛎固础”法(“种蛎固基”法)。
     ——巨型桥板。

  七古亭
     ——皇帝亭。
     ——南、北、中亭。
     ——济亨亭(泉南佛国亭)。
     ——西川甘雨亭。
     ——郑虎臣亭。

  万安寨与镜虹阁(位于中亭处)
     ——明·嘉靖卅七年建万安寨。
     ——明·崇祯十一年建镜虹阁。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镜虹阁》和现代·陈泗东按。

  洛阳桥扶栏石柱。
  诗词

     ——宋代。
     ——明代。
     ——清代。

     ——民国。
  洛阳桥八景
(夹镜双虹,滴水弹琴,飞燕穿梭,环山倒影,中亭印月,龟蛇凌波,海石观潮,古祠生辉。)
  附记一:南宋·信安陈庆甫助修洛阳桥。
  附记二:湖南芷江天后宫的石雕洛阳桥图。
  附记三:清·永春《洛阳胜景》壁画(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社区林氏五房祖厝“全兴堂”内东屋花厅左墙壁上)
  附记四:
民间传说
     ——太夫人遇险万安渡。
     ——海神示约(明末起将“海神示约”传说栽于蔡襄身上。“海神示约”传说实际源在明·宣德间泉州知府蔡锡。)
     ——吕洞宾报恩。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为跨海古石桥,位于洛阳江下游、洛江区桥南万安街道与惠安县洛阳镇之间海面上,是泉州北上福州交通要冲。

  “洛阳桥(北宋)”1988年1月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洛阳桥”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跨洛阳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万安桥,在府城东北三十八都,亦名洛阳。”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洛阳桥》“洛阳桥,府东北二十里,跨洛阳江上;一名万安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万安桥,在府城东北,亦名‘洛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万安桥,在三十八都,晋、惠交界,跨洛阳江,一名‘洛阳桥’。”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载:“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的入海尾闾上,为福州至厦门之间的重要孔道。桥长834米,桥面宽7米,桥栏高1.05米,桥面现为钢筋混凝土筑成,可通行重型汽车。”

  洛阳桥是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 年)蔡襄知泉州时所建,是我国古代第一座跨海巨型石梁桥,在宋代与赵州桥并称,以“南洛阳,北赵州”而享誉海内外。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为福建桥梁的状元。”《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文中曰:“我国古桥中,民间传说最广的,几乎通国皆知,北方有赵州桥,南方有洛阳桥。”

  1961年4月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江与万安渡

  洛阳桥(万安桥)所在地,《名胜志》“旧为万安渡”。后称洛阳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洛阳江》)

  唐代万安监

  《广舆记》载,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唐宣宗即位前曾微服南行,经过此地,览山川之胜,叹曰;“大类吾洛阳。”人们便称此江为洛阳江。

  唐·贞元十三年(797年)置万安监,为牧马场。附近洛阳江通海面,有渡口,即“万安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牧马场》

  “牧马场,唐·柳冕以闽为六朝牧马之地。宋·天圣(1023—1032年)中,向纯尝提点福泉兴化,养放海屿马匹。

  乾隆《府志·拾遗》云:柳冕河东人,(唐)贞元十三年(797年)为福建观察使。生长河东,徒见其地多马,谓闽中羊马不息,奏置牧区于东越,名万安监;又置五区,泉州悉索部内马、驴、牛、羊之数,合万余,游畜之。不经时,死耗略尽。复调充之,民间怨苦。坐无状,代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闽书》”曰:“唐·柳冕,河东人,贞元十三年(797年)为福建观察使。生长河东,徒见其地多马,谓闽中羊马不息,奏置牧区于东越,名万安监;又置五区,泉州悉索部内马、驴、牛、羊之数,合万余,游畜之。不经时,死耗略尽,复调充之,民间怨苦。坐无状,代还。”

  万安渡

  万安渡又称“洛阳渡”,其上接溪、下连海,未建桥时每遇涨潮,江面宽阔,波涛汹涌;退潮时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若遇风雨交作,数日不能渡。

  五代·詹敦仁《洛阳渡看潮有感钱塘潮而作》曰:“初看一线白如毫,雪拥银山万丈高。谁识英雄忠愤志,至今海怒激成涛。”北宋洛阳桥建成后,在历代诗人咏洛阳桥的诗作中,再也看不到描写洛阳江海涛如此有气势的诗作了。(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洛阳桥》“旧为万安渡,颇危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名胜志》”曰:“旧为万安渡。”又引“《泊宅篇》”曰:“泉州万安渡,水阔五里,上流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刘鋠据岭表,留从効等据漳泉,恃此以负固。”

  或曰:北宋时,泉州港“舟舶继路,商使交属”。洛阳又名“洛洋”,是当时福建、广东进京必经之地, 江阔水深,西来溪水与东来海潮互相冲击,常波涛汹涌,遇狂风大作,往往舟覆人亡。群众为祈求平安过渡,把这渡口称为“万安渡”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载:

  “洛阳江,发源于戴云山,流经安溪、南安、泉州,东入海口泉州湾。

  《泉州府志》:‘洛阳江在府城东北二十里,实晋江、惠安二县夹界之江也,群山逶迤数百里,至江而尽。昔唐宣宗李忱)(公元847—860年),微行,览山川胜概,有类吾洛阳之语,因以名。’

  《闽书》:‘宋《淳祐郡志》引沈存中(梦溪)《笔谈》云,水以漳洛名甚众,洛,落也,水落于下谓之洛,旧号洛洋。《九域志》作乐洋江,以落为乐,误矣。后又以洛阳名之,而好事者又云,唐宣宗出家时,至此,谓风景大类西洛,则不根为甚。按宣宗尝至同安夕阳寺,西洛之说,似亦未必无据者,古识‘洛阳沙平,泉南公卿’,则洛阳之名已古矣。’

  《金石萃编》谓‘然欧四门欧阳詹已有洛阳亭送别诗,岂肃代之世,预知有宣宗语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可见洛阳江得名故事,并无定论。

  泉州有《浯江郡志》云,‘晋南渡时,衣冠士群,避地于此,故又名晋江。’如果东晋时避地来泉的士族,已经多得能使江以‘晋’名,那么,南宋以后,从开封、洛阳来的士族更多,岂不会将‘洛洋江’改名为‘洛阳江’的故事,更加渲染?

  洛阳这个名字,因历史悠久,好像有魔力,不但国内重视,而且传闻海外,据说日本京都,仿洛阳规划,至今有‘东洛’、‘西洛’之称。

  洛阳江入海口处,水阔五里,正当交通要道,不仅北宋‘南渡’以后,闽南入口骤增,经济发展,而且泉州自南朝即为出海港口,到唐代更成为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因而过渡的人,日益增多,而风险也愈甚。《泉州府志》中有云,‘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而建桥需要愈形迫切。然而江流湍急,海潮汹涌,水面广阔,泥沙之深莫测,建桥又谈何容易。”

造桥

  北宋·庆历初李宠始甃石作沉桥

  北宋·庆历(1041—1048年)初,郡人陈宠始湫石作沉桥(或作“浮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宋·庆历初,郡人陈宠甃石作沉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洛阳桥》“宋·庆历初,郡人陈宠始湫石作沉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名胜志》”曰:“宋·庆历初,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

  北宋·皇祐至嘉祐泉州太守蔡襄造石桥

  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僧宗已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

  嘉祐元年(1056年)二月,蔡襄首任泉州太守,时万安桥动工已3年而未就。蔡襄首任仅5个月即调任福州。嘉祐三年(1058年)七月,蔡襄再任泉州太守,18个月后的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万安桥竣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蔡襄》)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皇祐五年(1053年),僧宗已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酾水为四十七道,长三百六十余丈,广丈有五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宗已》)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洛阳桥》“皇祐五年(1053年),郡人王实等又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慨然成之。累址于渊,立石为梁,酾水为四十七道,长三百六十丈,广丈有五尺。”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宋·皇佑五年,郡守蔡襄建。酾水为四十七道,长三百六十余丈,广丈有五尺,左右翼以扶栏,为南北中三亭……桥下令居民种砺固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名胜志》”曰:“皇祐五年(1053年),郡守蔡襄建石桥,长三百六十余丈,广一丈五尺左右,翼以扶栏,为南、北、中三亭。桥下种蛎,固其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泊宅篇》”曰:蔡襄守泉州,因故基修石桥。两岸依山,中托巨石,桥岸造屋数百楹为民居,以其僦直入公帑。三岁,度一僧掌桥事。春夏大潮,水及栏际,往来者不绝,如行水上。十八年桥乃成。(原按:据下公记止七年)即多取蛎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元丰(1078—1084年)初,王祖道知州奏立法:‘辄取蛎房者,徒二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闽中疏》”曰:“闽中桥梁甲天下。盖闽水怒而善崩,故以数十重木压之。中多设神像,香火甚严,然无如泉州万安桥,蔡端明蔡襄终端明殿学士知杭州)名与此桥不朽矣。”

  《泉州府志》亦载:“万安桥在三十八都洛阳江,宋·蔡忠惠造。长三百六十余丈,广一丈五尺,左右翼以护栏。为南、北、中三亭。自为《记》手书勒石。桥下令居民种蛎固基之。”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福建通志》载,‘宋庆历初(公元1041年)郡人李宠始踞石作浮桥,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僧宗己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创始作浮桥的入,文中说是李宠,但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则作陈宠,未知孰是;但不论,在史书中均未查到他的传略。”

  洛阳桥以江心岛中洲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初建时桥长360 丈,宽1.5丈,两侧有石雕护栏500根。桥上有7亭9塔28石狮(南、北两端各造四座塔,其中一座婆罗门金涂式塔上,刻《偈菩月经》及释迦造像)。桥两端立4尊石力神,守护桥头。桥堍四角石柱上还有石琢葫芦,旁有洞,中雕佛像。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

  桥成,颂声四起,称万安桥。尤其中外商人的货物北上,不必再经朋山岭远绕河市长溪桥,缩短不少路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引明“《闽书》”曰:“元丰八年(1085年),转运副使王子京图桥以进,朝命嘉赏。”

  洛阳桥所用材料全部是闽南常见的花岗岩。明·万历(1573—1620年)间王世懋行部至此,曾大为赞叹,其《闽部疏》(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书)曰:“洛阳桥一名万安,大江中五里,石梁虹卧水上,蔡端明真神人也。近南岸一山皆大石,倭乱时城其上而楼之,扃钥甚固,倭不能过。洛阳之南晋江虎渡二桥亦称钜丽。吴中虽盛有石梁,若令见万安桥,必吐舌,亦犹闽溪中篙师,不知吴楚间有万石楼船也。”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曰:“当然,洛阳桥这样艰巨工程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不少桥工巨匠的贡献,不能把它只归功于蔡襄。据《泉州府志》,‘石匠四至,各呈其艺,有献石狮子者,其发玲珑有条理;又一人所献,其口开处小容指,有珠圆转在口中,殆不可测。’当然‘四至’者中,不乏桥工巨匠。参加桥工的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倾沥血汗,虽然《桥记》不载其名,但其功德巍巍,与桥共存,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

  蔡襄《万安桥记》

  万安桥建成后,蔡襄亲撰《万安桥记》,由当时著名石刻家上官力镌刻成前后两方,立于大桥中亭,被称为文、书、镌“三绝”,名扬全国。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自为《记》,手书勒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蔡襄《万安桥记》,文曰

  “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庚寅。以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辛未讫功。

  累址于渊,酾水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靡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职其事者,卢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

  既成,太守、莆阳蔡襄为之合乐讌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还京,道繇是出,因记所作,勒于岸左。”

  《万安桥记》碑高295厘米,宽215厘米,字体系楷书,字径19厘米×18厘米,端庄俊逸;碑文仅135字,把建造时间、规划、耗资、作用及主建人员都扼要记明,用词精炼。蔡襄不仅撰碑文,还亲自题写记文,成为《万安桥记》碑的又一绝。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洛阳桥碑记》“洛阳桥碑记:在蔡忠惠公祠,出自公笔。大书刻石,至今拓之,流传海内。”

  南宋·朱熹赞道:“颂公之功兮万安有碑。楷法草书,独步当世,文章青史,见重列淡。”

  南宋·周必大说:蔡忠惠蔡襄忠惠大字端重沉着,宜为本朝法书第一。洛阳桥与吐谷浑词,皆大书之冠冕也。”(《泉州文史·泉州洛阳桥》1979年第一期)

  南宋·董史《皇宋书录》是一部专门记载宋代书家及诸多书法史问题的重要书学文献,其曰:公《万安桥记》,大字刻石最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曰:“万安天下第一桥,君谟蔡襄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结法全自颜平原颜真卿来,唯策法用虞永兴虞世南耳。”

  后来为避免风化,《万安桥记》碑移入桥南蔡襄祠内。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明《闽书》”“《万安桥记》作碑二段,今在忠惠祠中。”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载:

  蔡襄本人在桥成后,写了一篇《万安桥记》,因在万安渡上故名万安桥,也可见洛阳桥的名称,到了南宋以后,因‘南渡’的人日见其多,才逐渐盛行起来。

  蔡襄的桥记,后人为之刻在碑石上,现存桥南的蔡襄祠内。因蔡襄是有名的书法家,历来传说碑文是他的亲笔(也有人说是他的曾孙蔡棣写的),于是称颂云‘当与桥争胜’。

  碑石上的刻文如下:……(见上)

  文虽不长,但记下了几项重要事迹。

  一是造桥时间共六年八个月;

  二是桥长三干六百尺,有四十七孔,桥宽十五尺;

  三是造桥经费一千四百万,由募捐而来;

  四是负责造桥的人共十五位,内五位列名,两人是和尚,三人大概是募捐和管事务的,其余十人名未列,想是设计和施工的桥匠,和尚二人想系为募化和监工的,其中义波和尚,特别有功,至今桥上有他的‘真身庵’。那时及稍后的福建桥工,几乎无一桥无和尚参加的。”

  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还说:“还有关于和尚问题。《通志》中说是‘僧宗己’,而蔡襄写的桥记中说是‘浮图义波宗善’,可见开工之始,宗己并无大用,蔡襄来泉后,义波宗善才能发挥作用。”

  蔡襄《万安桥记》碑刻分成前、后两方,两块碑石一粗一腻。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引明“《闽书》”曰:“二碑之石,一粗一腻,好事者复云:‘外国人摹仿其书,勒粗石上,夜换载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洛阳桥碑记》“石二段,一粗一腻。好事者云:‘外国人摹仿书,刻粗石二段,舣舟江岸,乘夜窃易,为人所觉,仅易其一。’”

  但《闽书》也说这“要属《齐东》”,《齐东》指《齐东野语》一书,意民间传说而已,不可求证。

  为何说蔡襄造洛阳桥

   蔡襄治泉两次计22个月,仅为建桥时间的1/4强。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

  “根据宋代欧阳修所作《端明殿学士墓志铭》,明代徐勃所作《蔡忠惠公年谱》及蔡襄本人诗文集,他两度为泉州太守,第一次赴任在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二月初七日,闰三月诏移知福州,六月离泉,八月初四日赴福州;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再知泉州,七月初一赴任,五年秋,召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六年二月就道。

  洛阳桥工程,从公元1053年农历四月到公元1059年农历十二月的六年八个月中,蔡襄在开工后三年才来过不足六个月,隔了两年再来,离完工也只有十六个月,这样看来,好像他对桥工,并无多大关系。可是,为何说这桥是他造的呢?”

  这主要是洛阳桥建造后期工程尤为浩繁,关键时刻蔡襄力助阙举,功不可泯。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认为:

  “《宋史·蔡襄传》载他‘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这记载应当可靠,不过不够详细;但在《福建通志》中找到了答案,这里说:‘皇祐五年,僧宗己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文中‘倡’、‘未就’、‘会’、‘踵’、‘成’等字,说明了在皇祐五年开工,但没有成就,等到蔡襄来,才把工程接过来,提出施工方案,将它完成,什么施工方案呢?一就是‘种蛎于础以为固’;二就是利用潮水,浮运石梁。”

  “蛎房和潮水的利用。这和蔡襄本人的经历有关。《宋吏·蔡襄传》云:‘蔡襄君谟,兴化仙游人。’但本人在他写的桥记中云,‘太守莆阳(即莆田)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究竟是仙游人还是莆田人呢?这两地相距不远,但莆田靠海,两地的生活习惯是有些不同的。蔡襄的父亲是莆田人,母亲是仙游人,幼年常住仙游,不过莆田是他出生之地,他对沿海劳动人民的丰富经验应有所闻,知道海潮涨落及蛎房作用,后来便应用到桥工上了。”

  此外,蔡襄是泉州历史上的3名名太守之一,泉人引为荣耀,故乐见将建造洛阳桥之功归之。桥南有蔡忠惠公祠”蔡襄忠惠),是为纪念蔡襄在修建洛阳桥时所作贡献而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蔡襄》、《泉州史迹· 蔡忠惠公祠》)

  洛阳桥的影响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曰:

  “洛阳桥的最大影响,仍然在桥工方面。
各地闻风兴起。看到这样困难的巨大桥工,居然胜利完成,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也壮大了胆量,于是在泉州首先掀起了‘造桥热’。仅在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便有十座石桥的兴建,其中有的比洛阳桥还要雄伟,如晋江县安海镇的跨越海湾的安平桥,长达五里,致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安平桥》)

  《闽部疏》中有云‘闽中桥梁甲天下’,推崇洛阳、安平两桥,为全省桥梁增光。”

灾害的考验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曰:

  “一座桥建成后,不但要胜任过桥运输,还要能抵抗天灾人祸,洛阳桥在这方面是经受了考验的。

  据统计:

  关于地震,自公元1290年至1722年的432年中,成灾52次,平均八年一次,桥被损一次;

  关于飓风,自公元1343至1752年的409年中,成灾21次,子均十九年一次,桥被损一次;

  关于水患,自公元1066至1760年的694年中,成灾57次,平均十二年一次,桥被损坏三次。

  受天灾的损坏,平均约一百年一次,而在公元1596至1722年的126年中,损坏达六七次之多。这些数字,当然还不完全,但已可看出灾害的严重了。”

历代修葺

  桥成后,历代曾对洛阳桥进行过大小18次的修葺或改建。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洛阳桥》“其后(指桥成后)相继修葺,为往来通道。”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

  “根据《泉州府志》及历代修桥碑文记载,洛阳桥修建至今,历时九百多年,先后修理和重建,达十七次之多(按:不含1983年的全面翻修),其修理时间相隔最长的约一百七十余年,平均约五十年修一次,其中较大的有:

   宋代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因飓风侵袭,遭受毁坏,作了首次修理,但距建桥时间已八十年。

  明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因地震,飓风和水患,大修;宣德初年(公元1426年),桥址下陷,潮至漫桥,将桥墩增高三尺;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桥梁断其三间’,为之修复: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石基损坏数处,重修,乃严厉禁止取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地大震,桥梁圮,址复低陷,进行大修。

  清代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重修;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因历经多次飓风、地震和水灾而桥崩,至此修复;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修;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桥倾圮大修;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因洪流冲击,桥墩有倾圯之虞,修理一次。”

  南宋·绍兴至明·永乐间的修葺

  南宋·绍兴(1131—1161年)至明·永乐(1403—1424年)间,泉州郡守赵思诚张坚颜思鲁刘炜叔汪应元胡器相继修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思诚颜思鲁刘伟叔胡器》)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绍兴以来,郡守张思诚(应为“赵思诚”)张坚颜师鲁刘伟叔(乾隆《泉州府志·桥渡》作“刘炜叔”)胡器相继修之。”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绍兴以来屡有修葺。明·永乐间知府胡器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飓风,桥坏,郡守赵思诚修复。以余金分诸刹权子母,为修桥费。

  淳熙(1174—1189年)间,郡守张坚颜思鲁修。

  嘉熙(1237—1240年)初,郡守刘炜叔复修。

  淳祐十二年(1252年),郡守汪应元修。

  明·永乐(1403—1424年)间,知府胡器修。”

  明·宣德增高三尺

  洛阳桥旧址低下,每潮至辄没桥梁。宣德六年(1431年),泉州知府冯祯李五(字俊育,讳)捐资,泉州通判朱旭命僧正淳主其事,累石增高三尺余。萧元吉为《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五》)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桥之旧址低下,潮至辄没其梁。宣德(1426—1435年)中,知府冯祯[乾隆《泉州府志·桥渡》作“冯车阑”(“车阑”合一字”]、通判朱旭命僧正淳累石增高三尺有奇。”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桥之旧址低下,潮至辄没其梁,宣德中知府冯祯、通判朱旭命郡人李俊育、僧正淳累石增高三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

  “旧址低下,潮至,桥梁俱没,宣德六年辛亥(1431年),池店乡李俊育奉知府冯祯命,捐己赀甚多,与僧正淳增高三尺。

  《闽书》:宣德间,蔡锡以给事中知泉州。先是洛阳桥圮坏,故石有刻文云:‘石摧颓,再来。’至是,捐俸修之。……

  (原按:宣德止十年,何以六年李俊育冯祯命,已费多金修之。三年始毕,而蔡锡又修乎?查官职部,蔡锡又即继冯祯后,皆宣德间任。此处《闽书》及志乘当有误。恐是宣德初,蔡锡重正其基,至六年,冯祯再命李俊育增高耳。当在之先也。附此俟考。)”

  李俊育李五)捐资增修洛阳桥一事,始于宣德六年(1431年),历3年竣工。正统六年(1441年),乡人记其事迹,勒《赠陇西李公俊育重修洛阳桥序》碑于洛阳桥头。碑历久倾坏,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重新镌刻,更名《凤池李俊育公增修洛阳万安桥碑记》,附于桥南忠惠(蔡襄)祠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萧元吉《纪略》”

  “陇西俊育,世居凤池。性纯而姿丰,言温而气和。韬光不仕,好义乐施。衣食不给者周之,纷争不解者断之,人皆詟服,目为义长者。

  宣德六年辛亥,太守冯祯、县尹刘珪请公,谓曰:‘洛阳万安桥,南接漳、广,北通江、浙,往来者殷。曩以舟济,宋·蔡忠惠公始造石桥。然遇秋潮涌起,桥落石没,渡者罔济,君知之矣。余欲增而高之,难得其人,君其殚心覆力以成厥事,何如?’
俊育曰:‘某固有志,今得其命,其又奚辞!’

  遂捐己赀,邀僧正淳董之。起是年十月,越三载而毕。高增三尺,行人便之。夫获带还妇,身都将相,编竹渡蚁,名魁天下。以公方之,受福岂可量乎!行见身康强而后昌大,绵绵无极也。

  于是乎书是碑在蔡忠惠公祠内。”

  明·景泰重修

  明·景泰四年(1453年),三水道石梁俱断,泉州知府刘靖、同知谢琛重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景泰四年(1453年),三水道石梁俱断,知府刘靖、同知谢琛重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景泰四年,梁断其三,知府刘靖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景泰四年(1453年),桥梁断三间,知府刘靖、同知谢琛修。”

  明·嘉靖修

  明·嘉靖卅一年(1552年)五月,泉州知府方克修,八月竣工;嘉靖卅二年(1553年)六月王慎中为《记》。嘉靖卅七年(1558年)倭寇入犯,桥亭改为砦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方克王慎中》)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嘉、隆间知府方克万庆相继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原按:乾隆府、县志皆作二十九年(1550年),误。],知府方克修。

  三十七年(1558年)倭入寇,桥亭改为砦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王慎中《记》”曰:

  “出迎恩门(即“仁风门”)以东二十里,长江限之。有石跨江,蜿若卧波之虹,其修逾数千丈,名曰万安之桥。有宋蔡忠惠蔡襄忠惠守泉时所造。由(宋)皇祐以来,五百余年间,东西行者,履砥视矢,凌风波于趾踵之下,而若不知。苟有昔人临河以望,思禹而兴叹者之意,想夫营度架结之所由,岂不喟然有叹于斯人哉!

  桥之钜,与万安埒。与亚之者,在泉州所以三、四数,民皆由焉而不言,而独好言万安。其言往往多异,以谓撰时揆日,画基所向,锲址所立,皆预檄江水之神,而得其吉告。至于凿石伐木,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繂,每有危险,神则来相。址石所垒,蛎辄封之。而公自为《记》,无是也。岂其驾长江之洪流,冯虚以构?实其役有足骇人者,昧者惊焉,而言之异。亦以贤者之所为,兴事起利,人乐其成,而赖其功,故托于神,以美之耶?今其言虽不为缙绅所道,然贤士大夫之至泉者,莫不临江顾望,慨然思当时之风烈而壮其所为,亦以其人之故也。

  嘉靖辛亥(嘉靖卅年,1551年)之秋,宪使济南公以事过泉,盖临江而慨然者,既想其人,尤访其为桥之详,益知其成之不易。思所以久之,使勿少坏,而永为吾民之济。于是翼栏之欹缺者,累址之陁折者,途坂柱亭之罅析者。目揣心量,靡有漏失。授意于郡守侯,会财计功,覈上其议。乃檄晋江主簿陈冕往讫修桥之役。议定檄下,是为壬子(嘉靖卅一年,1552年)仲夏。

  役且及半,公去为浙江右布政使,今四明公来代。公风裁独持,神明傍周。不出堂序八郡之远,如是身到。斯役之有会于官,有赋于民,一一察知,而督之加严焉。于是,以秋讫役。公驰币郡中,属侯来,请记。

  公于斯役,其出费庀徒,已为尽心,而尤属意于取蛎之禁。盖蛎附址石,则涂泥聚而石得相胶蟠以固。故忠惠蔡襄忠惠于桥之南北,表石为台,以识其界。禁敢取蛎界内者。岁久禁弛则界有窃者,而附址之蛎,亦且为窃者所剥。人莫不虑此,而亦莫为告。公一日而得其利病之大端,可谓难矣。观其檄下所司之文,亹亹可记也。

  公名,字尧卿,靳县人。公名,字承晦,章邱人。侯名,字惟力,桐城人,今为陕西苑马少卿。

  修桥之役,始壬子(嘉靖卅一年,1552年)五月,毕于八月二十日,记之为癸丑(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夏六月既望。

  适钱塘汉臣来为郡公,由桥入境,未见吏民,已慕忠惠蔡襄忠惠之风,慨然有踵盛绳美之想。故于斯石之役属意焉,亦可书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童汉臣》)

  明·隆庆重修

  明·隆庆元年(1572年),泉州知府万庆重修,康朗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庆康朗》)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嘉、隆间知府方克万庆相继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隆庆元年(1572年),知府万庆重修,仍严取蛎之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康朗《记》”

  “万安桥去郡郭东二十里,而当惠安属邑与莆阳三山、京国孔道。近郭而当孔道,故往来于其上者,肩毂相踵也。又其长三百六十丈有奇,跨江接海,若飞虹然,其势为至险。宋·皇祐五年,郡守蔡忠惠公始克成之。是后屡有增修。前人之述备矣。

  历千百年而济是江者,去危履坦,谁之赐也?世传忠惠之始造桥也,借潮于海神。又《传谶记》有云:‘洛阳沙平,泉南公卿。’其事不经,学者所不道。

  然以今观之,桥据江海之中,夹峰峦之秀,尝试登梁以望,波涛汹涌,云物满江,令人有逍遥傲世游仙之思,慷慨题柱击楫之气。

  嘉靖之末,倭寇煽患,设守者城其桥之中亭,寇由是不敢越桥而西以犯郡畿,环桥居民数百家,亦得依堡而脱于锋刃之惨。则桥之力,而忠惠之余泽也。

  泉古称多才,而自国初以来,未有登八座舆及第者。今桥下之沙且平矣,而泉之人士遂相继为尚书,岂桥之灵异使然如传闻所云耶?

  太守万庆莅泉之三年,政洽民谧,百废俱举。凡郡城内外川渠桥梁,如八卦沟之类,靡不开治,以复其故。是年三月,万安桥之南偏,石梁一并栏楯,折坠江中,石柱、石基损坏数处。公惧其大坏也,亟鸠工修筑。功方就,而生及第之报适至。夫人才之兴,云蒸雾滃,各有所适,岂在于此?而机有相召,气有相应,则亦岂偶然哉!然则是桥之修否,岂惟系于济川之安危,其有关于吾泉之形胜气运,固不少欤?”

  明·万历修

  明·万历卅五年(1607年)泉州大地震,洛阳桥圮坏严重。万历卅六年(1608年)春,泉州知府姜志礼动工修复,詹仰宪董南段之役,李呈春等董北段之役,万历卅七年(1609年)夏竣工。姜志礼自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姜志礼詹仰宪》)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万历三十五年,地大震,桥梁圯,址复低陷。知府姜志礼大修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地大震,桥梁圮,复低陷,知府姜志礼修。桥南,晋江詹仰宪董其役;桥北,惠安李呈春等董其役。”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姜志礼《记》”

  “自蔡忠惠公建洛阳万安桥以来凡几修,至今上御极之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地大震,城垣坊刹胥就颓,桥圮尤甚。桥跨海,亘南北,中流大石雄屹,吞吐洪涛,称郡东北之胜。旧有中亭,有石门,有镇风塔,俨然巨观,一时悉坏。
会余来守是邦,凡百拮据,乃首议修文庙城雉,渐及道路桥梁。方举事,忽桥子报,桥喊有声,大石梁折入于海。余色变,即书其报牍曰:‘端明
蔡襄终端明殿大学士)有遗迹,桥断我当修。’

  亟往眎,梁果沉海,折不可续。而桥北石址塌低于南四尺,奇潮至,辄没,人不能行。渊址剥落,十仅存三四耳。大抵岁久,水道更移,而由中桥深坎酾水,而后沙平水隘,穿溪荡浦而北,风涛复噬啮之,故今坏更甚也。

  余是以谋于观察公,采石修之,南北并举,于桥北尤所重云。

  时有进拆楯之说者,余谓楯拆则石梁无所寄。动移一损,费出不经。则议设弥天之架,横木悬梁上,可通人行,下不碍工作。其法用定嵌金□柱策。每伺潮退,辄从海底将新旧石互取结址垒垒,以连于顶,梁道载平。造墩二十二,修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楼亭榭及忠惠公祠俱加庀,焕然一新。

  余因而追维其事,非但人力,盖亦有神助焉。

  当经始初,潮水浩弥,巨浸滔天,匠师患无所措其手足。余为祷之,潮不至者数日,一异也。

  大石梁折,戴石补之,舟至泊于桥,择四月之十八日,乘潮长而上。连三日潮俱小,舟不加浮。匠师告惫,余曰,昔忠惠公以二十一日安桥,岂须是耶?及是日,滔天之水,果自东来,石梁遂上,二异也。

  悬空挈石,一绳千钧,架高千仞,下临深渊,每值狂风巨浪,人尽危之。自经始迄告成,木不摧,绳不断,石不损,无几微虞,三异也。

  桥北之役,郡人李呈春董之,以僮李魁视督石事,坐卧舟上,忽入海不知所往。呈春奔涕,余亦泫然。令渔人捞获之,归槥行索断,不可去,瘗于桥左。世传忠惠公造桥,有夏得海之事,有无不足凭。乃今而有李魁赴渊,四异也。

  夫缔造难,修旧亦不易。而缮修于倾圮既极之后,尤不易。桥南之修,因仍居多。桥北之修,改作半之功。非天不因,非人不成,事从时起,废乃以兴。此徼海若之灵,忠惠之佑,与诸大夫国人之伐也。

  工始于戊申(万历卅六年,1608年)春,终于己酉(万历卅七年,1609年)夏。

  事既竣,郡缙绅名华宏宝应麟懋桧懋华乔远,相载酒邀余而乐之。余亦幸有藉乎以谢诸公,乃若申禁取蛎坏墩,以绵忠惠公之绪。则维今日,与继今者,先后同心图之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应麟庄懋华何乔远》)

  是役也,晋江待问、惠安维新,与余协谋以底厥成。督工力,檄钱粮,则惠安主簿嘉禾。董役则生员仰宪署丞呈春生员翰臣阴阳官岳玉、省祭官宋振、吏李焕章、老人黄烈。石匠则曾赞杨维远。奔走则保长黄祖禹。若詹仰宪之尚议捐赀,视为己事,不言劳,不言功,尤不可泯,并记于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待问》)

  时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年)冬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又按曰:

  “此碑(指上碑)字九百有奇,大只寸余,但作一片。

  又碑,字百四十,大满四寸、却作两片,亦公自撰,盖恐细字易漫漶也。文云:‘洛阳桥造于蔡忠惠公,利赖至今。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梁折人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有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址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捕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楼亭榭一新。縻缘金千三百。桥载安董事詹仰宪李呈春张幹臣等七人。役始戊申春(万历卅六年,1608年),终己酉(万历卅七年,1609年)夏。是冬入觐,道出斯桥,追感前人遗绪,不觉低徊。因纪年月于岸左。’”

  清·康熙重修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三月,总督姚启圣、提督万正色重修,当年十二月竣工。康熙廿三年(1684年)万正色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正色》)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

  “岁久复圯,加以海寇作乱,石梁锻毁,代之以木,徒步艰危,舆马颠踬。

  国朝·康熙二十年,总督姚启圣、提督万正色各捐俸重筑,仍砌大石,坚固壮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原按:《府志》作二十年(1681年),与下记不符。]总督姚启圣、提督万正色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万正色《记》”曰:

  忠惠 蔡公始造万安桥,历今七百有余载。履劫蛟宫,毁拆至再;扶栏基址,各有啮风涛而漫漶倾圮者。余虑不早葺,费且不赀。

  因縻金伐石八百六十,松杉半之,进原游击洪忠董厥工。悉数绸缪垒址重构者,梁二十有八。荷蒙神庥,潮涨者十,汐涸者三,程工五万,狻猊墩塔焕然一新。计资给白金二千三百有奇。始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三月甲子,迄十二月壬戌告成。庶巩往迹,且冀人怀利济,毋或胥戕云。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二月立石。”

  清·雍正至乾隆修

  清·雍正八年(1730年)秋桥崩,晋江知县王之琦修。乾隆廿六年(1761年),泉州知府怀荫布、署府嘉谟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怀荫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

  “雍正八年(1730年)秋,桥崩,知县王之琦修。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府怀荫布、署府嘉谟倡募重修。”

  民国

  民国廿一年(1932年),十九路军入闽,蔡廷锴将军以蔡襄后裔自居,执意改建洛阳桥。由于福厦公路经此桥过,遂筑以钢筋水泥,将桥面增高2米、拓宽至7米,以利汽车通行。1933年竣工。此举除江中桥墩、桥上4尊石将军和桥边数座残塔外,已失落洛阳桥原貌。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遏敌,洛阳桥被炸断二大段六孔。时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王梦古(1938年任)立在桥南蔡襄祠的诗碑中,有“名桥已共劫灰尽”之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蔡忠惠公祠·诗词》)

  1940年间,桥南刘惟鹄、桥北张浪平见两岸来往行人攀爬铁条上桥下桥非常危险,且过桥之人不少以海为生,需日夜往还,甚是不便,于是发动两岸以海为生的群众献工,把断段中孔填平,同时四处募捐,建四张斜面木板梯桥,架在两大段断桥处两端。

  到1945年,木板梯桥朽蚀,予小修。林骚《重修洛阳桥木板记》曰:“寇氛迫,断遏贼,崩溃若谷者数(即桥之南北两大段),砌以薄板。木久腐蚀,上下不可以级,风雨特潮时,老者、少者、妇者、负重者岌岌危,有失足死者。”

  1947年夏,国民党政府重修洛阳桥。拆掉1945年修的木板梯桥面,在原桥墩上砌上混凝土横通,然后每孔架上铸有“英国伦敦制造”的工字大钢架4根,上面再架上枕木打牢,两侧翼以木扶栏。

  1949年8月中旬.国民党退经洛阳,焚烧桥北木架桥梁,人民解放军应急抢修。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

  “此后[指“清·咸丰十年(1860年)”之后]未见大修,桥身日见损害,到了公元1932年,已经破坏不堪,几于不能行车,由当时驻在闽南的‘第十九路军’,将桥大加修理,恢复原来桥墩,在上面添筑矮墩,提高路面,在矮墩上建筑钢筋混凝土桥梁和桥面,原来墩上石梁,仍予保留,于是全桥改观,可通大型汽车。

  抗日战争时,又遭日本侵略军破坏,1946年用军用钢梁,架设两孔,暂维交通。

  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反动派大加破坏,桥身被炸毁数段,桥上文物损坏十之八九,幸桥墩无恙。

  洛阳桥经受了几百年的灾难,依然屹立,足见创始工程的功绩。”

  解放后

  1950年8月初,国民党派机轰炸,桥断二小段,人民政府予以复修。

  1963年桥北塌方,人民政府在其两侧砌石护桥。

  廿世纪60年代,为保护洛阳桥,在上游百米处另建桥闸和公路桥代替古桥交通。

  1993年3月至1996年10月,政府拨巨资600多万元,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全面翻修,拆去水泥路面,架石梁,立护栏,恢复历史原貌。现存桥长834米,宽约6米,高7.3米,残存桥墩31座。石梁每条长约11米,宽1米,厚0.8米左右。尚有中亭立于中洲,左侧有“西川甘露”碑亭,四周有历代摩崖石刻及碑刻。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载:

  “解放后,洛阳桥历经修整,面目一新,现在实况如下:

  从北岸惠安县境起,有石垒桥堤一段,桥由堤接出,经过一个小岛,名中洲,继续南展,达于南岸晋江县境(今属洛江区)。桥长834米,砌出水面的船形桥墩四十六座,墩上桥梁、桥面和桥栏,全部用钢筋混凝土筑成,桥面宽7米,桥栏高1.05米。
桥上附属文物及建筑如下:

  1.亭两座,一为中亭,另一为‘西川甘雨’亭,均在‘中洲’上,中亭内有修桥碑石十二座及摩岩两方;‘西川甘雨’亭原为祈雨之地,内有‘天下第一桥’横颧。

  2.佛塔五座,全为石构,计有四种形式,均筑于桥旁扶栏外。

  3.石刻武士像四尊,分别立于桥的南北两端,均戴盔披甲,手持长剑。

  4.纪念建筑物三所,一为蔡忠惠公祠蔡襄祠),在桥南街尾,曾奉祀蔡襄,重修多次,内有书《万安桥记》碑一座,另明、清碑记八座,又有明代蔡锡石像;二为昭惠庙,在桥北街旁,内有‘永镇万安’匾额,所奉祀者可能为镇海之神;三为真身庵,在桥北洛阳街靠海处,为了纪念造桥和尚义波而修建的,此地原系他所住的茅舍。

  5.有关洛阳桥修建的碑记二十六座,分布在桥中亭周围及桥南蔡襄祠和桥北昭惠庙等地。一座桥的兴建及修理的石刻碑文,有二十六座之多的,恐怕在国内桥梁中为仅见。这不但说明这桥的兴建艰难,修理繁复,更重要的是这桥与人民生活,该有多么密切的关系。”

技术特点  

  概要说,洛阳桥建造的技术特点,即“先在水中抛大块石,铺满桥址,形成水下一道矮长堤,然后利用浅海里的蛎房进行繁殖,将基础胶固,便成整体。次于础上安砌石墩。”茅以升《名桥胜谈》

  首创“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

  洛阳江潮狂水急,江流海潮汇合处,“水阔五里”、“深不可测”,建桥时没有坚实的基岩可依托,桥基屡被摧毁,即蔡襄《万安桥记》所谓“累址于渊”。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用大长条石齿牙交错,互相叠压,逐层垒砌,筑成桥墩……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即现代桥工中的所谓‘筏形基础’。现代桥工的‘筏形基础’方法,运用还不到一百年,而我国桥工在近九百年前就已运用,可算我国桥工的一个贡献。”

  古建筑专家杜仙洲认为:“这种基础工程就是近代桥梁所谓的筏形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

  廿世纪五十年代建造厦门海堤,也是采用这种办法。

  双尖船形桥墩

  桥长360丈,有过水孔47个(酾水四十七道),墩位48个。桥墩间距不一,视所采石梁长度而定,两墩间孔距在1丈5尺左右。为适应潮水涨退往复,采用双尖船形桥墩。桥墩长18.4米,宽4.25米,用厚重石条,横排一层,直排一层,互相叠压而成。利用巨石自身重量,使墩体受得起潮水的冲击。上下游两头作尖状,可分开水势,减少水的冲击力。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墩的上下游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

  “浮运架桥”法

  洛阳桥每孔安放7条石梁,在石梁上再铺上石板成为桥面。每条石梁长7—12米,宽0.5—0.6米,厚0.5米左右,重达5.5—11吨。蔡襄《万安桥记》“梁空以行”,在当时没有起重机的施工条件下,如何将其运装到桥墩上,是个大难题。

  熟悉海潮涨落的沿海工匠巧妙地采用了“浮运架桥”方法,即清·康熙(1662—1722年)间河南人周亮工《闽小记》说的“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

  首先,把开采好的大石梁,预先放置于木排上,当相邻两桥墩筑好后,趁潮水上涨之时,驶入两桥墩之间。
其次,在桥墩上事先架设好木杆滑轮这一类简单机械,用绳索套上石梁加以牵引,调整好石梁的位置。
最后,等到潮水下降,石梁恰好落在桥墩之上。这样一孔一孔的安装。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桥墩间距离不一,视所采用的石梁长度而定,两墩间净孔,约在一丈五、六尺上下。沿岸开采的石梁,预先放在木浮排上,等到两邻近桥墩完成后,即趁涨潮之时,驶入两桥墩间,俟潮退,木排下降,石梁即可落在石墩上。石梁上铺桥面,旁立桥栏,全工告竣。”

  “浮运架桥”法在后来修桥时,继续被采用。如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泉州大地震后,姜志礼《重修万安桥记》提到“四异”

  其中一异是:“大石梁折,载石补之,舟至泊于桥,四月之十八日,乘潮而上。连三日,潮俱小,舟不加浮,匠师告急……”

  又一异是:“设弥天之架,横木悬梁,悬空石,一石千钧,一临深渊,每逢狂风巨浪,人尽危之。自始至告成,木不摧,绳不断,石无损,无几微虞……”

  所体现的,就是“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的过程。

  “种蛎固础”法

  在洛阳桥建成后,利用牡蛎的石灰质贝壳附在石块间繁殖生长的习性,在石堤附近海域中和桥墩砌石之间养殖大量牡蛎,把易于散失的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础法”,也称“种蛎固基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宋史·蔡襄传》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载:

  “文(指“蔡襄《万安桥记》”)中‘累趾于渊’即建筑桥墩,为造桥的关键工作,惜文中未详。但蔡襄在桥成后的隔年,‘道由是出’,可见桥成无恙,筑墩的方法是可靠的,是什么方法呢?

  《福建通志》纪桥的长和宽后说‘以蛎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又《名胜志》中叙万安桥文中,亦有‘桥下种蛎固其基’之语,《通志》又云‘元丰初(公元1078年)王祖道知州事,奏立法,禁取蛎房’,则桥成后二十年,蛎房之效益著,故立禁取之法。 
究竟蛎房对桥基的作用何在呢?

  罗英所著《中国石桥》中,由于参阅古籍,广集传闻,并证询蔡襄后裔,认为洛阳桥的建筑方法如下:在江底随着桥梁中线,满铺大块石,并向中线两侧,展开至相当宽度,成一条整体的横过江的矮石堤。但洛阳江水深流急,所抛石块,小的易被水流漂失,大的平时尚能稳定,但潮汛遇风,仍可漂流入海。如何将石块胶成整体,成一大问题,因那时石灰浆在水中不能凝结。后来多方探寻粘合材料,看到在这江里,‘盛产牡蛎,皆附石而生,初如拳石,四面伸展,渐长至一、二丈,崭岩如山,俗呼蚝山。’因而就想出,在所抛石块上,繁殖蛎房。试之果然生效,就用作桥基,在上面建筑桥墩。”

  又载:“‘蛎房’是牡蛎的壳聚凝而成的……在洛阳桥,不是用它代替石块,而是用以胶凝石块。”

  巨型桥板

  因地制宜,开采沿江巨岩,凿成长10米左右、宽0.7米、厚0.6米、重约10多吨的巨型桥板,架成长360丈之梁式石桥。

七古亭

  (一)皇帝亭。

  皇帝亭,原位于万古安澜大石上。《广舆记》载,唐·会昌年间(841~846年)唐宣宗即位前曾微服南行,经过这里,叹曰;“大类吾洛阳。”故后来地方官建一石亭纪念。

  亭早已圮,今大石上仅留下3个石柱位。

  (二)南、北、中亭。

  《名胜志》载:蔡襄建洛阳桥,为南、北、中亭。”  

  南亭原位于靠近桥南附近的“小桥”(俗名)中,俗称“敌楼关”。郡守沈汝翰书匾额“海内第一桥”。1932年洛阳桥改建时毁。

  北亭原位于桥中“十三梭”(俗名)附近,俗称“作州关”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明《闽书》“桥之北亭榜曰‘洛阳之桥’,赵岍书。”此亭于1932年洛阳桥改建时毁。 

  中亭位于靠近桥南的桥中小屿中,即现改建的中亭。

  亭柱有清·林骚撰、林翀鹤书的对联:“为谁为谁,行人今古桥南北;无住无住,流水去来海西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骚林翀鹤》)

  (三)济亨亭(泉南佛国亭)。

  《名胜志》“洛阳桥中有台,又有济亨亭’,宋宗室赵不骀书额。

  济亨亭后圮。元·至正(1341—1368年)间,又在现在的石镇风塔处建亭,内祀观音佛祖张即之书匾泉南佛国,因名之。

  ·黄仲昭《八闽通志·7宫室·泉州府·晋江县·泉南佛国亭》:泉南佛国亭,在(府城东)洛阳桥南。元·至正间建,四明张即之书匾。 

  ·道光《晋江县志·11·津梁志·万安桥》:桥中有台,又有济亨亭,宋·宗室赵不骀书额;有泉南佛国亭,元·至正间建,四明张即之书匾。

  1932年洛阳桥改建,泉南佛国亭迁于现中亭之后,石柱上刻有汪秀璘撰书对联:中流藉仗慈航渡,亭榭依然佛法留。

  此亭毁于文革

  (四)西川甘雨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在收录明·王慎中《记》后有按语曰:

  “桥中亭侧有西川甘雨碑,为方克(泉州郡守)立。

  相传嘉靖辛亥(嘉靖三十年,1551年)岁亢旱,祷雨未应,公誓于府城隍之神曰:‘三日不雨,则系神之主,同投洛阳江以死耳!’夜梦神谓曰:‘已借西川雨来矣。’果如言,后人为之立碑。

  乾隆《府志》名宦传不及此事。《县志》并其传而没之,何欤? ”

  (五)郑虎臣亭。

  《古今小说》载:宋末,郑虎臣为监押官,从杭州押送误国奸臣贾似道到广东循州去,道经洛阳桥,在中亭休息,遇到被贾似道迫害而“黥面流于漳州遇赦的叶李叶李虎臣讨纸笔写首词来羞辱贾似道。后来,贾似道(漳州)木棉庵服毒,将绝命时,虎臣将大槌连头连脑打下二三十下,打得稀烂,呜呼死了。”

  后人为纪念郑虎臣为国除奸,在中亭的北面建座郑虎臣亭祀他。亭有对联:为国除奸安宋室,舍身仗义报父仇。

  此亭于1932年洛阳桥改建时毁。

万安寨与镜虹阁

  中亭处原置有万安寨,寨中建有镜虹阁,今无存。

  ·嘉靖卅七年建万安寨

  明代倭寇屡犯海疆,嘉靖卅七年(1558年)入洛阳江口欲侵泉州,兵宪万民英于洛阳桥中亭改为寨隘,垒石筑城,以为兵备行营以御倭,败寇于桥上,使倭寇不敢过桥以掠泉州城,全活泉人无算;人称“防倭第一城”。崇桢十一年(1638年),晋江令汤有庆、署令李沾还于寨中建镜虹阁。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万安寨》:“万安寨,在府东北洛阳桥傍,与惠安县分界处,嘉靖(1522—1566年)中置。”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洛阳桥》“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官军败倭于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万安寨》:

  “万安寨,在三十八都洛阳桥南。周六十八丈八尺,基广一丈,高一丈六尺,门二。

  按‘桥渡部’(乾隆《府志》)称: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入寇,桥亭改为寨隘……

  蒋德璟记略云:

  自嘉靖(1522—1566年)末,倭寇阑入,陷莆掠泉,连破永宁、崇武,故佥宪就小屿筑城,即三十七(1558年)事。为兵备行营。且门其北为‘万胜’,南为‘万全’,以为闽南第一关。计垛口仅四十有七,而巨石崇墉,稳若天堑。

  今以城扼桥,以门凭城,城取诸豫,阁取诸大,壮而合之。桥有习坎重险之象。

  是凡关隘,皆在山岭陆地,或在澳港水口,而此独在江中小屿。因屿而桥之,因桥而城之,而阁之,而即以为关隘,真奇观也,故称‘万关第一’。”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载:“此外还有战祸,如《读史方舆纪要》载‘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官兵败倭于此’,‘昔延平王郑成功,曾据此桥,大战清兵。’《闽部疏》云:‘洛阳桥……近南岸一山,皆大石,倭乱时,城其上而楼之,扃钥甚固,倭不能过洛阳之南。’”

  明·崇祯十一年建镜虹阁

  镜虹阁位于桥中小屿今中亭处,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于万安寨中,蒋德璟为《记》。后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蒋德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桥中有台,又有济亨亭……又有镜虹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万安寨》:“按‘桥渡部’(乾隆《府志》)称……崇桢十一年(1638年),邑令汤有庆、署令李沾于寨(万安寨)中建镜虹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蒋德璟《镜虹阁记》”曰:

  “崇祯戊寅(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万安桥新建,镜虹阁成。

  晋江汤有庆、惠安李沾,以其事谂曰:‘是宜指张肯堂意也。’公按泉,从桥,谓架江海雄胜为九州冠。而腰有小屿,屿有城,尤奇。城内舍稍庳隘,宜有高阁以称之。

  侯方自惠署晋,公遂捐俸,俾扩新。未几,侯至,困合荚躬行营表,各佐俸百金。即旧址为厅事,上增三楹为合,高山睥睨。旁为耳房,供燕息。翼以回廊,向仆厨从,各有宁次。木巨而坚,垣甍言言。一切购募,皆眎民间平值。董以土著之好义者,不进胥,不持檄,费省工倍。阁竣而民不知,郡人美之,为之赋子来。

  君子曰,是举也,具三善焉:

  泉,水国也,夹以两江。笋江绾西北水入海,有石笋、顺济二桥。雒阳江,绾东北水入海,有万安、乌屿二桥。皆鞭石潜犀,力相伯仲,然而万安独显当时。至进图,为神宗嘉赏。而故老相传,谓忠惠蔡襄忠惠揆日锲址,皆预檄江水之神。以至辇石悬木遇危险,辄得神相。址石所累,蛎辄封之。慎中谓:‘贤者之所为,人乐其成,而赖其功,或托于神以美之!’似矣。然以三千六百尺之石,斗空而行,为千万年履海之康庄,不谓有神司如之灵威,玄夷不可而得。是阁以为之圭表,云楶兰拱,宛在波心,忠惠灵杰,斯为光大。其功在前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天官家:东井为黄道所经,天之亭堠,介两河天阙间为关梁。内有积水,主酒食,积薪,主庖厨;坐旗,主台榭望气。《晋志》曰:天驷旁为天桥,阁道南北有天厩,主驿传及宾客之馆。今桥北为惠,桥南为晋。车马剧骖而行,卢湫逼棨戟之重,间僦民居,是子产襄公所讥也。以桥象井,以阁象营室,爽垲宏丽,便栖憩而明等威,其功在宾旅,虽然独其小也。

  《易》称天险、地险,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墨子城三十步置坐楼,百步木楼,二百步立楼,皆为险设。自嘉靖末,倭寇阑入,陷莆掠泉,连破永宁、崇武,故佥宪万民英就小屿,筑城为兵备行营。且门其北为万胜,南为万全,以为关南第一关。计垛口仅四十七,而巨石崇墉稳若天堑。今以城扼桥,以阁凭城;城取诸豫,阁取诸大,壮而合之。桥有习坎重险之象,天地之险,尽为用矣。其功在封守。

  斯三者于法皆宜书,故曰:‘一举而三善备也。’然而封守大矣。

  若夫枕双阳,面沧海,峰峦环匝,潮汐噏嘘,禽鱼卉木之观,烟蜃风虹之态,登眺之美,则不可胜书也。

  诸葛武侯所至,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日之行,不改其初。公观风度桥上亦暂耳,而即图久远若此,计是阁与桥终始,则公亦当与忠惠并传。而两侯又能承公德意,于二邑界协恭共济,下不扰民,上不耗官,几于古所称不日成者,宜乎有子来之赋也。

  镜虹,公所署名,盖取虹势亘天、水光如镜之义。而公之风采赫耀,澄清山海之槩,亦具露一班矣。
阁坐乾向巽,建于春正月十八日,成于三月十五日。广三丈,高二丈六尺,深三丈八尺。

  公讳肯堂,华亭人,天启乙丑(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侯讳有庆,长洲人。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侯讳,华亭人,戊辰(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而当戊辰(崇祯元年,1628年)之岁,有雷电从阁址起,绕城三匝,裂雉堞者三,实为鼎新之兆云。

  董其事者贡生蔡嗣铨,尝以千金助边,诏旌其门曰‘忠义’者也。诸生吴其泓张廷荐,皆附桥,人亦有劳,得附书。”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镜虹阁》和现代·陈泗东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镜虹阁》(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万安桥中一小屿,四周垒石为城,在中流扼要之处,传闻为当日御倭寇而设。盖巨石重迭,高撑水中,骇浪狂涛,不能摇撼,诚天然之形势。东临大海,西汇河市留公陂(即陈三坝)诸水,南通晋江,北联惠安交界之处。有 城以扼守,则敌船不敢深入,而陆路南北均可接济。

  明·德璟记略:‘崇祯戊寅(1638年)建镜虹阁,晋江侯、惠安侯谂德璟,曰:是直指公意也。公谓桥架江海,雄胜为九州冠。而腰有小屿,屿有城,尤奇。城内舍稍卑,宜有高阁以称之。镜虹,公所署名,义取虹势亘天,水光如镜。阁坐乾向巽。’公所纪如此,惟城与阁,自清之季世已不复睹,不知废于何时?屿中有一观音寺,少数住屋而已。

  昔年杰阁昔人登,涨净尘心玉宇澄。远水无波秋月朗,横空如练晓霜凝。中流石砥孤帆泊,四面风来曲槛凭。谁料沧桑今几变,磬声钵影渡金绳。

  【泗东按】

  洛阳桥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镜虹阁遗址在桥之中洲,观音寺已废。

  蔡襄祠在桥南,塑像被毁。他所撰并书的《万安桥记》石刻仍存,其中一方系解放后摹刻的。

  桥北崇祀宋代海神的‘昭惠庙’已修理;义波和尚的‘真身庵’,象已毁,庵仍在。
蔡襄在泉州的遗迹尚存有三:

  一为洛阳桥。

  二为九日山的蔡襄题名摩崖。

  最近市文管会进行文物普查,在江南公社乌石山发现北宋·治平甲辰(1064年)四月二十八日晋江县令王克浚公泉’摩崖题刻一方,‘公泉’虽淤芜,仍有流泉,这是蔡襄的遗迹之三。乾隆《晋江县志》卷一称:‘公泉在三十三都乌石。宋皇佑(1034—1038年)中,郡守蔡襄登此山,有泉自石罅出,其味甘。好事者作亭其上,因名。治平(1064—1067年)中,县令王克浚刻‘公泉’三字于石。’”

洛阳桥扶栏石柱

  传说原先洛阳桥的扶栏中有500根石柱,代表500名工人,还装饰有28只狮子代表28位工头。此外,还有4朵莲花,象征“泉南佛国”

  现存的石扶栏石柱有3种:

  第一种扶栏石柱,每边长33厘米,高约1米,平面平整,中间雕成稍圆形,往下约10厘米处两边各凿一个榫洞,石柱的下边凿有4个脚。

  第二种是副扶栏石柱,每边宽也是33厘米,高约58厘米,两边的榫洞上空着像个“凹”字形,下边也同样有4个呈“八”字形的脚。它是安置在两个扶栏之间,起着连结横在扶栏上条石、减轻条石承载力的作用。

  第三种是刻着“摇篮柱头”的石柱,这是安置在莲花石柱间的4个石柱之一,用以克服因装饰两朵莲花而使石柱间距过宽的缺点。

  桥上的护桥狮子和莲花的安置,也别出心裁,既不呆板,又错综有致。

  桥之南、北、中有塔对峙的桥畔,每边各安置4只狮子,计24只,余者4只安置在靠桥北的桥中刻有“月光菩萨”古塔的内侧桥畔。这些狮子石柱与扶栏石柱差不多大小,只是前半面雕有蹲着的狮子,狮头仰着,双眼凝视桥面,前两脚直伸,后两脚稍曲,威武可爱而不狰狞。下面有个座,座有4个脚。

  4朵莲花则安置在“泉南佛国亭”前的外侧桥畔。静态的莲花,象征圣洁,给“泉南佛国亭”端庄之感。

诗词

  

  唐代

  唐·欧阳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欧阳詹》)《洛阳江送别》“天长地阔多歧路,身即飞蓬共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

  宋代

  宋·王子京《咏万安桥》“接玉架开三岛势,积金冲断两潮声。泥沙浦溆时时见,风月楼台夜夜清。”

  宋·郭祥正《万安桥(七古)》“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憧憧往来乘仙飚,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按:琨瑶:美玉。憧憧:形容影子摇晃,人来人往。溱洧:古水名,在今河南。】

  北宋·陈偁(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偁》)《题泉州万安桥》“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

  南宋·王十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十朋》)《万安桥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人行跨海金鳌背,亭压空江玉虹腰。功不自成因砥柱,患宜预备有风潮。公力量真刚者,遗爱胜于郑国。”〖注〗蔡公蔡襄。郑国:春秋时郑国子产,姓公孙,著名政治家。孔子赞曰:“古之遗爱也。”

  宋·陈傅良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霞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3·词翰·泉州府·题咏·洛阳桥》录为“(宋)陈博良:‘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长鬣露寒涛。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按:缣图 :指王子京用细绢绘洛阳桥图进现皇帝。

  南宋·刘子翬《万安桥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阵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景晚分明。往來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3·词翰·泉州府·题咏·洛阳桥录为:“《洛阳桥》刘子翬:‘跨海飞粱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注〗刘子翬:字彦冲,崇安人,建炎(1127—1130年)时以荫判兴化军。年三十,以父死难,辞官归隐武夷山。有《屏山集》。建业虎城:三国诸葛亮论金陵(建业,今南京)形势险要,如龙蟠虎踞。常山蛇阵:古兵法阵名。长卿: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离成都将赴长安,走过升仙桥,在桥柱题:“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

  《闽书》还记载着一则南宋时贾似道南谪、叶李遇赦北归相遇在洛阳桥,叶李题诗讽之的故事,颇具戏剧性。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闽书》曰:

  “贾似道为相,置公田关子法病民,中外无敢指议。太学生富春叶李率同舍生康棣等八十二人伏阙上书攻之。似道嗾其党林安尹刘良贵以黄金饰斋匾,窜漳州。

  后似道南谪,会赦归,遇似道于洛阳桥上。赠以词曰:‘余归路,公来路,天理昭昭胡不悟?公田关会竟何如?仔细思量真自误。雷州户,崖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处。客中邂逅少蒸羊,聊赠一篇长短句。’”

  明代

  明·何乔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何乔远》)《咏万安桥》(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 ):

  (一)“天上遥闻白玉庭,北风吹起戏龙醒。扶桑挂影初无障,海若司潮似有灵。楼外行人亭寂寂,尊前逋客鬓星星。昔贤修禊来题柱,篆笔摩挲眼尚青。”〖注〗扶桑:植物,又名朱槿、佛桑;海若:海神;尊:酒器;逋客:避世之人;星星:稀疏;修禊:古习俗,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眼尚青:青眼相看。

  (二)“落日望长桥,虚亭正在腰。度关时小骑,阁汐有轻船。蛎趾初支壳,蛏田别种苗。摩挲看题柱,高兴感遥遥。”

  明·何乔远何镜山)为氏《沧泷图》赋长歌。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消夏录》

  “仁和至为泉州别驾,爱万安桥之胜,属氏作《沧泷图》。何镜山何乔远)为赋长歌,矫天纵横,集中不可多得之作也。歌云:

  ‘君不见洛阳长桥卧海波,江翻浪撼奈桥何?累石重栈屹不动,牡蛎戢戢生咸鹾。

   忆昔此桥未驾时,此水汗漫愁两涯。蛟螭无怒或战斗,鼋鼍有势深凌欺。

  宋家蒲阳太守,乞官近地麾旌旗。梁空迭址悬机繂,安置妥贴静澜漪。水道酾为四十七,三百余丈何逶迤。善男法子来落饮,大书深刻穹丰碑。

   至今三百有余岁,风涛枕席忘庄馗。往来人马何坦坦,竖子亦识端明祠。

  郡人相传昔造址,河伯海若愁不起。银山雪屋日呼汹,重渊何处厝寸址?公遣移檄告海神,龙宫水府深无津。隶夫持檄但大叫,便欲醉死投鲛人。怀袖须臾得报章,克日约饬鲛龙藏。遂锲柱基鞭凿石,天清气朗不可当。参差乌鹊如神相,居然万载波无扬。顾此好事者附会,或非实迹徒夸张。

   又闻二碑在祠畔,石理精粗异体段。传言绝域赏国宝,镌仿一石来暗换。但恐亦属虚诞词,总之为公张笔翰。

   只闻迩岁寇火烧,双碑一裂高岧峣。漫理欲断还不断,忽复缝合无赪焦。此乃居人真闻见,得非神精守藏遍。

   气势遒劲森矛戟,光芒恍惚生雷电。怪底海内竞摹搨,流传初如离笔砚。

   公来此邦,岂无异物开心腔。独好洛阳海生涌,持使子图沧泷。

   生下笔图《沧泷》,公嫣如轩天牕。公行玺书承召入,安得如此颂刻垂示千古为并双!’”

  明·嘉靖、万历间连江陈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第》)《元夕宿泉州洛阳桥》“春风又度洛阳桥,柳色青青伴寂寥。回首故园今夜月,满江灯火上寒潮。”  

  明·苏茂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茂相》)《咏万安桥》(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群山匡卫此中亭,蹑履登临酒易醒。秋至奔流海若,月明清韵听湘灵。只今虹影闻吞浪,客槎头可犯星。堞外纵横千里目,遥天直北数峰青。”【注】匡卫:辅佐护卫。蹑履:蹑足攀登。湘灵:湘君,湘水之神,典出屈原《湘君》篇;此处泛指水神。槎:木筏。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明·黄凤翔(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凤翔》)《咏万安桥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 》收录):“龙峤三千仞,琼楼几万重。虹垂天际石,云抱水中峰。急雨潮声壮,微晖树色浓。任公闲把钓,独与野鸥逢。”

  明·闽县(今福建闽侯)徐火勃(“火勃”合一字)《咏万安桥》(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路尽平畴水色空,飞梁遥跨海西东。潮来直涌千寻雪,日暮斜横百丈虹。郊野尚留棠树绿,岁时犹荐荔枝红。行人幸不为鱼鳖,细看丰碑利涉功。”[注]徐火勃(“火勃”合一字):字惟起,更字兴公。明闽县(今闽侯)人。博闻多识,工文,善草隶诗歌。万历间与曹学铨主闽中诗坛。有《红雨楼文集》、《闽南唐雅》、《笔精》、《续笔经》等。畴:已耕的田地。水色:海洋或湖泊、水库、池塘中,水在现场所呈现的颜色,根据不同情况,水色从蓝色到褐色共有二十一个标准色。寻:八尺曰寻。棠树:即甘棠,《诗经》中有一篇诗,写后人爱护召伯住过地方的甘棠,因此甘棠便被用来称颂去职或前代地方官之政绩,也称甘棠遗爱。荔枝红:暗指蔡君谟守泉日,书《荔枝谱》于安静堂”(见《浪斋便录》)。荐:旧时祭献,常用新谷或鲜果。为鱼鳖:喻人被淹没在水中。丰碑:此处指蔡襄撰书的《万安桥记》

  明·祖熙寅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树底孤帆带夕晖,闲亭下马拂征衣。天回戌垒春流迥,风静官桥晚浪归。水国蒹葭长淅淅,沙汀凫雁远微微。昔贤已去荒祠在,淅沥桐花满钓矶。”

  明·顾大典《咏万安桥二首》(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
  (一)“沧波欲尽海云垂,千尺晴虹挂水湄。寂寞寒潮自来去,行人惟说公祠。”
  (二)“鱼子腥闻山市近,蛎房寒浸海潮生。日暮驱车桥上过,断肠秋色似江城。”
  [注]顾大典,字道行。明·吴江人。隆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后自免归。工诗画,诗崇唐人,妙解音律。著有《清音阁集》、《闽游草》等。

  明·凌登名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 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洛阳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西有滚滚万壑流波之倾注,东有澒灏澎湃潮汐之奔驰。石梁亘其上,震啮永不移。千秋万岁功利溥,直与天壤无休期。巍然巨石中流峙,群神百灵共栖止。约东涛浪鞭蛟螭,雄镇东南数千里。遥望扶桑海日升,山头松柏常青青。揽衣登蹑还四顾,使我醉眼惺然醒。天空云滃沧海阔,东风吹云海水裂。宇宙神物能有几?如此大观亦称绝。蓬莱仙阙蛟人宫,夜半仙人骑玉龙。倘于石上求奇事,为言狂客留题处。”

  明·黄克晦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松花小径过柴车,乱石荒苔去去徐。数里一沾惊蛰雨,二旬三食洛阳鱼。春来为客多堪恨,乱后空村有废居。安得闾阎无警报,在家长读古人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明·郑之铉《题万安桥》“一望双桥出,洛江到眼明。蛎房潮始壮,鼠麯地深生。大网劳防水,守鱼打作兵。海氛殊警急,井里不胜情。”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3·词翰·泉州府·题咏·洛阳桥》收录:“《题洛阳桥柱》无名氏:‘百年河洛污膻腥,何事斯桥浪得名。欲洗胸中不平恨,时来倚柱看潮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之铉》)

  清代

  清·阮曼锡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白虹饮大江,偃卧长不起。何用祖龙鞭,横跨东海水。巨石驾蛟宫,飞栏翼雁齿。巍然忠惠碑,详哉岁月纪。醋字或讹传,后人诧神鬼。壮观甲中州,亨途通万里。诗书邹鲁匹,江山洛阳似。倦客设留题,且食蛎房美。”

  清·张云翼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 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端明学士守泉时,万安渡头行人悲。天吴日驾踊灵壑,狂潮横海走蛟螭。累址于渊架石梁,长波凌跨玉虹垂。砻石作记清且遒,银钩铁画同纷披。何年烽火照桥畔,倾斜石垣如巾欹。一朝自立屹然正,如有神物相护持。闻公正色知谏院,直声早振四贤诗。经国文章饰吏治,朱轮皂盖青云移。循绩千秋受余荫,七百里长松风吹。我寻东堂听寒声,日丽潮平动远思。”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云翼》)

  清·黄孙馨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收录):“玉冻盘空明镜悬,题来人在碧云边。双阳势转依江尽,两岛波澄向水连。伐竹徒劳司马造,潜犀不藉祖龙鞭。至今士女村家度,结构犹追嘉祐年。”

  清·陈万策?《万安桥》“潮信通泉涧,清澜到海流。衣冠来晋室,景物似中州。两岸村烟接,长虹架水浮。涛翻风入夜,浪静月当秋。车马尘踪满,壶尊雅客游。渔歌连日动,一叶擢轻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万策》。按:潮信:即潮,因其来去有定时,故称“潮信”。衣冠:古代士以上的服饰,引申指世族、士绅。中州:泛中土、中原,狭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而得名。尊:同“樽”。] 

  清·惠安曾廷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廷凤》)《竹梧轩》载有:

  《咏洛阳桥》:“万安寻旧胜,芳草碧凄凄。雾散峰争出,潮生岸欲低。渔舟归远浦,鸥鸟落平堤。对酒红楼上,征途望欲迷。”

  《万安桥晚眺》:“日落减寒上晚潮,洛阳东望水迢迢。渔舟一叶苍茫里,细雨斜风过板桥。”

  清·林鹤年《洛阳桥题词》:
  (一)“洛阳江阔水西东,极目寒流砥柱中。底事千年呼不起,袛今沧海卧长虹。”
  (二)“雄镇天南第一桥,行人歌编万安谣。蛎房想出神仙种,香米讹传降玉霄。”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鹤年》)

  清·龚显曾《七月十九日将省试过万安桥》 “太守有遗爱,长桥横洛洋。即今身后颂,犹指水中央。风色斟渔网,潮声载蛎房。打碑音不断,相送过飞梁。”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龚显曾》)

  民国

  民国·林骚《洛阳桥》:“潮来滚滚海门清,潮去蛎房夹岸腥。祠庙至今环岛屿,山川终古走雷霆。迥波剪燕摇轻羽,带雨樯鸟点远灯。却忆酒醒明月夜,三弄笛里枕中亭。”

  民国·苏大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大山》)《洛阳桥七绝二首》(又作《过万安桥》):
  其一:“十里西风晓气横,银涛飞落海云生。洛阳无此江山好,更倚阑干看月明。”(注:洛阳:指故都洛阳。)
  其二:“驻马摩挲第一桥,丰碑十丈屹虹腰。江头小吏风流甚,投檄卧听醉后潮。”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大山》)

  民国·王梦古《题洛阳桥》“洛阳渡口水弥漫,太守祠前抚石栏。万点 蛎房犹在望,五朝墨沈未全干。名桥已共劫灰尽,沧海长留古庙寒。隔岸三千六百尺,凭谁只手挽狂澜?”

洛阳桥八景  

  以洛阳桥为中心,素有“八景”著于世。

  “八景”名称

  洛阳桥“八景”的名称历来不一,或同或异。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三:

  (一)“夹镜双虹,滴水弹琴,飞燕穿梭,环山倒影,中亭印月,龟蛇凌波,海石观潮,古祠生辉。”

  (二)“双虹夹镜,燕子穿梭,洛阳潮声,白沙渔火,清源倒影,中亭钓月,凌波瞭望,海风夹雨。”

  (三)“海内第一桥,洛江双虹,清源倒影,中亭钓月,洛阳潮声,龟蛇镇江,西川甘雨,松不过墙。”

  说明

  “海内第一桥”:洛阳桥在宋代石桥建筑史上名列第三,工程量和规制堪称海内第一。清·泉州守沈汝瀚曾书“海内第一桥”五大字镌石,现存 蔡忠惠公祠(蔡襄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专祠·蔡忠惠公祠》)。

  “夹镜双虹”(即“双虹夹镜”、“洛江双虹”):万安桥建成后,宋人书“亘海长虹”四大字镌石立碑,称此桥如长虹卧波;至今尚立于中亭处。南宋·宝祐间,僧道询又筑凤屿盘光桥以通乌屿及洛江南岸,长(400丈)宽(1丈6尺)均逾洛江万安桥,规制及工程堪与万安桥媲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盘光桥》)。由是洛阳江上,相去不远之处,宛然双虹横亘。

  “环山倒影”(又称“清源倒影”):洛阳江汇惠南、晋北诸水入海,每逢潮涨江满,万顷一碧,夕阳西照,水平如镜,晶莹澄澈,洛阳江中清晰可见清源山诸峰倒影。

  “中亭印月”(亦作“中亭钓月”):每值月白风清,江平如镜,便见中亭倒影映入江中,与江中明月复印重叠。

  “滴水弹琴” (或称“洛阳潮声”、“潮声琴韵”):万安桥中亭以北第二桥洞上,并排七条大小如一、断面平整的大石梁,每逢朔望潮荡,江水击桥,七条大石梁咣当作响,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之声分明,宛如七弦之声,相传听潮声的最佳时刻是中秋之夜;时人称 “七音石”、“七弦桥”,谐音“七贤桥”明·苏茂相《咏万安桥》诗中“秋至奔流朝海若,月明清韵听湘灵”指此。1933年蔡廷锴改建洛阳桥桥面,筑以钢筋水泥;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为遏敌,地方官吏又下令破坏桥面数段。从此“潮声琴韵”绝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茂相》)

  “龟蛇凌波”(又称“龟蛇镇江”):在桥中洲地段北侧,有一块久经海涛冲击的大岩石,岩上刻有龟、蛇纹样和仙人屁股坐纹,称“龟蛇石”。传说,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得道成仙后,坐此岩上,掏出腹中肠肚抛入江中。年深月久,这些 肠肚成精为 龟、蛇二怪,在江中兴风作浪,为害渡者。值蔡襄造桥,龟、蛇二精作怪,桥不得成,观音大士化身下凡,指石成形,桥始成。桥成后,龟、蛇二怪即锁于江底,不得翻身。现巨大石坡上,有天然青石夹生于白色花岗岩上,其一长可盈尺,修细蜿蜒,状为青蛇;其一大如拳掌,首尾四肢形如伏龟,即为被观音大士降服的 龟、蛇。近旁另有天生青石数点,谓系玄天上帝化身处。“龟蛇石”刻于何时不可考,或说是民国·蔡廷锴改建洛阳桥桥面时,为保留传说,纪念前人造桥之艰辛,根据传说镌下的。“龟蛇石”上,还有8双清晰的脚印,传说是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八仙”由此过海时留下的。

  “西川甘雨”:指西川甘雨亭,见上文。

  “古祠生辉”:指桥南蔡忠惠公祠(蔡襄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专祠·蔡忠惠公祠》)。

  “松不过墙”:明·嘉靖卅九年(1559年),兵宪万民英于洛阳桥中亭垒石筑万安寨城,城中有一古榕,泉音“jing”,与“松”同音;其枝梢从不伸过墙外。如今城已圮,古榕尚存。

附记一:南宋·信安陈庆甫助修洛阳桥 

  《万川陈氏家谱》记载:陈庆甫,字嗣宗,生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卒于元·(后)至元四年(1338年)。始祖康诚偕子随宋主南迁,后居浙西衢州府信安县万川村。至四世孙陈庆甫已成巨富,府内商店货栈连城。元·至元年间,陈庆甫捐银5万余两修衢州城垣,自说是前助修福建泉州洛阳桥的余资。(季志耀:试谈浙西宋元窑址及其产品的外销.中国古代陶瓷外销学术研讨会——晋江,1987.)   

  衢州生产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宋元时期生产的外销瓷,通过衢江下通杭州运往海外,亦由陆路转运至福建出口。陈庆甫是从衢州到泉州经商者,可能经营外销瓷贸易,而且在泉州发财致富,因此出钱资助修建洛阳桥。这条材料也补充了元代修建洛阳桥资料之缺。  

附记二:湖南芷江天后宫的石雕洛阳桥图  

  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天后宫位于芷江镇舞水河西岸,乾隆十三年(1748年)福建客商改普安寺而成,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由牌坊、正殿、后殿、住佛殿、观音堂、戏楼等建筑构成。其对联云:“金滩浪静,玉烛晖扬。”“宠锡天章,德泽宏敷闽海;重新庙貌,威灵远震潭阳。”“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天后宫石牌坊上有95幅浮雕,其中有洛阳桥图,高0.55米,长0.98米。洛阳桥图雕刻福建泉州洛阳桥全景。桥横跨海上,桥上有栏杆、凉亭。桥长0.6米,桥墩11座,桥上有15个大人小孩,一边看水,一边为桥下艄公鼓劲。桥的一端有几堆怪石,刻有洛阳桥三字,另一端有一处城池,城门上书“东门”,城门边立有旗杆,旗反书泉州府三字。   

  芷江天后宫石牌坊浮雕洛阳桥图,可能是泉州工匠参加修建天后宫留下的。

附记三:清·永春《洛阳胜景》壁画

  《洛阳胜景》壁画,绘于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社区氏五房祖厝“全兴堂”内东屋花厅左墙壁上。

  “《洛阳胜景》壁画(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壁画为清·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画家郑书铭所作,画工精细。虽年代已久,画面依然清晰。

  1993年洛阳桥重修时,曾以此画为依据恢复原貌。竖立在古宅外面的石碑证实了这一点。

  壁画为工笔彩墨画,全幅长3.75米、高1.60米,其中画面长2.14米、宽1.38米。内容包括泉州洛阳桥、人物肖像、诗词、印章等。从画上的印章和诗词介绍可以推测出,上面描述的是泉州洛阳桥建桥之初观音大士化作渔女为建桥集资的传说故事,以及洛阳桥竣工次年泉州太守蔡襄奉诏回京途经洛阳桥的情景。

附记四:民间传说

  洛阳桥既然对泉州往北的交通那么重要,又与蔡襄密切相关,在泉州产生一些神奇的民间传说便是自然地了。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闽书》曰:“是桥也,坦夷如官道,可三里许。扬州廿四,空悬月夜;吴江飞压,仅表虹垂;兼以忠惠蔡襄记文,书笔并精千古。于是好事者竞传桥异。”

  太夫人遇险万安渡

  民间传说中,蔡襄造万安桥(洛阳桥)的起因与蔡母的一次万安渡遇险有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名山记》

  “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或水怪为祟,沉舟而死者无算。

  宋·大中间,某年月日,济渡者满载,至中流风作,舟将覆。忽闻空中有声云:‘学士在,宜急拯之。’已而风浪少息,舟人皆免于溺。

  既渡,以姓细问同渡者,止有一妇之夫乃姓也。时妇方娠,已数月矣。舟人心异之,姓妇亦以为异,即祷愿于天,曰:‘吾今怀娠,若生子官果至大学士,必造舆梁,以免病渡之苦也。’后生子,即忠惠公,以状元及第。”

  清·怀西居士周安士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海神示约·万安桥记》:

  “福建洛阳江,地形濒海,旧设海渡渡人,每遇风波,溺死无算。

  宋·大中年间,有舟将覆,忽闻空中曰:‘勿伤学士!’已而风浪顿息,一舟无恙。询之,舟中无姓者。止有一妇,厥夫姓。时妇方娠已数月矣,心窃自异,即发愿云:‘若所生之子,果为学士,必造舆梁,以济渡者。’后生子,即忠定公,以状元及第。”

  海神示约

  自明末至今,泉州一直流传一则关于洛阳桥的“醋”字的民间传说。这则传说是所有传说的核心。

  明末起将“海神示约”传说栽于蔡襄身上

  明末起将“海神示约”传说栽于宋代蔡襄身上。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明·何乔远《闽书》曰:

  “谓桥未兴时,深不可址,忠惠为檄,使隶投之海若而告之。隶叹息曰:‘茫茫远海,何所投檄?’买洒剧醉,卧小艇上,起视则檄已换,第书一‘醋’字。忠惠公曰:‘神示我矣,当廿一日酉时潮退可址也。’

   “此二事(指“醋”字传说和“外国人摹仿”盗走一块《万安桥记》真碑)要属齐东(指《齐东野语》,意民间传说而已),而近时有作皇朝列卿传者,又以移檄海神作事,亦不知何据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名山记》

  蔡襄后出守泉州,太夫人追忆前事,促公创桥,至于再三。私计海之深极千丈,若欲筑址累石,将从何处着力?违命者逾年。

  太夫人复督责不已,一日,忽命工房吏写文一通,申报海神。公亦勉承母命,自以为迂诞而不经也。乃命皂隶投文海滨。隶畏溺死,无一肯从命者。有一风皂隶出而倡言曰:‘吾愿斋文以往。’既至,即就酒肆痛饮,饮毕,酣睡于海厓,潮至有死而已。睡及半日而始醒,醒后退潮,起视之,则文书已易封矣。封上无他书,止封一字,乃返而呈于公。

  拆而阅之,内一‘醋’字在焉,翰墨如新,举郡莫之识也。公夜卧转展思之,方悟其意曰:‘醋’字,以‘酉’配‘昔’,神其令我廿一日酉时兴工乎?

  至期,潮果退舍,沙泥壅积者丈余,潮之不至者联以八日,遂创建此桥。

  又时有谶云:‘若要此桥成,除是状元生。’则公之默承天佑感通神明者,盖有自也。”

  清·怀西居士·周安士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海神示约·万安桥记》:

  蔡襄出守泉州时,母夫人犹在,促公创建此桥。

  公念水深莫测,且潮汐频至,何以兴工?于是因循者年余。母夫人促之益力。

  公乃移文海神,遣一隶卒赍去。其卒痛饮大醉,投书海中,酣卧海上。醒后视之,书已易封。公启视之,止一‘醋’字,翰墨如新,公恍然曰:‘神其命我二十一日酉时兴工乎?’至期,潮果退舍,泥沙拥积丈余,潮之不至者,连以八日,遂创建此桥。

  其长三百六十丈,广一十有五尺,共费金钱一千四百万,因名之曰‘万安桥’。”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曰:

  “《闽书》云:‘是桥也,坦夷如官道,可三里余,扬州‘二十四’,空悬月夜,吴江‘飞压’,仅表虹垂,兼以忠惠(蔡襄)记文,书笔并精千古。

  于是好事者竞传桥异,谓桥未兴时,深不可趾,忠惠蔡襄为檄,使隶投之海而告之,隶叹息曰,茫茫远海,何所投檄,买酒剧饮,醉卧小艇上,醒而起视,则檄已换,第书一‘醋’字。忠惠蔡襄曰,神示我也,当二十一日酉时潮退可址也。’

  又传此隶名夏得海(下得海),桥上曾有‘将军庙’。

  关于‘醋’字神话,传说最广,许多洛阳桥记载中,几乎无一不提此事,并且一般都解释为‘二十一日酉时’,‘廿”‘一’‘日’‘酉’合起来,恰是‘醋’字。

  这是一种附会的说法,酉时已经天黑,如何能施工呢?按宋代历法‘建寅’,以正月为寅,则酉为八月,上引《闽书》云‘二十一日酉时’,其‘酉时’或为‘酉月”即八月之刊误,而八月二十一日正是大潮趋弱之时,适合施工需要。是何种施工呢?并非江底抛石之工。据明代姜志礼《重修万安桥记》中有云:‘昔忠惠蔡襄以二十一日安桥,今须事也,及是日,滔天之水果自东来(此文有误,应是弱潮),石梁遂上。’说明利用潮水,为的是‘上’石梁,而非下石基,即文所说,石梁在木排上,随潮水涨落,安装在桥墩上的工作。至于一般施工,每日皆可为之,不像用浮排上石梁,是要选择适当的潮水涨落的。”

  “海神示约”传说实际源在明·宣德间泉州知府蔡锡

  实际上,“醋”字的民间传说,实际来源在明·宣德(1426—1435年)间鄞县人、泉州知府蔡锡,入清后多有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万安桥》:

  “《闽书》:

  (明)宣德间,蔡锡以给事中知泉州。先是洛阳桥圮坏,故石有刻文云:‘石摧颓,再来。’至是,捐俸修之。

  海深不可址,檄文海神,遣卒投之。卒醉卧海上,寤,视檄面题一‘醋’字。曰:‘酉月廿一日’也。至期潮果不至。桥成,民祀于蔡忠惠祠畔。明《列卿传》亦以移檄海神为蔡锡事。

  按:宣德止十年,何以六年李俊育冯祯命,已费多金修之。三年始毕,而蔡锡又修乎?查官职部,蔡锡又即继冯祯后,皆宣德间任。此处《闽书》及志乘当有误。恐是宣德初,蔡锡重正其基,至六年,冯祯再命李俊育增高耳。当在之先也。附此俟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曰:

  “闽中洛阳桥圮,发石,有刻文云:‘石头若开,公再来。’

  鄞人蔡锡者,永乐癸卯乡试中式,入胄监仁庙,以学行授兵部给事中,升泉州知府。

  至,欲修桥,桥跨海,工难施。无可为计,欲以文檄海神。忽一醉卒趋跄而前曰:‘我能斋檄往复。’乞酒饮,大醉,自没于海,若有神擎捧之者,俄而以‘醋’字出。意必八月二十一日酉时也。遂于是日举工,潮旬余不至,工遂成。语载本传中。

  此实事也,人不知而以事附蔡端明,且以为传奇中戏妄之语,非也。

  官至都御史,以才廉闻。

  氏笔语》按此条载为忠惠事,散见诸书,亦确然有据,故两存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4·政绩志文秩1·明·知府·蔡锡《闽书》载:

  “宣德间,蔡锡以给事中知泉州。

  先是,洛阳桥圮废,故石有刻文云:‘石摧颓,再来。’至是,捐俸修之。海深不可址,檄文海神,遣卒投之。卒醉卧海上,寤视檄面题一‘醋’字。曰:‘酉月廿一日,是其期也。’至期潮果不至。

  桥成,民祠于蔡忠惠蔡襄謚“忠惠”)祠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州祠堂·蔡氏——蔡忠惠公祠(蔡襄祠)》]

  清·赵吉士编《寄园寄所寄·卷8·豕渡寄·习语误》《博学汇编》也有辩,曰:

  “宋·蔡忠惠蔡襄謚“忠惠”)创洛阳桥,俗传移檄海神,一卒应募,得‘醋’字还。解曰:‘酉月二十一日。’此事亦奇,然实明朝蔡锡之事。

  《名贤录》云:

  蔡锡,字廷矛(?应为廷予,鄞人,中永乐癸卯(永乐廿一年,1423年)乡试,入国监,以学行选授兵科给事中,升知泉州府。

  时洛阳桥圮,发故石,有刻文云:‘石头腐烂,公再来。’遂捐俸修之。

  桥故跨海潮,日奔氵砉,施工极难。乃为文檄海神,募赉批者,莫应,忽有一醉卒跄踉而前日:‘我能往。’乃饮酒大醉,自没于海,若有神接之者,遂得批以还,复于,上有一‘醋’字。

  妄意曰:‘得非八月二十一日耶?’刻以是日兴工,潮不至者旬日,桥遂讫工,更其名为‘万安’。

  民德之,立祠其旁,配享端明蔡襄

  累官至湖广巡抚。’”

  清·徐兆昺《四明谈助》:“时洛阳桥坏,发故石,有刻文云:‘石头若开,公再来。’桥,故太守蔡襄所建,公来守郡,适同姓,遂议修之。”

  清·宋荦《筠廊偶笔》:“人不知而以其事附蔡端明,且以为传奇中妄语矣。”

  古往今来,为蔡锡功绩被遗忘而鸣不平者并不鲜见。

  清代鄞县人除徐兆昺外,比较有名的还有陈汝咸,他在《洛阳桥有感》曰:

  “我昔披阅《广舆记》,中载端明作桥事。草檄遣卒借海潮,醉隶复题一‘醋’字。酉月廿一神示期,是日海潮果不至。水浅垒石克底绩,民到于今受其赐。

  及读《鄞志·蔡锡传》,檄文构非制。为创造,重修,时代更易逾十世。‘石摧颓兮复来’,端明早已勒石示。

  昨过洛阳访遗迹,只有专祠祀忠惠。别塑一像将军,云即昔时赍檄使。反疑再来记失真,故将廷予特弃置。

  今春翻阅氏书(指明·何乔远《闽书》),与《鄞志》载毫无异。系泉产,记泉迹,岂容虚假遗后议。

  总因伯生误编纂,人知其一不知二。大叹当年利济心,衰草荒烟同废弃。或讶檄神事迹太神奇,君不见,孔子庙中有修祭器钟离意。”

  【按:陈汝咸,鄞县人,清·康熙卅年(1691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曾任福建漳浦知县18年、南靖知县1年。那时他从浙江去福建漳州上任,洛阳桥是必经之路。】

  还如清·李邺嗣《鄮东竹枝词》也提到蔡锡修桥事:“泉州太守政能平,架海为梁喜复成。石裂千年公适至,莫将后事属端明。”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夏得海“泉州洛阳桥畔,有将军庙,俗传蔡忠惠蔡襄谥“忠惠”)守泉时,因修桥,遣醉隶夏得海入海投文,得‘醋’字而返,遂于二十一日酉时兴工。儒者多斥其妄。按洛阳桥托始于忠惠,醉隶事则系蔡锡。见《明史》本传。后人因蔡姓而误附于忠惠耳。”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洛阳桥》(《文物》,1973年第1期)也说:

  “关于‘醋’字神话。

  《泉州府志》中有一段记载,说它是同蔡锡有关,而不是同蔡襄有关:‘宣德间(公元1426—1435年),蔡锡知泉州,先是洛阳桥圮坏,故石有刻文云‘石摧颓,再来’,至是捐俸修之。海深不可趾,锡檄文海神,遣卒投之,卒醉卧海上,审视檄面题一‘醋’字,曰:‘酉月廿一日也。’至期潮果不至,桥成,民祠于蔡忠惠祠畔。按明《列卿传》亦以移檄海神为蔡锡事。’

  这段资料很可贵,因为很多讲蔡襄造桥的文中,都要提到这个‘醋’字神话,而其可靠性,实有问题。

  首先,蔡襄当时在泉州是很有名声的,他提出的施工方案,群众不会反对,无须借助于神话。

  其次,洛阳桥上的修桥碑文中,凡提到这个神话的,都写于蔡锡以后,而非以前。

  再其次,各文中,对这‘醋’字的解释不一致,有的说是‘酉时’,有的说是‘酉月’,而‘酉月’正是蔡锡的解释。

  从情理推测,蔡锡是修桥而非造桥,施工方法尽可依照前例办理,可能是关于利用潮水一事,发生疑问,故蔡锡编制出这神话,甚至假托说是以前蔡襄的故事,以期动听,因而这故事就传开了。由于蔡襄的名气大,后来传说蔡锡的故事,提到这个姓的泉州太守如何修洛阳桥,很容易把它当作蔡襄的神话。姑借此一说,以待续究。”

  如今的洛阳桥畔,有蔡襄将军(夏得海)的塑像和庙,缅怀蔡襄的诗文众多,唯独没有蔡锡的名字。但洛阳桥上的诸多修桥碑文,凡提到“醋”字神话的,都写于蔡锡以后,而非以前。作为一项超级工程,宋代洛阳桥初建历时7年,而蔡襄在泉州任上不到两年。人们缅怀蔡襄,一方面因为他是这项工程的促成者,另一方面,在老百姓心中,2位公及众多不知名的修桥工匠早已合为一人,对蔡襄的缅怀,寄托着人们对所有桥梁建设者的致敬,更寄托着人们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本情怀的礼赞和期盼。

  吕洞宾报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褚人获《坚瓠集》

  “吕洞宾入峨眉山采药,著诗云:‘太乙宫前是我家,诗书万卷作生涯。春风醉酒不归去,落尽碧桃无限花。’五百年后当遭雷厄。

  洞宾化青蛇,隐于泉州蔡襄炉内。熔炉读书,一夕雷震,判官云:‘雷部速退,无惊学士。’天乃开霁。洞宾出揖曰:‘蒙君福荫。’谢以笔墨。

  后登科,仁宗朝为学士,出守泉州,造洛阳桥。以洞宾笔墨为檄,使隶之海若而告之。隶叹曰:‘茫茫远海,何以投檄?’买酒酣饮,醉卧海岸,潮落而醒,则檄已易封矣。

  启阅之,惟一‘醋’字。曰:‘神示我矣。廿一日酉时兴工乎?’至期,潮水果三昼夜不进。

  桥成,时人以诗颂之曰:‘迭石为桥与路长,惠安之北晋江东。几时募化千家宝,一旦缘成万载功。五尺栏杆遮巨浪,两头华表镇危峰。往来无限行人口,日月齐休颂公。’”